📍新西兰带娃记 Day5|带回来的垃圾和学会自律,有时候慢一点,也是一种成长节奏!
昨晚回家整理书包时,我注意到孩子的饭盒里还放着一块没吃完的面包和香蕉皮,还有喝完的酸奶盒子,一整包东西原封不动地放在饭盒里、书包里,带回了家。
我下意识问了一句:“你怎么没扔垃圾啊?”
他说:“我不知道应该丢哪里。”
我这才意识到——他性格比较敏感,可能不是他懒,也不是他马虎,而是不知道怎么开口问。他不确定那个垃圾是不是可以随便扔,不确定那个垃圾桶是不是对的,也不敢贸然去做。
所以我们就一起练了几句英文:
Excuse me, where should I throw this?
Can I put this in the rubbish bin?
同时也顺便讲了讲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
讲完这些我觉得任务完成了,正准备结束这个话题的时候,却突然被一个细节打动了:
他明明不知道怎么处理,但依然选择不乱扔,而是默默带回家。
这让我意识到,这件小事背后,其实藏着一种更深层的东西:不是他守规矩,是这个环境让他愿意守规矩。
在这样的氛围下,孩子自动内化了一种态度:
不是因为有人在看,所以才不乱扔垃圾;而是因为他知道,这里的人都不会这么做,这里应该是有秩序的。
环境不吵、不催、不卷;没人抢跑,也没人被推着走。
自然地,他也就慢慢习惯了等一等、想一想,再做出反应。
我开始理解,新西兰的教育,或者说他们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