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今天A股这出戏,开场就给人来了个下马威。
早盘沪指直接低开砸到3870.94点,眨眼功夫又俯冲至3856.25点——屏幕前盯盘的人估计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寻思着这该不会又是那种"早晨冲劲十足、午后一泻千里"的老套路吧?结果午后剧情神反转,指数愣是从低位爬起来,硬生生站上3880点,超过3500只股票飘红,大消费、半导体轮番上阵唱大戏,市场情绪瞬间从冰点回温。
但问题来了:这波低开高走,到底是行情真要起飞的预兆,还只是调整途中喘口气的假动作?
**盘面有看头,但别高兴太早**
今天反弹确实有几把刷子。上午成交额就干到2900亿,比前几天的死气沉沉强多了,至少说明场内资金开始动弹;板块这边政策主线倒是挺清楚——四川那边婚假生育假延长的消息一出,大消费板块直接起飞,阳光乳业、燕塘乳业封板领跑,海南自贸概念也蹭着封关倒计时的热度集体拉升,海南瑞泽这些票涨停板稳稳的。半导体更狠,直接冒出20cm涨停的个股,题材热度肉眼可见。
情绪面数据也不错:涨家数1320对跌家数862,中小盘股表现尤其亮眼,黄线全天压着白线跑,说明市场赚钱效应在修复。乍一看挺美好?先别急着开香槟。
**资金没真进场,这糖可能有毒**
最要命的问题藏在资金结构里:虽然整体成交额放大了,但主力资金还是净流出26亿,机构该观望还是观望。换句话说,今天这波反弹更像是场内存量资金自己在腾挪,增量资金压根没想进来凑热闹。
技术面也埋着雷。沪指虽然站上了3875点这道心理关口,但3880点的今日高点已经形成短期压力位。从波浪结构推演,这轮反弹大概率只是A浪调整里的内部修正动作,后续还得回踩3850-3840支撑区间试试成色。更微妙的是,今天指数涨得不温不火,个股却普涨——权重股明显拖后腿,这种"小票狂欢、大票装死"的格局,往往意味着行情持续性存疑。
**行情到底启没启动?盯紧这三个信号**
要判断是不是真反转,得看三件事:
第一,量能能不能持续放大。至少得维持万亿级成交,而且主力资金得回流,否则就是"无量反弹难长久"的老毛病;
第二,3880点这道压力位能不能真正突破,并且稳稳站住3875点,别来回拉锯把动能耗光;
第三,主线板块能不能形成合力。不管是消费、半导体,还是政策驱动的地产、国企改革,得有持续的龙头带队和资金承接,而不是今天炒这个明天炒那个的一日游玩法。
**机构怎么看?调整还没结束**
开源证券的说法是,当前属于"稳定增量+温和情绪"的格局,微盘风格还有上行空间,但这不代表全面牛市要来。从波浪理论角度讲,完整调整得走完A浪下跌、B浪反弹、C浪杀跌的三步曲,现在大概率还卡在A浪调整的反弹阶段——真正的行情启动,得等调整到位、增量资金进场的信号出现。
历史经验也显示,年末行情通常伴随政策窗口期的预期,但在那之前,市场多半维持震荡格局。这时候盲目追高,很容易踩中回调的节奏。
**普通人该怎么办?别急着上车**
当下最理性的操作不是跟风追涨,而是"借反弹辨方向,逢回调找机会"。
短期以观望为主,避开已经冲高的题材股,重点关注3850-3840支撑区间的表现——如果后续回调到这个区间且放量企稳,再考虑低吸布局。方向上优先选有政策支撑和业绩预期的板块:比如受益于消费升级的大消费、国产替代加速的半导体GPU领域,以及现房销售政策利好下的地产链条。远离那些缺乏业绩支撑的高估值题材股。
仓位控制更要严格。当前市场还有C浪加速下跌的风险,留足安全垫才能在震荡中掌握主动权。
**结论:反弹是真,反转未必**
今天的低开高走确实给市场注入了活力,也验证了3850点附近的支撑有效性。但这更像是调整途中的"喘息反弹",而不是行情重启的号角。真正的行情启动,需要量能、资金、板块的三重共振,而不是单日的V型反转就能搞定。
当下市场的核心逻辑仍是"结构性机会"——与其纠结行情是否重启,不如聚焦政策主线和业绩标的,在震荡中筛选优质筹码。毕竟,能穿越调整的标的,才是跨年行情的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