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广场「创作者认证激励计划」开启:入驻广场,瓜分每月 $10,000 创作奖励!
无论你是广场内容达人,还是来自其他平台的优质创作者,只要积极创作,就有机会赢取豪华代币奖池、Gate 精美周边、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丰厚奖励!
参与资格:
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即可报名👇
1️⃣ 其他平台已认证创作者
2️⃣ 单一平台粉丝 ≥ 1000(不可多平台叠加)
3️⃣ Gate 广场内符合粉丝与互动条件的认证创作者
立即填写表单报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丰厚创作奖励等你拿:
🎁 奖励一:新入驻创作者专属 $5,000 奖池
成功入驻即可获认证徽章。
首月发首帖(≥ 50 字或图文帖)即可得 $50 仓位体验券(限前100名)。
🎁 奖励二:专属创作者月度奖池 $1,500 USDT
每月发 ≥ 30 篇原创优质内容,根据发帖量、活跃天数、互动量、内容质量综合评分瓜分奖励。
🎁 奖励三:连续活跃创作福利
连续 3 个月活跃(每月 ≥ 30 篇内容)可获 Gate 精美周边礼包!
🎁 奖励四:专属推广名额
认证创作者每月可优先获得 1 次官方项目合作推广机会。
🎁 奖励五:Gate 广场四千万级流量曝光
【推荐关注】资源位、“优质认证创作者榜”展示、每周精选内容推荐及额外精选帖激励,多重曝光助你轻
#美联储恢复降息进程 有没有人想过,中本聪失踪这十几年,其实是给整个加密世界留了个超大规模的行为实验室?
最近重新琢磨比特币减半这件事,突然发现一个细节——那种抽积木游戏的紧张感,跟减半周期的心理博弈简直一模一样。
你想啊,中本聪当年设定好所有参数就人间蒸发了,只在代码里埋了个铁律:每隔4年,新币产出直接腰斩。早期挖矿的时候就像积木塔底层,资源充裕随便抽都稳得住。可第一次减半来临后呢?难度暴涨、成本翻倍,手里那点币立马变成稀缺品。
这招真够狠的——他从头到尾没承诺过「这东西会升值」,却用「总量恒定+周期性收缩」这个设定,让所有参与者自己悟出稀缺的价值。把经济学定律直接写进代码,比任何白皮书都有说服力。
现在全球数百万玩家在这套透明规则里较量,像不像一场没裁判的超大型社会实验?每个人都清楚减半必然到来,就像明知积木塔终会倒下,但这份「确定的不确定性」反而制造出最狂热的市场情绪。
说到这就更迷了——为什么要彻底匿名?为什么要主动退场?明明可以当教父级人物,偏要把自己从系统里完全抹除。也许只有这样,代码才能真正成为最高权威?没有创始人背书、没有中心化决策,去中心化这件事才成立?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算准了稀缺会引发贪婪与恐慌,算准了算力会爆炸式增长,但矿场逐渐集中化这个趋势,是不是当初没完全预料到的变量?理想中的分布式网络,怎么又冒出新一批「游戏主导者」?
我们以为在追逐财富密码,会不会其实是在帮一个消失十几年的匿名极客,完成他关于人类协作与博弈的终极课题?
如果让你从零设计这套机制,会在哪个环节做调整?是让稀缺程度更可预测,还是给博弈留出更多变数?$BTC $ETH $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