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好读系列(二):「PUA」的前世今生

我们这个时代的互联网,有个奇特现象:词的传播速度,总是远快于人们对它的理解速度。等到它火出圈时,原本的意思早已被消解、变形,甚至面目全非。 「模因」成了猫猫狗狗配字图,PUA 被等同于「情感勒索」,「黑暗森林法则」则被用来形容币圈的弱肉强食…………这些词的出处,其实都大有来头。

在这个系列里,我们将深入浅出,聊聊它们真正的原意与演变。

今天在中文社群里,「PUA」几乎成了「情感操控」和「精神打压」的代名词。但它的本意,其实和这些负面含义并不完全重合。PUA 原本是「Pick-up Artist」的缩写,直译为「搭讪艺术家」。它的流行,源于尼尔·史特劳斯的畅销书《把妹达人》(The Game: Penetrating the Secret Society of Pickup Artists),书中描写了北美一群男性如何通过心理学、语言模式、肢体语言等技巧,提升与异性互动的成功率。当时甚至衍生出一整套被称为「游戏」(the Game)的理论体系,还出版了配套书籍、开设了培训课程。我刚大学毕业时,中英文版都读过。如果你能放下所关成见,这其实是一本非常有趣的写实小说。

PUA 的原意,指的是一些让与异性沟通更顺畅的心理学技巧。比如,在一位漂亮女生面前单纯说她漂亮,她也许早就听腻了,甚至会觉得你只是众多称赞者中的一个,让对话的立场立刻失衡。如果能换一个角度,从跟外貌完全无关的有趣话题切入,反而更容易建立平等交流的氛围。

然而,任何技巧一旦脱离了自愿与平等的前提,就极易被滥用。部分人(包括小说中的一些角色)将 PUA 用作获取控制欲和情感支配的手段,甚至利用心理脆弱点进行精神压迫,刻意制造不对等的关系。这种滥用使得 PUA 在中文语境中迅速污名化,几乎完全偏离了它原本的「社交技巧」定义。

在加密行业的语境里,也能看到类似的「PUA」现象——并非情感关系,而是社区管理、营销活动甚至投资圈的心理暗示。例如,一些项目方会通过不断「画大饼」、夸大未来潜力、营造「不跟进就会错过」的氛围来影响投资者的判断。这与情感领域的 PUA 本质相似:用心理策略左右对方的决策,使其在非完全理性的状态下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理解 PUA 的原始含义和演变路径,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场景中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平等交流,哪些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操控行为。

Web3好读系列(一):从文化基因到 Memecoin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9
  • 1
  • 分享
评论
0/400
ybaservip
· 4小时前
密切关注 🔍
查看原文回复0
300u梭哈家vip
· 6小时前
好兄弟们做合约想稳定的可以关注我
回复0
GateUser-622229cbvip
· 6小时前
说真的,真的。
查看原文回复0
Karadayi35vip
· 8小时前
祝大家赚很多钱
查看原文回复0
TAKDvip
· 10小时前
保重,继续前行,上帝保佑你。
查看原文回复0
圆周社区1莫惹赤脚者vip
· 11小时前
不管怎么努力加油这个币圈的钱都难挣
回复0
Radiansyahvip
· 12小时前
牛市 🐂
查看原文回复0
Posolokvip
· 12小时前
сааапрпоопппаноррп
回复0
GateUser-75205790vip
· 12小时前
词传播的速度
查看原文回复0
AAA建材王总和不吃香菜vip
· 13小时前
冲就完了💪
回复0
查看更多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