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AI 数据领域,传统 AI 公司为获取训练数据,需要向社交平台支付高达3亿美元/年的 API 费用,并借助住宅代理和数据中心代理爬取数据。他们还面临越来越多的版权和技术限制,数据源的合规性和多样性难以保障。
某平台通过分布式的 Web Scraping 破解了这一困局,允许用户通过下载浏览器扩展来分享闲置带宽,帮助抓取公开网页数据,并获得代币奖励。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AI公司的数据获取成本,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性。据统计,目前共有来自190个国家的109,755,404个 IP 地址参与网络,日均贡献1,000 TB 的互联网数据。
DePIN投资逻辑全解析:Alpha机会仍存 从零开始梳理赛道价值
从零开始梳理 DePIN 的投资逻辑:Alpha机会仍存
灰度在年初发布了一份 DePIN 研究报告,展示了头部 DePIN 项目及其市值。自2022年以来,DePIN 和 AI 一直被视为 Crypto 投资的两个新方向。然而,DePIN 领域似乎尚未出现一个标志性项目。Helium 虽被视为头部项目,但其出现甚至早于 DePIN 概念本身;而表中的 Bittensor、Render 和 Akash 更多被归类为 AI 赛道。
这表明 DePIN 缺乏一个足够强大的龙头项目来打开赛道天花板。因此,DePIN 赛道在未来1-3年内可能仍存在一些 Alpha 机会。
本文旨在从零开始梳理 DePIN 的投资逻辑,包括为什么 DePIN 是值得关注的投资赛道,以及提出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由于 DePIN 是一个涵盖多个子赛道的综合概念,本文将从抽象角度解释概念,同时给出一些具体例子。
为什么关注 DePIN 投资
DePIN 不仅仅是一个流行词
首先需要明确,将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去中心化并非一个华而不实的想法,更不仅是单纯的"叙事炒作",而是可以落地执行的。DePIN 中确实存在去中心化可以"实现"或"优化"某些场景的情况。
以下是两个简单例子:
在 DePIN 的主要赛道之一 - 电信领域,以美国市场为例,传统通信运营商通常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于频谱许可证拍卖和基站部署。每个覆盖半径1-3公里的宏基站需要20-50万美元的部署成本。2022年,AT&T 在一次5G频谱拍卖中投入了90亿美元。这种中心化主导的基建模式导致通信服务价格昂贵。
相比之下,某移动网络通过社区众包方式,将早期成本分摊给每个用户。个人只需购买249美元或499美元的热点设备即可接入网络,成为"微运营商"。通过代币激励驱动社区自发组网,从而降低总体投入。某大型运营商部署一个宏基站的成本约为20万美元,而这种新模式通过部署约100个热点设备(总成本约5万美元)即可实现近似的覆盖范围,成本降低幅度约为75%。
在 AI 数据领域,传统 AI 公司为获取训练数据,需要向社交平台支付高达3亿美元/年的 API 费用,并借助住宅代理和数据中心代理爬取数据。他们还面临越来越多的版权和技术限制,数据源的合规性和多样性难以保障。
某平台通过分布式的 Web Scraping 破解了这一困局,允许用户通过下载浏览器扩展来分享闲置带宽,帮助抓取公开网页数据,并获得代币奖励。这种模式极大降低了AI公司的数据获取成本,同时实现了数据的多样性和地理分布性。据统计,目前共有来自190个国家的109,755,404个 IP 地址参与网络,日均贡献1,000 TB 的互联网数据。
综上所述,投资 DePIN 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于:去中心化的物理基础设施有机会比传统物理基础设施做得更好,甚至是做到传统方式无法实现的事情。
作为基础设施与消费者的交汇点
作为 Crypto 投资的两大主线,基础设施与消费者各自面临一些问题。
基础设施项目普遍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属性很强,例如 ZK、FHE、MPC 等技术有着很高的门槛,市场认知存在一定脱节。二是除了大家熟悉的 Layer1/2、跨链桥、质押等项目能够直接触达终端用户之外,大多数基础设施其实是面向企业的。例如开发者工具、数据可用性层、预言机、协处理器等等,相对远离用户。
这两点导致基础设施项目很难推动用户的心智份额,传播性差。尽管优质基础设施有一定的产品市场匹配度和收入,能够自给自足穿越周期,但在注意力稀缺的市场状况下,缺乏心智份额导致后期做上市很困难。
反过来看,消费者项目好在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在心智份额的捕获上有着天然的优势。但新概念很容易被市场证伪,甚至在热点切换之后可能一落千丈。这类项目往往陷入从叙事驱动到短期爆发,再到证伪衰退的循环,且生命周期短。例子包括某些社交平台等。
增长、心智份额、上币都是这个周期被讨论得很多的问题。综合来看,DePIN 可以较好地解决结合上述两点困境,找到平衡点。
DePIN 建立在物理世界的真实需求基础上,例如能源、无线网络等等,优质的 DePIN 项目有坚实的产品市场匹配度和收入,不易被证伪,且容易被市场所理解。比如某无线网络每个月30美金的无限流量套餐,显然比传统运营商提供的方案更便宜。
DePIN 同样有用户端的使用需求,可以捕获心智份额。例如用户可以下载浏览器插件贡献自己的闲置带宽,某平台已经触达了终端的250万用户,且许多为非加密原生用户。其他赛道例如 eSIM、WiFi、车载数据等等也是如此,离用户很近。
DePIN 投资框架
方向
从直觉出发,5G和无线网络是大市场,车载数据和天气数据是小市场。从需求端看是否是刚需(如5G)或需求强烈。由于类似5G在传统市场的份额非常大,即便 DePIN 能够捕捉其中的一小部分,在 Crypto 的体量下来看,市场容量也相当可观。
产品
根据某研究报告,DePIN 模型特别适用于资本要求高、进入门槛高、垄断格局明显且资源利用不足的行业。回答产品市场匹配度的问题本质上看两点。
在供应端,DePIN 是否做成了原来做不了的事情,或者比原有的解决方案有突出优势(成本、效率等)。例如某地图采集项目所在的地图采集赛道,传统地图采集至少存在三大问题:
而这个项目通过销售行车记录仪允许用户采集数据,利用众包模式将数据采集变为用户日常驾驶中就在做的事情。通过代币激励引导用户,把资源优先投放到高需求区域。
在需求端,DePIN 所提供的产品必须存在真实市场需求,最好有强烈的付费意愿。同样的例子,这个项目可以把地图数据出售给自动驾驶、物流、保险等公司以及市政,关键需求得到验证。
关于硬件,某资本在2023年的文章中开篇就谈到硬件。结合补充几点看法。
硬件的时间线可以概括为"制造-销售-分发-维护"。
制造
项目方自己设计制造硬件,还是采用现有硬件?例如某网络既提供两种类型的自有热点,也支持整合现有的 WiFi 网络。或者是计算和存储类的 DePIN 项目,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显卡和硬盘等等。
销售
销售的明码标价,意味着用户会根据潜在收益来计算回本周期。某网络的家用移动热点售价249美金,某车载数据采集器售价1,331美金。
分发
如何分发?分发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物流时效、运输成本,以及从预售开始的交付周期等等。对瞄准全球范围的项目来说,不恰当的分发设计和手段可能极大拖慢项目的进度。
维护
维护硬件需要用户怎么做?一些设备可能存在折旧或者损耗的情况。最简单的维护例子是某平台,用户只需要下载浏览器扩展,不要求其他操作;亦或是某网络的热点,只需要简单安装就可以持续运行。如果涉及到太阳能发电等等,可能会更为复杂。
结合以上几点来看,最简单的模式是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带宽,不需要制造和分发,用户无门槛开始,也不需要销售,有助于在项目早期快速扩展网络。
诚然,每个方向的项目对硬件的需求不同。但硬件关系到初始采用的摩擦。在项目早期摩擦力越小越好,随着项目的成熟,一些摩擦力可以带来留存和一定程度上的绑定关系。对初创团队来说,需要把控在硬件方面的路径选择和资源投入,逐步渐进而不是一蹴而就。
想象一下,如果从"制造-销售-分发-维护"都不容易,那么除非有非常强且确定性高的激励,用户为什么要参与呢?
代币经济
代币机制设计是 DePIN 项目中最具挑战性的一环。与其他领域的项目不同,DePIN 需要在早期对网络的各个参与方进行激励,因此需要在项目非常早期的阶段推出代币。这个话题适合新开一篇文章做一些案例研究,本文就不再展开。
团队
团队配比中,创始人至少需要以下背景各一名:一是曾在本领域的传统公司工作且有丰富经验,负责技术和产品等实际落地事项,二是加密原生,懂得代币经济和社区建设,区分加密用户和非加密用户的偏好和心智模型的异同。
其他
监管问题,例如在国内采集道路影像和数据显然是十分敏感的。
小结
Crypto 在这个周期并没有真正"破圈"的应用,似乎我们离圈外用户的采用还遥遥无期。一些 Crypto 应用提供的短期激励是用户使用他们的原因,但无法持久。而 DePIN 从底层衍生而来的经济效益有可能在用户侧替代传统基础设施,从而实现应用的可持续性,并且实现大规模采用。
尽管 DePIN 与现实结合的特性使得发展周期较长,但我们从某移动网络的发展中已经看到一些曙光:该网络与某大型运营商合作,用户设备可无缝切换至该运营商的全国5G网络。例如,当用户离开社区热点范围时,自动接入合作运营商基站,避免信号中断。今年年初,该网络宣布与全球电信巨头合作,在墨西哥城和瓦哈卡州部署了5G热点,开始了在南美洲的扩张。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