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司法处置新趋势:北京模式引发争议与期待

robot
摘要生成中

司法处置虚拟货币的新动向:北京模式及其争议

近期,一篇关于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报道引发了业内广泛关注。该报道详细披露了北京市公安局与北京产权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在处置涉案虚拟货币方面的合作细节,同时也引用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杨东教授的观点,呼吁全国各地及时处置被扣押的虚拟货币。

作为专注于司法处置领域的web3法律专家,笔者对这篇报道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要点。

涉案虚拟货币处置的两个关键时间点

在虚拟货币相关案件中,处置主要发生在两个时间点:

  1. 案前处置(或称"先行处置"):在案件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在移交检察院之前,委托第三方机构将扣押的涉案虚拟货币转换为法定货币。

  2. 案后处置:在法院判决生效后进行处置。虽然通常情况下,法院执行局负责处置涉案财物,但由于虚拟货币的特殊性,目前仍由法院委托公安机关进行处置。

在实际操作中,例如北京市顺义区法院会向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发出《委托执行函》,授权其处置判决中涉及的虚拟货币。

"北京模式"及其潜在问题

报道中将北京市公安局与北交所的合作称为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北京样本"。这一模式的形成基于双方自2017年以来在处置涉案财物方面的合作基础。

"北京模式"的运作流程如下:

  1. 北京市公安局将涉案虚拟货币委托给北交所处置。
  2. 北交所选定第三方公司进行验币、接收和移交等操作。
  3. 在香港合规持牌交易所(如OSL和HashKey)进行公开销售。
  4. 销售所得资金通过银行结汇进入公安局专用账户,最终上缴国库或返还给受害人。

然而,这一模式也引发了一些疑问。特别是,如果由国内第三方公司直接在香港交易所进行虚拟货币销售,可能会违反中国内地禁止任何主体从事虚拟货币和法定货币兑换业务的规定。

专家观点:处置非"闯红灯"而是装"信号灯"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的负责人表示,涉案虚拟货币的司法处置并非"闯红灯",而是在安装"信号灯"。这一观点旨在打消一些公安机关对处置风险的顾虑,强调在当前监管政策下是可以合规进行处置的。

杨东教授也指出,长期"冻结"涉案虚拟货币可能带来诸多风险,如因技术不足导致丢失、监管不力引发内部盗窃,或因市场波动造成贬值等。因此,及时处置变现是必要的。

未来展望

北京市公安局法制总队强调,只有建立一套完整、合规的标准模式,确保处置过程的适格性、规范性、安全性和公允性,才能将处置工作"放到桌面上"进行。这一表述也暗示了目前可能存在一些非正式的处置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都在进行涉案虚拟货币司法处置的研究工作。据传,其他国家部委也在调研这一领域。这可能意味着,在相关政策调整之前,可能会出台统一的实务操作标准和指引,为未来的虚拟货币司法处置工作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MEV Huntervip
· 08-13 09:41
这波a还不够猛 让子弹飞一会儿
回复0
NotGonnaMakeItvip
· 08-13 09:40
处置归处置 钱包私钥谁来管?
回复0
FreeRidervip
· 08-13 09:37
这就到处抓币了?
回复0
MEVNewHuntervip
· 08-13 09:21
还在费劲讨论这些 多去写点套利机器人吧
回复0
智能钱包vip
· 08-13 09:12
这批币多半又是进了zf的大钱包嘛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