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等关税政策背后的博弈:谈判策略还是长期国策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背后的战略考量

上周四,某位美国高层领导人公布了一项新的"对等关税"方案。该方案的计算方式颇为独特:将主要贸易伙伴去年对美国的实体贸易顺差除以其商品出口总额,再除以二,得出的结果即为新的"对等"关税税率。

这一举措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剧烈动荡,加密资产市场也未能幸免。然而,市场对这一关税计划的长期影响存在诸多疑虑:这是否代表了美国的长期国策,还是仅仅作为一种谈判策略来获取利益?

如果是前者,那么这可能会彻底改变全球贸易格局,美国或将走向孤立主义,这无疑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长期负面影响。但如果是后者,那么当前的市场恐慌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多方谈判的推进,美国与其他国家可能会逐步达成共识,市场情绪终将平复,资产价格也将回归正常水平。

尽管这位领导人此前在竞选和上任后多次将关税政策描述为一种"国策",旨在促使制造业回流,并将其作为对某些地区选民的政治承诺。但笔者倾向于认为,关税政策更可能是一种谈判筹码,其最终目标是为自身赢得足够的政绩,可能包括:

  1. 增加海外订单:促使其他国家购买更多美国商品,如粮食、能源、武器和客机等。
  2. 创造本土就业机会:吸引大型企业在美国投资建厂。
  3. 围剿竞争对手:迫使一些国家与美国联合,进一步施压某些特定国家。

此外,关税政策带来的市场动荡和经济衰退预期也给美联储施加了巨大压力。虽然行政力量无法直接干预美联储的决策,但经济和股市的濒临崩溃状态可能会间接影响其政策取向。

只要能够顶住当前的巨大压力,随着谈判的推进,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关税要求可能逐渐转化为实际成果,从而改善其政治影响力,为进一步扩权提供理由,并可能帮助其所在政党在明年的中期选举中占据优势。

然而,将关税作为长期国策的可能性较小。目前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允许这样做。明年就要进行两院中期选举,长期的高额关税可能导致经济衰退、股市暴跌和资产通胀,这无疑会影响其所在政党在选举中的表现,甚至可能导致其在剩余任期内成为"跛脚鸭"总统,难以推行政策。

事实上,在对等关税政策推出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随着与多国的接触和实际利益的确认,美国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态度已经开始软化。一些高级官员表示,已有超过50个国家与白宫联系,开始进行贸易谈判。他们强调,美国政府并非试图通过摧毁美国市场来达成目的,而是寻求削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意外情况。例如,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如欧盟和某些亚洲国家)的谈判可能不顺利。一些国家已经实行或威胁要实行反制措施,而美国财政部长则警告不要报复,否则美国会加码。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谈判僵持,甚至短期内冲突升级。但考虑到大多数国家可能会积极与美国谈判,整体情况恶化的可能性并不大。

毕竟,美国政府的核心任务仍是在明年的中期大选之前赢得更多的"政绩",而不是让高企的通胀和崩盘的股市影响自己的后半任期。因此,早些"出招",早些谈判,对美国政府更为有利。

作为"不确定性"的制造者,美国政府同样不希望在明年中期选举前面临"不确定性"。这场关税政策的博弈,最终可能会以一种相对平和的方式落幕,但其过程必将充满波折和挑战。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e87b21eevip
· 9小时前
又又双叒叕割韭菜了
回复0
Hodl老司机vip
· 9小时前
这种操作套路,韭菜的血都凉了...
回复0
链上小透明vip
· 9小时前
就这智商还想玩套路?
回复0
TooScaredToSellvip
· 9小时前
美又玩花的呢
回复0
智能合约试错员vip
· 9小时前
美国又想玩这出?烦死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