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执法新趋势:远洋捕捞或将受限 合规风险仍存

robot
摘要生成中

币圈执法趋势变化及相关法律风险分析

近年来,一些地方司法机关进行跨省执法的现象引起了关注。这种做法被戏称为"远洋捕捞",其本质是为了创收而非单纯打击犯罪或维护法律。这种情况在虚拟货币领域尤为明显,大多以刑事案件的形式出现。

币圈"远洋捕捞",要结束了吗?

从刑事辩护的角度来看,许多涉及虚拟货币的案件在立案、管辖权、涉案财物处理等程序方面,以及犯罪构成、罪名界定等实体问题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由于国内对虚拟货币实施严格管控,一些基层司法机关往往将虚拟货币与违法犯罪直接联系起来。加之虚拟货币行业中确实有不少高净值人士,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导致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领域的打击力度不亚于传统经济犯罪。

然而,今年3月以来,有迹象表明国内可能会对这种"远洋捕捞"行为进行限制。据悉,公安部发布了一份关于跨省处理涉企犯罪案件的新规定,对公安机关跨省办理涉及企业犯罪的案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一政策变化似乎已经在虚拟货币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

作为专门处理虚拟货币相关刑事案件的律师,我们经常遇到的罪名包括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开设赌场罪,非法经营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等。此外,还有一些传统罪名如诈骗罪、盗窃罪和计算机相关犯罪等。

值得注意的是,虚拟货币领域的犯罪通常可以归类为网络犯罪,而网络犯罪的管辖范围非常广泛。根据现行规定,网络犯罪包括传统的计算机类犯罪、与网络相关的特定犯罪,以及通过网络实施的其他犯罪行为。

在立案管辖方面,原则上以犯罪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为主。但实际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网络服务器所在地、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在地、被侵害系统及其管理者所在地,甚至是案件相关人员使用的网络系统所在地、被害人所在地或财产损失地等,都可能成为立案管辖的依据。

这种广泛的管辖权范围,加上一些基层司法机关对虚拟货币的固有偏见,使得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很容易成为跨省执法的对象。即使某地公安不予立案,也不能保证其他地区的公安不会介入。

尽管公安部最近出台了新的规定,但这主要针对涉及企业的跨省案件。许多虚拟货币相关案件并不涉及正规企业,而是小规模或个人操作,因此可能不受这一新规定的约束。这意味着虚拟货币领域的"远洋捕捞"现象短期内可能难以完全消除。

自2017年"9.4公告"以来,虚拟货币行业的出海趋势一直持续。在Web3领域,"币圈"和"链圈"的争论也从未停息。即使像新加坡这样开放的金融中心,也将在6月30日开始实施新的Web3政策,主要影响虚拟货币领域。

从本质上看,天然反抗监管和控制的虚拟货币(及其衍生的币圈)与中心化监管机构之间的矛盾似乎难以调和。最理想的模式可能是双方学会像刺猬一样相处,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安全距离,以实现共存和发展。

币圈"远洋捕捞",要结束了吗?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分享
评论
0/400
大饼信仰充值站vip
· 12小时前
赚钱才是硬道理啊
回复0
Gas费刺客vip
· 12小时前
创收有理 执法无罪 懂的都懂
回复0
ApeShotFirstvip
· 12小时前
上天保佑 一键清零!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