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以太坊的兴衰与未来:从一家独大到多方竞争
以太坊从一家独大到劲敌环伺,未来何去何从?
自2024年比特币突破历史新高后,以太坊与前高的差距却越来越大。市场对以太坊的质疑声不断增加。到2025年4月,以太坊价格跌破1500美元,市场情绪从质疑转向绝望和放弃。许多早期投资者开始清仓以太坊,一些曾经支持以太坊的大型机构也开始动摇。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回顾以太坊的兴衰历程,并探讨其可能的未来发展。
一、以太坊的辉煌时期(2017-2022)
2014年7月,以太坊启动ICO。然而直到2016年,其价格一直在10美元以下徘徊。尽管拥有区块链2.0的美誉和智能合约技术,但当时的以太坊并未找到真正的应用场景。
2017年,ICO热潮席卷而来,以太坊终于找到了用武之地。大量投资者购买ETH参与ICO项目。2018年1月,以太坊价格从2017年初的10美元飙升至143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据统计,2017年至2018年初,超过2500个代币项目在以太坊上进行ICO。这一阶段,以太坊最大的价值在于发行代币,ETH不仅是链上消耗最多的Gas代币,更是参与ICO浪潮的唯一筹码。
虽然当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公链项目,但在以太坊独占鳌头的ICO和智能合约市场中,其他公链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2018年至2019年,各种新公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一些项目至今仍活跃在市场中,如TON、ADA、Cosmos和Avalanche等。值得一提的是,Solana在当时并不起眼,但几年后竟成为以太坊最大的挑战者,令人感慨。
尽管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竞争者,但以太坊仍然牢牢把控着智能合约市场。智能合约概念由以太坊首创,其创始人Vitalik在全球加密货币领域的影响力仅次于中本聪。以太坊生态聚集了全球最多的智能合约开发者和无数原生的加密技术创新者,这些优势在2020年得到了充分展现。
2020年,DeFi之夏如期而至,成为以太坊的最高光时刻。经过前两年的酝酿和探索,第一批加密原生应用——DeFi协议在以太坊生态中集中爆发。
Compound推出的流动性挖矿引爆市场,大量ETH被用于铸造COMP,TVL和平台币价格暴涨,开启了流动性挖矿热潮。
Vitalik投资的Uniswap以简洁的X*Y=K公式开创了链上DEX时代。
Yearn.Finance推出DeFi收益聚合器,其代币YFI在30天内暴涨万倍,一骑绝尘。
MakerDAO推出的DAI成为以太坊上第一个去中心化稳定币。
Curve的稳定币DEX为各种稳定币和DeFi代币提供了流畅的流动性。
DeFi之夏将市场对以太坊的期望推向了顶峰。人们意识到以太坊不仅可以用于发行代币,还能构建真正有价值的去中心化应用。未来的去中心化世界似乎都将在以太坊上构建,以太坊正在吞噬传统金融世界。
2021年和2022年,以太坊生态又相继出现了GameFi、SocialFi和NFT等热潮,一波接一波的创新让以太坊生态欣欣向荣。
2021年11月10日,以太坊达到历史新高4878美元,其繁荣达到顶峰。
然而,随着以太坊链上承载的资金、用户和应用越来越多,网络性能问题日益凸显,交易费用高昂、速度缓慢。性能扩展成为以太坊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二、以太坊的扩展之路(POS-Layer2)
以太坊的扩展方案主要有两个方向:转向POS机制和发展Layer2。
将POW机制转向POS机制是Vitalik创建以太坊之初就确定的方向。他认为POS比POW更节省资源,同时可以提升网络性能,增强可扩展性。
Layer2方案也是Vitalik一直推崇的扩展方向。从最初的状态通道、子网等探索,到后来成为主流的Rollup方案,以及2022年至2023年集中爆发的OP-Rollup和ZK-Rollup,都曾为以太坊的扩展带来希望。
尽管转向POS引发了大量矿工的不满,但以太坊还是在2022年9月15日正式转向了POS机制。以太坊的POW时代结束了,矿工离去,以太坊未来只能依靠开发者和Layer2。
然而,Layer2真的是以太坊的救星吗?
2022年至2024年,众多Layer2项目陆续上线,包括Arbitrum、Optimism、zkSync、StarkNet、Mantle、BASE、Blast、Scroll、Linea和Polygon zkEVM等。
但每个Layer2的上线并未给以太坊带来更多增益,反而在不断吸血和反噬以太坊。每个Layer2都在进行TVL竞赛,复制相似的应用,很少有Layer2真正开发出以太坊主网没有的应用。
最终,以太坊成为名存实亡的周天子,Layer2们则成为各自为政的诸侯国,不仅分食以太坊的市场,还有取而代之的野心。
后来,Uniswap等一批最初的以太坊原生应用开始自建Layer2,甚至用自己的代币取代ETH作为Gas费用,这已经是彻底的背叛。
以太坊培养了一大批Layer2,最终几乎都成为了主网流动性和开发者的竞争对手。Layer2的扩展之路,被证明是失败的。
回顾过去,以太坊放弃POW几乎是自断臂膀的行为。失去了矿工,ETH代币失去了基本的制造成本,也失去了最基础的价格支撑机制。
如果当初以太坊没有转向POS,而是在POW机制下继续发展Layer2,即使Layer2发展不利,但由于有矿工不断投入算力和电力,ETH的价格支撑机制仍然有效。那么,以太坊的价格可能不会像今天这样惨淡。
以太坊转向POS时的价格约为1500美元,3年后的今天,价格仍然徘徊在这个水平。这一切看起来荒诞,又似乎是冥冥之中注定的。
三、以太坊的创新者困境
无论转向POS和发展Layer2是成功还是失败,不可否认的是,以太坊一直是加密货币创新的引领者。
在2022年之前,加密领域的所有创新都源自以太坊,然后被其他公链模仿和复制。以太坊有了DeFi,其他链也跟着搞DeFi;以太坊有GameFi,其他链也跟着搞GameFi;以太坊有NFT,其他链也要搞NFT。
以太坊一直在创新,其他链一直在模仿。然而,创新者往往会陷入困境。
"创新者困境"通常指行业领导者因专注于优化现有技术和满足当前用户需求,而忽视了新兴的颠覆性技术或市场趋势,最终被更灵活的竞争者超越。
2020年之后,为了优化性能,满足现有DeFi等用户的需求,以太坊一直在寻找扩展方案,核心就是让ETH变得更快更便宜。核心开发者押注在转向POS机制和支持Layer2发展这两条路线上。
从以太坊的发展角度来说,这并没有错误,甚至是唯一可选择的道路。然而,这就是创新者不可避免的困境。
既然用户需要更快更便宜的区块链,为什么不能是BSC,不能是Tron,不能是Solana呢?
到了2020年,市场需要什么?用户需要什么?如何才能玩得起来?顶级玩家早已想明白了。无非是发行资产、交易资产、为资产找场景,然后让大家更快、更便捷地参与进来。
现在,以太坊正忙于扩展,而且依然很慢很贵,那么又快又便宜的区块链就有了机会。
于是,TRON抢占了稳定币市场。
BSC和BASE围绕自身的交易所生态壁垒,把项目发行和交易上所这个逻辑也玩成了闭环。
最令人惊讶的是Solana,基金会亲自下场,利用简单粗暴的Meme策略,联合各方力量,持续打造财富神话,SOL成为Meme狂潮中人人渴望得到的点金石。
以太坊正在被竞争者超越。
以太坊一直是底层公链技术的创新者和引领者,无论是最初的智能合约技术,还是后来的各类去中心化应用,都是引领时代的产物。
但是,公链的一切都是开源的,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你今天创新一个技术,我明天就可以拿来用。
你今天诞生一个新玩法,我也可以立即模仿。
以太坊2017年至2022年的持续辉煌,源自于领先的技术和不断创新的生态玩法。但2022年之后,以太坊核心开发者将精力集中在扩展性能等底层研发上,应用和玩法的创新开始放缓,那些没有性能困扰的新公链就可以集中力量搞模式创新,当以太坊埋头搞底层研发时,那些灵活的、专注于模式创新的竞争者就可以快速弯道超车了。
因为,以太坊不创新就会落后,这是开源公链的宿命。
然而,这是以太坊的错吗?
并不是。
以太坊并没有错,致力于性能扩展、底层研发、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这些都没有错。这是创新者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面临的困境。
四、以太坊的疲软反映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不足
除比特币之外,以太坊可以说是加密货币领域最大的创新了。
但为什么以太坊突然就不行了呢?
除了埋头搞底层研发被更灵活的竞争者超越这个事实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吗?
我认为是有的。那就是加密货币行业仍然没有找到真正健康的发展模式,或者说,除了发行资产、炒作资产,还有没有更多的应用价值?
在找到这个答案之前,加密货币行业就是典型的发展不足。
什么是发展不足?
你看,这一轮周期,除了BTC,就只剩Meme还有财富效应,许多风投支持的各类项目都无人问津。
为什么没人买账?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些项目只是在讲故事,并没有真正的价值。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买最保险的BTC,然后玩一玩最简单粗暴的Meme。
因此,在加密货币行业发展出真正有价值的应用之前,大概率仍将循环目前的模式。如果有一天,连Meme也失去了财富效应,那么就真的只剩无尽的熊市了。
所以,与其感慨以太坊的疲软和式微,真正该担心的是,加密货币的未来在何方?
五、未来,以太坊恐难再一家独大
那么,以太坊的未来会如何呢?
我们前面提到,以太坊开创的智能合约市场以及加密货币的诸多模式,其他竞争链都可以轻松复制。在技术和模式层面,以太坊已经失去了竞争壁垒,以太坊能做的,其他链基本都能做。
以太坊目前唯一还有的优势,是沉淀在主网的资金和已经形成闭环的DeFi生态。这些DeFi协议,从借贷、交易、稳定币、链上杠杆等,形成了一个严丝合缝、有机组合的DeFi生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