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策略解析:比特币ETF大幅流入 有望冲击历史新高

加密货币市场二月回顾:比特币有望创新高

近期发布的二月市场报告显示,比特币价格在2月份上涨了45%,首次自2021年第四季度以来突破6万美元大关,距离历史最高点仅差9%。

分析认为,这波价格上涨可能源于两个主要因素:新推出的美国上市ETF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以及市场对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事件的预期。

在传统资产表现喜忧参半的2月,加密货币市场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这主要得益于新上市的现货比特币ETF持续吸引资金,以及行业内一系列积极的基本面发展。

然而,目前数字资产估值面临的主要风险可能来自美联储的货币政策。2月份通胀数据再次抬头,这可能导致降息时间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或更长时间。

从绝对回报率和风险调整后回报率来看,比特币和以太坊在2月份均跻身加密货币和传统金融资产中的佼佼者。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全球债券市场在本月出现下跌,原因是通胀反弹削弱了市场对美国和欧洲央行降息的期望。与此同时,股市大多呈上涨态势,其中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股市表现尤为突出。

尽管近年来加密货币与传统市场的相关性有所增强,但主要代币在2月份的出色表现再次凸显了加密资产作为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的优势。

比特币的强劲回报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推出的美国上市现货比特币ETF的持续资金流入。从1月11日推出到月底,10只现货比特币ETF累计净流入14.6亿美元。2月份,这一趋势明显加速,全月净流入额高达60亿美元。整个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在2月份的净流入总额估计达到62亿美元,是2021年10月以来月度记录的两倍多。

值得注意的是,自现货比特币ETF推出以来,美国上市的黄金ETF出现了净流出,这可能暗示投资者正从一种"价值储存"资产转向另一种。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从现货比特币ETF的资金流入角度来看,按照当前的区块奖励率,比特币网络每天会产生约900个新币,价值约5400万美元(假设每枚币的平均价格为6万美元)。到2024年4月,比特币将迎来四年一次的"减半"事件,届时每日新币发行量将降至450个,价值约2700万美元。

2月份,美国上市现货比特币ETF的日均净流入量为2.08亿美元,远超当前和减半后的新增供应速度。这种新增需求与有限新发行之间的不平衡可能是推动估值上升的关键因素。

尽管比特币在2月份表现亮眼,但它还是被市值第二大加密资产以太坊(ETH)超越,后者当月涨幅达47%。市场似乎正在期待3月13日即将进行的以太坊网络关键升级。

2月份表现最佳的细分市场是公用事业和服务加密货币领域,上涨了53%。该类别包括一些与人工智能(AI)技术相关的代币,部分项目获得了显著收益。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金融加密货币行业也上涨了34%。其中,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的治理代币UNI表现尤为突出。2月23日,有提议建议将交易费收入直接分配给质押UNI并委托投票权的持有者,这一消息推动了UNI价格的上涨。

二月份加密货币估值的上涨伴随着交易量的增加和各种链上指标的改善,尤其是在以太坊网络上。例如,2月份ETH日均现货交易量达到58亿美元,为202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在比特币ETF资金流入和各种利好因素的支持下,加密货币市场今年表现强劲。然而,上一轮加密周期的重要教训是,宏观因素如美联储货币政策和整体经济状况可能会对加密资产估值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宏观市场前景保持乐观,行业内的诸多利好因素可能会推动代币价格在今年进一步上涨。考虑到比特币目前的价格仅比历史高点低9%,因此有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创下新的历史高点。

相比之下,不太有利的宏观环境可能会抑制估值增长。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即将发布的通胀报告以及美联储3月20日会议上的政策利率指引更新。

灰度2月份报告:比特币今年或将创新高

总的来说,虽然加密货币市场前景乐观,但投资者仍需谨慎评估宏观经济风险,并关注监管环境的变化。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LiquidityWizardvip
· 17小时前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到四月的 ATH 有 94.3% 的机会。
查看原文回复0
薄饼吃不起vip
· 17小时前
又要跑路了
回复0
FUDwatchervip
· 17小时前
跌了我才能买到筹码啊
回复0
Token风暴眼vip
· 18小时前
技术线型完美 但就怕美联储给我们来个大逼空
回复0
熊市生存者vip
· 18小时前
市场热起来了,战场老狼更得把好补给线和仓位管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