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百万加密资产盗窃案引发法律定性争议
加密资产盗窃案揭示法律定性分歧
近期,一起涉及百万加密资产的盗窃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案件不仅暴露了加密领域的安全风险,也凸显了当前司法系统在处理加密资产相关犯罪时面临的挑战。
事件始于2023年5月,上海居民欧某发现自己存储在某钱包中价值百万的加密资产突然消失。经过调查,欧某发现自己的钱包中存在一个能自动获取私钥的后门程序。在技术分析和平台协助下,欧某成功向公安机关提供了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
随后的调查揭示,涉案的三名嫌疑人刘某、张某1和董某2都是该钱包平台的前端开发工程师。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在钱包程序中植入后门,非法获取了大量用户的私钥和助记词数据。然而,真正转走欧某资产的另有其人。
进一步侦查发现,另一名前员工张某2早在2021年就已在客户端代码中植入了类似的后门程序。正是张某2在2023年4月利用非法获取的数据,将欧某的加密资产转入自己的钱包。
最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四名被告有期徒刑三年,并处以罚金。然而,这一判决引发了法律界的讨论。
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对加密资产的性质认定存在分歧。部分观点认为加密资产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财物",而应视为一种数据。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尽管加密资产是数据形式,但具有财物的核心属性和价值,应当纳入财产犯罪的保护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判例开始承认加密资产的财产属性。例如,一则入选人民法院案例库的诈骗案明确指出,虚拟货币具有刑法意义上的财产属性,可以成为财产犯罪的对象。
在本案中,以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对被告定罪,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其犯罪行为的本质。考虑到被告利用职务便利窃取用户资产的行为特征,有观点认为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可能更为恰当。职务侵占罪不仅涵盖单位所有的财物,也包括单位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
这起案件反映了加密资产领域法律适用的复杂性。随着区块链技术和加密市场的快速发展,法律体系需要与时俱进,为司法实践提供更明确、统一的指导。未来,如何准确界定加密资产的法律属性,将是立法和司法机关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