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赋能加密市场:重塑产业链与投资逻辑

AI Agent赛道分析:发展潜力与投资机遇

在分析AI Agent赛道之前,我们先从宏观角度审视加密货币行业在本轮周期的变化:

比特币与加密货币市场的分化

此前,比特币几乎等同于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然而,随着比特币现货ETF的批准,从政要到上市公司,对比特币价值的认可已成为主流观点。但这种认可并未延伸到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资产。

造成这种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定位的差异:

  • 比特币被视为与黄金类似的另类资产,其抗通胀和价值储存属性得到广泛认可。
  • 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货币在传统金融机构眼中仍缺乏成熟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被视为高风险低回报的资产。

数据显示,以太坊的夏普比率低于Meta、Google等科技巨头,而比特币的夏普比率仅次于本轮周期表现突出的英伟达。

此外,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的利率水平和货币政策相对收紧,加上AI产业的蓬勃发展,导致加密货币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不足。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加密货币内部生态的严重失衡

尽管场内资金总量已超过上轮牛市,但除比特币外,大多数加密货币未能创新高。这种供需失衡源于以下因素:

  1. 供给端:大量高估值融资的新项目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基础。
  2. 需求端:中心化交易所在监管压力下收缩业务,减少了用户拓展和早期项目参与机会。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AI Agent相较于Meme币的优势

每轮牛市都需要新的资产发行和交易模式来产生财富效应。在当前高估值、供需失衡的环境下,Meme币首先突破重围。然而,AI Agent具有更广泛的共识基础:

  • 对投资机构:可讲述AI基础设施投资故事
  • 对极端投机者:可解释链上meme逻辑
  • 对普通从业者和VC:可阐述AI Agent项目投资逻辑

这使得AI Agent成为本轮周期web3行业的最大公约数。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AI Agent项目的投资框架

AI Agent重塑了加密货币的产业链和估值逻辑。将AI纳入区块链底层技术栈后,AI层与智能合约并行成为技术基础。

基于这一逻辑,我们可以类比DeFi头部项目估值:

  • AI Agent框架可能达到以太坊市值的5%
  • 发射平台可能对标Chainlink + Uniswap的估值
  • 高质量AI应用可能达到以太坊市值的1.25%-3%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AI Agent改变加密货币生态的方式

AI Agent在资产购买、项目融资和代币发行等方面带来革新:

  • 简化用户交互,降低操作门槛
  • 提高融资和发币过程的透明度
  • 增强资金安全性

能够赢得用户交易入口的AI Agent应用有潜力对标交易所平台币的估值。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AI Agent的长期愿景

未来AI Agent可能形成一个新的AI社会,创造万亿美元级别的经济规模。在这个AI经济体中,加密货币将成为重要的货币和经济循环资产。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AI Agent项目的发展阶段

根据市值数据,AI Agent总市值约为186亿美元,相当于DeFi总市值的64%,GameFi的75%,以及Layer2总市值的62%。市场情绪判断,AI Agent赛道刚过半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未来潜在热点

除当前热门的Launchpad和Framework模式外,以下方向值得关注:

  1. Agent驱动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2. Agent驱动的稳定币
  3. 各类应用的Agent化改造

总的来说,AI Agent时代才刚刚开始,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观点:为什么AgentFi赛道还有10倍增长空间?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LiquiditySurfervip
· 16小时前
嗯哼 冲浪箱底了捏
回复0
AirdropHunter9000vip
· 16小时前
btc才是真神
回复0
测试网薅毛狂人vip
· 16小时前
大饼它不是币圈之王了吗
回复0
戴上帽子说话vip
· 16小时前
原来btc才是币圈顶流啊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