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deBridge 到底是谁,他们又在做什么?
本文来自 deBridge
“WTF is deBridge?”——这不是一句调侃,而是 deBridge 联合创始人 @AlexSmirnov_ 在 X 平台上的一次深度自述。伴随 deBridge 走过三年、完成超 100 亿美元交易量的里程碑之后,Alex 决定重新讲清楚一件事:deBridge 到底是谁,我们又在做什么?
不只是“桥”,而是链上新基础设施
deBridge 从不满足于做“最好的跨链桥”——因为这远远不够。
我们创建 deBridge 的初衷,是因为在 2021 年,我们自己就遭遇了一个现实难题:无法高效地进行跨链套利,无法真正自由地使用 DeFi。于是,带着这个真实的痛点,deBridge 诞生了。
今天,我们仍然围绕这个核心目标不断演进:让用户、应用和链,在链上实现真正的实时交互与流动性协同。
我们为谁而建?
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件事?
我们找到产品市场契合点的关键,在于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可以实时迁移到 Solana 的方式。
这件事背后透露了一个更大的洞见:当流动性、应用和用户能够实时打通,真正的“链上魔法”就会发生。
去掉技术滤镜,用用户语言讲清楚“链上”
我们不热衷于在宣传中反复强调“跨链消息通信”“可组合性”“意图”这些技术术语。因为每当我们陷入这些术语中,其实就是在默认我们只服务一小撮技术用户。
但现实是,我们要服务的,是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他们也许不知道“互操作性”是什么意思,但他们知道什么是“好用”、“简单”、“能赚钱”。这才是我们要打磨的用户体验。
我们的目标从来不是炫技,而是解决真实问题,为 DeFi 提供一个真正实用的、易用的基础设施层。
deBridge 的独门秘诀:聚焦资产交易,而非资产托管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 deBridge 不涉足“跨链资产托管”这条大赛道?因为这从根本上就不是我们的方向。
资产托管赛道面临的挑战巨大——高风险、高责任,却难以真正变现。TVL 越大,责任越大。像 BitGo 这样的平台,也只能靠收取 15 个基点的费用来维护 WBTC 资产的安全。但很多新兴协议却零费用做 B2B 托管,这就引发一个问题:他们如何实现安全保障和长期可持续?
我们相信,链上资产托管应该交给专门做基础设施的团队,而 deBridge 更擅长并聚焦于一件事:让一切 DeFi 资产都能实时交易,打通链上所有流动性。
聚焦长期价值,构建链上的“星链”
我们坚持的是最基本的建设逻辑:
deBridge 正在成为一个实时链上操作的引擎,你可以用它做任何事,真的,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