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Boson協議?

中級4/23/2024, 1:49:58 AM
Boson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商務平台,專門用於將實物商品和服務轉換成可兌換的非同質化代幣(NFT)。

Boson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商務平台,專門用於將實物商品和服務轉換成可兌換的非同質化代幣(NFT)。在這個系統中,“觸發器預言機(oracle)”指的是能夠將數字事件轉換爲現實世界行爲的設備,而“預言機(oracle)”則是向區塊鏈提供外部數據的服務。與傳統預言機不同,Boson Protocol 不僅僅提供數據,還能根據這些數據在現實世界中觸發相應的行動。

Boson Protocol 的核心在於將現實世界的商品直接連結到數字代幣上,確保交易中的資產安全可靠地支付與接收,其目標是打造一個針對實體商品的數字化市場。

該協議主要解決信任、公平交換和商品代表性三大問題。爲了建立信任,Boson Protocol 並不直接將實物商品代幣化,而是代幣化雙方的交易承諾。這種承諾被鎖定在一份前瞻性合約中,並轉化爲可兌換的非同質化代幣。

該協議預設所有交易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都是公平的,爲了做出公正的裁決,Boson Protocol 設計了一套詳細且高效的爭議解決機制,以評估合約內容、相關證據和索賠情況。這種機制結合了代幣化的承諾,保證了在遭遇不公行爲時,支付方能夠兌換回他們的NFT,從而解決了商品代表性問題。

Boson Protocol 利用自家的協議棧、XMTP 協議和 Graph 網路來支持這些功能,確保平台的高效和安全。

Boson Protocol 的發展歷程

Boson Protocol 是在 2021 年由 Justin Banon 和 Gregor Borosa 共同創立的。Justin Banon 擔任 Boson 的首席執行官,他是一位資深的企業家,曾創建過如 Meltfactory 和 Redeemeum 等多個加密項目。Gregor Borosa 作爲該協議的技術總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此前在斯洛文尼亞中央銀行擔任過首席軟件工程師。

從誕生之日起,Boson Protocol 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核心協議合約、元宇宙商業和通用交換機制。

其首個版本是一個基礎性的原型,部署在以太坊的測試網絡上,這使得開發者和用戶可以實際操作並了解協議設計中存在的功能性和問題。隨後推出的版本專注於元宇宙中的商業應用,這一設計是基於從 Boson 測試網絡收集到的數據。

元宇宙商務階段引入了多幣種支持、條件性承諾、存款優化及線下店鋪交易等新功能。這些功能使用戶能夠在遊戲或應用中進行購買,並在物理店面兌現這些購買。

第三個版本則是一個全面功能的協議,旨在實現廣泛的市場採納。這一版本通過促進任何實體或數字物品的交易,開創了名爲“多元宇宙項目”的新篇章。

核心組成部分

Boson Protocol 技術架構

Boson Protocol 的技術架構是其整體架構的基礎,包括了接口層、核心視覺組件、核心SDK組件、合約層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層。這些層次是實現協議核心系統——即交易機制的關鍵。

Boson Protocol 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物品交換,交易機制主要負責管理兩方之間鏈上與鏈外價值的交換。交易過程分爲三個階段:出價、交換和爭議。

一切從出價階段開始,賣方向買方提供商品。目的是確保雙方有交易的意圖,如果相關的可兌換NFT未被創建或兌換,賣方可以取消這一出價。

然後,買方通過支付或承諾向協議表明接受出價。此時,協議充當托管角色,保護資金並鑄造代表買方承諾的rNFT。這個rNFT在交換出現問題時,可以兌換成相應的金額。

如果買方認爲賣方未履行約定的義務,買方可以發起爭議。這將導致交易狀態分爲三個可能的方向:雙方解決、爭議升級解決和撤回,買方可以選擇撤回爭議,從而結束交易。

XMTP 協議

XMTP 協議,即可擴展消息傳輸協議,是一種安全的開源標準,用於用戶之間發送私密消息。該協議允許用戶通過集成了 XMTP 客戶端的任何平台或應用程序發送和接收加密消息。客戶端的任務是驗證錢包籤名。

此協議旨在與兼容EVM(以太坊虛擬機)的區塊鏈、錢包和應用程序兼容。XMTP 協議不使用 EVM 運行,而是與 web3 身分項目如 ENS(以太坊名稱服務)、Lens 個人檔案和 UNS 名稱等協同工作。

XMTP 協議允許買賣雙方以私密、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溝通和解決爭端。

Graph Network

Graph Network是一個旨在對區塊鏈上的數據進行索引和查詢的協議。它簡化了訪問那些難以獲取的信息的過程。

該項目被諸如 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等熱門 NFT 項目所使用,以讀取 NFT 基本信息之外的數據。它支持更復雜的查詢,如數據匯總、搜索、關係和過濾不重要的數據。

與 Graph Network的整合提供了一個界面,用於訪問交易狀態以及存儲在鏈下或 FIL 上的數據。

Boson Protocol 的特色功能:Boson 市場和 Boson 小組件

Boson 市場

來源:Boson Website

Boson 市場是一個數字平台,允許用戶購買實物商品。Boson Protocol 的結算層處理鏈上和鏈下價值的交換,確保用戶能夠收到商品或得到退款。該應用構建在 Polygon 網路上,用於列出和購買商品。

用戶使用該平台時,需要先表達購買商品的意向,將商品價值轉移到平台的托管帳戶中,並在準備好接收實物商品時兌換他們的 rNFTs。

XMTP 協議還允許用戶以無需信任的方式討論交換條款並分享他們的位置信息。

Boson 小組件

Boson 小組件是一套工具,允許開發者在 Boson Protocol 上構建品牌化的去中心化應用商店(dApp store)。Boson 小組件包括提交(Commit)小組件、兌換(Redeem)小組件和元宇宙工具包。

Boson 提交小組件讓賣家可以在自己的域名上集成 Boson 的提交功能。賣家可以選擇使用個性化的提交按鈕或 Boson 品牌按鈕。

兌換小組件允許賣家在其平台、遊戲或網站上提供 rNFT 的兌換服務。用戶可以在 Boson 或定制市場上購買商品,然後前往指定平台兌換其 rNFT。默認設計確保小組件顯示所有用戶可兌換的 rNFTs,但開發者可以配置平台僅顯示特定的 rNFTs 供兌換。

元宇宙工具包,或稱爲 Decentraland(DCL)小組件,允許開發者在元宇宙中進行交易。DCL SDK 並不依賴 Boson Protocol 上的任何後端功能。相反,該項目會通過 RPC 端點將交易發送到 Polygon,通過 Biconomy 項目進行,以便小組件能夠從 Polygon 讀取狀態。

BOSON 代幣是什麼?

來源:Boson Medium

BOSON 代幣是 Boson Protocol 的原生代幣。該代幣是一種 ERC-20 代幣,用於激勵生態系統參與者並收取交易費用。這些費用由 Boson DAO 激活,並匯集到 DAO 的財政庫中,以幫助生態系統的發展。

BOSON 代幣的最大供應量爲2億枚,已經全部發行,因此這也是目前流通的總供應量。

BOSON 代幣的分配如下:43% 分配給 Boson 基金會,5% 給顧問,25% 分配給 Boson 團隊。爲了獎勵早期投資者,保留了7% 的代幣,11.5% 用於安全銷售,5.1% 用於預售,3% 用於公開銷售。

BOSON 代幣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BOSON 代幣是 Boson 生態系統中所有經濟活動的核心。持有該代幣的用戶參與決定協議的各項活動。隨着 Boson DAO 財政庫積累用於交易的 BOSON 代幣支付的費用,持有者控制這些資金的使用方式。

Boson 協議採用基於裏程碑的方法來發展其技術,持有者從中受益。作爲項目的早期投資者,BOSON 代幣的持有者將受益於所有未來的創新和發展。

上述特點,加上未充分開發的去中心化商務領域和治理權,使用戶能夠確定協議的未來可行性。

然而,是否將 BOSON 代幣視爲一個好的投資還取決於個人的投資策略、市場條件和對未來去中心化商務的看法。在進行任何投資決策前,建議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分析

優勢

去中心化的托管服務:該項目利用智能合約作爲托管,能夠進行無需信任的交易。該框架還能在雙方發生爭議時提供和諧的解決方案,同時在數字空間中適當地表示物理資產。

數據快速訪問與定制:平台允許用戶快速訪問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根據具體項目進行定制。這得益於使開發者能夠高效部署去中心化應用(dApps)的工具和小組件。

去中心化通信:協議還允許用戶在沒有中心化實體幹預的情況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發送和接收消息。

劣勢

新技術的挑戰:Boson Protocol 使用的新技術是一個顯著的劣勢。作爲一個近期推出的協議,其功能和特性仍在開發和完善中,這限制了項目處理意外事件(如惡意行爲和黑客攻擊)的經驗和能力。

去中心化商務的普及問題:去中心化商務在加密領域並不是一個流行的特性,這限制了項目的採納能力。

挑戰

擴展性和速度的平衡:項目需要處理大量交易以實現擴展,同時不影響速度。由於項目尚未成爲主流,高用戶採納率尚未實現。

社區建設:隨着項目鼓勵買家和賣家與協議互動,建立一個與競爭對手提供相似去中心化商務功能的獨特社區是必要的,但也充滿挑戰。

競爭分析

Boson Protocol 和 Origin Protocol 都旨在通過減少對中心化中介的依賴,並允許參與者共享他們創造的價值,來顛覆傳統的電子商務空間。然而,他們實現上述目標的方法和提供的服務各不相同。

Boson Protocol 主要專注於將交易和承諾代幣化爲 NFT,而 Origin Protocol 提供了更廣泛的去中心化市場功能和解決方案。這表明 Boson 更注重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增強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通過將交易具體化爲 NFT 來增強可追溯性和承諾的確證。

相比之下,Origin Protocol 的核心在於促進點對點交易,而 Boson 則執行無需信任的交易。Origin 的這一策略更側重於直接從用戶到用戶的交互,推動一個更自由的交易環境,而 Boson 則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合約來確保交易的公正和透明。

盡管兩個項目都利用了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來實現社區治理,但 Boson Protocol 在建立完善的社區治理框架方面更爲成熟。

如何擁有 BOSON 代幣?

用戶可以通過以下簡單的步驟擁有 BOSON 代幣,並成爲 Boson 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設置錢包

購買 BOSON 代幣的一種方式是通過交易所購買。爲此,用戶需要創建一個 Gate.io 帳戶,完成 KYC(個人身分驗證)流程,並向帳戶中添加資金以購買代幣。

使用 BOSON 代幣

一旦用戶獲得了 BOSON 代幣,他們可以通過發起報價、承諾鑄造 rNFT 以及參與治理活動,來探索 Boson 生態系統。

對BOSON 代幣採取行動

用戶可以在 這裏交易 BOSON 代幣。

作者: Bravo
译者: Piper
审校: KOWEI、Matheus、Ashley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io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io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什麼是Boson協議?

中級4/23/2024, 1:49:58 AM
Boson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商務平台,專門用於將實物商品和服務轉換成可兌換的非同質化代幣(NFT)。

Boson Protocol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商務平台,專門用於將實物商品和服務轉換成可兌換的非同質化代幣(NFT)。在這個系統中,“觸發器預言機(oracle)”指的是能夠將數字事件轉換爲現實世界行爲的設備,而“預言機(oracle)”則是向區塊鏈提供外部數據的服務。與傳統預言機不同,Boson Protocol 不僅僅提供數據,還能根據這些數據在現實世界中觸發相應的行動。

Boson Protocol 的核心在於將現實世界的商品直接連結到數字代幣上,確保交易中的資產安全可靠地支付與接收,其目標是打造一個針對實體商品的數字化市場。

該協議主要解決信任、公平交換和商品代表性三大問題。爲了建立信任,Boson Protocol 並不直接將實物商品代幣化,而是代幣化雙方的交易承諾。這種承諾被鎖定在一份前瞻性合約中,並轉化爲可兌換的非同質化代幣。

該協議預設所有交易在沒有爭議的情況下都是公平的,爲了做出公正的裁決,Boson Protocol 設計了一套詳細且高效的爭議解決機制,以評估合約內容、相關證據和索賠情況。這種機制結合了代幣化的承諾,保證了在遭遇不公行爲時,支付方能夠兌換回他們的NFT,從而解決了商品代表性問題。

Boson Protocol 利用自家的協議棧、XMTP 協議和 Graph 網路來支持這些功能,確保平台的高效和安全。

Boson Protocol 的發展歷程

Boson Protocol 是在 2021 年由 Justin Banon 和 Gregor Borosa 共同創立的。Justin Banon 擔任 Boson 的首席執行官,他是一位資深的企業家,曾創建過如 Meltfactory 和 Redeemeum 等多個加密項目。Gregor Borosa 作爲該協議的技術總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此前在斯洛文尼亞中央銀行擔任過首席軟件工程師。

從誕生之日起,Boson Protocol 經歷了三個主要的發展階段:核心協議合約、元宇宙商業和通用交換機制。

其首個版本是一個基礎性的原型,部署在以太坊的測試網絡上,這使得開發者和用戶可以實際操作並了解協議設計中存在的功能性和問題。隨後推出的版本專注於元宇宙中的商業應用,這一設計是基於從 Boson 測試網絡收集到的數據。

元宇宙商務階段引入了多幣種支持、條件性承諾、存款優化及線下店鋪交易等新功能。這些功能使用戶能夠在遊戲或應用中進行購買,並在物理店面兌現這些購買。

第三個版本則是一個全面功能的協議,旨在實現廣泛的市場採納。這一版本通過促進任何實體或數字物品的交易,開創了名爲“多元宇宙項目”的新篇章。

核心組成部分

Boson Protocol 技術架構

Boson Protocol 的技術架構是其整體架構的基礎,包括了接口層、核心視覺組件、核心SDK組件、合約層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層。這些層次是實現協議核心系統——即交易機制的關鍵。

Boson Protocol 的主要功能是促進物品交換,交易機制主要負責管理兩方之間鏈上與鏈外價值的交換。交易過程分爲三個階段:出價、交換和爭議。

一切從出價階段開始,賣方向買方提供商品。目的是確保雙方有交易的意圖,如果相關的可兌換NFT未被創建或兌換,賣方可以取消這一出價。

然後,買方通過支付或承諾向協議表明接受出價。此時,協議充當托管角色,保護資金並鑄造代表買方承諾的rNFT。這個rNFT在交換出現問題時,可以兌換成相應的金額。

如果買方認爲賣方未履行約定的義務,買方可以發起爭議。這將導致交易狀態分爲三個可能的方向:雙方解決、爭議升級解決和撤回,買方可以選擇撤回爭議,從而結束交易。

XMTP 協議

XMTP 協議,即可擴展消息傳輸協議,是一種安全的開源標準,用於用戶之間發送私密消息。該協議允許用戶通過集成了 XMTP 客戶端的任何平台或應用程序發送和接收加密消息。客戶端的任務是驗證錢包籤名。

此協議旨在與兼容EVM(以太坊虛擬機)的區塊鏈、錢包和應用程序兼容。XMTP 協議不使用 EVM 運行,而是與 web3 身分項目如 ENS(以太坊名稱服務)、Lens 個人檔案和 UNS 名稱等協同工作。

XMTP 協議允許買賣雙方以私密、去中心化的方式進行溝通和解決爭端。

Graph Network

Graph Network是一個旨在對區塊鏈上的數據進行索引和查詢的協議。它簡化了訪問那些難以獲取的信息的過程。

該項目被諸如 Bored Ape Yacht Club(BAYC)等熱門 NFT 項目所使用,以讀取 NFT 基本信息之外的數據。它支持更復雜的查詢,如數據匯總、搜索、關係和過濾不重要的數據。

與 Graph Network的整合提供了一個界面,用於訪問交易狀態以及存儲在鏈下或 FIL 上的數據。

Boson Protocol 的特色功能:Boson 市場和 Boson 小組件

Boson 市場

來源:Boson Website

Boson 市場是一個數字平台,允許用戶購買實物商品。Boson Protocol 的結算層處理鏈上和鏈下價值的交換,確保用戶能夠收到商品或得到退款。該應用構建在 Polygon 網路上,用於列出和購買商品。

用戶使用該平台時,需要先表達購買商品的意向,將商品價值轉移到平台的托管帳戶中,並在準備好接收實物商品時兌換他們的 rNFTs。

XMTP 協議還允許用戶以無需信任的方式討論交換條款並分享他們的位置信息。

Boson 小組件

Boson 小組件是一套工具,允許開發者在 Boson Protocol 上構建品牌化的去中心化應用商店(dApp store)。Boson 小組件包括提交(Commit)小組件、兌換(Redeem)小組件和元宇宙工具包。

Boson 提交小組件讓賣家可以在自己的域名上集成 Boson 的提交功能。賣家可以選擇使用個性化的提交按鈕或 Boson 品牌按鈕。

兌換小組件允許賣家在其平台、遊戲或網站上提供 rNFT 的兌換服務。用戶可以在 Boson 或定制市場上購買商品,然後前往指定平台兌換其 rNFT。默認設計確保小組件顯示所有用戶可兌換的 rNFTs,但開發者可以配置平台僅顯示特定的 rNFTs 供兌換。

元宇宙工具包,或稱爲 Decentraland(DCL)小組件,允許開發者在元宇宙中進行交易。DCL SDK 並不依賴 Boson Protocol 上的任何後端功能。相反,該項目會通過 RPC 端點將交易發送到 Polygon,通過 Biconomy 項目進行,以便小組件能夠從 Polygon 讀取狀態。

BOSON 代幣是什麼?

來源:Boson Medium

BOSON 代幣是 Boson Protocol 的原生代幣。該代幣是一種 ERC-20 代幣,用於激勵生態系統參與者並收取交易費用。這些費用由 Boson DAO 激活,並匯集到 DAO 的財政庫中,以幫助生態系統的發展。

BOSON 代幣的最大供應量爲2億枚,已經全部發行,因此這也是目前流通的總供應量。

BOSON 代幣的分配如下:43% 分配給 Boson 基金會,5% 給顧問,25% 分配給 Boson 團隊。爲了獎勵早期投資者,保留了7% 的代幣,11.5% 用於安全銷售,5.1% 用於預售,3% 用於公開銷售。

BOSON 代幣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BOSON 代幣是 Boson 生態系統中所有經濟活動的核心。持有該代幣的用戶參與決定協議的各項活動。隨着 Boson DAO 財政庫積累用於交易的 BOSON 代幣支付的費用,持有者控制這些資金的使用方式。

Boson 協議採用基於裏程碑的方法來發展其技術,持有者從中受益。作爲項目的早期投資者,BOSON 代幣的持有者將受益於所有未來的創新和發展。

上述特點,加上未充分開發的去中心化商務領域和治理權,使用戶能夠確定協議的未來可行性。

然而,是否將 BOSON 代幣視爲一個好的投資還取決於個人的投資策略、市場條件和對未來去中心化商務的看法。在進行任何投資決策前,建議進行充分的研究和考慮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分析

優勢

去中心化的托管服務:該項目利用智能合約作爲托管,能夠進行無需信任的交易。該框架還能在雙方發生爭議時提供和諧的解決方案,同時在數字空間中適當地表示物理資產。

數據快速訪問與定制:平台允許用戶快速訪問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根據具體項目進行定制。這得益於使開發者能夠高效部署去中心化應用(dApps)的工具和小組件。

去中心化通信:協議還允許用戶在沒有中心化實體幹預的情況下,以去中心化的方式發送和接收消息。

劣勢

新技術的挑戰:Boson Protocol 使用的新技術是一個顯著的劣勢。作爲一個近期推出的協議,其功能和特性仍在開發和完善中,這限制了項目處理意外事件(如惡意行爲和黑客攻擊)的經驗和能力。

去中心化商務的普及問題:去中心化商務在加密領域並不是一個流行的特性,這限制了項目的採納能力。

挑戰

擴展性和速度的平衡:項目需要處理大量交易以實現擴展,同時不影響速度。由於項目尚未成爲主流,高用戶採納率尚未實現。

社區建設:隨着項目鼓勵買家和賣家與協議互動,建立一個與競爭對手提供相似去中心化商務功能的獨特社區是必要的,但也充滿挑戰。

競爭分析

Boson Protocol 和 Origin Protocol 都旨在通過減少對中心化中介的依賴,並允許參與者共享他們創造的價值,來顛覆傳統的電子商務空間。然而,他們實現上述目標的方法和提供的服務各不相同。

Boson Protocol 主要專注於將交易和承諾代幣化爲 NFT,而 Origin Protocol 提供了更廣泛的去中心化市場功能和解決方案。這表明 Boson 更注重利用區塊鏈技術來增強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通過將交易具體化爲 NFT 來增強可追溯性和承諾的確證。

相比之下,Origin Protocol 的核心在於促進點對點交易,而 Boson 則執行無需信任的交易。Origin 的這一策略更側重於直接從用戶到用戶的交互,推動一個更自由的交易環境,而 Boson 則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合約來確保交易的公正和透明。

盡管兩個項目都利用了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來實現社區治理,但 Boson Protocol 在建立完善的社區治理框架方面更爲成熟。

如何擁有 BOSON 代幣?

用戶可以通過以下簡單的步驟擁有 BOSON 代幣,並成爲 Boson 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設置錢包

購買 BOSON 代幣的一種方式是通過交易所購買。爲此,用戶需要創建一個 Gate.io 帳戶,完成 KYC(個人身分驗證)流程,並向帳戶中添加資金以購買代幣。

使用 BOSON 代幣

一旦用戶獲得了 BOSON 代幣,他們可以通過發起報價、承諾鑄造 rNFT 以及參與治理活動,來探索 Boson 生態系統。

對BOSON 代幣採取行動

用戶可以在 這裏交易 BOSON 代幣。

作者: Bravo
译者: Piper
审校: KOWEI、Matheus、Ashley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io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io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