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和覬覦它的「殺手」們

新手4/9/2024, 3:04:25 AM
本文詳細探討了以太坊及其所謂的“殺手”,包括Cardano、Avalanche和Polkadot等衆多公鏈。文章深入了解了這些公鏈各自的優勢、挑戰和獨特亮點,並分析了它們在加密貨幣市場的繁榮與低迷期間的表現。此外,文章還對有可能影響這些公鏈未來發展的因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對加密世界的未來提出了一些見解和預測。

1、以太坊(ETH)的誕生

先從被狙擊的中心對象開始說起。

以太坊網路(Ethereum)的構想最早可以追溯回2013年末。

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白皮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開源、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允許開發者在上面創建和部署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應用(DApps)」的去中心化平台。

2014年7月,V神和其團隊開始爲基於以太坊網路的原生加密貨幣——以太坊(ETH)進行預售,發售期歷時 42 天,爲網路的開發和維護籌集了約1800萬美元。

2015年8月,以太坊主網啓動,主要面向開發者,用於開發和測試智能合約。當年ETH開盤單價約0.3美元,不久後逐漸攀升至市值第二的位置並穩坐至今。

時間來到了2017年,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成爲了衆多區塊鏈項目和初創企業籌集資金的熱門方式。

許多項目選擇在以太坊平台上進行ICO,以太坊的市值也隨之迎來新高。

選擇以太坊網路作爲ICO平台,主要可以歸因於其以下幾個差異化特性:

  1. 智能合約功能 & ERC-20標準:

    1. 以太坊網路的核心特性之一是其支持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自動執行的、基於預設條件的協議,這使得開發者能夠在以太坊上用快速的交易確認時間、較低的交易費用(與比特幣相比),去創建復雜的應用程序,如鏈上金融交易(DeFi)平台、鏈上遊戲(GameFi)、投票等等。
    2. 其中具有創新性的「ERC-20」,又是一個爲代幣創建和發行提供統一規則的智能合約標準。
      遵循ERC-20標準的代幣可以與以太坊錢包和交易所集成,無需額外開發操作,使得項目方能夠輕鬆地在以太坊上發行自己的代幣,也爲其在ICO籌集資金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條件。
  2. 成熟的生態系統 & 活躍的社區:

    1. 當時的以太坊網路已經發展出了一個較爲成熟的生態系統去橋接更多開發者進入,如智能合約編程語言Solidity、提供便捷入口的MetaMask錢包等等。這些都爲新項目代幣的部署和發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大大降低了項目方的準入門檻。
    2. 且以太坊擁有一個活躍的社區,特別是其中的開發者和技術專家們,自發地爲很多項目解決了技術難題和提供了創新思路,推動了項目發展。
      能夠背靠優質的社區和實用的開發者技術支持,這對於新項目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市場認可度 & 流動性:

    1. 以太坊作爲當時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也讓在以太坊上進行ICO的項目更容易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和信任。
    2. ETH作爲以太坊網路的原生代幣,無論是項目開發者部署還是用戶交易都對其有着大量需求。高流動性使得投資者能夠輕鬆地進入和退出市場,也爲ICO項目提供了良好的資金流動性。

綜上,在以太坊平台上進行ICO的狂潮,也帶來了一衆項目方和投資者對ETH貨幣本身的大量購入需求,ETH幣價隨之水漲船高,2017年底已來到1400美元高位。

2、引來殺手,以太坊「何罪之有」?

一路走來,仿佛以太坊自誕生以來就成了加密世界裏賺足注意力的天選之子。

它對區塊鏈世界不斷革新改良,智能合約協議的引入更是爲加密貨幣行業撬開了沒有天花板的想象力,並爲其後出現的標杆性事件——「2020年DeFi Summer」和「2021年NFT爆發」的流行和繁榮培育了沃土,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也爲加密世界從全世界範圍吸引來了越來越多投資者和開發者。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一個東西被投射了太多期待和贊許的目光,也必定有反對的聲音存在。

而以太坊也確實存在着如下一些主要被用戶詬病的問題。

爲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用「在泳池遊泳時可能遇到的阻礙」來類比「在以太坊網路上交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好比一個遊泳池的容量是有限的,越來越多人湧入則會造成池子擁擠不堪,人們也無法絲滑快速地暢遊其中。

  1. 擴展性問題:
    1. 隨着用戶數量的增加和應用的增多,網路變得擁擠,導致出塊時間變長,交易速度緩慢。當高交易量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會對很多項目產生消極影響,尤其是在遊戲(GameFi)、鏈上金融交易(DeFi)和NFT交易這類需要講求時效性的領域。

      (圖源:Nervos專欄文章)

當夏天旺季到來,這個泳池要承載比以往更爲海量的用戶羣。要想在「下餃子」局面裏也從容遊出自己的泳道,就需要動用「鈔能力」召喚工作人員,調配一些用了「早鳥價」或者「折扣券」低價入場用戶先邊上排隊等等,等前面的「鈔玩家」遊完一程上岸後再回到池子裏龜速前進。

  1. 網路擁堵和高Gas費用:
    1. 在一些特定時期(如搶着打新mint NFT、對空投的代幣進行快速交易等等),會造成以太坊網路的嚴重擁堵,交易可能會延遲甚至不成功,極大地影響了操作體驗。
    2. 用戶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網路擁堵,則需要支付更高的交易費用(Gas fee)。

      (2019年一筆天價礦工費:手續費高達 10,668.73185 個 ETH ,而轉帳金額只爲 350個 ETH,是手續費的3%。)

遊泳館有帶鎖的儲藏櫃可以供你存放貼身物品,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即開即取沒有問題,但保不齊就有那麼一次黴運到頭,發現櫃子裏的值錢物件都被偷走了。

又或許你已經謹慎地將物品放在自己視線可及的岸邊用衣物壓着,直到上岸才發現,衣物還在,壓着的財物卻被狸貓換太子成不值錢的物件。

你找泳館求助調看監控,只看到小偷帶着贓物出門右拐打開了多啦A夢的任意門,去往了無跡可尋的異世界;

你投訴泳館也無門,因爲入場時就已籤訂條約要全權爲自己的物品負責。

  1. 安全性問題:
    1. 安全,可以說是區塊鏈世界裏的紅線,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的黑客技術也隨之迭代變換莫不可測,而以太坊網路歷史上也曾遭受過幾次比較重大的安全攻擊。
    2. 如2016的The DAO眾籌項目,攻擊者利用了智能合約中的一個遞歸調用漏洞,從資金池中盜取了約350萬個ETH(當時價值約爲6000萬美元)。這次攻擊直接導致了以太坊社區的分裂,並最終促成了以太坊的硬分叉(分爲ETH和ETC兩條不同的鏈)。這暴露了智能合約和整個網路的潛在安全風險,隱藏未知的安全漏洞。


當然,去泳池遊泳會遇到舉例中的問題概率極爲低;

可在以太坊網路上出現上述的交易問題,確實更爲高頻。

綜上,用戶在以太坊網路上進行小額交易變得不經濟,這也阻礙了以太坊被大規模廣泛採用,特別是對於需要頻繁操作和實時交易的應用場景。

也正因如此,有很多項目方在這些糟糕的用戶體驗上發現了新的機會,伺機打磨出自己的針對性法寶和替代方案,推出自己的公鏈,來瓜分這一部分以太坊無法啃食的流量。

3、2021年被普遍看好的「以太坊殺手」們

爲了能在注意力成本尤爲昂貴的加密貨幣世界掀起水花,很多媒體在撰寫宣傳通稿時會爲很多明星公鏈冠以「以太坊殺手」的噱頭來拉攏關注度。

我在這裏翻到「forkast」上2021年末的一篇文章,名爲「The top 5 ‘Ethereum killers’ of 2021」,裏面列出了以下5個「以太坊殺手」:

Cardano (ADA)、Avalanche(AVAX)、BNB Chain (BNB)、Solana (SOL)、Polkadot (DOT)。

作者是一位關注加密行業的澳大利亞記者 LACHLAN KELLER ,雖然一家之言不足以代表所有人的觀點,但可以側面反映出時值2021年末,當時一部分人普遍看好的ETH以外的潛力標的。

正好借由觀察這篇文章裏提到的五個現象級「以太坊殺手」公鏈,來看看這兩年多的時間裏它們的B&A變化。(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價格走勢是一個標的基本面最好的闡述

*數據來源於Messari

**數據記錄截止日期分別爲2021/12/20和2024/03/24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經過了一輪熊市之後,各幣種價格都有所下跌。

其中BNB跌幅最小,經過近期的牛市修整已基本與當時的幣價持平,距離2021年的ATH(All-Time High 歷史最高點)$690 也在逐漸縮短差距。

其次是SOL。

雖然今日記錄幣價較當時有小幅度下跌,但就在本月中旬,Solana鏈上迎來多個萬倍meme神盤預售熱潮,也隨之將幣價最高抬到$208 ,較2021年末記錄數據已有小幅攀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SOL是這五個「以太坊殺手」裏,市值唯一有增幅的幣種,增幅達到+31.85%,前段時間市值甚至一度超過BNB躋身第四名。

其餘三個幣種(ADA、AVAX、DOT)價格都有超過50%的大幅回調,其中波卡鏈(Polkadot)的原生代幣DOT更是跌幅超71%。

彼時Lachlan寫下文章的2021年,正值加密貨幣市場大豐收的年份,放眼未來似乎也無限可期:

比特幣價格達到當時的新高69,000美元、Coinbase在納斯達克上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了首個比特幣期貨ETF、NFT和元宇宙概念迅速流行帶來無限增量…

但隨着行業內週期性波動,以及全球疫情、美國加息、Luna 黑天鵝事件,大量的資金加速離開了 Crypto 行業,等影響,加密世界也迎來了熊市,當時普遍看好的標的也都迎來了全面深度回調。

在這樣一個充滿隨機性和波動性的市場,有起伏變化再正常不過。

但如何能在時間的海裏穿越牛熊的沉浮,往復來回後仍然能利落地上岸趕往下一片海域馳騁,而不是被海水衝散泥沙,本體所剩無幾?

或許我們從這幾個「殺手」的表現可以窺見一二。

4、 熊市裏市值不降反增,Solana的「殺手鐧」是什麼?


先來簡要介紹一下Solana的各種信息——

  • 創始人背景:
    • 創始人Anatoly Yakovenko之前在美國高通公司擔任核心工程師,擁有豐富的性能優化經驗。
  • 項目背景:

    • 最初想在區塊鏈上創建一個訂單簿交易平台,卻發現以太坊無法承載大規模的鏈上交易。2018年初,Anatoly決定和Raj Gokal一起建立一個智能合約平台。
  • 融資與合作項目方:

    • 根據Crunchbase統計數據顯示,Solana截止目前已進行了13輪融資,共籌得約3.2億美元。最大單筆融資是由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領投,於2021 年 6 月融資了 3.14 億美元。
    • 其餘幾輪融資裏,Multicoin Capital(從無人問津的種子輪就和創始團隊站在一起)、Jump Crypto、Alameda Research也都給出了不小的支持力度。

  • 差異化特性:

一條公鏈最引以爲傲的性能標籤,往往就寫在官方網站頁面上。

首頁上赫然的一句話介紹——「對開發者來說功能強大,對每個人來說都很快」(Powerful for developers. Fast for everyone.)

可以從這句官方Slogan裏清晰讀出,Solana對自己公鏈的底層技術十分自信,願景也比較簡約純粹。

主要面向兩種羣體——

1⃣️開發者「可以在鏈上運用創新能力將功能開發到極致」

2⃣️每一位用戶「在鏈上交易快,真的很快」。

Keyword 1: 百萬人社區(Communities of Millions)

-超過兩千萬個活躍地址

-鏈上有超過2億個NFT被鑄造

  • Solana Hacker House有2萬名參與者

-有4.8W個開發者在黑客松期間參與制作項目

Keyword 2: 大規模採用(Mass Adoption)

-「經濟」每筆交易的平均成本0.00064(與以太坊鏈上動輒高達數十/數百美元的gas fee形成反差)

-「快速」出塊時間爲 4s,每秒約能處理3170筆交易(以太坊出塊時間約爲15s,每秒處理25筆交易)

-「去中心化」由1717個獨立運行的節點進行驗證,確保你的數據保持安全且抗審查。(以太坊鏈上目前有8188個節點)

-「節能淨碳」開創了PoS (Prove of Stake權益證明)和PoH (Prove of History)的創新組合,這是一種用於分布式系統的新計時方法,這種機制允許網路在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區塊時間間隔的情況下達成共識,從而提高了交易速度,也大大節省了能源。(以太坊鏈上實行單PoS共識機制)

Keyword 3:增長(Growth in All Aspects)

-「支付」Solana Pay協議接入了Visa以及Shopify等實體商家企業,允許用戶使用SOL或任何其他Solana支持的代幣(如穩定幣USDC)進行實時支付,手續費極其低,也無需涉及銀行或支付處理器等第三方。

-「遊戲」利用扎實的技術爲鏈上多人在線遊戲項目正常運行保駕護航,做到快響應低延遲,如Star Atlas、Aurory等。

-「NFT」使用狀態壓縮技術,可以將NFT鑄造成本壓低至$0.00011,幫助項目方可以規模化低廉地在鏈上發行合集,即鑄造數千甚至數百萬個 NFT 只需花費幾百美元。

-「DeFi」Solana鏈上鎖定總價值(TVL)已超110億美元,平均 24 小時交易量超4億筆,正是其穩固的基建使得鏈上可以承接超級快速、簡單且經濟高效的各種DeFi應用。

小結:

作爲「以太坊殺手」預備役梯隊裏的第一名,Solana的殺手鐧就是「你有的我也有,你沒有的我還有」。

和以太坊一樣,Solana深諳強大的基建技術是一條公鏈繁榮發展的奠基石。

因此它極其注重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開發者生態,舉辦黑客松吸引優秀的開發者入局,也積極拉攏投資人爲其鏈上的各種高質量年輕創業團隊注資支持。

如孕育出了Phantom錢包(絲滑易上手的瀏覽器錢包)、Raydium(DEX)等頂級DeFi應用、Magic Eden(NFT交易平台)、StepN(M2E健身遊戲)等等。

爲了將性能發揮到極致,獨創了PoS和PoH組合的共識機制,來提高擴展性、承接住高吞吐量,以此減少交易延遲時間、降低交易費用,從而優化了用戶體驗。

當然一個事物都有其兩面。

Solana鏈上也發生過多次大規模宕機、被盜的安全事故等。

尤其是2022年FTX破產,創始人SBF(Solana早期支持者和活躍的投資人)的名譽掃地,也影響了Solana幣價跳水式下跌至個位數。且FTX/Alameda Research仍持有大量待解鎖的 SOL 代幣,這部分資產正在逐漸被清算,是否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也有待觀察。

但值得肯定的是,離開了之前種種大Boss的光環庇護,熊市低谷中的Solana並沒有因此消沉和被遺忘,反而是堅定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Solana基金會主席Lily Liu積極開拓了其他國家的發展版圖,開發者們也並沒有放棄在生態上繼續研發和耕耘,反而愈發活躍地去創新。

2023年Solana 開發者留存率顯著增加

在這期間,推出了利好NFT項目發行的狀態壓縮技術、發售SAGA硬件手機、Solana Pay支付場景擴大至Visa和實體商家、不斷優化蟲洞(Wormhole)和其他鏈的跨鏈橋接性能、作爲DePIN 領域的首選鏈將更多DePin項目(如Helium Mobile的代幣MOBILE一周漲幅十倍)推到用戶眼前、以及鏈上爆發的種種meme狂潮…

正是這種種不斷“刷存在感”的實證,讓投資人看到了Solana鏈上仍然存在無限的機會,個位數十位數的幣價更是價值窪地,普遍的看好也讓Solana以漲服人,無愧地完成了一場「浴火重生」,2024年重新殺回戰場。

優秀如Solana一騎絕塵重回用戶視野,那「殺手」池裏的其他選手又是憑什麼入過隊列,現在過得還好嗎?

5、簡要回顧其他「以太坊殺手」們的浮與沉

BNB Chain(BNB,初始總供應量2億枚,還會有多次銷毀)

Pros

  1. 作爲宇宙第一所,其交易量和用戶基數的快速增長讓投資人看到了希望,且幣安也推出了兼容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幣安智能鏈(BSC),提供了一個低費用、高效率的去中心化應用開發環境,從而吸引了大量項目和開發者。
  2. 與無限增發的以太坊不同,幣安採用了一種獨特的代幣銷毀機制,即每個季度使用利潤的一部分回購並銷毀BNB,這種機制減少了流通供應,從而提高了BNB的價值。
  3. BNB不僅僅是一個交易媒介,它還能用來參與流動性挖礦和IEO(首次交易所代幣發行),也被很多用戶稱爲“金鏟子”。如BSC鏈上PancakeSwap推出了IFO(Initial Farm Offerings),允許用戶通過質押BNB換取CAKE代幣,來參與新代幣的發行。

Cons

  1. 2022年10月,BNB Chain遭黑客攻擊,涉及總金額當時超過5.66億美元,也是迄今爲止加密貨幣領域發生過大額的安全事故之一。
  2. 2022年11月,FTX交易所的破產對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巨大衝擊,引發了市場恐慌和信任危機。盡管幣安與FTX是不同的實體,但市場恐慌情緒也蔓延至了其他交易所及其代幣。
  3. 交易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去年銘文火爆,OKX搶得先機推出Web3錢包並吸引了一大波用戶和資金,這也無形中影響了幣安的市場份額和BNB的表現。
  4. 作爲全球加密貨幣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而且是華人基因,幣安在過去一輪熊市裏面臨的監管壓力倍增。面臨SEC的刑事指控,最終以支付43億美元罰金和創始人CZ辭去CEO職務作爲定論。

Cardano (ADA,最大總供應量450億枚)

Pros

  1. Cardano採用一種名爲Ouroboros的新型算法,本質上是一種權益證明機制(PoS),旨在提供高能效、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且使用雙層系統操作,結算層(CSL),用來處理交易、餘額、智能合約等;計算層(CCL),用來處理未來應用程序的數據存儲。每一層都可以獨立升級,而不會減慢另一層上的事務,也是爲了提供更高的交易處理速度(TPS)和降低交易費用。
  2. 對於互通、分叉問題,Cardano/ADA分別通過側鏈、智能合約技術解決,使不同主網幣可以安全轉換以及避免分叉事件,同時給行業發展提供了範例。
  3. 早在2017年的ICO中籌集了大量資金,是當時第二大的ICO之一,積累了非常多老用戶的忠誠認可。且Cardano由三個團隊共同推動發展,分工細致明確:

●IOHK(Input Output Hong Kong):香港公司,由創始人Charles Hoskinson領導的百名精英組成,負責技術開發。

●EMURGO:日本公司,負責 Cardano 的項目生態布局,支持並孵化生態內的其他項目團隊,並解決資金問題(早期融資大部分來源於日本公投資者,因此Cardano也被戲稱爲“日本以太坊”)。

●Foundation:基金會,負責 Cardano 的資金監管,制定生態法規和標準以及社區建設,普及和推廣 Cardano 協議,並負責與政府溝通監管。

(2021年,民衆對Cardano投資意願大於比特幣。圖源2021年 Voyager Digital發布的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

Cons

  1. 開發進度緩慢,幾年來都沒有“殺手級應用程序”,且運營團隊的宣傳話術不夠接地氣,用戶表示太工科晦澀難以理解。
  2. Cardano 作爲網路的基礎是建立在 Haskell 語言之上,其上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爲Plutus、Marlowe 和Aiken。相對於其他項目的Solidity/Rust/Move語言還是偏小衆,需要更高水平的軟件工程師,開發準入門檻高。

(圖源Binance Square,Cardano用戶的博文內容)

Avalanche(AVAX,最大供應量7.2億枚)

Pros

  1. 雪崩是構建中Layer上的一條區塊鏈,協議共識機制是一類全新的共識算法,結合了經典拜佔庭容錯(CBC)和中本聰共識(PoW)的優點,通過隨機二次抽樣(random subsampling)來實現,具有規模性、安全性和高速性。(詳細釋義可參考律動編譯的這篇文章: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28137

  1. 雪崩鏈由3個子網組成,分別是:交易鏈(X鏈)、合約鏈(C鏈)及平台鏈(P鏈)。這種全新的機制使得鏈上整體的交易速度得以提高,官方聲稱每個子網吞吐量高達4500 TPS
  2. 基金會推出了1.8億美元的流動性挖礦獎勵計劃Avalanche Rush,旨在吸引更多的DeFi項目和用戶加入生態。這一計劃顯著提升了Avalanche上的DeFi活動,增加了鏈上TVL。
  3. 不僅支持亞秒級確認,還支持接入多種虛擬機,如EVM和WASM,使其成爲以太坊兼容的區塊鏈。通過跨鏈橋使得資產可以輕鬆轉移到Avalanche上進行交易,爲DeFi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4. 在遊戲領域,因爲子網技術允許每個遊戲根據自己的特定要求構建定制的鏈,這意味着遊戲開發者擁有了極大的靈活性,去優化區塊鏈的性能參數。遊戲開發商甚至可以提供無Gas交易,降低玩家參與遊戲的門檻。
  5. 積極尋求其他機會增長點。如基金會推出了「Avalanche Vista」計劃,用來支持鏈下資產代幣化的價值;通過 LayerZero 實現Uniswap和 Avalanche 之間的互操作性;摩根大通與Evergreen Subnets合作構建了一個概念驗證,展示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和代幣化在自動化投資組合管理中的潛力;AvaCloud與花旗銀行聯手,測試利用區塊鏈基礎設施進行外匯交易的可行性;幫助亞馬遜提供計算能力和存儲等等。
  6. 去年底積極擁抱銘文熱度,一周內鏈上獲得銘文鑄造和交易超過千萬美元的交易量。

Cons

  1. AVAX 的流通供應量較低( ~48%),會導致潛在的不良價格抑制和過度波動。
  2. Avalanche 的生態系統與代幣並沒有緊密聯系在一起,當前的代幣經濟模型並不要求子網爲其在 AVAX 中的活動付費

Polkadot (DOT,無限通脹型代幣)

Pros

  1. 波卡是 Web3 基金會的一個構建在Layer上的項目,由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Gavin Wood創立。
  2. 波卡採用了提名權益證明(NPoS)機制用於選舉驗證者,還有GRANDPA機制用於最終確定區塊的共識算法,這種雙治理模型確保了網路決策的去中心化和強大安全性。
  3. 波卡被稱爲“多鏈網路”,旨在無縫集成各種區塊鏈,允許各鏈之間通信和傳遞數據。而平行鏈(Parachains)是波卡網路中的一種獨特結構,它們通過波卡的中繼鏈(Relay Chain)與波卡主網相連,旨在實現多個區塊鏈之間的並行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同時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和安全性,還提高了網路的吞吐量。
  4. 發明了插槽拍賣(Parachain Auction)敘事。即爲了連接到中繼鏈,平行鏈需要通過拍賣獲得一個插槽(Slot)。拍賣過程去中心化,通過鎖定DOT代幣來競標插槽。
  5. 開發者生態活躍。據 Electric Capital 發布的 2023 年開發者報告顯示,波卡網路開發人員於 2023 年全年共計提交 22,232,604 條原始代碼,開發者貢獻佔 Web3 領域所有提交代碼的 10.5%,擁有第二多的全職開發者數量,僅次於以太坊,達到 792 名。

Cons

  1. 波卡生態較復雜,工作原理和技術細節對普通用戶來說理解困難,增加了學習成本和參與門檻。
  2. 雖然推出了較前沿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型 OpenGov,但實際上很少有選民積極參與投票和提案,使得最終決策過程集中化且缺乏社區參與。
  3. 第一輪插槽拍賣後活躍度式微,需要新的故事來重新激活用戶。且可以支持的平行鏈數量有限,拍賣制度對小資金量的初創企業和小型創新者來說不友好。
  4. 波卡官方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存在割裂,未能及時將最新動態及時同步給社區,傳達話術也不夠平實易懂。
  5. 經濟模型方面,通貨膨脹率較高、DOT 通證使用場景相對較局限,導致一些用戶和投資者對 代幣的實際用途和長期價值產生疑慮。
  6. 根據 Chainalytics Labs 2023年 5 月的主流公鏈活躍程度統計,從「用戶活躍度」、「開發者活躍情況」、「財政狀況」、以及「社交活躍度」四個方面來看,波卡除了開發者參與度排名較爲領先,其他得分與 BNB 與 Solana 相差非常大,用戶活躍度指標排名甚至最低,綜合排名位居第三。

(圖源:Chainalytics Lab)

小結:

根據時間線按圖索驥完這些大名鼎鼎的公鏈,回頭看只覺得有些恍惚。

2021年的加密繁榮盛況讓這明星公鏈們都風光無兩,但兩年多後的現在基本還在從上輪熊市重創恢復中,回溯當時在forkast寫下文章的記者也早在去年初就輟筆不耕,X帳號主頁也不再關注和更新任何關於加密行業的內容了。

高性能公鏈的故事太多了,從開始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到後來實際的交付結果不盡人意,讓人不再輕易buy in此類敘事。

5-1

每條鏈幾乎都是拿着「高吞吐量」和「低交易費用」作爲「殺手局」入場券,但也都有其各異的差異化亮點——

BNB Chain(BNB):作爲宇宙第一所,其本身CEX屬性能帶來的大量用戶就爲代幣天然鍍金。而BNB還被賦予了可以參加流動性挖礦和IEO的leverage,當代幣成爲還能撬動更多利益的金鏟子,投資人和用戶對它的長期需求度自然也不言而喻。

Cardano(ADA):獨特且細致的團隊分工,早期積累了很大一批受衆支持和投資人關注。後續開發進度緩慢,幾年來都沒有“殺手級應用程序”,且與社區成員距離較遠,一部分用戶在這期間悄然離場。

Avalanche(AVAX):開創性的協議共識機制、三個子網各司其職,都使得它在交易速度方面進行了大大的優化。低延遲和低費用促成雪崩鏈在遊戲領域的建樹更爲耀眼,與韓國等《冒險島》遊戲合作,啓動名爲《冒險島宇宙》的 Web3 版本。而它也積極謀求各種營銷法則,擁抱熱點敘事,如銘文、和Web2企業合作,努力成爲傳統企業在鏈上發行加密資產的首選平台等等。

Polkadot(DOT):多鏈結構和極其活躍的開發者生態是它最有強勁的籌碼。但可能也因爲太片面地發展工科向的技術,而疏於對社區內部進行心智教育和對外營銷,當熊市代幣價值被腰斬,波卡鏈難以留下那些對技術一知半解、信仰不足的用戶。

5-2

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波卡鏈上來自「Polkadot生態研究院」的一篇三萬字長文:「萬字戰略報告:波卡該如何擺脫增長困境,未來出路究竟在哪?」。(強推大家一定要點進去閱讀,真的會被這份真誠和用心感動到。)

這個組織五年來專注於研究波卡以及波卡生態中的發展機會和前景,連續六次獲得波卡國庫的支持,是社區內的OG團隊了。

文中,研究員團隊不僅態度誠懇地承認了社區內用戶消極情緒的普遍存在,也詳細地分析了波卡鏈的現狀、取得的技術成果、甚至社媒帳號運營上的問題、公鏈明顯的優劣勢等等。

除此以外,團隊還頗爲貼心地分享了衍生思考的一些內容,如「近幾年公鏈發展有哪些創新?」「公鏈的增長邏輯到底是怎樣的?」。

除了關注波卡鏈本身,研究員們也從市場上表現優異或遜色的其他公鏈上找到閃光點和改進點,借由這些點再去反哺思考波卡鏈該如何破局。

5-3

結合報告裏的觀點,以及我在信息海裏遨遊一圈後的感受,可以輸出以下觀點:

5-3-1

Crypto世界裏最繞不開的一個詞:「順勢而爲」

在發展普遍低迷的熊市,資金變得保守紛紛退出,用戶參與的熱情也有所消退。

價格走勢不穩定甚至一路滑坡,團隊開發進度或實際應用沒有達到預期,這些對投資者、開發者、用戶來說都帶來了不確定性。

如果此時項目方沒能拿出攫取注意力的創新敘事、推出現象級應用,還是將預算大頭花在單一的資金激勵上其實成效不大,因爲用戶更傾向於在岌岌可危的環境中砸盤離場,與牛市相比更顯而易見的「事倍功半」。

當正反饋機制飛輪無法轉動,會直接導致活躍度下降、生態發展不景氣,外部的投資人入局腳步愈發躊躇,使得項目陷入死亡螺旋境地。

大概率很多項目方都會覺得,自己是在明明最應該大力發展的階段卻遇到了市場走熊。

這個行業本身就因其具有確定的「週期性」而聞名,也正因週期才留出空間讓你“套利”。

“利”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能是低吸高拋,但對於項目方來說,更是用在熊市裏不那麼值錢的時間換取鑄出能省力跳往牛市的通天梯子。

有周期就有浮沉,有波動就有節奏。

如果明確重心在合適的週期做順勢適配的事,甚至做好了對下一周期的預案準備,或許前行的路上雖然小磕絆不斷,但也不至於摔個踉蹌難以動彈。

5-3-2

在僧多粥少的市場裏,一條公鏈的崛起與否離不開它上面 DeFi 的發展情況如何。

當DeFi繁榮起來,那條鏈上的代幣常常也被作爲原生通證資產。

當可以玩的DeFi 玩法越來越多,也相當於代幣通證可被應用的場景越豐富,這種可玩性和正反饋機制使得用戶更願意長期持有代幣,從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

往往一個DeFi應用中能鎖定多少代幣,也反映了該鏈生態的流動性、活躍度和用戶參與度。

如同上面波卡研究員提到的,正是因爲波卡鏈技術發展緩慢、DeFi應用推出較晚,牛市末期紅利盡散,使得熊市裏市值蒸發一大半。

“DeFi 能夠像傳統金融賦能實體的方式一樣爲該鏈上的其他項目賦能,既可以爲其他項目的資產帶來更多的可組合性和更高的資產利用率,還可以爲整個公鏈槓杆出更多的資金。

DeFi 之於公鏈,就相當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之於城市一樣,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所以,在資源有限和時間有限的前提下,優先選擇發展 DeFi 是公鏈的首要目標。”

5-3-3

投資者最買單的,都是那些調配「人」的能力最強的項目方。

要承認每一輪的繁榮必定夾帶着泡沫。

那當周期性回撤一來,最先破裂消散的也會是這些泡沫。

唯有實打實的用戶留存,和不斷拉攏新人,才能讓一杯啤酒頂部一直盈滿好看的泡沫,吸引投資人關注。

當熊市裏的目標更聚焦在「人」上面,

會讓項目方更珍惜現有的開發者和用戶,共享每一步計劃,讓集體更有參與感;

會倒逼項目方更用心創新,想出能攢更多人新的敘事;

會讓項目方對於「有人的場景」感知度更敏銳,web3裏空蕩蕩就去web2找增量。

……

你可以說,「炒新不炒舊」是Crypto裏的金科玉律。

但「舊」如Solana,也憑着自己默默的耕耘和強大的營銷能力,不斷變出新花樣把人留下,甚至還能創造出很多新的增量入口,如DePIN、RWA、AI+Crypto、積極構建和web2世界裏的商家支付軌道等等。

它就像一個不偏科的好學生,不僅態度端正,每樣門道還都有那麼點路子;

又像一個懷揣百寶袋的哆啦A夢,讓人一直好奇且期待,它還會給人怎樣的驚喜。

6、結尾:

毫無疑問,即便再多勁敵出現,這輪牛市發力略顯疲軟,以太坊身上仍持有一些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它是第一個實現圖靈完備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平台;

擁有近乎於加密世界裏最成熟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最活躍的開發者社區以及持續的技術發展迭代能力、強大管理能力的以太坊基金會;

鏈上承載着數千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s),並爲加密世界開啓了DeFi Summer、NFT狂潮等爆發式增長潘多拉魔盒。

這種龐大的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年爲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資源,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和開發者社區。

隨着未來以太坊ETF申請的預期逐漸落地、技術不斷升級、Layer能力愈發強大,也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現在還無法預知的利好,這些往往都要以數年爲單位去觀察並得出結論。

而我也越來越覺得,大衆認爲一些明星公鏈對以太坊存在「覬覦心」,不過是一個臆想出來的噱頭。

或許從一開始,這些項目團隊就沒有把以太坊看成是無法逾越的高山。

記得張瀟雨說過的一句話,

“要謹慎選擇你的競爭對手,因爲最後很可能你們會變得很像”。

這些被詡爲「以太坊殺手」的公鏈,它們各自都有各自的決勝法寶和獨特敘事。發現以太坊局限的沉痾痼疾。自己有對應的解藥,而以太坊的優點長處自己也可以學來,更不會認爲自己會是什麼以太坊2.0。

不屑於當某某殺手,它們最後是要開出一條新賽道,完全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的。

我仍舊期待站在這輪牛市的它們以及其他優質的公鏈,都能在上行的週期裏踩着自己的梯子跳地更高一些,給整個加密市場帶來更多驚喜。

當所有項目團隊的初心,都是爲了利用區塊鏈技術更好地實現去中心化和保障自由度無上的金融主權,那再崎嶇的殊途,終會同歸於重鑄大家心中那座共識的巴別塔。

我依然相信。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Lorraine’s Substack],著作權歸屬原作者[LORRAINE],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以太坊和覬覦它的「殺手」們

新手4/9/2024, 3:04:25 AM
本文詳細探討了以太坊及其所謂的“殺手”,包括Cardano、Avalanche和Polkadot等衆多公鏈。文章深入了解了這些公鏈各自的優勢、挑戰和獨特亮點,並分析了它們在加密貨幣市場的繁榮與低迷期間的表現。此外,文章還對有可能影響這些公鏈未來發展的因素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對加密世界的未來提出了一些見解和預測。

1、以太坊(ETH)的誕生

先從被狙擊的中心對象開始說起。

以太坊網路(Ethereum)的構想最早可以追溯回2013年末。

創始人Vitalik Buterin在白皮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開源、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允許開發者在上面創建和部署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應用(DApps)」的去中心化平台。

2014年7月,V神和其團隊開始爲基於以太坊網路的原生加密貨幣——以太坊(ETH)進行預售,發售期歷時 42 天,爲網路的開發和維護籌集了約1800萬美元。

2015年8月,以太坊主網啓動,主要面向開發者,用於開發和測試智能合約。當年ETH開盤單價約0.3美元,不久後逐漸攀升至市值第二的位置並穩坐至今。

時間來到了2017年,ICO(Initial Coin Offering)成爲了衆多區塊鏈項目和初創企業籌集資金的熱門方式。

許多項目選擇在以太坊平台上進行ICO,以太坊的市值也隨之迎來新高。

選擇以太坊網路作爲ICO平台,主要可以歸因於其以下幾個差異化特性:

  1. 智能合約功能 & ERC-20標準:

    1. 以太坊網路的核心特性之一是其支持智能合約。智能合約是自動執行的、基於預設條件的協議,這使得開發者能夠在以太坊上用快速的交易確認時間、較低的交易費用(與比特幣相比),去創建復雜的應用程序,如鏈上金融交易(DeFi)平台、鏈上遊戲(GameFi)、投票等等。
    2. 其中具有創新性的「ERC-20」,又是一個爲代幣創建和發行提供統一規則的智能合約標準。
      遵循ERC-20標準的代幣可以與以太坊錢包和交易所集成,無需額外開發操作,使得項目方能夠輕鬆地在以太坊上發行自己的代幣,也爲其在ICO籌集資金提供了重要的便利條件。
  2. 成熟的生態系統 & 活躍的社區:

    1. 當時的以太坊網路已經發展出了一個較爲成熟的生態系統去橋接更多開發者進入,如智能合約編程語言Solidity、提供便捷入口的MetaMask錢包等等。這些都爲新項目代幣的部署和發行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大大降低了項目方的準入門檻。
    2. 且以太坊擁有一個活躍的社區,特別是其中的開發者和技術專家們,自發地爲很多項目解決了技術難題和提供了創新思路,推動了項目發展。
      能夠背靠優質的社區和實用的開發者技術支持,這對於新項目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 市場認可度 & 流動性:

    1. 以太坊作爲當時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貨幣,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也讓在以太坊上進行ICO的項目更容易吸引投資者的關注和信任。
    2. ETH作爲以太坊網路的原生代幣,無論是項目開發者部署還是用戶交易都對其有着大量需求。高流動性使得投資者能夠輕鬆地進入和退出市場,也爲ICO項目提供了良好的資金流動性。

綜上,在以太坊平台上進行ICO的狂潮,也帶來了一衆項目方和投資者對ETH貨幣本身的大量購入需求,ETH幣價隨之水漲船高,2017年底已來到1400美元高位。

2、引來殺手,以太坊「何罪之有」?

一路走來,仿佛以太坊自誕生以來就成了加密世界裏賺足注意力的天選之子。

它對區塊鏈世界不斷革新改良,智能合約協議的引入更是爲加密貨幣行業撬開了沒有天花板的想象力,並爲其後出現的標杆性事件——「2020年DeFi Summer」和「2021年NFT爆發」的流行和繁榮培育了沃土,推動了區塊鏈技術的實際應用和發展,也爲加密世界從全世界範圍吸引來了越來越多投資者和開發者。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當一個東西被投射了太多期待和贊許的目光,也必定有反對的聲音存在。

而以太坊也確實存在着如下一些主要被用戶詬病的問題。

爲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用「在泳池遊泳時可能遇到的阻礙」來類比「在以太坊網路上交易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好比一個遊泳池的容量是有限的,越來越多人湧入則會造成池子擁擠不堪,人們也無法絲滑快速地暢遊其中。

  1. 擴展性問題:
    1. 隨着用戶數量的增加和應用的增多,網路變得擁擠,導致出塊時間變長,交易速度緩慢。當高交易量的需求無法被滿足,會對很多項目產生消極影響,尤其是在遊戲(GameFi)、鏈上金融交易(DeFi)和NFT交易這類需要講求時效性的領域。

      (圖源:Nervos專欄文章)

當夏天旺季到來,這個泳池要承載比以往更爲海量的用戶羣。要想在「下餃子」局面裏也從容遊出自己的泳道,就需要動用「鈔能力」召喚工作人員,調配一些用了「早鳥價」或者「折扣券」低價入場用戶先邊上排隊等等,等前面的「鈔玩家」遊完一程上岸後再回到池子裏龜速前進。

  1. 網路擁堵和高Gas費用:
    1. 在一些特定時期(如搶着打新mint NFT、對空投的代幣進行快速交易等等),會造成以太坊網路的嚴重擁堵,交易可能會延遲甚至不成功,極大地影響了操作體驗。
    2. 用戶要在短時間內快速解決網路擁堵,則需要支付更高的交易費用(Gas fee)。

      (2019年一筆天價礦工費:手續費高達 10,668.73185 個 ETH ,而轉帳金額只爲 350個 ETH,是手續費的3%。)

遊泳館有帶鎖的儲藏櫃可以供你存放貼身物品,雖然大部分時間都即開即取沒有問題,但保不齊就有那麼一次黴運到頭,發現櫃子裏的值錢物件都被偷走了。

又或許你已經謹慎地將物品放在自己視線可及的岸邊用衣物壓着,直到上岸才發現,衣物還在,壓着的財物卻被狸貓換太子成不值錢的物件。

你找泳館求助調看監控,只看到小偷帶着贓物出門右拐打開了多啦A夢的任意門,去往了無跡可尋的異世界;

你投訴泳館也無門,因爲入場時就已籤訂條約要全權爲自己的物品負責。

  1. 安全性問題:
    1. 安全,可以說是區塊鏈世界裏的紅線,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層出不窮的黑客技術也隨之迭代變換莫不可測,而以太坊網路歷史上也曾遭受過幾次比較重大的安全攻擊。
    2. 如2016的The DAO眾籌項目,攻擊者利用了智能合約中的一個遞歸調用漏洞,從資金池中盜取了約350萬個ETH(當時價值約爲6000萬美元)。這次攻擊直接導致了以太坊社區的分裂,並最終促成了以太坊的硬分叉(分爲ETH和ETC兩條不同的鏈)。這暴露了智能合約和整個網路的潛在安全風險,隱藏未知的安全漏洞。


當然,去泳池遊泳會遇到舉例中的問題概率極爲低;

可在以太坊網路上出現上述的交易問題,確實更爲高頻。

綜上,用戶在以太坊網路上進行小額交易變得不經濟,這也阻礙了以太坊被大規模廣泛採用,特別是對於需要頻繁操作和實時交易的應用場景。

也正因如此,有很多項目方在這些糟糕的用戶體驗上發現了新的機會,伺機打磨出自己的針對性法寶和替代方案,推出自己的公鏈,來瓜分這一部分以太坊無法啃食的流量。

3、2021年被普遍看好的「以太坊殺手」們

爲了能在注意力成本尤爲昂貴的加密貨幣世界掀起水花,很多媒體在撰寫宣傳通稿時會爲很多明星公鏈冠以「以太坊殺手」的噱頭來拉攏關注度。

我在這裏翻到「forkast」上2021年末的一篇文章,名爲「The top 5 ‘Ethereum killers’ of 2021」,裏面列出了以下5個「以太坊殺手」:

Cardano (ADA)、Avalanche(AVAX)、BNB Chain (BNB)、Solana (SOL)、Polkadot (DOT)。

作者是一位關注加密行業的澳大利亞記者 LACHLAN KELLER ,雖然一家之言不足以代表所有人的觀點,但可以側面反映出時值2021年末,當時一部分人普遍看好的ETH以外的潛力標的。

正好借由觀察這篇文章裏提到的五個現象級「以太坊殺手」公鏈,來看看這兩年多的時間裏它們的B&A變化。(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價格走勢是一個標的基本面最好的闡述

*數據來源於Messari

**數據記錄截止日期分別爲2021/12/20和2024/03/24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經過了一輪熊市之後,各幣種價格都有所下跌。

其中BNB跌幅最小,經過近期的牛市修整已基本與當時的幣價持平,距離2021年的ATH(All-Time High 歷史最高點)$690 也在逐漸縮短差距。

其次是SOL。

雖然今日記錄幣價較當時有小幅度下跌,但就在本月中旬,Solana鏈上迎來多個萬倍meme神盤預售熱潮,也隨之將幣價最高抬到$208 ,較2021年末記錄數據已有小幅攀升。

更值得注意的是,SOL是這五個「以太坊殺手」裏,市值唯一有增幅的幣種,增幅達到+31.85%,前段時間市值甚至一度超過BNB躋身第四名。

其餘三個幣種(ADA、AVAX、DOT)價格都有超過50%的大幅回調,其中波卡鏈(Polkadot)的原生代幣DOT更是跌幅超71%。

彼時Lachlan寫下文章的2021年,正值加密貨幣市場大豐收的年份,放眼未來似乎也無限可期:

比特幣價格達到當時的新高69,000美元、Coinbase在納斯達克上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準了首個比特幣期貨ETF、NFT和元宇宙概念迅速流行帶來無限增量…

但隨着行業內週期性波動,以及全球疫情、美國加息、Luna 黑天鵝事件,大量的資金加速離開了 Crypto 行業,等影響,加密世界也迎來了熊市,當時普遍看好的標的也都迎來了全面深度回調。

在這樣一個充滿隨機性和波動性的市場,有起伏變化再正常不過。

但如何能在時間的海裏穿越牛熊的沉浮,往復來回後仍然能利落地上岸趕往下一片海域馳騁,而不是被海水衝散泥沙,本體所剩無幾?

或許我們從這幾個「殺手」的表現可以窺見一二。

4、 熊市裏市值不降反增,Solana的「殺手鐧」是什麼?


先來簡要介紹一下Solana的各種信息——

  • 創始人背景:
    • 創始人Anatoly Yakovenko之前在美國高通公司擔任核心工程師,擁有豐富的性能優化經驗。
  • 項目背景:

    • 最初想在區塊鏈上創建一個訂單簿交易平台,卻發現以太坊無法承載大規模的鏈上交易。2018年初,Anatoly決定和Raj Gokal一起建立一個智能合約平台。
  • 融資與合作項目方:

    • 根據Crunchbase統計數據顯示,Solana截止目前已進行了13輪融資,共籌得約3.2億美元。最大單筆融資是由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領投,於2021 年 6 月融資了 3.14 億美元。
    • 其餘幾輪融資裏,Multicoin Capital(從無人問津的種子輪就和創始團隊站在一起)、Jump Crypto、Alameda Research也都給出了不小的支持力度。

  • 差異化特性:

一條公鏈最引以爲傲的性能標籤,往往就寫在官方網站頁面上。

首頁上赫然的一句話介紹——「對開發者來說功能強大,對每個人來說都很快」(Powerful for developers. Fast for everyone.)

可以從這句官方Slogan裏清晰讀出,Solana對自己公鏈的底層技術十分自信,願景也比較簡約純粹。

主要面向兩種羣體——

1⃣️開發者「可以在鏈上運用創新能力將功能開發到極致」

2⃣️每一位用戶「在鏈上交易快,真的很快」。

Keyword 1: 百萬人社區(Communities of Millions)

-超過兩千萬個活躍地址

-鏈上有超過2億個NFT被鑄造

  • Solana Hacker House有2萬名參與者

-有4.8W個開發者在黑客松期間參與制作項目

Keyword 2: 大規模採用(Mass Adoption)

-「經濟」每筆交易的平均成本0.00064(與以太坊鏈上動輒高達數十/數百美元的gas fee形成反差)

-「快速」出塊時間爲 4s,每秒約能處理3170筆交易(以太坊出塊時間約爲15s,每秒處理25筆交易)

-「去中心化」由1717個獨立運行的節點進行驗證,確保你的數據保持安全且抗審查。(以太坊鏈上目前有8188個節點)

-「節能淨碳」開創了PoS (Prove of Stake權益證明)和PoH (Prove of History)的創新組合,這是一種用於分布式系統的新計時方法,這種機制允許網路在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區塊時間間隔的情況下達成共識,從而提高了交易速度,也大大節省了能源。(以太坊鏈上實行單PoS共識機制)

Keyword 3:增長(Growth in All Aspects)

-「支付」Solana Pay協議接入了Visa以及Shopify等實體商家企業,允許用戶使用SOL或任何其他Solana支持的代幣(如穩定幣USDC)進行實時支付,手續費極其低,也無需涉及銀行或支付處理器等第三方。

-「遊戲」利用扎實的技術爲鏈上多人在線遊戲項目正常運行保駕護航,做到快響應低延遲,如Star Atlas、Aurory等。

-「NFT」使用狀態壓縮技術,可以將NFT鑄造成本壓低至$0.00011,幫助項目方可以規模化低廉地在鏈上發行合集,即鑄造數千甚至數百萬個 NFT 只需花費幾百美元。

-「DeFi」Solana鏈上鎖定總價值(TVL)已超110億美元,平均 24 小時交易量超4億筆,正是其穩固的基建使得鏈上可以承接超級快速、簡單且經濟高效的各種DeFi應用。

小結:

作爲「以太坊殺手」預備役梯隊裏的第一名,Solana的殺手鐧就是「你有的我也有,你沒有的我還有」。

和以太坊一樣,Solana深諳強大的基建技術是一條公鏈繁榮發展的奠基石。

因此它極其注重營造一個積極活躍的開發者生態,舉辦黑客松吸引優秀的開發者入局,也積極拉攏投資人爲其鏈上的各種高質量年輕創業團隊注資支持。

如孕育出了Phantom錢包(絲滑易上手的瀏覽器錢包)、Raydium(DEX)等頂級DeFi應用、Magic Eden(NFT交易平台)、StepN(M2E健身遊戲)等等。

爲了將性能發揮到極致,獨創了PoS和PoH組合的共識機制,來提高擴展性、承接住高吞吐量,以此減少交易延遲時間、降低交易費用,從而優化了用戶體驗。

當然一個事物都有其兩面。

Solana鏈上也發生過多次大規模宕機、被盜的安全事故等。

尤其是2022年FTX破產,創始人SBF(Solana早期支持者和活躍的投資人)的名譽掃地,也影響了Solana幣價跳水式下跌至個位數。且FTX/Alameda Research仍持有大量待解鎖的 SOL 代幣,這部分資產正在逐漸被清算,是否會對市場造成一定的衝擊也有待觀察。

但值得肯定的是,離開了之前種種大Boss的光環庇護,熊市低谷中的Solana並沒有因此消沉和被遺忘,反而是堅定地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Solana基金會主席Lily Liu積極開拓了其他國家的發展版圖,開發者們也並沒有放棄在生態上繼續研發和耕耘,反而愈發活躍地去創新。

2023年Solana 開發者留存率顯著增加

在這期間,推出了利好NFT項目發行的狀態壓縮技術、發售SAGA硬件手機、Solana Pay支付場景擴大至Visa和實體商家、不斷優化蟲洞(Wormhole)和其他鏈的跨鏈橋接性能、作爲DePIN 領域的首選鏈將更多DePin項目(如Helium Mobile的代幣MOBILE一周漲幅十倍)推到用戶眼前、以及鏈上爆發的種種meme狂潮…

正是這種種不斷“刷存在感”的實證,讓投資人看到了Solana鏈上仍然存在無限的機會,個位數十位數的幣價更是價值窪地,普遍的看好也讓Solana以漲服人,無愧地完成了一場「浴火重生」,2024年重新殺回戰場。

優秀如Solana一騎絕塵重回用戶視野,那「殺手」池裏的其他選手又是憑什麼入過隊列,現在過得還好嗎?

5、簡要回顧其他「以太坊殺手」們的浮與沉

BNB Chain(BNB,初始總供應量2億枚,還會有多次銷毀)

Pros

  1. 作爲宇宙第一所,其交易量和用戶基數的快速增長讓投資人看到了希望,且幣安也推出了兼容以太坊智能合約的幣安智能鏈(BSC),提供了一個低費用、高效率的去中心化應用開發環境,從而吸引了大量項目和開發者。
  2. 與無限增發的以太坊不同,幣安採用了一種獨特的代幣銷毀機制,即每個季度使用利潤的一部分回購並銷毀BNB,這種機制減少了流通供應,從而提高了BNB的價值。
  3. BNB不僅僅是一個交易媒介,它還能用來參與流動性挖礦和IEO(首次交易所代幣發行),也被很多用戶稱爲“金鏟子”。如BSC鏈上PancakeSwap推出了IFO(Initial Farm Offerings),允許用戶通過質押BNB換取CAKE代幣,來參與新代幣的發行。

Cons

  1. 2022年10月,BNB Chain遭黑客攻擊,涉及總金額當時超過5.66億美元,也是迄今爲止加密貨幣領域發生過大額的安全事故之一。
  2. 2022年11月,FTX交易所的破產對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巨大衝擊,引發了市場恐慌和信任危機。盡管幣安與FTX是不同的實體,但市場恐慌情緒也蔓延至了其他交易所及其代幣。
  3. 交易所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如去年銘文火爆,OKX搶得先機推出Web3錢包並吸引了一大波用戶和資金,這也無形中影響了幣安的市場份額和BNB的表現。
  4. 作爲全球加密貨幣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而且是華人基因,幣安在過去一輪熊市裏面臨的監管壓力倍增。面臨SEC的刑事指控,最終以支付43億美元罰金和創始人CZ辭去CEO職務作爲定論。

Cardano (ADA,最大總供應量450億枚)

Pros

  1. Cardano採用一種名爲Ouroboros的新型算法,本質上是一種權益證明機制(PoS),旨在提供高能效、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且使用雙層系統操作,結算層(CSL),用來處理交易、餘額、智能合約等;計算層(CCL),用來處理未來應用程序的數據存儲。每一層都可以獨立升級,而不會減慢另一層上的事務,也是爲了提供更高的交易處理速度(TPS)和降低交易費用。
  2. 對於互通、分叉問題,Cardano/ADA分別通過側鏈、智能合約技術解決,使不同主網幣可以安全轉換以及避免分叉事件,同時給行業發展提供了範例。
  3. 早在2017年的ICO中籌集了大量資金,是當時第二大的ICO之一,積累了非常多老用戶的忠誠認可。且Cardano由三個團隊共同推動發展,分工細致明確:

●IOHK(Input Output Hong Kong):香港公司,由創始人Charles Hoskinson領導的百名精英組成,負責技術開發。

●EMURGO:日本公司,負責 Cardano 的項目生態布局,支持並孵化生態內的其他項目團隊,並解決資金問題(早期融資大部分來源於日本公投資者,因此Cardano也被戲稱爲“日本以太坊”)。

●Foundation:基金會,負責 Cardano 的資金監管,制定生態法規和標準以及社區建設,普及和推廣 Cardano 協議,並負責與政府溝通監管。

(2021年,民衆對Cardano投資意願大於比特幣。圖源2021年 Voyager Digital發布的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

Cons

  1. 開發進度緩慢,幾年來都沒有“殺手級應用程序”,且運營團隊的宣傳話術不夠接地氣,用戶表示太工科晦澀難以理解。
  2. Cardano 作爲網路的基礎是建立在 Haskell 語言之上,其上的智能合約編程語言爲Plutus、Marlowe 和Aiken。相對於其他項目的Solidity/Rust/Move語言還是偏小衆,需要更高水平的軟件工程師,開發準入門檻高。

(圖源Binance Square,Cardano用戶的博文內容)

Avalanche(AVAX,最大供應量7.2億枚)

Pros

  1. 雪崩是構建中Layer上的一條區塊鏈,協議共識機制是一類全新的共識算法,結合了經典拜佔庭容錯(CBC)和中本聰共識(PoW)的優點,通過隨機二次抽樣(random subsampling)來實現,具有規模性、安全性和高速性。(詳細釋義可參考律動編譯的這篇文章:https://www.theblockbeats.info/news/28137

  1. 雪崩鏈由3個子網組成,分別是:交易鏈(X鏈)、合約鏈(C鏈)及平台鏈(P鏈)。這種全新的機制使得鏈上整體的交易速度得以提高,官方聲稱每個子網吞吐量高達4500 TPS
  2. 基金會推出了1.8億美元的流動性挖礦獎勵計劃Avalanche Rush,旨在吸引更多的DeFi項目和用戶加入生態。這一計劃顯著提升了Avalanche上的DeFi活動,增加了鏈上TVL。
  3. 不僅支持亞秒級確認,還支持接入多種虛擬機,如EVM和WASM,使其成爲以太坊兼容的區塊鏈。通過跨鏈橋使得資產可以輕鬆轉移到Avalanche上進行交易,爲DeFi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
  4. 在遊戲領域,因爲子網技術允許每個遊戲根據自己的特定要求構建定制的鏈,這意味着遊戲開發者擁有了極大的靈活性,去優化區塊鏈的性能參數。遊戲開發商甚至可以提供無Gas交易,降低玩家參與遊戲的門檻。
  5. 積極尋求其他機會增長點。如基金會推出了「Avalanche Vista」計劃,用來支持鏈下資產代幣化的價值;通過 LayerZero 實現Uniswap和 Avalanche 之間的互操作性;摩根大通與Evergreen Subnets合作構建了一個概念驗證,展示區塊鏈技術、智能合約和代幣化在自動化投資組合管理中的潛力;AvaCloud與花旗銀行聯手,測試利用區塊鏈基礎設施進行外匯交易的可行性;幫助亞馬遜提供計算能力和存儲等等。
  6. 去年底積極擁抱銘文熱度,一周內鏈上獲得銘文鑄造和交易超過千萬美元的交易量。

Cons

  1. AVAX 的流通供應量較低( ~48%),會導致潛在的不良價格抑制和過度波動。
  2. Avalanche 的生態系統與代幣並沒有緊密聯系在一起,當前的代幣經濟模型並不要求子網爲其在 AVAX 中的活動付費

Polkadot (DOT,無限通脹型代幣)

Pros

  1. 波卡是 Web3 基金會的一個構建在Layer上的項目,由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之一Gavin Wood創立。
  2. 波卡採用了提名權益證明(NPoS)機制用於選舉驗證者,還有GRANDPA機制用於最終確定區塊的共識算法,這種雙治理模型確保了網路決策的去中心化和強大安全性。
  3. 波卡被稱爲“多鏈網路”,旨在無縫集成各種區塊鏈,允許各鏈之間通信和傳遞數據。而平行鏈(Parachains)是波卡網路中的一種獨特結構,它們通過波卡的中繼鏈(Relay Chain)與波卡主網相連,旨在實現多個區塊鏈之間的並行互操作性和可擴展性,同時保持各自的獨立性和安全性,還提高了網路的吞吐量。
  4. 發明了插槽拍賣(Parachain Auction)敘事。即爲了連接到中繼鏈,平行鏈需要通過拍賣獲得一個插槽(Slot)。拍賣過程去中心化,通過鎖定DOT代幣來競標插槽。
  5. 開發者生態活躍。據 Electric Capital 發布的 2023 年開發者報告顯示,波卡網路開發人員於 2023 年全年共計提交 22,232,604 條原始代碼,開發者貢獻佔 Web3 領域所有提交代碼的 10.5%,擁有第二多的全職開發者數量,僅次於以太坊,達到 792 名。

Cons

  1. 波卡生態較復雜,工作原理和技術細節對普通用戶來說理解困難,增加了學習成本和參與門檻。
  2. 雖然推出了較前沿的去中心化治理模型 OpenGov,但實際上很少有選民積極參與投票和提案,使得最終決策過程集中化且缺乏社區參與。
  3. 第一輪插槽拍賣後活躍度式微,需要新的故事來重新激活用戶。且可以支持的平行鏈數量有限,拍賣制度對小資金量的初創企業和小型創新者來說不友好。
  4. 波卡官方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反饋存在割裂,未能及時將最新動態及時同步給社區,傳達話術也不夠平實易懂。
  5. 經濟模型方面,通貨膨脹率較高、DOT 通證使用場景相對較局限,導致一些用戶和投資者對 代幣的實際用途和長期價值產生疑慮。
  6. 根據 Chainalytics Labs 2023年 5 月的主流公鏈活躍程度統計,從「用戶活躍度」、「開發者活躍情況」、「財政狀況」、以及「社交活躍度」四個方面來看,波卡除了開發者參與度排名較爲領先,其他得分與 BNB 與 Solana 相差非常大,用戶活躍度指標排名甚至最低,綜合排名位居第三。

(圖源:Chainalytics Lab)

小結:

根據時間線按圖索驥完這些大名鼎鼎的公鏈,回頭看只覺得有些恍惚。

2021年的加密繁榮盛況讓這明星公鏈們都風光無兩,但兩年多後的現在基本還在從上輪熊市重創恢復中,回溯當時在forkast寫下文章的記者也早在去年初就輟筆不耕,X帳號主頁也不再關注和更新任何關於加密行業的內容了。

高性能公鏈的故事太多了,從開始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到後來實際的交付結果不盡人意,讓人不再輕易buy in此類敘事。

5-1

每條鏈幾乎都是拿着「高吞吐量」和「低交易費用」作爲「殺手局」入場券,但也都有其各異的差異化亮點——

BNB Chain(BNB):作爲宇宙第一所,其本身CEX屬性能帶來的大量用戶就爲代幣天然鍍金。而BNB還被賦予了可以參加流動性挖礦和IEO的leverage,當代幣成爲還能撬動更多利益的金鏟子,投資人和用戶對它的長期需求度自然也不言而喻。

Cardano(ADA):獨特且細致的團隊分工,早期積累了很大一批受衆支持和投資人關注。後續開發進度緩慢,幾年來都沒有“殺手級應用程序”,且與社區成員距離較遠,一部分用戶在這期間悄然離場。

Avalanche(AVAX):開創性的協議共識機制、三個子網各司其職,都使得它在交易速度方面進行了大大的優化。低延遲和低費用促成雪崩鏈在遊戲領域的建樹更爲耀眼,與韓國等《冒險島》遊戲合作,啓動名爲《冒險島宇宙》的 Web3 版本。而它也積極謀求各種營銷法則,擁抱熱點敘事,如銘文、和Web2企業合作,努力成爲傳統企業在鏈上發行加密資產的首選平台等等。

Polkadot(DOT):多鏈結構和極其活躍的開發者生態是它最有強勁的籌碼。但可能也因爲太片面地發展工科向的技術,而疏於對社區內部進行心智教育和對外營銷,當熊市代幣價值被腰斬,波卡鏈難以留下那些對技術一知半解、信仰不足的用戶。

5-2

在資料搜集的過程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是波卡鏈上來自「Polkadot生態研究院」的一篇三萬字長文:「萬字戰略報告:波卡該如何擺脫增長困境,未來出路究竟在哪?」。(強推大家一定要點進去閱讀,真的會被這份真誠和用心感動到。)

這個組織五年來專注於研究波卡以及波卡生態中的發展機會和前景,連續六次獲得波卡國庫的支持,是社區內的OG團隊了。

文中,研究員團隊不僅態度誠懇地承認了社區內用戶消極情緒的普遍存在,也詳細地分析了波卡鏈的現狀、取得的技術成果、甚至社媒帳號運營上的問題、公鏈明顯的優劣勢等等。

除此以外,團隊還頗爲貼心地分享了衍生思考的一些內容,如「近幾年公鏈發展有哪些創新?」「公鏈的增長邏輯到底是怎樣的?」。

除了關注波卡鏈本身,研究員們也從市場上表現優異或遜色的其他公鏈上找到閃光點和改進點,借由這些點再去反哺思考波卡鏈該如何破局。

5-3

結合報告裏的觀點,以及我在信息海裏遨遊一圈後的感受,可以輸出以下觀點:

5-3-1

Crypto世界裏最繞不開的一個詞:「順勢而爲」

在發展普遍低迷的熊市,資金變得保守紛紛退出,用戶參與的熱情也有所消退。

價格走勢不穩定甚至一路滑坡,團隊開發進度或實際應用沒有達到預期,這些對投資者、開發者、用戶來說都帶來了不確定性。

如果此時項目方沒能拿出攫取注意力的創新敘事、推出現象級應用,還是將預算大頭花在單一的資金激勵上其實成效不大,因爲用戶更傾向於在岌岌可危的環境中砸盤離場,與牛市相比更顯而易見的「事倍功半」。

當正反饋機制飛輪無法轉動,會直接導致活躍度下降、生態發展不景氣,外部的投資人入局腳步愈發躊躇,使得項目陷入死亡螺旋境地。

大概率很多項目方都會覺得,自己是在明明最應該大力發展的階段卻遇到了市場走熊。

這個行業本身就因其具有確定的「週期性」而聞名,也正因週期才留出空間讓你“套利”。

“利”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能是低吸高拋,但對於項目方來說,更是用在熊市裏不那麼值錢的時間換取鑄出能省力跳往牛市的通天梯子。

有周期就有浮沉,有波動就有節奏。

如果明確重心在合適的週期做順勢適配的事,甚至做好了對下一周期的預案準備,或許前行的路上雖然小磕絆不斷,但也不至於摔個踉蹌難以動彈。

5-3-2

在僧多粥少的市場裏,一條公鏈的崛起與否離不開它上面 DeFi 的發展情況如何。

當DeFi繁榮起來,那條鏈上的代幣常常也被作爲原生通證資產。

當可以玩的DeFi 玩法越來越多,也相當於代幣通證可被應用的場景越豐富,這種可玩性和正反饋機制使得用戶更願意長期持有代幣,從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

往往一個DeFi應用中能鎖定多少代幣,也反映了該鏈生態的流動性、活躍度和用戶參與度。

如同上面波卡研究員提到的,正是因爲波卡鏈技術發展緩慢、DeFi應用推出較晚,牛市末期紅利盡散,使得熊市裏市值蒸發一大半。

“DeFi 能夠像傳統金融賦能實體的方式一樣爲該鏈上的其他項目賦能,既可以爲其他項目的資產帶來更多的可組合性和更高的資產利用率,還可以爲整個公鏈槓杆出更多的資金。

DeFi 之於公鏈,就相當於銀行等金融機構之於城市一樣,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所以,在資源有限和時間有限的前提下,優先選擇發展 DeFi 是公鏈的首要目標。”

5-3-3

投資者最買單的,都是那些調配「人」的能力最強的項目方。

要承認每一輪的繁榮必定夾帶着泡沫。

那當周期性回撤一來,最先破裂消散的也會是這些泡沫。

唯有實打實的用戶留存,和不斷拉攏新人,才能讓一杯啤酒頂部一直盈滿好看的泡沫,吸引投資人關注。

當熊市裏的目標更聚焦在「人」上面,

會讓項目方更珍惜現有的開發者和用戶,共享每一步計劃,讓集體更有參與感;

會倒逼項目方更用心創新,想出能攢更多人新的敘事;

會讓項目方對於「有人的場景」感知度更敏銳,web3裏空蕩蕩就去web2找增量。

……

你可以說,「炒新不炒舊」是Crypto裏的金科玉律。

但「舊」如Solana,也憑着自己默默的耕耘和強大的營銷能力,不斷變出新花樣把人留下,甚至還能創造出很多新的增量入口,如DePIN、RWA、AI+Crypto、積極構建和web2世界裏的商家支付軌道等等。

它就像一個不偏科的好學生,不僅態度端正,每樣門道還都有那麼點路子;

又像一個懷揣百寶袋的哆啦A夢,讓人一直好奇且期待,它還會給人怎樣的驚喜。

6、結尾:

毫無疑問,即便再多勁敵出現,這輪牛市發力略顯疲軟,以太坊身上仍持有一些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優勢。

它是第一個實現圖靈完備智能合約的區塊鏈平台;

擁有近乎於加密世界裏最成熟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最活躍的開發者社區以及持續的技術發展迭代能力、強大管理能力的以太坊基金會;

鏈上承載着數千個去中心化應用(DApps),並爲加密世界開啓了DeFi Summer、NFT狂潮等爆發式增長潘多拉魔盒。

這種龐大的生態系統在過去幾年爲開發者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資源,也吸引了大量的用戶和開發者社區。

隨着未來以太坊ETF申請的預期逐漸落地、技術不斷升級、Layer能力愈發強大,也會給市場帶來更多現在還無法預知的利好,這些往往都要以數年爲單位去觀察並得出結論。

而我也越來越覺得,大衆認爲一些明星公鏈對以太坊存在「覬覦心」,不過是一個臆想出來的噱頭。

或許從一開始,這些項目團隊就沒有把以太坊看成是無法逾越的高山。

記得張瀟雨說過的一句話,

“要謹慎選擇你的競爭對手,因爲最後很可能你們會變得很像”。

這些被詡爲「以太坊殺手」的公鏈,它們各自都有各自的決勝法寶和獨特敘事。發現以太坊局限的沉痾痼疾。自己有對應的解藥,而以太坊的優點長處自己也可以學來,更不會認爲自己會是什麼以太坊2.0。

不屑於當某某殺手,它們最後是要開出一條新賽道,完全走出一條自己的路的。

我仍舊期待站在這輪牛市的它們以及其他優質的公鏈,都能在上行的週期裏踩着自己的梯子跳地更高一些,給整個加密市場帶來更多驚喜。

當所有項目團隊的初心,都是爲了利用區塊鏈技術更好地實現去中心化和保障自由度無上的金融主權,那再崎嶇的殊途,終會同歸於重鑄大家心中那座共識的巴別塔。

我依然相信。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Lorraine’s Substack],著作權歸屬原作者[LORRAINE],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