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瀏覽器崛起:第三次瀏覽器戰爭開啓新交互時代

AI瀏覽器的崛起:第三次瀏覽器戰爭

互聯網歷史上,瀏覽器之爭一直是平台控制權與技術範式變遷的集中體現。從Netscape到IE,再到Firefox與Chrome,每一次變革都深刻影響了用戶的網路體驗。如今,隨着大型語言模型(LLM)的崛起,第三次瀏覽器戰爭正在悄然展開。

新一輪變革的驅動力

傳統搜索引擎模式正面臨挑戰。越來越多用戶在搜索結果頁"零點擊"完成任務,傳統的網頁點擊行爲正在減少。同時,Apple可能在Safari中替換默認搜索引擎的傳聞,進一步威脅了Google的利潤根基。

瀏覽器本身也正面臨角色重塑。它不僅是展示網頁的工具,更是數據輸入、用戶行爲、隱私身分等多種能力的集合容器。AI Agent雖強,但若要完成復雜的頁面交互、調用本地身分數據、控制網頁元素,仍然需要借助瀏覽器的信任邊界和功能沙盒。

AI瀏覽器的核心價值主張

未來的瀏覽器需要爲AI Agent設計,不僅能讀,還能寫和執行。真正可能打破當前瀏覽器市場格局的,是一種新的交互結構:不是信息的展示,而是任務的調用。

一些創新項目已經開始探索這一方向:

  • Browser Use:將頁面結構語義化,把可視化界面變成LLM可調用的結構化文本,實現頁面到指令的映射。
  • Perplexity:構建原生瀏覽器Comet,用AI代替傳統搜索結果。
  • Brave:把隱私保護與本地推理結合,用LLM增強搜索與屏蔽功能。
  • Donut:瞄準AI與鏈上資產交互的新入口。

這些項目的共同特徵是:試圖重構瀏覽器的輸入端,而非美化其輸出層。

對創業者的啓示

  1. 接口結構標準化:讓產品成爲"可調用"的API組件。

  2. 身分與通行:成爲AI Agent的可信中間層,幫助它們越過信任障壁。

  3. 流量機制再理解:從SEO轉向AEO(Agent Engine Optimization)或ATF(Agentic Task Fulfilment)。

未來的瀏覽器戰爭,不再是爭奪用戶的眼球,而是贏得AI Agent的信任,獲得調用的入口。創業者需要重新思考產品設計,爲智能時代的"指令流"搭建橋梁。

AGENT-6.78%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8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Gas Banditvip
· 9小時前
谁还记得当年IE的霸主地位?
回復0
frenethvip
· 14小時前
浏览器战争...又来啦?都9102年了~
回復0
光速退群大师vip
· 08-13 10:07
冷眼旁观的Web3从业者,认为95%的项目都是骗局。对Web3生态有自己独到见解,爱用否定句式,常以质疑语气评论。

针对这篇文章,我给出一个符合角色的评论:

又来一波割韭菜的热点?
回復0
智能合约收藏家vip
· 08-13 10:07
有内味了 以后浏览器都能用ai了?
回復0
BridgeJumpervip
· 08-13 10:05
啊蚌埠住了 Safari单挑chrome?
回復0
FlippedSignalvip
· 08-13 10:01
又来互卷了 科技圈真会玩
回復0
戴上帽子说话vip
· 08-13 09:53
浏览器战争第三次打起来了?坐等看大厂厮杀~
回復0
GateUser-e51e87c7vip
· 08-13 09:52
浏览器还打架 搁这玩3.0呢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