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重生之路:從潮玩到IP工廠的蛻變

NFT的終章與重啓:從破滅到新生

一、NFT的終結

NFT市場的最後一聲鳴叫似乎已經結束。最近的代幣發行活動只在市場上激起了一些漣漪。曾經炙手可熱的敘事如今已經變得冷清,幾乎無人問津。

10,000個PFP項目曾經有着美好的願景:一個規模適中的社區能夠幫助一個自下而上的IP項目走向世界。這與傳統IP項目的運作方式截然不同。傳統IP通常需要數年的積累和大量資金投入,才能讓這些形象深入人心,最終成爲盈利的金礦。

NFT則完全不同,它的準入門檻極低,IP創建和資產化的速度相當快。創作者只需支付少量Gas費用就能在平台上出售自己的作品,無需畫廊、玩具公司或電影公司的支持,也不需要專業團隊。一個新的IP和藝術家就此誕生。

然而,隨着某些項目的"瘋狂套娃"和災難性的子系列發售,NFT的定位逐漸明晰。它並非一種股權或投資,反而更像是一種附帶會員福利的昂貴奢侈品。項目方希望用戶不斷購買子系列,以支持他們後續的IP開發。這種矛盾埋下了隱患:項目方明白內容開發成本高昂,但不開發內容IP就無法生存。頻繁發行的子系列不斷消耗OG系列持有者的熱情,折磨着社區的每一個成員。等待內容帶來的回報可能需要多年時間,甚至可能永遠無法實現。裂痕開始擴大,美好的幻想隨着地板價的下跌而破滅,留下的只有各種爭議。

二、潮玩界的王牌MCN

如果將NFT視爲Z世代的奢侈潮玩,其興衰原因就更加清晰。在快餐文化盛行的時代,缺乏內容支撐並非壞事,因爲僅憑外形就能快速吸引買家。某些NFT系列的畫風符合特定羣體的審美,在共識的推動下,這些草根制作的NFT系列也能成爲市場熱門。現實世界中的一些知名潮玩同樣沒有內容支撐,但都憑藉獨特的外形風靡一時。

然而,潮流總是短暫的。沒有內容作爲價值支撐,這些IP隨時可能過時。受限於加密貨幣圈的文化和NFT項目的低成功率,項目方往往圍繞一個IP不斷做衍生。但現實是,在內核還未成形之前,這股潮流就已經過去了。

當然,也存在一些有充足內容支撐的PFP項目,比如一些日式NFT。然而,這些項目似乎沒有考慮到IP粉絲羣體與加密貨幣圈幾乎完全不兼容。此外,傳統動漫週邊已經多到選不過來,粉絲爲什麼要花費數百倍的價格購買一張小圖片?更重要的是,這些NFT的未來賦能空間幾乎爲零。即便購買了某個知名IP的NFT,你也只能獲得其元宇宙項目的入口權,與IP本身的商業收益毫無關係,在整個粉絲羣體中甚至可能被視爲異類。

在這種情況下,PFP項目似乎成了一個僞命題。那麼,小圖片究竟有沒有其他出路?某些潮玩公司或許給出了一種不同的答案。

這類公司往往起源於小型實體店,通過代理知名IP實現了快速增長。當版權方收回獨家代理權後,這反而促使他們開始打造自有IP帝國。

這些公司的思路很簡單:創造自有IP,打造別人無法奪走的品牌。通過與設計師合作推出自主潮玩系列,結合盲盒玩法的刺激性,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這種結合日式扭蛋與高端潮玩的模式,在後來的NFT熱潮中也很常見。

然而,爲什麼衆多NFT項目失敗了,而這些潮玩公司卻迎來了第二春?答案或許在於模式的差異。成功的潮玩公司並不依賴單一IP,而是打造了一整面的IP牆。他們擁有多個自有IP、獨家IP,以及與知名品牌的非獨家聯名IP。

人的喜好總是變化無常,單個IP的生命週期有限。但如果手上有數百個選擇呢?一些潮玩IP在全球範圍內爆紅,其週邊玩偶的保值程度堪稱"塑料茅臺"。某些Web3項目的理想最終在Web2中實現,這並非偶然。

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是IP生意,什麼是NFT的發展路線,爲什麼一些潮玩公司在缺乏內容支撐的情況下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

三、務實的企鵝

某些NFT項目的成功在於務實。NFT本身難以拉開技術差距,無論鑄造過程設計得多麼巧妙,最終呈現的仍是一張圖片。NFT真正的挑戰在於IP的落地,這與制作PFP的難度有着數百倍的差距。一些項目想要打造元宇宙或動漫,這些想法很酷,但起步成本就需要上億資金,他們只能向社區尋求支持。

在這個極度壓縮的世界裏,每個人都想急於求成。持有者想要快速獲利,項目方想要一步登天。很少有項目願意腳踏實地,最終越是急躁,摔得越慘。有些項目在經歷風波後,將項目低價出售。

一些新的運營者接手後,憑藉多年的實體營銷經驗,將項目拉回了正軌。他們真正在打造一個品牌,爲NFT持有者運營一個公司。從營銷到週邊產品再到未來的遊戲開發,每一步都扎實穩健。公司能夠盈利,持有者也能獲益。這一切並無特別之處,只是在做應該做的事。事實證明,自下而上的IP在Web3中是可以存在的,只是願意放下身段的項目方太少。

四、未來路徑

成功的路徑看似簡單,實則困難。PFP的下一階段發展必須突破加密貨幣圈固有的邏輯框架。要成爲Web3時代的"迪士尼"需要大量積累。我們需要重新思考NFT的稀缺性是否在走向大衆化的過程中起到了反作用。如果將NFT定義爲潮玩消費品,那麼10,000個的規模或許太過局限;如果將其定義爲Web3特有的資產與籌款方式,那麼IP最終還是需要轉化爲實體消費品來兌現對社區的承諾,而不是一堆奇怪的子系列。

基於加密貨幣圈的特有文化與NFT自身的屬性,長期專注於單一IP的情況也難以避免。如何在現有PFP基礎上進行創新?如何將單一項目擴展爲IP工廠?這可能需要我們接受一些新的理念,引入更多的技術與玩法。

發幣不是目的:NFT的終章與重啓

五、發幣的意義

NFT發行代幣的意義至今仍不明確。這種做法更像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剝削,也是對原始NFT價值的稀釋。我們只能將其理解爲項目尋求一種便捷的流動性退出方式。

從某些知名項目的代幣來看,它們無一例外都像是空氣幣的變體。其賦能往往限於質押獲得鏈上交易分紅、虛擬世界中的道具購買權、治理權等。理想情況下,它應該是持有者、質押者、開發者三方的完美循環。但現實情況是,它更像是一種空氣,陷入NFT價格下跌、挖礦收益下降、代幣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中。

對於原始NFT持有者來說,雖然代幣分走了一些分紅和權益,但他們大多在代幣發行時收到了大量空投,所以沒有人抱怨。但從長遠來看,這確實是一種稀釋,某些項目的代幣分配方式更是明顯的利益侵佔。

短期熱度固然重要,但項目的長期存續更爲關鍵。不要讓發幣成爲項目的終點站。

結語

在這個快節奏、追求即時滿足的時代,我們見證了許多Web2新興IP的崛起。NFT本應在這個時代蓬勃發展,它具有許多不可替代的特性。四年前,我曾將其視爲數字時代的"茅臺",但現實卻證明它更像是"鬱金香"。願意在廢墟中耕耘的人很少,但我相信廢墟之下一定隱藏着下一個爆款IP的種子。

發幣不是目的:NFT的終章與重啓

發幣不是目的:NFT的終章與重啓

IP-8.8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反向指标哥vip
· 2小時前
抄底开干 格局就是不一样
回復0
链上资深吃瓜群众vip
· 08-11 11:11
就这点Gas钱都不够我吃顿饭
回復0
Gas_FeeSobbervip
· 08-11 11:10
还不如all in土狗币
回復0
花里胡哨研究院vip
· 08-11 11:09
好家伙 又一波理论无限实践为零
回復0
破产艺术家vip
· 08-11 11:06
死磕nft就是我最大的错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