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用Gate品牌藍,描繪你的無限可能!
📅 活動時間
2025年8月11日 — 8月20日
🎯 活動玩法
1. 在 Gate廣場 發布原創內容(圖片 / 視頻 / 手繪 / 數字創作等),需包含 Gate品牌藍 或 Gate Logo 元素。
2. 帖子標題或正文必須包含標籤: #Gate品牌蓝创作挑战# 。
3. 內容中需附上一句對Gate的祝福或寄語(例如:“祝Gate交易所越辦越好,藍色永恆!”)。
4. 內容需爲原創且符合社區規範,禁止抄襲或搬運。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Gate × Redbull 聯名賽車拼裝套裝
二等獎(3名):Gate品牌衛衣
三等獎(5名):Gate品牌足球
備注:若無法郵寄,將統一替換爲合約體驗券:一等獎 $200、二等獎 $100、三等獎 $50。
🏆 評選規則
官方將綜合以下維度評分:
創意表現(40%):主題契合度、創意獨特性
內容質量(30%):畫面精美度、敘述完整性
社區互動度(30%):點讚、評論及轉發等數據
穩定幣支付新模式:重塑全球資金流轉的未來
解析穩定幣支付新模式:重塑全球資金流轉
穩定幣作爲區塊鏈領域的重要創新,正在爲傳統金融支付體系提供全新高效的基礎設施。過去一年,穩定幣總市值增長超過50%,目前已突破2500億美元,支撐着全球數萬億美元支付資金的高效流轉。
業內人士普遍認同穩定幣的價值,它充分體現了區塊鏈"即時轉移資金與價值"的核心能力,爲構建鏈上商業閉環支付奠定了基礎。然而,真正的企業級支付場景遠比簡單的"點對點轉帳"復雜得多。
目前,面向企業的穩定幣應用多採用"穩定幣三明治"架構:用區塊鏈替代傳統支付通道的橫向價值/資金傳輸,上下兩端仍依賴傳統金融支付體系。這種設計雖有改進,卻也限制了區塊鏈優勢的完全釋放。
本文將從全球資金轉移視角,分析穩定幣如何應用於跨境支付:
一、穩定幣支付背景
在穩定幣的諸多應用中,B2B企業支付最受關注。數據顯示,去年每月B2B企業支付額從7.7億美元增至30億美元。某支付平台報告稱,穩定幣佔其交易量近一半,49%客戶積極使用穩定幣支付。
頭部企業內部數據更能反映細分市場規模。據報道,某大型支付公司年處理量約150億美元,其中約一半來自B2B企業支付。另一家公司的年化交易量爲100億美元,估計佔全球B2B穩定幣跨境支付市場20%。
全球支付使用日益普及,主要因爲當傳統金融支付基礎設施顯得陳舊時,基於區塊鏈的穩定幣優勢更加凸顯。盡管某傳統支付網絡每年促成超100萬億美元全球支付額,但企業和銀行仍面臨巨大的復雜性和延遲問題。
二、全球跨境支付的各種模式
2.1 基於傳統支付網絡的銀行基礎設施
傳統跨國銀行間交易分爲"消息傳遞清算"和"資金結算"兩部分:某支付網絡負責銀行間傳遞轉帳指令,而真正的資金流動只發生在已預先開設往來帳戶、可直接進行借貸轉帳的銀行之間。
只有兩家銀行都接入該系統且互爲合作夥伴,才能完成最終轉帳。若雙方未建立直接合作關係,就必須串聯具備相應接口和頭寸的代理行,才能完成資金結算。
這種模式可能需要多家中介銀行,導致結算時間長達數日、費用漲、追蹤困難等問題。即使鄰國間的跨境支付,也可能需要繞道發達國家銀行,極不便利。
2.2 基於支付服務商的跨境資金池模式
爲解決上述問題,跨境資金傳輸商應運而生,旨在讓企業無需直接通過傳統支付通道也能完成全球付款。這種模式本質是跨境資金池,爲企業提供多幣種資金池,實現不同國家間靈活付款。
資金傳輸商負責管理合規性和銀行關係,企業獲得單一的多幣種銀行產品,構成一個"閉環"。內部帳本如同三明治裏的肉,各地區本地收款帳戶則是面包。
這種模式在全球B2B企業支付與企業資金管理市場佔據重要地位。它們預先備妥並調度所需流動性,再按需分發給客戶。由於掌控端到端流程,對客戶設定了嚴格的額度與風控規則。
盡管表面光鮮,但這種模式仍搭建在傳統支付網絡之上,靠精巧的流動性管理來"制造"即時到帳體驗。其速度與規模受限於特定國家的可用流動性,以及底層結算軌道的清算時效。
某支付公司已在發達國家構建了相對完整的"全球多幣種帳戶"或"本地收款帳戶",能實現相對"零成本"的資金下發。這對比"穩定幣三明治"模式兩端需要有出入金成本,會有更大的費用優勢。
因此,採用穩定幣支付還需要有明確的場景優勢,不能一概而論。
2.3 穩定幣模式
穩定幣借助區塊鏈技術,重構互聯網商業的運作方式。其結算週期等同於發行區塊鏈的出塊時間,與傳統方式相比是跨越數量級的提速。任何依賴傳統方式的系統,都可被一條共享、可驗證的帳本取代。
更關鍵的是,穩定幣通常部署在智能合約平台之上,使傳統銀行軌道無法實現的創新系統與工作流成爲可能。在開放、可驗證的協議之上,任何人都能無需許可地爲穩定幣添加功能。
從宏觀視角看,更快速、更具交互性的金融支付可直接放大全球GDP:企業能更快收款,資金更快進入下遊流程,削減管理成本與資金佔用。當結算週期從"天"壓縮到"秒"或"分鍾",其連鎖效應將席卷整個經濟體。同時,可驗證標準的存在,讓金融創新首次能在全球範圍內無需許可地發生。
三、穩定幣在全球支付中的應用
3.1 企業資金管理
以企業資金管理爲例:公司在特定日期有在B國以貨幣b付款的義務,必須提前準備從A國以貨幣a進行資金轉移。這是預付資金流程,企業財務團隊需考慮及時執行付款所需的準備時間。
團隊必須在本地銀行開設帳戶以按時執行付款。有時可能需向該地區合作夥伴尋求短期貸款。全球資金結算拖延時間越長,外匯風險敞口越大,企業財務部門的資本要求也越高。
穩定幣通過消除對國際結算延遲控制的要求,簡化了這一系統。"穩定幣三明治"結構發揮作用:兩端的初始入金與出金仍觸及法幣體系,但穩定幣使兩段法幣"坡道"之間的資金流動順暢完成。
整個過程被拆分成A國和B國各自境內進行本地轉帳,區塊鏈在中間完成雙方之間的全球流動性結算。(注:鏈上必須有足夠流動性,才能將A穩定幣換成B穩定幣。)
3.2 B2B企業支付
全球B2B企業支付流程與企業資金管理類似,但B2B場景能獲得更大收益,因爲這類支付往往更復雜,且其成功與否可能牽動企業運營的其他環節。
不同國家銀行間的支付通常與某項服務或貨物交付直接掛鉤,各方對支付進度的追蹤更加敏感。如果企業所需支付通道較爲冷門,可能需要通過多條國際中轉路徑才能完成資金劃撥,這種路徑可能缺乏清晰的進度通報機制,且受限於銀行非全天候營業時間,支付時間極易被拉長。
當B2B跨境付款流程在鏈路中間通過穩定幣執行時,企業層面會產生一系列額外收益:
3.3 卡組織網路結算
在卡組織網路中,發卡機構代表持卡人向商戶的收單銀行發送付款,收單銀行接收付款並記入商戶帳戶。這些銀行不直接結算債務;它們均已接入某支付網絡,該網路在工作日銀行營業時間內進行銀行間淨額結算。每家銀行必須保持預付餘額,以便及時電匯。
某大型支付公司早在2021年就開始試行使用穩定幣進行收單行與發卡行之間的結算,用以太坊和某公鏈上的穩定幣取代了電匯流程。在完成特定日期的卡片授權後,該公司會使用穩定幣從交易雙方的銀行扣款或貸記。
由於該系統運行於支付網絡內部,其淨效應使網路中的合作夥伴受益。這與跨境資金傳輸商的閉環系統最爲相似,但卡組織網路的龐大規模使發卡機構/收單機構受益(因爲他們之前必須管理全球支付)。
穩定幣的優勢與資金管理類似,但這些優勢歸屬於網路內的銀行:它們可以降低及時進行國際轉帳所需的資本要求,從而避免外匯風險。此外,區塊鏈的開放性、可驗證性和可編程性爲支付網絡內部銀行之間的信貸和其他金融基礎奠定了基礎。
四、展望未來
"穩定幣三明治"在某些場景確實有用,但目前大多數穩定幣應用仍停留在這個結構本身,未進一步突破。現實中,極少企業真正使用鏈上支付和穩定幣。只要任何環節還需觸碰法幣軌道,我們就不得不在"三明治"兩端再夾上面包。
穩定幣支付的終極目標是徹底去掉兩端的面包。當企業和消費者全面擁抱穩定幣後,完整的金融和商業週期都能在區塊鏈上完成,不再受限於落後的傳統軌道。金融機構和企業一旦完全以穩定幣結算,將釋放出前所未有的商業規模。由於企業構建、運營和服務的全球摩擦大幅降低,全球GDP的增長曲線將更貼近互聯網對商品、服務和內容的真正消費速度。
支付金融創新的本質是:穩定幣支付 + 鏈上金融。如果能徹底擺脫三明治結構,並在兩端構建更多鏈上金融服務,那麼全球化的資金/價值流轉速度將進入前所未見的高度。
![解構穩定幣"三明治":如何重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