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Web3 AI的迂回戰略:從邊緣場景突破壁壘
Web3 AI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方向
英偉達股價再創新高,多模態模型的進步進一步加深了Web2 AI的技術壁壘。從語義對齊到視覺理解,從高維嵌入到特徵融合,復雜模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整合各種模態的表達方式,構建出一個愈發封閉的AI高地。美股市場也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對AI行業的看好,無論是幣股還是AI股,都呈現出一波小牛行情。
然而,這股熱潮似乎與加密貨幣領域無關。近期Web3 AI的嘗試,尤其是Agent方向的探索,方向上存在明顯偏差:試圖用去中心化結構拼裝Web2式的多模態模塊化系統,實際上是一種技術和思維的雙重錯位。在模塊耦合性極強、特徵分布高度不穩定、算力需求日益集中的今天,多模態模塊化在Web3環境中難以站穩腳跟。
Web3 AI的未來不在於模仿,而在於策略性迂回。從高維空間的語義對齊,到注意力機制中的信息瓶頸,再到異構算力下的特徵對齊,Web3 AI需要另闢蹊徑,找到自己的發展路徑。
Web3 AI的語義對齊困境
現代Web2 AI的多模態系統中,"語義對齊"是將不同模態的信息映射到同一語義空間的關鍵技術。這使得模型能夠理解並比較不同形式信號背後的內在含義。高維嵌入空間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它允許將復雜的語義特徵編碼到數百甚至上千維的向量中。
然而,Web3 Agent協議難以實現高維嵌入。多數Web3 Agent僅是將現有API封裝成獨立模塊,缺乏統一的中樞嵌入空間和跨模塊注意力機制。這導致信息無法在模塊間多角度、多層次地交互,系統表現出單一功能,難以形成整體閉環優化。
要實現具有行業壁壘的全鏈路智能體,需要從端到端的聯合建模、跨模塊的統一嵌入,以及協同訓練與部署的系統化工程入手。但當前市場並未出現這樣的需求,自然也缺乏相應的解決方案。
注意力機制的局限性
高水平的多模態模型需要精密設計的注意力機制。注意力機制本質上是一種動態分配計算資源的方式,讓模型能在處理輸入時有選擇地"聚焦"到最相關的部分。
Web2 AI在設計注意力機制時,通常採用Query-Key-Value (Q-K-V)模式,這有助於確定關鍵信息。然而,基於模塊化的Web3 AI難以實現統一的注意力調度。主要原因包括:
因此,僅靠將各類功能封裝成離散的API,無法構建出像Transformer那樣的"統一注意力調度"能力。
特徵融合的淺層困境
特徵融合是在對齊和注意力的基礎上,將不同模態處理後得到的特徵向量進行進一步組合。Web3 AI當前停留在最簡單的拼接階段,主要是因爲缺乏高維空間和精密的注意力機制作爲前提條件。
Web2 AI傾向於端到端聯合訓練,而Web3 AI則更多採用離散模塊拼接的做法。這種方式既缺乏統一的訓練目標,也沒有跨模塊的梯度流動,導致特徵融合停留在淺顯的靜態拼接階段。
AI行業壁壘與未來機遇
AI行業的技術壁壘正在不斷加深。Web2 AI的多模態系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需要海量數據、強大算力、先進算法和系統化工程能力。這構成了極強的行業壁壘,也造就了少數領先團隊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Web3 AI的機會或許在於"農村包圍城市"的戰術。Web3 AI應該在邊緣場景小規模試水,如輕量化結構、易並行且可激勵的任務。這些可能包括LoRA微調、行爲對齊的後訓練任務、衆包數據訓練與標注、小型基礎模型訓練,以及邊緣設備協同訓練等。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Web2 AI的壁壘才剛開始形成,這是頭部企業競爭的早期階段。Web3 AI的真正機會可能要等到Web2 AI的紅利消失殆盡,它遺留下來的痛點才是Web3 AI切入的最佳時機。
在此之前,Web3 AI項目需要具備以下特質:
只有具備這些特質的項目,才有可能在未來的Web3 AI領域佔據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