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 #NERO发帖挑战# 秀觀點贏大獎活動火熱開啓!
Gate NERO生態周來襲!發帖秀出NERO項目洞察和活動實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優質發帖用戶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參與:
1️⃣ 調研NERO項目
對NERO的基本面、社區治理、發展目標、代幣經濟模型等方面進行研究,分享你對項目的深度研究。
2️⃣ 參與並分享真實體驗
參與NERO生態周相關活動,並曬出你的參與截圖、收益圖或實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簡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竅門,也可以是行情點位分析,內容詳實優先。
3️⃣ 鼓勵帶新互動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參與活動,或者有好友評論“已參與/已交易”,將大幅提升你的獲獎概率!
NERO熱門活動(帖文需附以下活動連結):
NERO Chain (NERO) 生態周:Gate 已上線 NERO 現貨交易,爲回饋平台用戶,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餘幣寶已上線 NERO,邀您體驗。參與攻略見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質量帖子Tips:
教程越詳細、圖片越直觀、互動量越高,獲獎幾率越大!
市場見解獨到、真實參與經歷、有帶新互動者,評選將優先考慮。
帖子需原創,字數不少於250字,且需獲得至少3條有效互動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再發“末日預警”!預言美股將迎大蕭條式崩盤,比特幣成安全港?
《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近日再度發出嚴厲警告,稱美股市場泡沫膨脹,或將引發類似1929年的大蕭條級崩盤。他在社交媒體呼籲投資者應堅定持有黃金、白銀和比特幣(BTC)避險,並質疑傳統退休帳戶(401k/IRA)的安全性。清崎雖長期看好比特幣,卻強烈反對比特幣現貨ETF,認爲其非真正持有。與此同時,美歐貿易協議推進下,比特幣價格展現強勢,逼近$12萬關鍵心理關口。
清崎發出崩盤預警:美股泡沫堪比1929,呼籲持有硬資產 知名財經作家羅伯特·清崎近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發出重磅警告,預言美國金融市場正醞釀一場堪比 1929年股市崩盤 並引發 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 的重大危機。此番言論正值 美歐貿易協議 在最新一輪關稅談判後取得進展之際。 清崎在帖子中特別質疑了嚴重依賴股票投資的傳統 退休儲蓄帳戶(如401(k)、IRA) 的安全性。他援引投資傳奇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 和 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 的行動,指出兩人已大幅減持股票和債券,轉而持有 法幣現金(Cash) 或 白銀(Silver)。 “如果你不知道巴菲特和羅傑斯爲何拋售股票和債券,你最好去弄清楚。” 清崎寫道。 基於對美國 國債水平持續飆升 和 無節制印鈔 的擔憂,清崎重申了他對 比特幣(Bitcoin)、黃金(Gold) 和白銀的偏好。“我堅定持有黃金、白銀和比特幣。” 他明確表示。清崎一直是比特幣的積極倡導者,並持續對美國 國家債務突破37萬億美元 發出警示。
清崎立場鮮明:支持比特幣本身,反對比特幣現貨ETF 盡管羅伯特·清崎多年來一直推廣比特幣,但他對 比特幣現貨ETF (Spot Bitcoin ETF) 持鮮明反對態度。他的核心論點是:加密貨幣ETF並不代表對底層資產(比特幣)的 直接所有權(Direct Ownership),這使得它們可信度較低,更類似於法幣或“紙面”資產。 “持有ETF就像拿着一張槍的圖片用於個人防衛。” 他用比喻強調其觀點。 另一方面,自 2024年1月 在美國獲批上市以來,比特幣現貨ETF獲得了巨大的市場需求。全美所有ETF發行商的管理資產淨值(AUM)已突破驚人的 1750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比特幣ETF有望獲得 實物申贖機制(In-kind redemptions) 批準,允許發行商之間進行資產置換而非現金交易。
比特幣價格走勢:避險需求助推,劍指$12萬 在清崎發出 避險資產(Safe Haven Assets) 呼籲以及美歐貿易進展的宏觀背景下,比特幣價格展現出強勁勢頭,當前正逼近 $12萬美元 的關鍵心理與技術阻力位。這一走勢反映了部分市場資金正從傳統風險資產轉向比特幣等 另類價值存儲(Store of Value) ,以應對潛在的系統性金融風險。
結語: 羅伯特·清崎的“大蕭條級崩盤”預警,爲高漲的美股市場敲響了刺耳的警鍾。他力薦的“黃金、白銀、比特幣”避險三件套,尤其是對比特幣的堅定支持,與其對傳統退休帳戶和比特幣ETF的批判形成鮮明對比。盡管比特幣現貨ETF規模激增,但清崎強調“真比特幣”所有權的主張,引發了關於加密貨幣投資本質的深層思考。在潛在經濟風暴與地緣政治(美歐貿易)交織的復雜背景下,比特幣能否延續漲勢、突破$12萬並真正成爲主流認可的“數字黃金”,其走勢將成爲觀察市場風險偏好與宏觀情緒的關鍵窗口。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債務危機、政策動向及ETF資金流,審慎布局多元化抗通脹資產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