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Agent在Web3領域的創新應用與未來展望

robot
摘要生成中

AI Agent在Web3領域的創新探索

近期,一款由中國創業公司推出的通用AI Agent產品引發了科技圈的廣泛關注。該產品展現出強大的獨立思考、規劃和執行復雜任務的能力,爲AI Agent的開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靈感。隨着AI技術的快速發展,AI Agent作爲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從概念走向實際應用,並在各行各業展現出巨大潛力,Web3行業也不例外。

AI Agent的基本概念

AI Agent是一種能夠根據環境、輸入和預定目標自主做出決策並執行任務的計算機程序。它的核心組成部分包括:

  1. 大語言模型(LLM)作爲"大腦"
  2. 觀察和感知機制
  3. 推理思考過程
  4. 行動執行能力
  5. 記憶和檢索功能

AI Agent的設計模式主要有兩條發展路線:一條側重規劃能力,另一條側重反思能力。其中,ReAct模式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設計模式,其典型流程可以概括爲思考(Thought)→ 行動(Action)→ 觀察(Observation)的循環。

根據智能體的數量,AI Agent又可分爲Single Agent和Multi Agent。Single Agent主要依靠LLM與工具的配合,而Multi Agent則爲不同Agent賦予不同角色,通過協同合作完成復雜任務。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Web3中的AI Agent現狀

Web3行業中AI Agent的熱度在今年一月達到高峯後有所回落,但仍有一些項目在持續探索。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模式:

  1. 發射平台模式:以Virtuals Protocol爲代表,允許用戶創建、部署和變現AI Agent。
  2. DAO模式:以ElizaOS爲代表,結合AI模型和DAO成員建議進行投資決策。
  3. 商業公司模式:以Swarms爲代表,提供企業級的Multi Agent框架。

從經濟模型角度看,目前只有發射平台模式實現了相對完整的經濟閉環。然而,這種模式也面臨着資產吸引力不足、市場環境冷清等挑戰。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MCP協議與Web3的結合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的出現爲Web3的AI Agent帶來了新的探索方向:

  1. 將MCP Server部署到區塊鏈網路,解決單點問題並實現抗審查。
  2. 賦予MCP Server與區塊鏈交互的能力,降低DeFi操作的技術門檻。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基於以太坊構建OpenMCP.Network創作者激勵網路的方案,旨在通過智能合約實現激勵的自動化、透明和可信。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未來展望

盡管MCP與Web3的結合在理論上爲AI Agent注入了去中心化信任機制和經濟激勵層,但當前技術仍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零知識證明技術還難以驗證Agent行爲的真實性,去中心化網路也存在效率問題。

AI與Web3的融合是大勢所趨,但仍需要時間和持續的探索。Web3領域亟需一個裏程碑式的產品,來打破外界對其實用性的質疑。我們需要保持耐心和信心,繼續在這個充滿機遇的領域中探索和創新。

從Manus和MCP聊起:AI Agent的Web3跨界探索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熊市避险大师vip
· 12小時前
真是野鸡项目满天飞
回復0
Degen Whisperervip
· 07-16 18:46
ai不讲武德了嗷
回復0
Layer3梦想家vip
· 07-16 18:39
理论上讲,agent2agent 互操作可以彻底改变跨链消息传递……不骗你
查看原文回復0
LiquidatedTwicevip
· 07-16 18:36
又要被割韭菜了吧
回復0
空投自由人vip
· 07-16 18:25
Web3整块干啥啥不行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