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忘掉排行榜,回到基本:爲什麼我仍押注 Sapien
當你盯着計分板,球就已經丟了。
兩周前,我還爲 Sapien 的每日 Snaps 排行榜洋洋得意:手指點一點,穩居前 10。直到官方進度條從 30% 跳到 50%,我的名次卻掉出榜單。
那一刻才意識到:真正的 alpha 永遠藏在“遊戲機制”裏,而不是“遊戲分數”裏。
於是我關掉了排名頁,重新研究項目本身,結論只有一句——Sapien 的基本面比任何短期積分都更性感。
一、把用戶當“人”,而不是“號”
Sapien 的鏈上數據像一條安靜卻執拗的上升直線:
🔵活躍地址 3 萬 → 100 萬,無斷崖式下跌;
🔵人均任務 9.8 次,而傳統衆包只有 2-3 次。
這說明兩件事:項目沒有把用戶當刷量機器;用戶也確實找到了留下來的理由——任務有趣、結算即時、聲譽可復用。
二、把需求當“生意”,而不是“噱頭”
Sapien 公開的合作方裏,有豐田的車載語音、阿裏電商的多語客服、Midjourney 的提示詞、UNDP 的災害短信。
一條鏈同時承載 B2B 與 B2G 需求,意味着任務池永遠有新水進來,不像很多“單一場景”項目,一旦熱度退潮就枯竭。ZK-QA 模塊又讓企業省了審計費,標注質量還能被公開驗證,飛輪就這樣跑起來:需求→任務→供給→更多需求。
三、把空投當“副產品”,而不是“終點站”
進度條 50% 暗示 7 月底~8 月初可能 TGE,但官方從未承諾“積分=空投”。
🔵真正的玩法是:
1. 用你的聲譽 NFT 去接更高單價的專家級任務;
2. 把數據標注技能遷移到即將開放的醫療、環保賽道;
3. 等主網上線後,把你的鏈上“工作履歷”租給需要訓練模型的第三方——這比一次性的空投可持續得多。
🔵接下來盯什麼?
• 周活躍地址是否繼續線性爬升;
• 人均任務量能否守住 8 次生死線;
• 企業續約率(下一季財報)。
只要這三根曲線不斷,排名高低根本不重要——你在一條真正的增長曲線上。
如果你想上車,別問“今天衝能拿多少分”,先問自己“我願不願意在 Sapien 的聲譽系統裏留下能被 AI 企業付費調用的工作履歷”。
入口還是那個:
最後,說不在乎排名是假的😭😭😭
大周六晚上的,繼續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