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銀再次購買比特幣——自2018年損失1億3000萬美元以來 | CoinDesk JAPAN(幣桌·日本)

robot
摘要生成中

軟銀,再次動手購買比特幣——自2018年1億3000萬美元的損失以來

  • 軟銀正在與Tether、Bitfinex和坎特·菲茨傑拉德共同支持新的比特幣投資公司Twenty One Capital。
  • 這一舉動意味着,在軟銀創始人孫正義個人比特幣投資損失1.3億美元幾年後,持有3087億美元的軟銀重新回歸加密資產。
  • 軟銀再次對加密資產產生興趣的原因包括24億美元的巨額季度虧損,以及參與規模達1000億美元的美國AI基礎設施項目。

擁有3087億美元(約4322萬億日元,按1美元140日元計算)運用資產的軟銀集團對比特幣表現出興趣,這對一些相關人士來說是一個值得歡迎的發展,可以說是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採用擴大的新跡象。比特維斯(Bitwise)的阿爾法戰略負責人傑夫·帕克(Jeff Park)指出,軟銀集團在整體上發揮了類似於日本主權財富基金的角色。

然而,對於經驗豐富的市場觀察者來說,這可能更像是一個熟悉的進展,而不是一個開創性的事件。

回顧2019年,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因個人比特幣投資遭受巨額損失,該公司受到廣泛報道。

孫氏在2017年下半年,當ICO(新型加密資產公開)熱潮達到頂峯時,進行了比特幣投資,當時比特幣的交易價格約爲歷史最高點2萬美元(約280萬元)。

目前,比特幣以93,000刀(約1302萬元)交易,如果孫氏繼續持有,將獲得巨大的利潤。然而,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孫氏在比特幣開始暴跌的2018年初出售,造成1.3億美元(約182億日元)的損失。

基於這樣的背景,這次投資者可能會關注結果是否會與上次有所不同。

爲了探索這個線索,我舉個例子,就是Oracle股票。最近,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宣布,軟銀將與開放AI(OpenAI)、Oracle一起參與在美國建設規模達1000億美元(約14萬億日元)的AI基礎設施項目。

有人可能會認爲這是對甲骨文股票的強勁結果。然而,在1月22日宣布時,甲骨文股票達到了每股188美元的高點,但隨後下跌了28%。其表現比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下跌率12%還要糟糕。

暗號資產對沖基金Lekker Capital創始人Quinn Thompson在X(前Twitter)上發帖諷刺地提到此事,稱“如果軟銀進入你持有的資產,你就會賣掉。這就是規則。”

|翻譯・編輯:林理南 圖片:Shutterstock
|原文:軟銀再次購買比特幣,2018年損失1.3億美元。這次會有所不同嗎?

**【想要了解更多】**比特幣是什麼

比特幣 購買

比特幣交易所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Aya_Cryptovip
· 04-25 12:28
猿在 🚀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