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S”開創未來──穩定幣×安全代幣在全球範圍內贏得“RWA代幣化”競爭【專欄】 | CoinDesk JAPAN(幣桌日本)

兩個“S”開闢未來──穩定幣×安全代幣在全球範圍內贏得“RWA代幣化”競爭【專欄】

2025年度已開始。加密資產(虛擬貨幣)市場因特朗普關稅的影響而表現出不穩定的動向。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後,比特幣(BTC)在12月一度突破10萬美元。2025年原本期待有“更強勁的順風”,但目前爲止,期待並沒有實現。相反,失望感更爲強烈。

但是另一方面,回到國內,自2023年6月1日修訂資金結算法施行以來,經過近1年10個月,終於在3月26日,國內首個穩定幣(SC,電子支付手段)“USDC”的面向普通用戶的交易由SBI VC交易所開始。

▶相關文章:USDC將在26日正式上線,SBI與美國Circle合資公司成立以推動USDC普及──比特幣交易所Bitflyer、Bitbank及Binance也計劃上市和流通【更新】

新年度開始的4月1日,日本代表性的巨型銀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FG)將共同開發穩定幣,日經報道,2日有了官方宣布。同時,在同一天,三菱UFJ信托銀行完成了與日元掛鉤的穩定幣的開發,並預計將作爲電子支付手段首次發行,讀賣新聞在對窪田博新社長的採訪中傳達了這一信息。

此外,在隨後的4月10日,金融廳以非公開的方式公布了在持續進行的研究會上的驗證結果,稱爲“有關加密資產相關制度的方式等的驗證(討論文件)”。明確表示有可能將加密資產分爲“2類”進行監管。

▶相關報道:加密資產,可能分爲兩類進行監管──金融廳發布了關於“加密資產相關制度的檢驗”等的討論文件

市場似乎在左右搖擺,但圍繞加密資產的環境在新年度中大大前進。特別是在2025年度,值得關注的一點無疑是穩定幣。繼USDC之後,來自何處、什麼樣的穩定幣將會出現,令人期待。

穩定幣,期待的使用案例是什麼?

穩定幣目前預計將在加密資產交易中使用。它被稱爲“待機資金”的用途。從全球來看,它被用作交易所中與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等加密資產(虛擬貨幣)的交易對。

但在日本,網絡銀行等銀行服務非常完善,在進行加密資產交易時,從銀行帳戶的轉帳也沒有很大不便。

因此,SBI控股的北尾吉孝(代表董事會主席兼社長)擁有處理USDC的SBI VC交易所,他也表示處理USDC的主要目的是“爲客戶提供超過美元存款的收益”,並“瞄準6萬億日元規模的外幣存款市場”。這是一種作爲提供收益的新金融產品的穩定幣,而不是支付手段。

〈SBI控股公司代表董事會主席兼社長北尾吉孝:CoinDesk JAPAN〉目前,被視爲穩定幣的用例的“本命”的是企業間支付和跨境支付等B2B市場的應用。比如,專注於穩定幣等數字資產發行基礎的Progmat(普羅格馬)已經啓動了利用SWIFT(國際銀行間通信協會)現有API框架的穩定幣國際匯款項目“Project Pax”。

▶相關文章:3家大型銀行也參與,Progmat啓動了利用SWIFT的穩定幣國際匯款項目「Project Pax」

此外,作爲改善現有支付手段或替代支付手段後所期待的巨大可能性,當各種金融產品實現代幣化時,其作爲支付手段的角色。

在日本國內首次流通的穩定幣USDC的發行方美國Circle於3月底在東京召開了記者會。共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傑裏米·阿萊爾(Jeremy Allaire)在會上進行了演示,之後CoinDesk JAPAN對首席業務官(CBO)卡什·拉扎吉(Kash Razzaghi)進行了獨家採訪,他們都強調了“金融上鏈的未來”以及穩定幣在其中的角色。

! 〈Jeremy Allaire,Circle首席執行官:CoinDesk JAPAN〉▶ 相關文章:以USDC爲核心的Circle CEO所設想的“未來互聯網金融體系”是什麼:US Circle新聞發布會
▶相關文章:美元的鏈上化將改變世界──Circle首席商務官談USDC普及的關鍵

在美國,MMF(貨幣市場基金)已經實現了上鏈,並作爲代幣化MMF受到機構投資者的歡迎。機構投資者將手頭的閒置資金替換爲代幣化MMF來賺取收益,當需要支付時則立即轉換回穩定幣使用。

當然,金融服務已經高度數字化。即使不使用區塊鏈,上述事情也是可能的。然而,在區塊鏈這個單一基礎上,代幣化MMF和穩定幣的存在使得金融服務(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資產管理)變得更加順暢和高效。

穩定幣承擔着鏈上金融服務的“基礎設施”角色。

穩定幣×安全代幣的可能性

日本在金融產品的鏈上化=金融的代幣化方面,在全球範圍內處於領先地位的領域有一些。其中,作爲擔保資產發行的證券代幣(ST),也被稱爲“數字證券”。

根據 Progmat 的“2025 年數字證券 (ST) 市場展望”,國內證券型代幣市場始於 2021 年,有 4 筆交易,累計發行量爲 32 億日元,到 2024 年,即市場的第四年,已增長到 51 筆交易和 1486 億日元的發行量。 到2025年,它將擴大到94個項目和3411億日元。 同樣以財團形式運營ST平台的BOOSTRY的《國內證券型代幣市場總結報告(2024財年)》也預測,2025財年的發行規模將在1800億日元左右。

自區塊鏈出現以來,除了作爲加密資產(虛擬貨幣)發行的基礎外,各種資產如股票、債券、不動產等也在不斷地嘗試在區塊鏈上進行載入(= 代幣化)。其目的包括通過小額化擴大用戶羣體、通過智能合約提高效率,或者吸引日益增長的加密資產用戶(加密資產與傳統金融的融合)、提升傳統金融的效率等多方面的考慮。也可能會有因挑戰新技術而產生的動機。

但是,在日本,支付的鏈上化尚未實現。在安全代幣方面,大阪數字交易所(ODX)的"START(啓動)"作爲流通市場(二級市場)已得到完善,預計將擴大處理範圍。然而,目前,法定貨幣(來自銀行帳戶的轉帳)需要2個工作日才能完成交易到結算(即所謂的"T+2"),這會產生對手方風險,並限制資金的有效運用。同時,還會產生轉帳手續費和事務成本。

在這裏,穩定幣的應用將使得交割與支付(DvP)即即時結算的 "T+0" 成爲可能,從而降低各種風險和成本。此外,除了消除風險和成本降低這一現狀的缺點外,還期待新金融產品/服務的出現,以及通過資金的有效利用帶來的新商業發展等積極效果。

全球擴展的「金融產品代幣化=代幣化RWA」市場規模

根據數據網站rwa.xyz,截至4月中旬,全球代幣化RWA的價值約爲200億美元(約2兆9000億日元,按1美元145日元計算)。其他調查的數字爲約500億美元。

〈rwa.xyxより〉其成長潛力方面,4月7日,瑞波(Ripple)與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發布了關於全球RWA代幣化市場的報告《Approaching the Tokenization Tipping Point》。代幣化RWA市場目前爲6000億美元,預計到2033年將達到18.9萬億美元(約合2740萬億日元),年均增長率爲53%(到2030年爲9.4萬億美元)。

〈《接近代幣化臨界點》〉當前的價值達到了6000億美元,這個數字非常龐大,但在這份報告中,包括了RWA中的穩定幣(圖表中的淺藍色),因爲穩定幣是“法定貨幣這一現實資產的代幣化”.

順便提一下,rwa.xyz也將穩定幣視爲RWA來計算價值,目前穩定幣的價值爲2270億美元(約33萬億日元)。

無論如何,代幣化RWA市場預計將實現巨大的增長。

▶相關文章:RWA代幣化,比你想象的快得多,將達到數萬億美元規模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也有顯示其潛力和可能性的報告。

根據幣安研究在2024年9月發布的研究,代幣化RWA的價值超過120億美元,其中鏈上私人信貸市場達到90億美元,但這僅佔2023年規模爲2.1萬億美元的傳統私人信貸市場的0.4%。即使僅看私人信貸市場,也存在着巨大的可代幣化市場。

▶相關文章:代幣化的現實資產(RWA)市場價值突破120億美元

潛力與可能性巨大的日本市場,但爲了不陷入孤立化

日本的安全代幣市場的潛力和可能性也可以這樣說。

根據日本生命基礎研究所和價值綜合研究所在2023年7月發布的調查,估計日本國內的“投資級房地產(機構投資者可以期待穩定收益的房地產)”約爲179.0萬億日元。大和證券集團總部常務執行董事板屋篤在之前接受CoinDesk JAPAN採訪時表示:“其中證券化的部分還不到3成。也就是說,超過100萬億日元的流動化空間仍然存在。”

此外,2024年12月公布的調查顯示,投資級房地產已擴大至約194.6萬億日元。

在日本,穩定幣的利用才剛剛開始。目前,像USDC這樣的海外穩定幣在每次購買或交易中設有100萬日元的限制,大家期待着這些限制的放寬或撤銷,以及沒有限制的國產穩定幣的出現。

盡管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被德國超越,但日本仍然以世界第四的經濟規模而自豪(也有人認爲只是因爲日元貶值導致美元換算的金額減少)。考慮到許多遊客訪問日本,我們自己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日本的潛力和可能性。

潛在力·可能性被隱藏的日本市場中,穩步增長備受期待的安全代幣(數字證券)市場,以及在ST市場中穩定幣(SC)的應用將成爲有前景的用例。

我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增長的RWA代幣化市場中,不僅限於日本市場,國產穩定幣和源自日本的新型鏈上金融產品/服務能展現出它們的存在感。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1
  • 分享
留言
0/400
wsp1397vip
· 04-24 12:17
區塊鏈爲什麼要通過穩定幣對法幣?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