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枚ETH買入650萬鎂投票權,Arbitrum DAO選舉爆「花錢買票」首次成功

LobbyFinance(LobbyFi)使用者以極低的成本,僅 5ETH 約合 1 萬美元,獲取了價值高達 650 萬美元的 ARB 代幣投票權,並成功影響了一次關鍵的委員會成員選舉結果。 (前情提要:當 DeFi 遇上 AI:解密 Arbitrum 生態的 DeFAI 浪潮 ) (背景補充:Base鏈TVL突破24億鎂成「最強以太坊L2」,交易活躍度遠超Arbitrum ) 作為以太坊 Layer2 擴容方案的領軍者,ArbitrumDAO 被寄予厚望,不僅在於其技術實力,更在於其龐大且活躍的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通過 ARB 代幣持有者的集體智慧,引領協議走向更廣闊的未來。然而,近期一場圍繞 DAO 成員選舉的風波,卻將一個長期潛藏在 DeFi 治理深水區的「幽靈」—— 投票賄選(投票市場)推至臺前。 事件的核心在於,一個名為 LobbyFinance(LobbyFi)的平臺,使得使用者能以極低的成本(僅 5ETH,約合 1 萬美元)獲取了價值高達 650 萬美元的 ARB 代幣投票權,並成功影響了一次關鍵的委員會成員選舉結果。這一事件猶如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不僅暴露了「一枚代幣一票」治理模式的脆弱性,更引發了對 DAO 治理合法性、安全性和未來走向的深刻擔憂。這究竟是一次孤立的「黑天鵝」事件,還是預示著 DAO 治理模式系統性危機的冰山一角? 5 ETH 撬動 650 萬美元投票權,選舉風波背後的資本「幽靈」 2025 年 4 月初,ArbitrumDAO 正在為其新設立的監督與透明度委員會(OversightandTransparencyCommittee,下稱 OAT)進行成員選舉。這場看似尋常的社群治理活動,卻因一筆「小額」交易掀起了軒然大波。 據 DeFi 研究員 @DefiIgnas 披露,一個名為 hitmonlee.eth 的地址通過 LobbyFi 平臺,花費了 5 ETH(當時約值 1 萬美元),購買了多達 1930 萬枚 ARB 代幣的投票權。這 1930 萬枚 ARB 代幣,按當時市價計算,總價值約 650 萬美元。更令人咋舌的是,這筆購買來的投票權數量,甚至超過了 Wintermute、L2Beat 等在 ArbitrumDAO 中深耕已久、擁有大量社群委託的老牌知名代表所掌握的票數。 hitmonlee.eth 並沒有將這些選票分散投出,而是將其全部投給了 OAT 委員會候選人之一 JosephSchiarizzi,一位 DeFi 領域的開發者和專家。這筆鉅額選票的注入,對選舉結果產生了決定性影響,最終幫助 Schiarizzi 成功當選 OAT 委員會成員。 此次事件的核心推手是 LobbyFinance (LobbyFi)。LobbyFi 的定位是一個治理影響力平臺,或者更直白地說,一個「投票權租賃市場」。其運作模式是持幣這可以將代幣投票權委託給 LobbyFi,以此來獲得一定的出租彙報。投票權的銷售可以通過拍賣形式進行,價高者得;也可以通過平臺設定的固定價格(「即時購買」)進行。 在 Arbitrum OAT 選舉案例中,hitmonlee.eth 正是利用了 5ETH 的「即時購買」選項。LobbyFi 聲稱其運作是透明的,會披露可供購買的提案投票權及其價格,並給予市場反應時間。然而,這種機制的本質是將治理權力商品化,允許短期資本以遠低於直接購買等量代幣的成本,來獲取巨大的治理影響力。 選舉風波背後的經濟動機 此次事件之所以引發巨大爭議,還在於其背後失衡的經濟激勵。OAT 委員會成員的職位並非虛名,而是伴隨著實際的經濟回報。據估算,該職位在 12 個月任期內可獲得約 47.1ETH 的報酬(約合每月 7500 美元),外加可能高達 10 萬 ARB 的獎金(按當時價格約 18.7ETH),總潛在收益約為 66ETH。 這意味著,hitmonlee.eth 僅花費 5 ETH 的成本,就可能幫助其支援的候選人獲得了潛在價值高達 66ETH 的職位。這種巨大的利益差,無疑為投票購買行為提供了強大的經濟動機。 最終受益者 @CupOJoseph 本人也公開承認,當前的投票購買「定價過低且風險很大」,認為「從 DAO 中獲取 1 萬美元不應該只花費 1 千美元」。這番言論,看似撇清了自身參與賄選的嫌疑,但也從側面印證了當前體系存在的漏洞。 這並非 LobbyFi 上唯一的低價交易。據 @DefiIgnas 爆料,此前曾有 2010 萬 ARB 的選票以不到 0.07ETH(當時價值低於 150 美元)的價格被購買。如此低廉的影響力成本,使得 DAO 治理的大門似乎正向著資本敞開。 官方討論提案社群意見不一,DAO 治理或已被監管關注 Arbitrum 的投票風波在社群內引發了軒然大波,也迫使 Arbitrum 基金會和 DAO 成員開始正視投票市場帶來的挑戰,並積極尋求應對之策。 事件發生後,Arbitrum 基金會迅速在官方治理論壇上發起了題為「DAO 討論:投票購買服務」的公開討論。基金會承認這是一個「開創性時刻」,但並未立即採取單方面禁止的強硬措施,而是選擇將問題拋給社群,依舊希望通過集體討論找到前進的方向。 根據新提案的內容,LobbyFi 已在 ArbitrumDAO 中活躍了幾個月,但這是首次有人願意花錢影響選舉結果的案例。 社群內部的觀點呈現明顯分化,少數強硬派主張對投票購買採取零容忍態度,提議直接取消或忽略被識別為購買的選票。 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在代幣加權治理體系下,投票購買是市場力量的體現,難以完全禁止,強行禁止只會將其逼入更隱蔽的角落。他們認為,像 LobbyFi 這樣的平臺,至少提供了一定的可追溯性,可能優於無法追蹤的私下交易。甚至有人認為 LobbyFi 激活了原本沉睡的投票權,增加了整體參與度。 更多討論聚焦於如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核心思路是降低投票購買的吸引力,同時提升「誠實」治理參與的回報。 值得注意的是,DAO 治理的亂象和...

查看原文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io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ไทย
  •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