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ON|Tether 副總裁:台灣供應鏈成穩定幣最佳應用場景

robot
摘要生成中

Tether 法遵暨牌照業務 VP Giles Dixon 於 9/1 的 FinTechON & AFA 峰會上,完整分享了穩定幣 (Stablecoin) 的發展脈絡、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以及國際監管加速下的挑戰與契機。他強調,穩定幣早已不只是投資套利工具,而是跨境貿易、支付、抗通膨的重要解方。

從套利到實際支付應用,穩定幣加速擴展中

Dixon 率先回顧,當初 Tether 發行穩定幣 USDT 只是為了克服交易所之間法幣轉移困難,方便投資人來快速套利。

但隨著時間推進,穩定幣的用途也逐步擴展當中,不是要與銀行競爭,而是在基礎建設不足或效率低落的地方發揮價值。他舉例,在阿根廷、土耳其,人民用 USDT 對抗貨幣貶值。在非洲部分地區,中產階級則依靠 USDT 進行低成本跨境支付。他直言:

「在缺乏金融基礎設施的地區,穩定幣就是最實際的解方。」

Dixon 指出,Tether 已從 0 發展到市值 1670 億美元,全球用戶約 4.5 億人,並且每月新增 2000 萬用戶。這顯示出穩定幣的需求真實存在,且擴散速度正不斷加快。

台灣供應鏈成穩定幣最佳應用場景

Dixon 特別強調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角色。他指出,全球仍有 30 億人沒有銀行帳戶,但這些人依舊想購買來自台灣的產品與服務。若能利用穩定幣進行結算,不僅能降低摩擦與貿易中斷風險,也能避免市場流失。

他提醒,即使僅有 1% 的跨境貿易因支付困難流失,對台灣來說都是巨額損失。穩定幣不只是替代,而是拓展新的機會與可能性。

台灣擁遠端工作優勢,穩定幣可解跨境支付難題

Dixon 分享自身經驗,他曾在英國商店因刷卡被拒而無法支付 3000 英鎊,顯示支付困境普遍存在於大小商家。

他補充,若全球有 25% 的觀光客因支付不便少花 100 美元,國家將損失數億美元觀光收入。他也觀察到,台灣作為遠端工作者聚集地,專業人員常面臨收款延遲與高額手續費。導入穩定幣後,不僅能縮短時間與成本,還能直接改善家庭收入與企業效率。

全球監管浪潮興起,推三大方向讓台灣參考

Dixon 強調,2025 年是「穩定幣監管元年」,各國已陸續建立規範。歐洲 MiCA 已上路、美國通過 GENIUS 法案、日本與阿聯酋、英國等地也積極推動。他認為,監管的共同目標是「保障消費者安全」與「建立市場信任」,並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參與。對台灣而言,正可觀察他國經驗,制定適合自己的規範。他建議三方向:

建立信任:監管是市場信任的基礎。

推動創新:清楚規範能讓金融與科技業安心發展。

全球定位:競爭力監管將吸引國際資金與企業進駐。

最後 Dixon 以 Tether 的模式作結尾,他表示,用戶存入 1 美元可換取 1 枚 USDT,背後美元投入儲備資產來確保 1:1 掛鉤。這涉及資產透明度、儲備管理與兌付能力,也是全球監管最關注的議題。

Tether 副總裁一在強調台灣供應鏈,就是穩定幣重要的應用場景

這篇文章 FinTechON|Tether 副總裁:台灣供應鏈成穩定幣最佳應用場景 最早出現於 鏈新聞 ABMedia。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