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Lambda?

新手5/6/2024, 2:22:31 PM
Lambda項目自2018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多個關鍵時刻。從項目啓動到白皮書發布,再到融資成功和核心代碼開源,每一步都標志着Lambda技術的不斷演進。隨着主網的上線,Lambda逐漸成爲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

引言

自2018年成立以來,Lambda一直在存儲和DePIN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數據可用性採樣(DAS)和長期數據持有證明(LPDP)方面也表現卓越。到2023年,Lambda已成爲一個模塊化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支持以太坊虛擬機(EVM),並利用智能合約進行高效的存儲結算。目前,Lambda正在經歷一次戰略性轉型,從其專有的共識網路轉向以太坊 Layer2 網路。

新的以太坊 Layer2 區塊鏈得到 Opstack 的支持,將專注於數據可用性,更好地服務於涉及 Rollups 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這將包括使用 DAS 的 PDP 算法和零知識證明工具(ZKG)來確保數據持續存儲。這次戰略性的轉變旨在增強基礎設施能力並更深度地融入以太坊生態系統。

什麼是Lambda?

Lambda是一個高速、先進且可擴展的Web3 AI基礎設施,它結合了L1區塊鏈和模塊化存儲網路。其目標是爲AI Dapp和NFT提供基於EIP-4844(LDA)和存儲服務(LWS)的永久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在經濟系統方面,Lambda將引入基於以太坊的Restake平台和基礎設施,提供領先的解決方案。

Lambda Network將採用全新的技術架構、共識網路、經濟模型、治理體系和智能合約系統,全面支持Web3應用場景,包括NFT、GameFi和DID。同時,通過Lambda Storage網路的數據存儲能力,Lambda Network能夠滿足各種Web3應用場景的數據存儲需求。

Lambda 生態系統

Lambda 生態經過多年發展,已經誕生出諸多的應用,涵蓋了數據存儲,NFT,域名等各個方面。以下將對其生態的主要三個部分做一介紹。

Genify

Genify是比特幣生態系統中首個生成銘文平台,也是領先的多鏈生成藝術平台,覆蓋了所有EVM區塊鏈。它聚集了超過10,000名生成藝術NFT收藏家和數百位全球知名生成藝術家,並成功推出了超過100個版本的生成藝術收藏品。

作爲多鏈生成藝術平台,Genify旨在通過生成藝術構建Web3加密藝術的新範式,建立起一個東方藝術生態系統。其目標是連接更多更優秀的藝術家,並探索更多尚未涉足藝術NFT領域的人才。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平台特性

  • 共享版稅交易協議:Genify認爲版稅不應成爲平台發展的絆腳石,而應該是促進社區共享、激勵流動性、獎勵收藏者貢獻的有效機制。因此,該平台將引入一項創新的共享版稅交易協議,構建激勵池,以激勵用戶參與交易並分享收入。
  • 策展系統:Genify致力於通過策展人制度建立繁榮的藝術家生態系統,構建Web3藝術影響力網路,不斷推廣平台作品,提升市場表現。
  • 繁榮多鏈藝術平台
  • 全棧基礎設施:Genify利用Lambda去中心化存儲網路的安全性、速度和可擴展性,拓展更豐富的生成藝術生態。基於Lambda的去中心化存儲,Genify提供全棧模塊,包括生成藝術測試、NFT交易協議、NFT發行協議和NFT存儲服務。

LWS

Lambda Web3服務,簡稱LWS,是由共識網路、存儲網路和去中心化存儲市場組成的綜合系統。作爲領先的永久存儲服務,LWS爲NFT和DAPP提供安全、高速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迄今爲止,LWS已在多個區塊鏈網路上部署,包括Conflux等,爲比特幣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生成藝術平台Genify提供安全存儲服務,保管超過30,000個NFT文件數據。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LWS 如何工作?

LWS 的主要角色包括驗證者(共識節點)、存儲提供者(存儲礦工)、存儲驗證者和存儲挑戰者。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存儲礦工,又稱爲存儲提供商,是負責存儲和保護用戶數據以獲取存儲獎勵的實體。驗證者則是運行共識網路的節點,其質押的$LAMB數量決定了其在網路中的權重。目前,存儲礦工和驗證者必須是同一實體,也就是說,必須先成爲驗證者,然後才能成爲存儲提供商。Lambda的數據存儲與區塊鏈帳本在物理上是分離的,由存儲礦工提供的存儲硬件來實現,可以看作是一種外包的數據存儲。StorageMarket是由Lambda網路上的EVM合約集合組成的。存儲市場將Lambda生態系統中存儲礦工的存儲容量視爲統一的存儲資源,並以統一的價格向客戶提供標準化的LWS存儲服務。

LWS技術架構

LWS中的數據有效存儲驗證通過LEVM上運行的PDP和Sector合約直接實現,與Lambda Network共識網路解耦。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以下主要角色:

用戶:數據存儲需求者和數據委托者。他們將數據委托給Lambda存儲網路(LWS),以永久存儲。用戶可以通過Filecoder訪問和使用存儲網路,Filecoder爲數據塊籤名並生成標籤。文件編碼器將標籤數據輸入到挑戰信息列表中,並使其可供整個網路使用。

存儲提供者:數據存儲提供者,即存儲礦工。存儲礦工需要提供存儲服務並向網路證明其可靠性以獲取激勵。他們將用戶數據與兼容的FIL網路同步,並在預定的挑戰週期內向PDP合約發送證明。證明基於被挑戰的數據塊的內容、標籤信息、挑戰信息以及系統自動生成的隨機數。經過驗證者驗證後,存儲提供者可以獲得激勵。

驗證者和挑戰者:驗證者和挑戰者是獨立的第三方實體。他們可以根據鏈上公開信息和存儲提供者的證明信息發起存儲挑戰並驗證數據的可靠性。他們不需要擁有數據的完整副本,並且可以是同一實體。挑戰者可以定期生成挑戰種子,任何人都可以成爲挑戰者,以確保網路數據的安全性。驗證者可以隨時查詢鏈上已驗證的信息,並在驗證後獲得激勵。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LWS 的優勢

  • 鏈的處理能力得到解放:Lambda 將共識網路的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增強了鏈的業務處理能力。這使得Lambda Network的基礎設施能夠承載Dapp並與鏈上存儲能力相結合,形成所有以存儲能力爲核心的Web3業務;
  • Lambda 可以通過升級合約來實現存儲功能的升級和迭代,減少Lambda Network發展過程中頻繁硬分叉升級對存儲業務的影響;
  • 通過使用標準定價市場,Lambda 在保證有效存儲的同時,降低了90%以上的存儲成本。這避免了自由市場中存儲礦工之間的惡意競價,從而無限提高存儲成本。

LDA

LDA(Lambda Data Availability)即Lambda數據可用性,是基於以太坊的EIP-4844的新技術標準。其目標是通過Lambda模塊化存儲爲DAPP提供持久、高效、完全可驗證的數據可用性層,從根本上改變了數據在以太坊上的存儲和訪問方式。 LDA的引入將對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數據管理和可用性產生深遠的影響,爲用戶和開發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的數據存儲和訪問體驗。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數據可用性(DA)、質押和重新質押已成爲未來一段時間內區塊鏈的核心發展主題。面對區塊鏈領域的三重困境,即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問題,對其解決方案的需求已變得迫在眉睫。Rollups技術通過將交易轉移到鏈外來應對這一挑戰。

Lambda利用其現有的LWS存儲能力,結合PDP和ZKG技術,以創新的方式解決了DA問題,並將其融入以太坊的安全框架中。這種戰略聯盟不僅加強了Lambda的DA解決方案,還爲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提供AVS、L2解決方案和Stake服務方面。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通過結合存儲技術,Lambda將提供持久、高效、完全可驗證的數據存儲層。通過整合Blob Space Market和可編程DA Suite,可顯著降低存儲成本並提高數據處理效率。Lambda計劃引入多個運營商參與重質押機制,實現微Blob聚合和完全去中心化的以太坊提交流程,確保Blob提交不依賴於任何中心化服務。LDA不僅滿足了Rollup開發者對高效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還爲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帶來了長期價值。

節點

Lambda基於Tendermint Core,這意味着它依賴於一組驗證者來保護網路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驗證者的作用是運行完整節點並通過廣播包含由驗證者私鑰籤名的加密籤名的投票來參與共識。他們負責在區塊鏈上提交新的區塊,並通過這項工作獲取收入。此外,驗證者還必須參與治理過程,通過對提案進行投票來影響網路的發展方向。驗證者的投票權重取決於他們在網路中所持有的總權益。

代幣經濟學

來源:https://www.lambda.im/

代碼: LAMB

代幣類型: ERC20

ICO 代幣價格: 1 LAMB = 0.01 USD

籌款目標: $5,000,000

代幣總數: 10,000,000,000

可用於代幣銷售: 30%

來源:https://icodrops.com/lambda/

Lambda計劃對原有的ERC20網路和Lambda主網資產$LAMB進行1:1遷移到新的$LAMBDA代幣。同時,將限制$LAMBDA代幣的總供應量,並引入新的燃燒和銷毀機制。Lambda生態基金還將推出長期的流動性獎勵和重新質押激勵,以促進存儲和數據可用性服務的發展。此舉旨在整合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強大安全功能,以提升Lambda的整體安全性。此次升級不僅確保了Lambda網路內的交易安全,也有助於新代幣$LAMBDA更好地融入以太坊生態系統,並增加其流動性。

以下是對$LAMB資產進行的升級和調整:

  1. ERC20 $LAMB將按照1:1的比例遷移到新合約,新代幣名爲$LAMBDA;
  2. 總供應量上限:設置$LAMBDA代幣的最大供應量爲100億枚。其中,初始流通量爲60億枚,剩餘的40億枚將被鎖定在生態基金合約中,用於未來的社區建設;
  3. 資產從$LAMB遷移到$LAMBDA的過程將採用1:1的兌換比例,;
  4. 流動性激勵:新的$LAMBDA資產將全面支持DEX交易,以增強其流動性;
  5. ReStake激勵:隨着引入新的Lambda DA和LWS存儲服務,Lambda將提供基於EigenLayer框架的高收益ReStake激勵,以維護網路的安全性。

團隊和融資信息

Lambda的創始人何曉陽是中國頂級基礎設施軟件專家和JVM社區成員,曾在BEA Systems和Oracle擔任工程師。 2015年被評爲“中國APM行業最佳企業家”。

李莫男(聯合創始人&CTO)——中國頂尖程序員,Coreseek、Log Insight創始人。

何冰清(聯合創始人)- OneAPM聯合創始人&CTO,負責OneAPM核心產品Application Insight的開發。

高海強(聯合創始人兼COO)- 網路優化公司ACSNO技術副總裁,2015年創立OneAPM安全子公司OneASP並擔任CEO。

趙海軍(聯合創始人)- OneAPM 技術副總裁,曾就職於去哪兒網、空中網,組建研發團隊負責產品開發和管理。

賈田- 清華大學碩士/學士、Bitfinex 分布式系統投資者、Bitfund 有限合夥人、FBG Capital 顧問、Zcash 顧問。賈田曾擔任百度和阿裏巴巴的高級開發人員。

孫中英- 前阿裏巴巴技術專家、前OKEX CTO,曾任OneAPM和OneASP的技術顧問。

總結

隨着區塊鏈領域的不斷演進,Lambda向以太坊Layer2網路的遷移標志着一次重要的戰略整合。這次遷移不僅加強了數據可用性服務和人工智能功能之間的聯系,同時也顯著提升了Lambda網路的經濟性、兼容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並簡化了開發和維護工作。此次升級突顯了Lambda對滿足長期數據可用性需求的承諾,支持分布式應用程序的發展,並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爲提升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效率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 Snow
譯者: Piper
審校: Piccolo、Wayne、Elisa、Ashley、Joyce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不作為 Gate.io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況下,複製、傳播或抄襲本文將違反《版權法》,Gate.io 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分享

目錄

什麼是Lambda?

新手5/6/2024, 2:22:31 PM
Lambda項目自2018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多個關鍵時刻。從項目啓動到白皮書發布,再到融資成功和核心代碼開源,每一步都標志着Lambda技術的不斷演進。隨着主網的上線,Lambda逐漸成爲區塊鏈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

引言

自2018年成立以來,Lambda一直在存儲和DePIN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數據可用性採樣(DAS)和長期數據持有證明(LPDP)方面也表現卓越。到2023年,Lambda已成爲一個模塊化的區塊鏈生態系統,支持以太坊虛擬機(EVM),並利用智能合約進行高效的存儲結算。目前,Lambda正在經歷一次戰略性轉型,從其專有的共識網路轉向以太坊 Layer2 網路。

新的以太坊 Layer2 區塊鏈得到 Opstack 的支持,將專注於數據可用性,更好地服務於涉及 Rollups 和人工智能的應用程序。這將包括使用 DAS 的 PDP 算法和零知識證明工具(ZKG)來確保數據持續存儲。這次戰略性的轉變旨在增強基礎設施能力並更深度地融入以太坊生態系統。

什麼是Lambda?

Lambda是一個高速、先進且可擴展的Web3 AI基礎設施,它結合了L1區塊鏈和模塊化存儲網路。其目標是爲AI Dapp和NFT提供基於EIP-4844(LDA)和存儲服務(LWS)的永久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在經濟系統方面,Lambda將引入基於以太坊的Restake平台和基礎設施,提供領先的解決方案。

Lambda Network將採用全新的技術架構、共識網路、經濟模型、治理體系和智能合約系統,全面支持Web3應用場景,包括NFT、GameFi和DID。同時,通過Lambda Storage網路的數據存儲能力,Lambda Network能夠滿足各種Web3應用場景的數據存儲需求。

Lambda 生態系統

Lambda 生態經過多年發展,已經誕生出諸多的應用,涵蓋了數據存儲,NFT,域名等各個方面。以下將對其生態的主要三個部分做一介紹。

Genify

Genify是比特幣生態系統中首個生成銘文平台,也是領先的多鏈生成藝術平台,覆蓋了所有EVM區塊鏈。它聚集了超過10,000名生成藝術NFT收藏家和數百位全球知名生成藝術家,並成功推出了超過100個版本的生成藝術收藏品。

作爲多鏈生成藝術平台,Genify旨在通過生成藝術構建Web3加密藝術的新範式,建立起一個東方藝術生態系統。其目標是連接更多更優秀的藝術家,並探索更多尚未涉足藝術NFT領域的人才。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平台特性

  • 共享版稅交易協議:Genify認爲版稅不應成爲平台發展的絆腳石,而應該是促進社區共享、激勵流動性、獎勵收藏者貢獻的有效機制。因此,該平台將引入一項創新的共享版稅交易協議,構建激勵池,以激勵用戶參與交易並分享收入。
  • 策展系統:Genify致力於通過策展人制度建立繁榮的藝術家生態系統,構建Web3藝術影響力網路,不斷推廣平台作品,提升市場表現。
  • 繁榮多鏈藝術平台
  • 全棧基礎設施:Genify利用Lambda去中心化存儲網路的安全性、速度和可擴展性,拓展更豐富的生成藝術生態。基於Lambda的去中心化存儲,Genify提供全棧模塊,包括生成藝術測試、NFT交易協議、NFT發行協議和NFT存儲服務。

LWS

Lambda Web3服務,簡稱LWS,是由共識網路、存儲網路和去中心化存儲市場組成的綜合系統。作爲領先的永久存儲服務,LWS爲NFT和DAPP提供安全、高速的數據存儲解決方案。迄今爲止,LWS已在多個區塊鏈網路上部署,包括Conflux等,爲比特幣生態系統中最大的生成藝術平台Genify提供安全存儲服務,保管超過30,000個NFT文件數據。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LWS 如何工作?

LWS 的主要角色包括驗證者(共識節點)、存儲提供者(存儲礦工)、存儲驗證者和存儲挑戰者。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存儲礦工,又稱爲存儲提供商,是負責存儲和保護用戶數據以獲取存儲獎勵的實體。驗證者則是運行共識網路的節點,其質押的$LAMB數量決定了其在網路中的權重。目前,存儲礦工和驗證者必須是同一實體,也就是說,必須先成爲驗證者,然後才能成爲存儲提供商。Lambda的數據存儲與區塊鏈帳本在物理上是分離的,由存儲礦工提供的存儲硬件來實現,可以看作是一種外包的數據存儲。StorageMarket是由Lambda網路上的EVM合約集合組成的。存儲市場將Lambda生態系統中存儲礦工的存儲容量視爲統一的存儲資源,並以統一的價格向客戶提供標準化的LWS存儲服務。

LWS技術架構

LWS中的數據有效存儲驗證通過LEVM上運行的PDP和Sector合約直接實現,與Lambda Network共識網路解耦。在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以下主要角色:

用戶:數據存儲需求者和數據委托者。他們將數據委托給Lambda存儲網路(LWS),以永久存儲。用戶可以通過Filecoder訪問和使用存儲網路,Filecoder爲數據塊籤名並生成標籤。文件編碼器將標籤數據輸入到挑戰信息列表中,並使其可供整個網路使用。

存儲提供者:數據存儲提供者,即存儲礦工。存儲礦工需要提供存儲服務並向網路證明其可靠性以獲取激勵。他們將用戶數據與兼容的FIL網路同步,並在預定的挑戰週期內向PDP合約發送證明。證明基於被挑戰的數據塊的內容、標籤信息、挑戰信息以及系統自動生成的隨機數。經過驗證者驗證後,存儲提供者可以獲得激勵。

驗證者和挑戰者:驗證者和挑戰者是獨立的第三方實體。他們可以根據鏈上公開信息和存儲提供者的證明信息發起存儲挑戰並驗證數據的可靠性。他們不需要擁有數據的完整副本,並且可以是同一實體。挑戰者可以定期生成挑戰種子,任何人都可以成爲挑戰者,以確保網路數據的安全性。驗證者可以隨時查詢鏈上已驗證的信息,並在驗證後獲得激勵。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LWS 的優勢

  • 鏈的處理能力得到解放:Lambda 將共識網路的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增強了鏈的業務處理能力。這使得Lambda Network的基礎設施能夠承載Dapp並與鏈上存儲能力相結合,形成所有以存儲能力爲核心的Web3業務;
  • Lambda 可以通過升級合約來實現存儲功能的升級和迭代,減少Lambda Network發展過程中頻繁硬分叉升級對存儲業務的影響;
  • 通過使用標準定價市場,Lambda 在保證有效存儲的同時,降低了90%以上的存儲成本。這避免了自由市場中存儲礦工之間的惡意競價,從而無限提高存儲成本。

LDA

LDA(Lambda Data Availability)即Lambda數據可用性,是基於以太坊的EIP-4844的新技術標準。其目標是通過Lambda模塊化存儲爲DAPP提供持久、高效、完全可驗證的數據可用性層,從根本上改變了數據在以太坊上的存儲和訪問方式。 LDA的引入將對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數據管理和可用性產生深遠的影響,爲用戶和開發者帶來更高效、更安全的數據存儲和訪問體驗。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在以太坊生態系統中,數據可用性(DA)、質押和重新質押已成爲未來一段時間內區塊鏈的核心發展主題。面對區塊鏈領域的三重困境,即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問題,對其解決方案的需求已變得迫在眉睫。Rollups技術通過將交易轉移到鏈外來應對這一挑戰。

Lambda利用其現有的LWS存儲能力,結合PDP和ZKG技術,以創新的方式解決了DA問題,並將其融入以太坊的安全框架中。這種戰略聯盟不僅加強了Lambda的DA解決方案,還爲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在提供AVS、L2解決方案和Stake服務方面。

來源:https://lambdanetwork.medium.com

通過結合存儲技術,Lambda將提供持久、高效、完全可驗證的數據存儲層。通過整合Blob Space Market和可編程DA Suite,可顯著降低存儲成本並提高數據處理效率。Lambda計劃引入多個運營商參與重質押機制,實現微Blob聚合和完全去中心化的以太坊提交流程,確保Blob提交不依賴於任何中心化服務。LDA不僅滿足了Rollup開發者對高效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的需求,還爲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帶來了長期價值。

節點

Lambda基於Tendermint Core,這意味着它依賴於一組驗證者來保護網路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驗證者的作用是運行完整節點並通過廣播包含由驗證者私鑰籤名的加密籤名的投票來參與共識。他們負責在區塊鏈上提交新的區塊,並通過這項工作獲取收入。此外,驗證者還必須參與治理過程,通過對提案進行投票來影響網路的發展方向。驗證者的投票權重取決於他們在網路中所持有的總權益。

代幣經濟學

來源:https://www.lambda.im/

代碼: LAMB

代幣類型: ERC20

ICO 代幣價格: 1 LAMB = 0.01 USD

籌款目標: $5,000,000

代幣總數: 10,000,000,000

可用於代幣銷售: 30%

來源:https://icodrops.com/lambda/

Lambda計劃對原有的ERC20網路和Lambda主網資產$LAMB進行1:1遷移到新的$LAMBDA代幣。同時,將限制$LAMBDA代幣的總供應量,並引入新的燃燒和銷毀機制。Lambda生態基金還將推出長期的流動性獎勵和重新質押激勵,以促進存儲和數據可用性服務的發展。此舉旨在整合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強大安全功能,以提升Lambda的整體安全性。此次升級不僅確保了Lambda網路內的交易安全,也有助於新代幣$LAMBDA更好地融入以太坊生態系統,並增加其流動性。

以下是對$LAMB資產進行的升級和調整:

  1. ERC20 $LAMB將按照1:1的比例遷移到新合約,新代幣名爲$LAMBDA;
  2. 總供應量上限:設置$LAMBDA代幣的最大供應量爲100億枚。其中,初始流通量爲60億枚,剩餘的40億枚將被鎖定在生態基金合約中,用於未來的社區建設;
  3. 資產從$LAMB遷移到$LAMBDA的過程將採用1:1的兌換比例,;
  4. 流動性激勵:新的$LAMBDA資產將全面支持DEX交易,以增強其流動性;
  5. ReStake激勵:隨着引入新的Lambda DA和LWS存儲服務,Lambda將提供基於EigenLayer框架的高收益ReStake激勵,以維護網路的安全性。

團隊和融資信息

Lambda的創始人何曉陽是中國頂級基礎設施軟件專家和JVM社區成員,曾在BEA Systems和Oracle擔任工程師。 2015年被評爲“中國APM行業最佳企業家”。

李莫男(聯合創始人&CTO)——中國頂尖程序員,Coreseek、Log Insight創始人。

何冰清(聯合創始人)- OneAPM聯合創始人&CTO,負責OneAPM核心產品Application Insight的開發。

高海強(聯合創始人兼COO)- 網路優化公司ACSNO技術副總裁,2015年創立OneAPM安全子公司OneASP並擔任CEO。

趙海軍(聯合創始人)- OneAPM 技術副總裁,曾就職於去哪兒網、空中網,組建研發團隊負責產品開發和管理。

賈田- 清華大學碩士/學士、Bitfinex 分布式系統投資者、Bitfund 有限合夥人、FBG Capital 顧問、Zcash 顧問。賈田曾擔任百度和阿裏巴巴的高級開發人員。

孫中英- 前阿裏巴巴技術專家、前OKEX CTO,曾任OneAPM和OneASP的技術顧問。

總結

隨着區塊鏈領域的不斷演進,Lambda向以太坊Layer2網路的遷移標志着一次重要的戰略整合。這次遷移不僅加強了數據可用性服務和人工智能功能之間的聯系,同時也顯著提升了Lambda網路的經濟性、兼容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並簡化了開發和維護工作。此次升級突顯了Lambda對滿足長期數據可用性需求的承諾,支持分布式應用程序的發展,並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爲提升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可擴展性、安全性和效率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 Snow
譯者: Piper
審校: Piccolo、Wayne、Elisa、Ashley、Joyce
* 投資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本文不作為 Gate.io 提供的投資理財建議或其他任何類型的建議。
*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況下,複製、傳播或抄襲本文將違反《版權法》,Gate.io 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