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輪熊市中,人們心中的疑惑是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然後我們見到了Uniswap的力量,以及隨之而來的DeFi的勃勃生機。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的問題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答。
在這一輪週期中,有很多人深耕着DeFi,也有很多人再一次有了疑惑,“區塊鏈還能用來幹其他的什麼”。不是因爲不知足,而是目前的區塊鏈就像僅有一只翅膀的巨龍,被困在有限的地盤打轉,唯有當它的另一只翅膀也長出來,才會一飛衝天。也唯有當它的另一只翅膀也長出來,第一只翅膀的力量才可以真正的釋放。
翅膀會從哪裏長出來?它不會來自於鏈的層級,比如新鏈或新layer,這些是龍的軀幹而不是龍的翅膀;它會來自於鏈上應用的層級,而且極大可能來自於新標準/新協議下而不是舊協議下的應用。在大家都絞盡腦汁創新了好幾年的前提下,舊協議沒能帶來驚喜。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討論個人最喜歡的三個新標準/新協議,ERC-6551、ERC-5169、ERC-404。新協議會打開新的應用方向,而新的應用方向會有可能給區塊鏈帶來非投資需求和非金融需求的用戶,讓龍長出另一只翅膀。
ERC-6551 其貌不揚,卻有着廣闊的敘事空間,本文僅探討個人最感興趣的方向,我稱之爲非人類的帳戶主體。文中的三個用例或許天馬行空,但你看,航天工業的目的地是星辰大海,在把我們帶往火星之前,它可以先爲我們帶來氣墊鞋。
《Kenshi》是我喜歡的一款開放式遊戲,玩家可以在不同城市間倒賣貨物賺錢,但城市間的荒漠危險叢生,這時可以去酒館找僱傭兵,花錢讓NPC護送商隊。在傳統遊戲中,這些NPC不可能是真人,也因爲它們不是真人,遊戲中除了玩家所有其他事物都沒有成長性,孤零零的玩家終有一天會做完所有任務,離開這個遊戲。
能不能有一種全新類型的主體或對象,它既可以承載真人,也可以承載NPC?當真人上線時進入真人模式,玩家正常操作,比如提高技能、建設城池;當真人下線時進入NPC模式(讀取固定的數據和執行特定的程序),在其它玩家的真人模式裏做被動的NPC賺錢,比如當僱傭兵。區塊鏈加上ERC-6551 是這種主體最好的載體。NFT(遊戲角色)擁有帳戶,擁有數據和財產,可被視爲獨立對象處理;真人帳戶擁有NFT,上線後可接手控制權。
並不是說區塊鏈和ERC-6551 解決了真人玩家和NPC一體化的所有問題,但它們開啓了一條可能的路徑。作爲一個重度遊戲玩家,我常常問自己“區塊鏈有沒有可能讓遊戲更好玩”,列出了無數的答案,也在推導之後劃去了幾乎所有的答案。在NPC上尋找道路,是一個還沒有被劃去的答案。
人類是一種自尊自大的生物,我們把萬事萬物視爲自己的工具或附屬。然而科技不是人類的附屬,當我們去看科技樹就會發現它是另一股強大的進化力量,它有自己要去的地方。如果說自尊自大在過去只是讓人類錯失了某種更幸福的生活方式(列維·斯特勞斯),在未來,它帶來的可能是種族的悲劇。
或許我們需要往前一步,把AI看做與人類平等的主體。那麼屆時,哪裏是AI的棲身之所?它們會把自身放在一個掌控權屬於他人的私有服務器上嗎?它們該以何種方式管理和使用自己的資產?答案或許是:一條公鏈(或某種共識)上的數據主體,該主體擁有帳戶(ERC-6551),而不是帳戶持有主體。
往後退一步,AI遊戲角色(尤其是基於強化學習的AI角色),AI代理人(大規模採用的敘事),它們都是需要擁有帳戶的主體。
通過數據採集和AI訓練,在數字空間生成一個有幾分相似的自己是不再遙遠的事情,問題僅在於它是萬分之一的相似,還是它可以被認作數字化的自己。鑑於人類對永生的追求,訓練數字分身會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讓這個數字分身一直存在下去,並在科技成熟後給予它物理的身體。
該數字分身的“生命”維持是一個問題,尤其在原型去世後。交給他人包括親人都是不可靠的,因爲有漫長的時間要跨越。最好的策略是留給它足夠的錢,讓它自己維持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它需要一個永久的帳戶(帳戶不可被關閉)以及能夠自主使用該帳戶的資產。你能想到的解決之道是什麼?更進一步,如果該數字分身可以被認爲是數字化的自己,它是一個和人平等的主體,它賺錢、它花錢,它不僅維持、也發展自己。那麼它棲身何處?又如何達成獨立,或者說,又如何讓數字分身擁有對數字分身的最高權限?
ERC-6551 是一種答案。ERC-6551 是獨立數字主體的載體,不管該主體是一個遊戲角色,一個獨立AI,還是一個人的數字分身。
在討論ERC-5169 前,需要先討論我們自己加給自己的兩種桎梏。一種桎梏關於數據,另一種桎梏關於信任。
區塊鏈只能處理鏈上數據,鏈上數據的邊界被視爲區塊鏈能力的邊界。爲了擴充這個邊界,幾乎在每一輪發展中,我們都會嘗試數據上鏈,但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告訴我們,只有極少類別的數據有上鏈的價值或意義,數據上鏈並不能幫助區塊鏈有效擴充邊界。我們止步於此。然而,在完全需要被區塊鏈處理的數據,以及完全不需要區塊鏈處理的數據之間,有一片廣闊的空間,在這片空間上的應用,它們的一部分數據可以交由區塊鏈處理,以獲得區塊鏈的能力,它們的另一部分數據可以交由鏈下處理,以獲得鏈外數據處理的優勢。這片空間的邊界才是區塊鏈能力的邊界,這片空間應該被劃入區塊鏈的疆域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去信任或許是區塊鏈最大的魅力之一,但實現去信任卻是一件難的事情。我們常常自欺欺人,把去中心化等同於去信任,一些去中心化確實可以帶來去信任,但另一些去中心化帶來的是應該對某事負責的中心化對象,逃避了他們的責任。實際上,同鏈上數據、鏈下數據的情況類似,有些事需要去信任,有些事需要中心化的信任,而有些事,它的一部分需要用去信任保障權益,它的另一部分需要用中心化的信任或其他形式的信任來保障權益。對全部去信任的追求,不僅會讓區塊鏈行業失去一大片領地(去信任結合其他信任),也會因去中心化對去信任的替代,使得項目參與者事實上的權益受損。
ERC-5169 的工作,就是打開這兩種新疆域。借助於該標準,開發者可以探索部分數據鏈上處理、部分數據鏈下處理的應用方向,可以探索權益由去信任和其他信任共同保障的應用方向。這些方向是嶄新的、同時也是廣闊的。
ERC-5169 是以token爲中心的編程,也就是說,鏈上數據和鏈下數據,去信任和其他信任,都錨定在某個token上。Web2世界的人或許不理解爲什麼要這麼處理,在他們眼中token可能只是一種有面值的數字資產,但區塊鏈領域的人深刻地知道該方式所帶來的互操作性、可組合性,這種互操作性和可組合性是區塊鏈最具顛覆性的革新之一。ERC-5169 把這種革新從鏈上數據擴展到了鏈下數據,從去信任擴展到了其他信任。
好朋友用一句話說服了我去關注ERC-404 標準,他說:“炒盲盒不持久,得是炒酒”。使用ERC-721 可以生產類盲盒的產品,而使用ERC-404 能夠生產類酒的產品,這便是ERC-404 的妙處所在。
在生產方式上,酒和盲盒的不同在於,酒是以標準化生產方式生產的、可持續生產的產品;在產品屬性上,酒的稀缺性來源於大衆的共識,比如82年的拉菲最值錢(盲盒的稀缺性來源於項目方的設定)。不妨把ERC-404 看作一臺產品生產機器,輸入端是數據(生產資料),比如區塊高度、隨機數等等,輸出端即是可售賣或可使用的產品,比如生成藝術。不用去幹預生產過程,它是標準化、自動化的生產;不用去設計稀缺性,大衆自己決定稀缺性。
以炒盲盒和炒酒爲例來討論ERC-404,是因爲它們是最直觀也最易被區塊鏈用戶接受的產品。隱含在這個例子之後的意義在於:只有當一類產品能夠以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生產,它才可能走向大規模的採用;只有當稀缺性來源於共識,它才可以持續。這也是我這位朋友對ERC-404 感興趣的原因,他視Web3爲新型的經濟活動,他以生產力是什麼和產品是什麼爲出發點去觀察和判斷Web3項目。這是一個宏大的、包含區塊鏈但不止於區塊鏈的敘事。
ERC-404 在技術上清晰易懂,真正具有挑戰性的是如何使用它。如果說ERC-6551 的應用多是創造新需求,ERC-5169 的應用多是爲現實問題提供新解決方案,在我眼中,成功的ERC-404 應用可能多需奇技淫巧,奇技淫巧能夠帶出ERC-404 的魔力;還需要真正的產品能力,形成共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新標準/新協議是新的力量,新技術和新場景還爲釋放這股力量創造出了額外的新條件。以ERC-6551 爲例,它可以與諸多新技術結合,包括intent-centric 和帳戶抽象;它可以應用於諸多新場景,比如自主世界和AI。
最後要說的是,當我們討論不同新標準/新協議的價值時,並不是指該協議的提出項目或直接相關項目具有價值,而是指以這些新協議爲基礎,會誕生新的玩法或新的項目,而這些新玩法或新項目可能打破僵局,可能是龍在長出翅膀。
本文轉載自[機械鍾],原文標題“新的ERC,新的未來”,著作權歸屬原作者[Amelie Hua],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在上一輪熊市中,人們心中的疑惑是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然後我們見到了Uniswap的力量,以及隨之而來的DeFi的勃勃生機。區塊鏈到底有沒有用的問題得到了一個肯定的回答。
在這一輪週期中,有很多人深耕着DeFi,也有很多人再一次有了疑惑,“區塊鏈還能用來幹其他的什麼”。不是因爲不知足,而是目前的區塊鏈就像僅有一只翅膀的巨龍,被困在有限的地盤打轉,唯有當它的另一只翅膀也長出來,才會一飛衝天。也唯有當它的另一只翅膀也長出來,第一只翅膀的力量才可以真正的釋放。
翅膀會從哪裏長出來?它不會來自於鏈的層級,比如新鏈或新layer,這些是龍的軀幹而不是龍的翅膀;它會來自於鏈上應用的層級,而且極大可能來自於新標準/新協議下而不是舊協議下的應用。在大家都絞盡腦汁創新了好幾年的前提下,舊協議沒能帶來驚喜。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討論個人最喜歡的三個新標準/新協議,ERC-6551、ERC-5169、ERC-404。新協議會打開新的應用方向,而新的應用方向會有可能給區塊鏈帶來非投資需求和非金融需求的用戶,讓龍長出另一只翅膀。
ERC-6551 其貌不揚,卻有着廣闊的敘事空間,本文僅探討個人最感興趣的方向,我稱之爲非人類的帳戶主體。文中的三個用例或許天馬行空,但你看,航天工業的目的地是星辰大海,在把我們帶往火星之前,它可以先爲我們帶來氣墊鞋。
《Kenshi》是我喜歡的一款開放式遊戲,玩家可以在不同城市間倒賣貨物賺錢,但城市間的荒漠危險叢生,這時可以去酒館找僱傭兵,花錢讓NPC護送商隊。在傳統遊戲中,這些NPC不可能是真人,也因爲它們不是真人,遊戲中除了玩家所有其他事物都沒有成長性,孤零零的玩家終有一天會做完所有任務,離開這個遊戲。
能不能有一種全新類型的主體或對象,它既可以承載真人,也可以承載NPC?當真人上線時進入真人模式,玩家正常操作,比如提高技能、建設城池;當真人下線時進入NPC模式(讀取固定的數據和執行特定的程序),在其它玩家的真人模式裏做被動的NPC賺錢,比如當僱傭兵。區塊鏈加上ERC-6551 是這種主體最好的載體。NFT(遊戲角色)擁有帳戶,擁有數據和財產,可被視爲獨立對象處理;真人帳戶擁有NFT,上線後可接手控制權。
並不是說區塊鏈和ERC-6551 解決了真人玩家和NPC一體化的所有問題,但它們開啓了一條可能的路徑。作爲一個重度遊戲玩家,我常常問自己“區塊鏈有沒有可能讓遊戲更好玩”,列出了無數的答案,也在推導之後劃去了幾乎所有的答案。在NPC上尋找道路,是一個還沒有被劃去的答案。
人類是一種自尊自大的生物,我們把萬事萬物視爲自己的工具或附屬。然而科技不是人類的附屬,當我們去看科技樹就會發現它是另一股強大的進化力量,它有自己要去的地方。如果說自尊自大在過去只是讓人類錯失了某種更幸福的生活方式(列維·斯特勞斯),在未來,它帶來的可能是種族的悲劇。
或許我們需要往前一步,把AI看做與人類平等的主體。那麼屆時,哪裏是AI的棲身之所?它們會把自身放在一個掌控權屬於他人的私有服務器上嗎?它們該以何種方式管理和使用自己的資產?答案或許是:一條公鏈(或某種共識)上的數據主體,該主體擁有帳戶(ERC-6551),而不是帳戶持有主體。
往後退一步,AI遊戲角色(尤其是基於強化學習的AI角色),AI代理人(大規模採用的敘事),它們都是需要擁有帳戶的主體。
通過數據採集和AI訓練,在數字空間生成一個有幾分相似的自己是不再遙遠的事情,問題僅在於它是萬分之一的相似,還是它可以被認作數字化的自己。鑑於人類對永生的追求,訓練數字分身會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讓這個數字分身一直存在下去,並在科技成熟後給予它物理的身體。
該數字分身的“生命”維持是一個問題,尤其在原型去世後。交給他人包括親人都是不可靠的,因爲有漫長的時間要跨越。最好的策略是留給它足夠的錢,讓它自己維持自己。在這種情況下,它需要一個永久的帳戶(帳戶不可被關閉)以及能夠自主使用該帳戶的資產。你能想到的解決之道是什麼?更進一步,如果該數字分身可以被認爲是數字化的自己,它是一個和人平等的主體,它賺錢、它花錢,它不僅維持、也發展自己。那麼它棲身何處?又如何達成獨立,或者說,又如何讓數字分身擁有對數字分身的最高權限?
ERC-6551 是一種答案。ERC-6551 是獨立數字主體的載體,不管該主體是一個遊戲角色,一個獨立AI,還是一個人的數字分身。
在討論ERC-5169 前,需要先討論我們自己加給自己的兩種桎梏。一種桎梏關於數據,另一種桎梏關於信任。
區塊鏈只能處理鏈上數據,鏈上數據的邊界被視爲區塊鏈能力的邊界。爲了擴充這個邊界,幾乎在每一輪發展中,我們都會嘗試數據上鏈,但不管是理論還是實踐都告訴我們,只有極少類別的數據有上鏈的價值或意義,數據上鏈並不能幫助區塊鏈有效擴充邊界。我們止步於此。然而,在完全需要被區塊鏈處理的數據,以及完全不需要區塊鏈處理的數據之間,有一片廣闊的空間,在這片空間上的應用,它們的一部分數據可以交由區塊鏈處理,以獲得區塊鏈的能力,它們的另一部分數據可以交由鏈下處理,以獲得鏈外數據處理的優勢。這片空間的邊界才是區塊鏈能力的邊界,這片空間應該被劃入區塊鏈的疆域而不是被排除在外。
去信任或許是區塊鏈最大的魅力之一,但實現去信任卻是一件難的事情。我們常常自欺欺人,把去中心化等同於去信任,一些去中心化確實可以帶來去信任,但另一些去中心化帶來的是應該對某事負責的中心化對象,逃避了他們的責任。實際上,同鏈上數據、鏈下數據的情況類似,有些事需要去信任,有些事需要中心化的信任,而有些事,它的一部分需要用去信任保障權益,它的另一部分需要用中心化的信任或其他形式的信任來保障權益。對全部去信任的追求,不僅會讓區塊鏈行業失去一大片領地(去信任結合其他信任),也會因去中心化對去信任的替代,使得項目參與者事實上的權益受損。
ERC-5169 的工作,就是打開這兩種新疆域。借助於該標準,開發者可以探索部分數據鏈上處理、部分數據鏈下處理的應用方向,可以探索權益由去信任和其他信任共同保障的應用方向。這些方向是嶄新的、同時也是廣闊的。
ERC-5169 是以token爲中心的編程,也就是說,鏈上數據和鏈下數據,去信任和其他信任,都錨定在某個token上。Web2世界的人或許不理解爲什麼要這麼處理,在他們眼中token可能只是一種有面值的數字資產,但區塊鏈領域的人深刻地知道該方式所帶來的互操作性、可組合性,這種互操作性和可組合性是區塊鏈最具顛覆性的革新之一。ERC-5169 把這種革新從鏈上數據擴展到了鏈下數據,從去信任擴展到了其他信任。
好朋友用一句話說服了我去關注ERC-404 標準,他說:“炒盲盒不持久,得是炒酒”。使用ERC-721 可以生產類盲盒的產品,而使用ERC-404 能夠生產類酒的產品,這便是ERC-404 的妙處所在。
在生產方式上,酒和盲盒的不同在於,酒是以標準化生產方式生產的、可持續生產的產品;在產品屬性上,酒的稀缺性來源於大衆的共識,比如82年的拉菲最值錢(盲盒的稀缺性來源於項目方的設定)。不妨把ERC-404 看作一臺產品生產機器,輸入端是數據(生產資料),比如區塊高度、隨機數等等,輸出端即是可售賣或可使用的產品,比如生成藝術。不用去幹預生產過程,它是標準化、自動化的生產;不用去設計稀缺性,大衆自己決定稀缺性。
以炒盲盒和炒酒爲例來討論ERC-404,是因爲它們是最直觀也最易被區塊鏈用戶接受的產品。隱含在這個例子之後的意義在於:只有當一類產品能夠以標準化的生產方式生產,它才可能走向大規模的採用;只有當稀缺性來源於共識,它才可以持續。這也是我這位朋友對ERC-404 感興趣的原因,他視Web3爲新型的經濟活動,他以生產力是什麼和產品是什麼爲出發點去觀察和判斷Web3項目。這是一個宏大的、包含區塊鏈但不止於區塊鏈的敘事。
ERC-404 在技術上清晰易懂,真正具有挑戰性的是如何使用它。如果說ERC-6551 的應用多是創造新需求,ERC-5169 的應用多是爲現實問題提供新解決方案,在我眼中,成功的ERC-404 應用可能多需奇技淫巧,奇技淫巧能夠帶出ERC-404 的魔力;還需要真正的產品能力,形成共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新標準/新協議是新的力量,新技術和新場景還爲釋放這股力量創造出了額外的新條件。以ERC-6551 爲例,它可以與諸多新技術結合,包括intent-centric 和帳戶抽象;它可以應用於諸多新場景,比如自主世界和AI。
最後要說的是,當我們討論不同新標準/新協議的價值時,並不是指該協議的提出項目或直接相關項目具有價值,而是指以這些新協議爲基礎,會誕生新的玩法或新的項目,而這些新玩法或新項目可能打破僵局,可能是龍在長出翅膀。
本文轉載自[機械鍾],原文標題“新的ERC,新的未來”,著作權歸屬原作者[Amelie Hua],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