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 Polyflow

中級3/20/2025, 1:07:51 AM
PolyFlow 是一種用於加密資產操作的AI驅動的模塊化協議。PID (Web3 Payment ID) 是一種通過零知識證明構建的去中心化身份認證解決方案。結合模塊化設計和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數據結構,PolyFlow 的目標是確保合作伙伴擁有安全、高效、成本效益高且合規友好的基礎設施,以充分利用 PayFi 和資產運營。該協議通過智能合約和零知識證明技術,為用戶提供去中心化的身份驗證和支付處理服務,同時確保交易的隱私性和安全性。

簡介

PolyFlow是一種用於加密資產操作的AI驅動的模塊化協議。PID (Web3 Payment ID)是一種通過零知識證明構建的去中心化身份認證解決方案。結合模塊化設計和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數據結構,PolyFlow的目標是確保合作伙伴擁有安全、安全、成本效益高且合規友好的基礎設施,以充分利用 PayFi 和資產運營。

融資背景


融資背景(圖源https://www.rootdata.com/Projects/detail/Polyflow?k=MTI1OTc%3D)

據RootData顯示,Polyflow 的融資方為 Hash Global 和 ZC Capital 。但暫時未對外披露詳細的融資日期和金額。

核心團隊

在Polyflow的官網上顯示,其核心團隊由聯合創始人 Raymond Qu 、聯合創始人 Shine Sha 、首席財務官 Chuck Zhang 、首席技術官 Peter Chen 和市場主管 Fabio Toffani 組成。其中 Raymond 目前同時在支付公司匯元通和 Airswift 擔任創始人,在支付領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資源。

Polyflow的意義

在當前加密支付的商業模式中,無論是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還是資產管理服務提供商,大多數都以中心化的方式運作。這些中心化的機構缺乏透明度,交易對手之間的風險很容易導致單點故障。此外,中心化的決策導致託管風險普遍存在。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該行業,大大增加了交易的複雜性,並引起監管機構的擔憂:

  • 中心化託管:持有用戶相關私鑰的機構使用戶資產面臨重大的託管風險。
  • 傳統法定貨幣結算:當前的加密支付模式是過渡性的,必須與傳統法定貨幣結算系統相結合,從而導致成本增加和效率低下。
  • 監管盲點:不透明的中心化機構,加上不完善的加密貨幣法律框架,對監管帶來重大挑戰。
  • 服務限制:單一機構支持有限類別的加密貨幣支付服務,難以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
  • DeFi 不兼容性:中心化機構無法有效融入 DeFi 生態,阻礙了 PayFi 的廣泛應用。

核心功能

加密支付與 DeFi 的融合催生了 PayFi。PayFi 尋求一個全新的基礎設施來支持其實施並解決複雜的合規問題。PolyFlow 一直被視為旨在為 PayFi 構建金融基礎設施的先驅協議之一。

PolyFlow 的核心理念圍繞模塊化設計,推出 Payment ID(PID)和 Payment Liquidity Pool(PLP)兩個關鍵組件,將之前由中心化機構控制的交易信息流和資金流解構,並獲取其價值。通過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它增強了對監管標準的遵守,並降低了整個交易過程中的託管風險。此外,PolyFlow 利用區塊鏈功能與 DeFi 生態系統對接,促進 PayFi 應用的廣泛採用。

Polyflow 的在區塊鏈上的應用場景包括:

  • 實現加密貨幣大規模採用的更簡單的網關
  • 無需託管,確保合規
  • 利用 ZK(零知識)技術保護隱私
  • 通過為支付交易提供流動性而產生的DeFi收益
  • 專有 PID 層,促進跨職能交易
  • 用於結算執行的綜合流動資金池
  • 多功能 Dapps 擴展產品和功能

與傳統支付機構的對比:

1、付款ID(PID)

PID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ID,與加密的用戶隱私保護 KYC/KYB 信息掛鉤,將用戶與跨平臺可驗證的憑證關聯起來,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 合規訪問: PID 可以包含來自不同平臺的驗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二維碼方便地共享。這種結構化的身份識別和交易管理方法簡化了合作伙伴的驗證流程,同時保持與 DeFi 生態系統的兼容性。重要的是,它彌合了以前由中心化機構構建的信息孤島,通過 PID 連接了一個開放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統,為整個傳統金融/DeFi 生態系統賦能。
  • 隱私保護: PID 利用零知識證明等各種技術來履行反洗錢 (AML) 和反恐怖主義融資 (CTF) 義務,同時又不損害用戶隱私。這是用戶參與傳統金融/DeFi 生態系統的先決條件。
  • 數據主權: PID 源於對交易信息流的拆分,一方面向監管機構反饋資金流向,滿足合規要求,另一方面將區塊鏈上的行為數據回饋給個人用戶,用戶可以貢獻 PID 標記的數據用於 AI 分析,以換取獎勵和代幣激勵,這有別於過去中心化機構通過竊取此類數據獲利的做法。此外,PID 在構建鏈上信用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PID特點

可驗證憑證

PID 是一個 DID(去中心化標識符),賦予用戶具有支付屬性的可驗證身份信息。用戶可以從 Polyflow 的合作伙伴組織或不同平臺的 Polyflow 官方插件獲取可驗證憑證 (VC)。這些VC可以和用戶的PID綁定。第三方 DApp 可以通過 PID 訪問這些 VC,以驗證或信任 PID 的地址。

靈魂綁定代幣(SBT)

PID 是一個靈魂綁定的代幣,這意味著一旦 PID 被鑄造並分配,它就無法轉讓。靈魂綁定保證了PID背後身份的唯一性。

代金券系統

由於PID具有靈魂綁定的屬性,我們引入了憑證系統,在用戶確認鑄造PID之前,為傳統DID項目賦予交易屬性。憑證 (Voucher) 是 PID 的另一種形式;PID 一旦鑄造,就不能再鑄造。 代金券可以轉讓、交易。優惠券可以兌換成PID並永久綁定到特定地址。

多鏈

PID 現在已部署在多個鏈上,允許進行多鏈鑄造。用戶可以使用不同鏈上的不同PID與DApp進行交互。DApps 還可以驗證用戶的真實性並訪問與 PID 綁定的基本 KYC 信息。

基於賬戶

Polyflow 為用戶的 PID 引入了基於賬戶的系統,允許用戶將其 PID 綁定到不可見的賬戶。

  • 快速登錄:用戶可以使用與其 PID 關聯的任何錢包登錄他們的 Polyflow 帳戶。
  • 易於管理:用戶可以在基於賬戶的體系中從統一的個人中心管理和查看自己的多鏈PID。
  • KYC 彙總:從不同機構或 ZeroKYC 插件獲得的 KYC 信息將彙總在用戶的賬戶下,以供跨不同鏈的 PID 使用。
  • 可配置的KYC:用戶可以跨不同鏈為每個PID配置自己的不同的KYC信息(不同的內容、層級、機構等),以滿足各鏈上DApp交互的安全需求。

2、支付性流動性池(PLP)

PolyFlow 流動資金池是一種真正的實用驅動型收益創造機制,並非基於投機;PolyFlow 構建了智能合約地址以促進交易,省去了第三方處理器,並保留了作為收益支付的處理費。完全自主的智能合約驅動型資金池可確保更大的去中心化、更低的託管風險和更低的第三方成本。

在鏈上實現 RWA 回報

PLP 可以被視為一種無風險的 DeFi 收益產品,適合鏈上現金流管理。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突破,因為以前的 DeFi 收益模型本身就帶有風險。例如,基於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金融產品始終面臨無常損失的風險,而鏈上借貸產品的抵押品可能會受到波動的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這些都是 DeFi 生態系統中非常常見的情況。

PLP 直接從實際支付場景中的交易費中產生無風險收入。例如,在支付網關環境中,當消費者向 PLP 內的智能合約地址付款時,流動性提供者可以通過在商家要求提前付款的情況下結算資金來獲得與支付相關的獎勵。

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無風險的,收益率由流動性提供者的資金與總交易量之間的比率決定。PLP 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固定或靈活期限的金融產品,支持供應鏈金融、錢包結算網絡、穩定幣、保險和 PayFi 生態系統內的其他創新應用。

PLP特點

  • 自動生成的基於合約的非特權訪問資產庫。
  • 自動化保險庫分配程序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保險庫的可重複使用性並充分利用去中心化程度。
  • 基金完全由合同控制和保護。
  • 非特權系統通知並執行狀態。
  • 資產存儲在去中心化的保險庫中,保持完整。

生態系統參與者

  • 付款相關項目

這些項目是我們協議的直接用戶,它集成了我們的協議來實現加密支付收款等相關服務。在使用Polyflow過程中會產生交易費用。之後將獲得該協議鑄造的 pfToken。這些項目必須是 PID 持有者,並滿足某些其他 PID 驗證要求。並且需要在 PLP 系統中預先創建自己的錢包地址。

  • 商家

商家是網關的直接用戶。他們使用網關來接受加密支付。在網關內擁有自己的賬戶和資金賬戶。可以從網關提取資金。並使用網關分配的錢包地址來接收加密付款。

  • 顧客

顧客是商家的直接用戶,是網關錢包地址分配請求的來源。顧客的身份驗證需要由商家完成。

  • Web3 用戶

Web3 用戶可以參與流動性質押,為 pfUSDT 的快速贖回提供流動性,並享受部分交易費用和平臺收益。也可以通過流動權益池進行pfUSDT與USDT之間的快速兌換。或者質押Polyflow治理代幣來賺取平臺收入。

費用分配

交易費用

每次鑄造 pfUSDT 都會產生交易費。費用與鑄造數量成正比。總費率0.5%是可調整的,但任何更改都可以稍後通過多重簽名或治理代幣投票決定。費用 = X x 0.5%

費用分配

  • 0.25%留在錢包中作為協議的自然收入。
  • 0.03%被鑄造成 pfToken 並存入 Polyflow 金庫。
  • 0.2%被鑄造成 pfToken 並交給流動權益池。
  • 0.02%鑄造成pfToken並贈送給調用聚合方法的用戶。

3、質押

由支付交易處理費支持的無風險收益是Polyflow的質押計劃的動力。每筆交易都會產生一點處理費。總費用將在我們的質押計劃參與者之間分配。

質押收益

  • 合約中 pfUSDT 的原生收益率:這是指在合約中持有 pfUSDT 產生的收益,可能包括質押獎勵、協議產生的收入或所賺取的利息。
  • Fast Exchange 的交易費用:用戶使用合約中的快速兌換功能產生的費用。這些費用將計入收入池。
  • 協議核心業務邏輯費用:協議核心活動產生的部分費用,例如鑄造 pfTokens、聚合資金或協議提供的其他服務。

業務合作

PolyFlow 已與多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涵蓋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和區塊鏈基礎設施等領域。以下是主要合作伙伴及其合作內容的彙總:

1. 跨境支付領域

  • NihaoPay:與 PolyFlow 合作,將 PayFi 集成到跨境支付系統中,提升商戶的全球業務能力。
  • Virgo Group:與PolyFlow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推動加拿大 PayFi 生態系統的發展。

2. 供應鏈金融領域

  • Pelago:與 PolyFlow 合作,成功促成供應商通過 Pelago 平臺在 Stellar 網絡上獲得 30 萬美元的鏈上貸款,推動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

3. 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

  • 以太坊(Ethereum):PolyFlow 支持以太坊網絡,增強協議的兼容性和應用範圍。
  • Polygon:與 PolyFlow 集成,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優化用戶體驗。
  • X Layer:PolyFlow 支持 X Layer 網絡,拓展其多鏈生態系統。
  • BEVM:與 PolyFlow 集成,增強協議的多鏈兼容性。
  • Trusta Labs:解鎖 PayFi 中的去中心化信貸。

此外,PolyFlow 計劃未來整合 Solana 和 TON 等生態系統,進一步擴大其在不同區塊鏈上的應用範圍。

風險與機遇

1、市場競爭

Polyflow 在去中心化支付領域面臨來自傳統金融機構和區塊鏈支付協議的競爭。Visa、Mastercard、PayPal 等中心化支付巨頭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成熟的支付網絡,而區塊鏈支付方案如 Lightning Network、Stellar、Ripple 以及各種 L2 解決方案也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Polyflow 若想脫穎而出,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例如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快的結算速度和智能合約支付等獨特功能,來吸引用戶和商戶採用。

2、技術依賴

Polyflow 的運行依賴於底層區塊鏈網絡、智能合約、跨鏈技術和預言機等基礎設施。它可能需要在以太坊、Solana 或其他公鏈上運行,並與去中心化預言機和跨鏈橋交互,這些技術雖然提升了協議的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但也帶來了安全風險和性能瓶頸。如果底層區塊鏈出現擁堵、Gas 費用過高或遭遇黑客攻擊,Polyflow 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都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優化基礎架構和安全性是關鍵。

3、監管不確定性

區塊鏈支付協議面臨全球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挑戰,如 KYC/AML 要求、穩定幣合規性、支付代幣的證券屬性爭議以及跨境支付法律等。例如,美國和歐盟正加強對穩定幣的監管,日本和新加坡則對加密支付持較為開放的態度。Polyflow 需要在保障用戶隱私和合規性之間取得平衡,同時靈活適應各國的法規變化,以確保其支付網絡的合法性和全球可擴展性。

總結

PolyFlow 協議在當前去中心化支付(DePay)環境中提供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當前市場中,去中心化支付面臨交易費用高、流動性不足、監管不確定性以及用戶體驗較差等挑戰。PolyFlow 通過引入支付 ID(PID)和支付流動性池(PLP)這兩個核心機制,實現支付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分離,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合規性,同時利用 DeFi 生態增強流動性。相比傳統 DePay 方案,如 BTCPay Server、MoonPay 或基於穩定幣的支付方式(如 USDC 直接結算),PolyFlow 進一步優化了支付資金的管理方式,使得用戶可以在支付過程中獲得 DeFi 收益,並確保更靈活的跨鏈結算能力。這種架構在全球支付、B2B 結算以及 Web3 生態的無縫支付整合方面,具有重要的市場潛力。

Author: Ggio
Translator: Sonia
Reviewer(s): Pow、KOWEI、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什麼是 Polyflow

中級3/20/2025, 1:07:51 AM
PolyFlow 是一種用於加密資產操作的AI驅動的模塊化協議。PID (Web3 Payment ID) 是一種通過零知識證明構建的去中心化身份認證解決方案。結合模塊化設計和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數據結構,PolyFlow 的目標是確保合作伙伴擁有安全、高效、成本效益高且合規友好的基礎設施,以充分利用 PayFi 和資產運營。該協議通過智能合約和零知識證明技術,為用戶提供去中心化的身份驗證和支付處理服務,同時確保交易的隱私性和安全性。

簡介

PolyFlow是一種用於加密資產操作的AI驅動的模塊化協議。PID (Web3 Payment ID)是一種通過零知識證明構建的去中心化身份認證解決方案。結合模塊化設計和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數據結構,PolyFlow的目標是確保合作伙伴擁有安全、安全、成本效益高且合規友好的基礎設施,以充分利用 PayFi 和資產運營。

融資背景


融資背景(圖源https://www.rootdata.com/Projects/detail/Polyflow?k=MTI1OTc%3D)

據RootData顯示,Polyflow 的融資方為 Hash Global 和 ZC Capital 。但暫時未對外披露詳細的融資日期和金額。

核心團隊

在Polyflow的官網上顯示,其核心團隊由聯合創始人 Raymond Qu 、聯合創始人 Shine Sha 、首席財務官 Chuck Zhang 、首席技術官 Peter Chen 和市場主管 Fabio Toffani 組成。其中 Raymond 目前同時在支付公司匯元通和 Airswift 擔任創始人,在支付領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資源。

Polyflow的意義

在當前加密支付的商業模式中,無論是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還是資產管理服務提供商,大多數都以中心化的方式運作。這些中心化的機構缺乏透明度,交易對手之間的風險很容易導致單點故障。此外,中心化的決策導致託管風險普遍存在。這些問題長期困擾著該行業,大大增加了交易的複雜性,並引起監管機構的擔憂:

  • 中心化託管:持有用戶相關私鑰的機構使用戶資產面臨重大的託管風險。
  • 傳統法定貨幣結算:當前的加密支付模式是過渡性的,必須與傳統法定貨幣結算系統相結合,從而導致成本增加和效率低下。
  • 監管盲點:不透明的中心化機構,加上不完善的加密貨幣法律框架,對監管帶來重大挑戰。
  • 服務限制:單一機構支持有限類別的加密貨幣支付服務,難以滿足多樣化的用戶需求。
  • DeFi 不兼容性:中心化機構無法有效融入 DeFi 生態,阻礙了 PayFi 的廣泛應用。

核心功能

加密支付與 DeFi 的融合催生了 PayFi。PayFi 尋求一個全新的基礎設施來支持其實施並解決複雜的合規問題。PolyFlow 一直被視為旨在為 PayFi 構建金融基礎設施的先驅協議之一。

PolyFlow 的核心理念圍繞模塊化設計,推出 Payment ID(PID)和 Payment Liquidity Pool(PLP)兩個關鍵組件,將之前由中心化機構控制的交易信息流和資金流解構,並獲取其價值。通過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實現這一目標,它增強了對監管標準的遵守,並降低了整個交易過程中的託管風險。此外,PolyFlow 利用區塊鏈功能與 DeFi 生態系統對接,促進 PayFi 應用的廣泛採用。

Polyflow 的在區塊鏈上的應用場景包括:

  • 實現加密貨幣大規模採用的更簡單的網關
  • 無需託管,確保合規
  • 利用 ZK(零知識)技術保護隱私
  • 通過為支付交易提供流動性而產生的DeFi收益
  • 專有 PID 層,促進跨職能交易
  • 用於結算執行的綜合流動資金池
  • 多功能 Dapps 擴展產品和功能

與傳統支付機構的對比:

1、付款ID(PID)

PID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ID,與加密的用戶隱私保護 KYC/KYB 信息掛鉤,將用戶與跨平臺可驗證的憑證關聯起來,可以實現以下功能:

  • 合規訪問: PID 可以包含來自不同平臺的驗證信息,這些信息可以通過二維碼方便地共享。這種結構化的身份識別和交易管理方法簡化了合作伙伴的驗證流程,同時保持與 DeFi 生態系統的兼容性。重要的是,它彌合了以前由中心化機構構建的信息孤島,通過 PID 連接了一個開放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統,為整個傳統金融/DeFi 生態系統賦能。
  • 隱私保護: PID 利用零知識證明等各種技術來履行反洗錢 (AML) 和反恐怖主義融資 (CTF) 義務,同時又不損害用戶隱私。這是用戶參與傳統金融/DeFi 生態系統的先決條件。
  • 數據主權: PID 源於對交易信息流的拆分,一方面向監管機構反饋資金流向,滿足合規要求,另一方面將區塊鏈上的行為數據回饋給個人用戶,用戶可以貢獻 PID 標記的數據用於 AI 分析,以換取獎勵和代幣激勵,這有別於過去中心化機構通過竊取此類數據獲利的做法。此外,PID 在構建鏈上信用體系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PID特點

可驗證憑證

PID 是一個 DID(去中心化標識符),賦予用戶具有支付屬性的可驗證身份信息。用戶可以從 Polyflow 的合作伙伴組織或不同平臺的 Polyflow 官方插件獲取可驗證憑證 (VC)。這些VC可以和用戶的PID綁定。第三方 DApp 可以通過 PID 訪問這些 VC,以驗證或信任 PID 的地址。

靈魂綁定代幣(SBT)

PID 是一個靈魂綁定的代幣,這意味著一旦 PID 被鑄造並分配,它就無法轉讓。靈魂綁定保證了PID背後身份的唯一性。

代金券系統

由於PID具有靈魂綁定的屬性,我們引入了憑證系統,在用戶確認鑄造PID之前,為傳統DID項目賦予交易屬性。憑證 (Voucher) 是 PID 的另一種形式;PID 一旦鑄造,就不能再鑄造。 代金券可以轉讓、交易。優惠券可以兌換成PID並永久綁定到特定地址。

多鏈

PID 現在已部署在多個鏈上,允許進行多鏈鑄造。用戶可以使用不同鏈上的不同PID與DApp進行交互。DApps 還可以驗證用戶的真實性並訪問與 PID 綁定的基本 KYC 信息。

基於賬戶

Polyflow 為用戶的 PID 引入了基於賬戶的系統,允許用戶將其 PID 綁定到不可見的賬戶。

  • 快速登錄:用戶可以使用與其 PID 關聯的任何錢包登錄他們的 Polyflow 帳戶。
  • 易於管理:用戶可以在基於賬戶的體系中從統一的個人中心管理和查看自己的多鏈PID。
  • KYC 彙總:從不同機構或 ZeroKYC 插件獲得的 KYC 信息將彙總在用戶的賬戶下,以供跨不同鏈的 PID 使用。
  • 可配置的KYC:用戶可以跨不同鏈為每個PID配置自己的不同的KYC信息(不同的內容、層級、機構等),以滿足各鏈上DApp交互的安全需求。

2、支付性流動性池(PLP)

PolyFlow 流動資金池是一種真正的實用驅動型收益創造機制,並非基於投機;PolyFlow 構建了智能合約地址以促進交易,省去了第三方處理器,並保留了作為收益支付的處理費。完全自主的智能合約驅動型資金池可確保更大的去中心化、更低的託管風險和更低的第三方成本。

在鏈上實現 RWA 回報

PLP 可以被視為一種無風險的 DeFi 收益產品,適合鏈上現金流管理。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突破,因為以前的 DeFi 收益模型本身就帶有風險。例如,基於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金融產品始終面臨無常損失的風險,而鏈上借貸產品的抵押品可能會受到波動的標的資產價格的影響。這些都是 DeFi 生態系統中非常常見的情況。

PLP 直接從實際支付場景中的交易費中產生無風險收入。例如,在支付網關環境中,當消費者向 PLP 內的智能合約地址付款時,流動性提供者可以通過在商家要求提前付款的情況下結算資金來獲得與支付相關的獎勵。

最重要的是,這個過程是無風險的,收益率由流動性提供者的資金與總交易量之間的比率決定。PLP 可以提供有吸引力的固定或靈活期限的金融產品,支持供應鏈金融、錢包結算網絡、穩定幣、保險和 PayFi 生態系統內的其他創新應用。

PLP特點

  • 自動生成的基於合約的非特權訪問資產庫。
  • 自動化保險庫分配程序可最大程度地提高保險庫的可重複使用性並充分利用去中心化程度。
  • 基金完全由合同控制和保護。
  • 非特權系統通知並執行狀態。
  • 資產存儲在去中心化的保險庫中,保持完整。

生態系統參與者

  • 付款相關項目

這些項目是我們協議的直接用戶,它集成了我們的協議來實現加密支付收款等相關服務。在使用Polyflow過程中會產生交易費用。之後將獲得該協議鑄造的 pfToken。這些項目必須是 PID 持有者,並滿足某些其他 PID 驗證要求。並且需要在 PLP 系統中預先創建自己的錢包地址。

  • 商家

商家是網關的直接用戶。他們使用網關來接受加密支付。在網關內擁有自己的賬戶和資金賬戶。可以從網關提取資金。並使用網關分配的錢包地址來接收加密付款。

  • 顧客

顧客是商家的直接用戶,是網關錢包地址分配請求的來源。顧客的身份驗證需要由商家完成。

  • Web3 用戶

Web3 用戶可以參與流動性質押,為 pfUSDT 的快速贖回提供流動性,並享受部分交易費用和平臺收益。也可以通過流動權益池進行pfUSDT與USDT之間的快速兌換。或者質押Polyflow治理代幣來賺取平臺收入。

費用分配

交易費用

每次鑄造 pfUSDT 都會產生交易費。費用與鑄造數量成正比。總費率0.5%是可調整的,但任何更改都可以稍後通過多重簽名或治理代幣投票決定。費用 = X x 0.5%

費用分配

  • 0.25%留在錢包中作為協議的自然收入。
  • 0.03%被鑄造成 pfToken 並存入 Polyflow 金庫。
  • 0.2%被鑄造成 pfToken 並交給流動權益池。
  • 0.02%鑄造成pfToken並贈送給調用聚合方法的用戶。

3、質押

由支付交易處理費支持的無風險收益是Polyflow的質押計劃的動力。每筆交易都會產生一點處理費。總費用將在我們的質押計劃參與者之間分配。

質押收益

  • 合約中 pfUSDT 的原生收益率:這是指在合約中持有 pfUSDT 產生的收益,可能包括質押獎勵、協議產生的收入或所賺取的利息。
  • Fast Exchange 的交易費用:用戶使用合約中的快速兌換功能產生的費用。這些費用將計入收入池。
  • 協議核心業務邏輯費用:協議核心活動產生的部分費用,例如鑄造 pfTokens、聚合資金或協議提供的其他服務。

業務合作

PolyFlow 已與多家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係,涵蓋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和區塊鏈基礎設施等領域。以下是主要合作伙伴及其合作內容的彙總:

1. 跨境支付領域

  • NihaoPay:與 PolyFlow 合作,將 PayFi 集成到跨境支付系統中,提升商戶的全球業務能力。
  • Virgo Group:與PolyFlow建立合作伙伴關係,推動加拿大 PayFi 生態系統的發展。

2. 供應鏈金融領域

  • Pelago:與 PolyFlow 合作,成功促成供應商通過 Pelago 平臺在 Stellar 網絡上獲得 30 萬美元的鏈上貸款,推動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

3. 區塊鏈基礎設施領域

  • 以太坊(Ethereum):PolyFlow 支持以太坊網絡,增強協議的兼容性和應用範圍。
  • Polygon:與 PolyFlow 集成,提供高效、低成本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優化用戶體驗。
  • X Layer:PolyFlow 支持 X Layer 網絡,拓展其多鏈生態系統。
  • BEVM:與 PolyFlow 集成,增強協議的多鏈兼容性。
  • Trusta Labs:解鎖 PayFi 中的去中心化信貸。

此外,PolyFlow 計劃未來整合 Solana 和 TON 等生態系統,進一步擴大其在不同區塊鏈上的應用範圍。

風險與機遇

1、市場競爭

Polyflow 在去中心化支付領域面臨來自傳統金融機構和區塊鏈支付協議的競爭。Visa、Mastercard、PayPal 等中心化支付巨頭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成熟的支付網絡,而區塊鏈支付方案如 Lightning Network、Stellar、Ripple 以及各種 L2 解決方案也在提升效率、降低成本。Polyflow 若想脫穎而出,需要依靠技術創新,例如更低的交易成本、更快的結算速度和智能合約支付等獨特功能,來吸引用戶和商戶採用。

2、技術依賴

Polyflow 的運行依賴於底層區塊鏈網絡、智能合約、跨鏈技術和預言機等基礎設施。它可能需要在以太坊、Solana 或其他公鏈上運行,並與去中心化預言機和跨鏈橋交互,這些技術雖然提升了協議的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但也帶來了安全風險和性能瓶頸。如果底層區塊鏈出現擁堵、Gas 費用過高或遭遇黑客攻擊,Polyflow 的穩定性和用戶體驗都可能受到影響,因此優化基礎架構和安全性是關鍵。

3、監管不確定性

區塊鏈支付協議面臨全球不同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挑戰,如 KYC/AML 要求、穩定幣合規性、支付代幣的證券屬性爭議以及跨境支付法律等。例如,美國和歐盟正加強對穩定幣的監管,日本和新加坡則對加密支付持較為開放的態度。Polyflow 需要在保障用戶隱私和合規性之間取得平衡,同時靈活適應各國的法規變化,以確保其支付網絡的合法性和全球可擴展性。

總結

PolyFlow 協議在當前去中心化支付(DePay)環境中提供了一種創新的解決方案。當前市場中,去中心化支付面臨交易費用高、流動性不足、監管不確定性以及用戶體驗較差等挑戰。PolyFlow 通過引入支付 ID(PID)和支付流動性池(PLP)這兩個核心機制,實現支付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分離,提高交易透明度和合規性,同時利用 DeFi 生態增強流動性。相比傳統 DePay 方案,如 BTCPay Server、MoonPay 或基於穩定幣的支付方式(如 USDC 直接結算),PolyFlow 進一步優化了支付資金的管理方式,使得用戶可以在支付過程中獲得 DeFi 收益,並確保更靈活的跨鏈結算能力。這種架構在全球支付、B2B 結算以及 Web3 生態的無縫支付整合方面,具有重要的市場潛力。

Author: Ggio
Translator: Sonia
Reviewer(s): Pow、KOWEI、Elisa
Translation Reviewer(s): 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