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tropy:模组化的跨链数据层协议

中级4/18/2024, 1:31:36 PM
Syntropy 是一个即时数据流的激励网路,本文深入分析了 Syntropy 生态中应用链、数据层的具体运作方式、$NOIA 的代币经济学模型以及项目未来的规划。

Syntropy 介绍

Syntropy 正在建立一个开放的数据安全和路由系统替代方案,这是运行在现有的互联网协议之上的。 整个 Syntropy 生态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应用链(App Chain)、数据层(Data Layer)和 PubSub 协议(即发布-订阅协议)。

其中,最核心的是数据层。 Syntropy 很重视跨链和互操作性,因此数据层是一个可定制的、模组化的执行层协议,让开发者能够构建可组合的、特定于用例的、可互操作的 dapp,这些 dapp 可以获取任何链上的任何数据。 应用链则是运行这个数据层的网路,是基于 Cosmos 生态的 Layer 1 基础设施。 通过数据层,任何人都可以从全节点获取并发布数据,也可以横跨多个链订阅实时数据流,而相比之下 Etherscan 提供的是静态及较高延迟的数据。 基于数据层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链上预言机市场。

VC 融资分析

此前,Syntropy 完成了种子轮及种子轮增资轮融资,分别在2021年12月和2023年5月从 Alphemy Capital 和 Maven 11 等机构一共募得 $ 9 M。

Syntropy 2024 年的融资工作由 Goldrich Consulting 支持,在3月14日宣布完成了由 CMCC Global 领投的策略轮融资,P2 Ventures (Polygon), HV Capital, Faculty Group, Wave Capital, Moonrock Capital, DVNCI Capital, TRGC, Mapleblock Capital, AntAlpha, Public Works 跟投,详细融资金额未公布。

目前按团队规划,2024 年 Q2 基于 Cosmos SDK 建立的应用链主网将上线,同时 Q2 也将迎来品牌重塑,如果生态系统的数据有明显成长,Syntropy 计画将进一步寻求 A 轮融资。

开发团队背景及发展历程

Syntropy 是比较早期就在加密领域耕耘的团队,在 2018 创立,一开始叫 NOIA Network。 创始人团队包括以下联合创始人:Domas Poviliauskas 目前任 Vision & Strategy;Jonas Simanavicius 任 CTO,Kipras Kazlauskas 任 CFO,Domantas Jaskunas 任 COO。

CTO Jonas,一开始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做技术工作,后来又转到了投行和交易领域。 Jonas 在 JP Morgan 时,以太坊的诞生吸引他开始关注加密领域。 大约在 2017-2018 年他们开始思考Web3 有哪些基础设施未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当时他们认为,专门为 Web3 打造或优化类似TCP 等网路协议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点,不过对整体环境 、链生态来说这个想法太早。 慢慢地,随着他们在加密领域生态中关切的问题有了变化,Syntropy pivot 到了现在的方向,致力于打造数据层协议。

Syntropy 解决了什么问题?

目前表面上强调「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生态,运行的每个区块链都是在一个孤立的生态系统中(Bitcoin/Ethereum/Solana 等),每个生态运行自己运行自己的 RPC 节点 或基础设施伺服器;生态中的 dapp 开发者可以从这些区块链中获取数据。 开发者需要数据的时候,会从预言机那里购买 API 服务,而预言机则是仰赖多个中心化的链下数据供应商提供数据,它们的APIs/数据库随着服务停止,随时有被关闭的风险。 随着采用率上升,数据变得要么不即时(因为被多个数据供应商索引),要么难以被信任。 所以总结上面,至少出现了三个问题:

  • 区块链数据在跨链生态中的互操作性不佳
  • 不即时(延迟相对较高)
  • 数据来源难以被信任(仰赖中心化预言机/数据供应商)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仰赖中心化、索引多个数据供应商的预言机服务?

举个例子,笔者过去在一个 NFT 交易市场工作,我们的 NFT 借贷协议需要购买 Chainlink API 来提供特定 NFT 合集的地板价,这个价格数据需要是公允、不能被操纵的;因为地板价的变动会决定 用户质押 NFT 的健康指数,价格如果剧烈下降,用户就会收到需要偿还 ETH 的通知来确保自己的 NFT 不会遭到清算拍卖。

一个知名的价格操纵案例,来自 NFT 借贷协议 Bendao,当时协议中有一个 0.2E 的清算罚款,是由被清算者直接给清算拍卖中最后买下 NFT 的用户。 巨鲸 Franklin 利用了这个规则,通过大量抛售无聊猿的 NFT 造成价格短时间内剧烈下降,大量用户的 NFT 被清算拍卖,他接着在短时间内将被拍卖的 NFT 买下,得到了大量的清算罚款 。 如果 Bendao 协议选择了索引多个数据供应商的预言机来作为地板价的判定标准,那么地板价数据来源就会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而不会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借贷协议这种对时间和价格数据高度敏感的产品,它们仰赖中心化预言机是其来有自的。

目前生态系统比较普遍的选择是,为了优先保证数据的可信任和安全性,更倾向仰赖延迟较高但比较保守的预言机服务。 但是,预言机向链下数据供应商获取数据,底层逻辑仍然是中心化的。 Syntropy 的根本逻辑是建立一个数据层,让开发者能够直接从区块链全节点拿取数据,实现数据的低延迟,同时应用链中的多个角色会基于激励措施和 Slashing 机制,来保证数据是可信任的。

更低成本的 PubSub 协议

Syntropy 数据层采用的 PubSub 协议,是兼容 NATS 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可供数据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交换消息的框架。 每个发布者和订阅者都需要专门的软体集成才能参与,Syntropy 提供了一个由团队维护的 PubSub SDK 让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 dApp。

在经济上这个方案可能还比较便宜,因为PubSub 协议是一种消息传递协议,而不是集中式API 模型,这消除了数据源的计算负担:在标准的call-response 模型中,每个请求都会在数据 源上执行一些计算。 使用PubSub 协议的发行者-订阅者模型(publisher-subscriber model),计算仅在源头执行一次,这使得这样的解决方案更具可扩展性,并且能够与现有的提供区块链数据的解决方案( 如RPC节点和集中式API)在价格上竞争。

规模化后,Syntropy 数据层内不断增长的需求将压低每 GB 数据的价格。 在大数据价格端,总成本的绝大部分是固定硬体伺服器成本,在小数据价格端,服务成本预计占总成本的30-40%,这里的服务成本只是通过网路将数据通过管道 传递给用户的成本。

Syntropy 如何运作

Syntropy 生态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应用链(App Chain)、数据层(Data Layer)和 PubSub 协议中,应用链只负责维护 dapp 状态,实施了精心设计的质押和激励机制,确保各方以最 佳利益行事,并保护网路抵抗恶意行为;数据层协议能够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PubSub 协议让数据流能够自由在应用链的网路中流动。

来源:官方文档

数据层协议中的角色

任何人都可以数据发布者,通过连接任何区块链网路的全节点,提供即时数据流,再通过 Syntropy 的应用链出售这些网路产生的数据,从而得到代币激励。 构建各种 dapp 的开发者可以使用代币购买这些数据流。

总结来说,在数据层中主要有三个角色需要付费:

1.订阅者(Subscriber):订阅者是想购买特定数据的用户,他们需要支付两部分费用:

  • 服务费(Service Fee):数据发布者(Publisher)可以设定获取每 1GB 数据需要支付的 $NOIA 代币数量。
  • 网路费(Network Fee):系统规定的静态网路传输费用,每传输1GB数据需支付固定数量的 $NOIA 代币。

2.数据发布者:发布者是提供数据给订阅者的一方,能够设定适当的服务费来获利。

3.数据代理(Broker)和观测者(Observer)这两个角色负责维护数据传输网路,他们需要先锁定一定数量代币作为抵押品,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传输的数据量,获得网路费 的分成作为收益;观测员获得的分成份额较小。

总的来说,因为订阅者是数据的买家,是主要给系统带来价值的人,因此代币经济学主要会迎合订阅者;发布者可以再价格、丰富度、完整性等方面在市场 上互相竞争;数据代理不参与价格竞争,因为他们会被支付固定的协议费用,他们是负责链下进行交易核算并构建交付证明的,观察者则负责确保数据代理没有作恶,然后把交易和证明 一起提交到应用链。

整个数据层协议中各个角色如何互动可以参考下图:

来源:官方文档

应用链

Syntropy 的应用链是用 Cosmos SDK CometBFT 构建的。 交易和证明被观察者提交到应用链上之后,会由一组运行共识协议的验证者确认,然后交易才会被添加到区块链上。 应用链有以下两个主要角色:

1.验证者。 收入来源:

  • 负责运行共识协议,从链上交易中收取 gas 费用;
  • 激励池中解锁的 $NOIA 代币。 另外每个验证者还从委托者身上赚取佣金。

2.委托者。 收入来源:

  • 质押代币给验证者,通过维护链和协议的安全获得代币奖励;
  • 如果验证者在节点中做出恶意行为(比如双花等),会得到和以太坊 PoS 算法类似的 Slashing 惩罚。 这时验证者和委托者会失去相同的代币份额,所以委托者最好质押代币给多个验证者来分散风险。

2024年3月25日,第一批社区验证者已加入Cosmos 链测试网环境,他们是由以前担任过Syntropy 验证者的用户组成的,同时团队 也在鼓励有运行节点经验的验证者主动联系。Cosmos 链主网将会在 6 月左右上线。

代币经济学

代币的激励机制

Syntropy有三种激励机制来吸引不同角色参与,启动并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飞轮:

1.链上安全诱因:

这是奖励给节点验证者和委托者,目的是确保区块链网路的安全和稳定。 奖励金额会根据总被质押(Staked)的代币数量动态调整,当质押率达到50%-67%时,奖励年化会在5%-20%之间。 长期来看,随着网路 Gas Fees 的增加,这部分奖励的比重会逐渐降低。

2.数据层诱因:

这是为了吸引数据代理和观测者参与数据传输层。 他们需要先锁定一定数量的代币作为抵押品,然后就可以获得类似年化20%-30%的补贴奖励,激励他们加入维护数据网路。 这部分补贴奖励的数量也会根据参与者的数量动态调整。

3.社区基金(Community Pool)分配:

部分代币会分配到社区基金中,供社区成员提案后决定如何使用,例如资助发布有价值数据的发布者,以吸引更多用户使用 Syntropy 网路;不过这部分支出有一定的年度上限。

目前这些激励机制的金额和年化属于官方文档中的预估数字,仍然可能会根据参与程度动态调整,以确保整体经济模型的平衡性。

代币效用和治理模型

代币经济模型中,$NOIA 代币的设计旨在侧近跨链实时数据的无缝访问,它是推动数据层的燃料,激励可扩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经济。 它有以下四种效用:

1.链安全:通过质押、委托和 Slashing 机制为链提供安全保障;

2.数据层安全:通过持续质押、证明挑战和 Slashing 机制为数据层提供安全保障;

3.通过提案和投票对链进行治理;

4.在数据层协议中用于付费。

代币治理的方式采用 Cosmos 生态系统中链上治理的一般模型。 任何拥有地址和最低代币数量的人都可以发起提案。 任何有投票权的验证者都可以投票。

这里比较特别的是,如果你是一个委托者,把$NOIA 代币质押给了验证者,那么你无法将质押中的代币拿来投票,意味着验证者能够投票的数量,是由自己持 有的代币和委托给他的所有代币加总而成。 这个设计类似代议政治,鼓励用户慎选验证者,因为他们会代表你行使部分或全部的治理权。

代币市值和流通供应量

$NOIA 目前代币市值排名 #368 左右,在中心化服务中,Syntropy 的竞品是类似 Chainlink 的预言机;在数据可用性网路竞品则是 Celestia,而后者的 FDV 目前超过$12B,从 FDV 和市值的角度看 Syntropy 有一定的成长性。

流通供应量方面,直到 2023 年底 $NOIA 有大约 73.5% 的供应量流通,剩下26.5%的未分配供应,会被用于 Syntropy 数据层和应用链上的各种激励措施以及未来的融资。 主网大概会在6 月于Cosmos 上线,届时项目方也会发行 Cosmos 原生代币,并提供 bridge 来让用户桥接$NOIA 到应用链上,这有可能会为$NOIA 代币带来更多需求, 并进一步减少流通供应。

未来规划与结论

市场叙事

2023年底到2024年初,Syntropy 抓住了不少机会:成功完成战略轮融资,路线图的承诺得到了按时交付,在市场叙事方面也跟上了这波 AI 热潮。

Syntropy 有关的市场叙事包括:

  • DePIN、AI 和实时数据的融合:Web3 项目中的 AI 及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将来会需要更即时、更准确的数据。 目前它们在集中式 SaaS 模型下运营,数据层协议则有助于实现节点到节点的访问,速度更快并更具成本效益。
  • 模组化、可组合性以及链上数据的互操作性:3月,CTO Jonas 和 io.net 的 COO Tory Green 合作制定了互操作性解决方案。

路线图展望

目前 2024 Q1 的 Silverstone 计画在2月27日宣布上线,这个计画发布了数据层协议的 Cosmos 应用链测试网,并让第一批验证者加入网路。 接下来,在2024年 Q2 的 Monaco 计画,将会迎来 Cosmos 原生代币发布、$NOIA 代币 bridge 上线、以及 Syntropy 的品牌重塑。 详细路线图可参考:

来源:官网

团队未来可能采用 ZK 证明技术

通过采用 ZK 证明技术,观察者未来可能从协议层中被排除。 目前,观察者的主要功能是监督数据代理提交的证明是否正确。 他们的收入来源是:

1.确认证明是正确构造的(证明)。

2.第二种是证明链上提交的证明构造不当(挑战)。

如果使用 Merkle 树将交易证明聚合到交付证明中,使数据代理能够构建和提交 ZK 证明,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ZK 证明的构建将强制执行提交的正确性,就不需要观察者这个角色。

不过,按照目前一些证明市场比如 Succinct 的设计来看,我们仍然需要挑战者,这个解决方案只是把证明外包给去中心市场,来获得更便宜的成本。

Author: Morris
Translator: Paine
Reviewer(s): KOWEI、Edward、Elisa、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yntropy:模组化的跨链数据层协议

中级4/18/2024, 1:31:36 PM
Syntropy 是一个即时数据流的激励网路,本文深入分析了 Syntropy 生态中应用链、数据层的具体运作方式、$NOIA 的代币经济学模型以及项目未来的规划。

Syntropy 介绍

Syntropy 正在建立一个开放的数据安全和路由系统替代方案,这是运行在现有的互联网协议之上的。 整个 Syntropy 生态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应用链(App Chain)、数据层(Data Layer)和 PubSub 协议(即发布-订阅协议)。

其中,最核心的是数据层。 Syntropy 很重视跨链和互操作性,因此数据层是一个可定制的、模组化的执行层协议,让开发者能够构建可组合的、特定于用例的、可互操作的 dapp,这些 dapp 可以获取任何链上的任何数据。 应用链则是运行这个数据层的网路,是基于 Cosmos 生态的 Layer 1 基础设施。 通过数据层,任何人都可以从全节点获取并发布数据,也可以横跨多个链订阅实时数据流,而相比之下 Etherscan 提供的是静态及较高延迟的数据。 基于数据层的生态系统本质上是一个链上预言机市场。

VC 融资分析

此前,Syntropy 完成了种子轮及种子轮增资轮融资,分别在2021年12月和2023年5月从 Alphemy Capital 和 Maven 11 等机构一共募得 $ 9 M。

Syntropy 2024 年的融资工作由 Goldrich Consulting 支持,在3月14日宣布完成了由 CMCC Global 领投的策略轮融资,P2 Ventures (Polygon), HV Capital, Faculty Group, Wave Capital, Moonrock Capital, DVNCI Capital, TRGC, Mapleblock Capital, AntAlpha, Public Works 跟投,详细融资金额未公布。

目前按团队规划,2024 年 Q2 基于 Cosmos SDK 建立的应用链主网将上线,同时 Q2 也将迎来品牌重塑,如果生态系统的数据有明显成长,Syntropy 计画将进一步寻求 A 轮融资。

开发团队背景及发展历程

Syntropy 是比较早期就在加密领域耕耘的团队,在 2018 创立,一开始叫 NOIA Network。 创始人团队包括以下联合创始人:Domas Poviliauskas 目前任 Vision & Strategy;Jonas Simanavicius 任 CTO,Kipras Kazlauskas 任 CFO,Domantas Jaskunas 任 COO。

CTO Jonas,一开始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做技术工作,后来又转到了投行和交易领域。 Jonas 在 JP Morgan 时,以太坊的诞生吸引他开始关注加密领域。 大约在 2017-2018 年他们开始思考Web3 有哪些基础设施未来有巨大的成长潜力,当时他们认为,专门为 Web3 打造或优化类似TCP 等网路协议可能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点,不过对整体环境 、链生态来说这个想法太早。 慢慢地,随着他们在加密领域生态中关切的问题有了变化,Syntropy pivot 到了现在的方向,致力于打造数据层协议。

Syntropy 解决了什么问题?

目前表面上强调「去中心化」的区块链生态,运行的每个区块链都是在一个孤立的生态系统中(Bitcoin/Ethereum/Solana 等),每个生态运行自己运行自己的 RPC 节点 或基础设施伺服器;生态中的 dapp 开发者可以从这些区块链中获取数据。 开发者需要数据的时候,会从预言机那里购买 API 服务,而预言机则是仰赖多个中心化的链下数据供应商提供数据,它们的APIs/数据库随着服务停止,随时有被关闭的风险。 随着采用率上升,数据变得要么不即时(因为被多个数据供应商索引),要么难以被信任。 所以总结上面,至少出现了三个问题:

  • 区块链数据在跨链生态中的互操作性不佳
  • 不即时(延迟相对较高)
  • 数据来源难以被信任(仰赖中心化预言机/数据供应商)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仰赖中心化、索引多个数据供应商的预言机服务?

举个例子,笔者过去在一个 NFT 交易市场工作,我们的 NFT 借贷协议需要购买 Chainlink API 来提供特定 NFT 合集的地板价,这个价格数据需要是公允、不能被操纵的;因为地板价的变动会决定 用户质押 NFT 的健康指数,价格如果剧烈下降,用户就会收到需要偿还 ETH 的通知来确保自己的 NFT 不会遭到清算拍卖。

一个知名的价格操纵案例,来自 NFT 借贷协议 Bendao,当时协议中有一个 0.2E 的清算罚款,是由被清算者直接给清算拍卖中最后买下 NFT 的用户。 巨鲸 Franklin 利用了这个规则,通过大量抛售无聊猿的 NFT 造成价格短时间内剧烈下降,大量用户的 NFT 被清算拍卖,他接着在短时间内将被拍卖的 NFT 买下,得到了大量的清算罚款 。 如果 Bendao 协议选择了索引多个数据供应商的预言机来作为地板价的判定标准,那么地板价数据来源就会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价格,而不会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 借贷协议这种对时间和价格数据高度敏感的产品,它们仰赖中心化预言机是其来有自的。

目前生态系统比较普遍的选择是,为了优先保证数据的可信任和安全性,更倾向仰赖延迟较高但比较保守的预言机服务。 但是,预言机向链下数据供应商获取数据,底层逻辑仍然是中心化的。 Syntropy 的根本逻辑是建立一个数据层,让开发者能够直接从区块链全节点拿取数据,实现数据的低延迟,同时应用链中的多个角色会基于激励措施和 Slashing 机制,来保证数据是可信任的。

更低成本的 PubSub 协议

Syntropy 数据层采用的 PubSub 协议,是兼容 NATS 的一个分支,是一个可供数据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交换消息的框架。 每个发布者和订阅者都需要专门的软体集成才能参与,Syntropy 提供了一个由团队维护的 PubSub SDK 让开发者可以快速构建 dApp。

在经济上这个方案可能还比较便宜,因为PubSub 协议是一种消息传递协议,而不是集中式API 模型,这消除了数据源的计算负担:在标准的call-response 模型中,每个请求都会在数据 源上执行一些计算。 使用PubSub 协议的发行者-订阅者模型(publisher-subscriber model),计算仅在源头执行一次,这使得这样的解决方案更具可扩展性,并且能够与现有的提供区块链数据的解决方案( 如RPC节点和集中式API)在价格上竞争。

规模化后,Syntropy 数据层内不断增长的需求将压低每 GB 数据的价格。 在大数据价格端,总成本的绝大部分是固定硬体伺服器成本,在小数据价格端,服务成本预计占总成本的30-40%,这里的服务成本只是通过网路将数据通过管道 传递给用户的成本。

Syntropy 如何运作

Syntropy 生态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应用链(App Chain)、数据层(Data Layer)和 PubSub 协议中,应用链只负责维护 dapp 状态,实施了精心设计的质押和激励机制,确保各方以最 佳利益行事,并保护网路抵抗恶意行为;数据层协议能够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PubSub 协议让数据流能够自由在应用链的网路中流动。

来源:官方文档

数据层协议中的角色

任何人都可以数据发布者,通过连接任何区块链网路的全节点,提供即时数据流,再通过 Syntropy 的应用链出售这些网路产生的数据,从而得到代币激励。 构建各种 dapp 的开发者可以使用代币购买这些数据流。

总结来说,在数据层中主要有三个角色需要付费:

1.订阅者(Subscriber):订阅者是想购买特定数据的用户,他们需要支付两部分费用:

  • 服务费(Service Fee):数据发布者(Publisher)可以设定获取每 1GB 数据需要支付的 $NOIA 代币数量。
  • 网路费(Network Fee):系统规定的静态网路传输费用,每传输1GB数据需支付固定数量的 $NOIA 代币。

2.数据发布者:发布者是提供数据给订阅者的一方,能够设定适当的服务费来获利。

3.数据代理(Broker)和观测者(Observer)这两个角色负责维护数据传输网路,他们需要先锁定一定数量代币作为抵押品,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传输的数据量,获得网路费 的分成作为收益;观测员获得的分成份额较小。

总的来说,因为订阅者是数据的买家,是主要给系统带来价值的人,因此代币经济学主要会迎合订阅者;发布者可以再价格、丰富度、完整性等方面在市场 上互相竞争;数据代理不参与价格竞争,因为他们会被支付固定的协议费用,他们是负责链下进行交易核算并构建交付证明的,观察者则负责确保数据代理没有作恶,然后把交易和证明 一起提交到应用链。

整个数据层协议中各个角色如何互动可以参考下图:

来源:官方文档

应用链

Syntropy 的应用链是用 Cosmos SDK CometBFT 构建的。 交易和证明被观察者提交到应用链上之后,会由一组运行共识协议的验证者确认,然后交易才会被添加到区块链上。 应用链有以下两个主要角色:

1.验证者。 收入来源:

  • 负责运行共识协议,从链上交易中收取 gas 费用;
  • 激励池中解锁的 $NOIA 代币。 另外每个验证者还从委托者身上赚取佣金。

2.委托者。 收入来源:

  • 质押代币给验证者,通过维护链和协议的安全获得代币奖励;
  • 如果验证者在节点中做出恶意行为(比如双花等),会得到和以太坊 PoS 算法类似的 Slashing 惩罚。 这时验证者和委托者会失去相同的代币份额,所以委托者最好质押代币给多个验证者来分散风险。

2024年3月25日,第一批社区验证者已加入Cosmos 链测试网环境,他们是由以前担任过Syntropy 验证者的用户组成的,同时团队 也在鼓励有运行节点经验的验证者主动联系。Cosmos 链主网将会在 6 月左右上线。

代币经济学

代币的激励机制

Syntropy有三种激励机制来吸引不同角色参与,启动并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飞轮:

1.链上安全诱因:

这是奖励给节点验证者和委托者,目的是确保区块链网路的安全和稳定。 奖励金额会根据总被质押(Staked)的代币数量动态调整,当质押率达到50%-67%时,奖励年化会在5%-20%之间。 长期来看,随着网路 Gas Fees 的增加,这部分奖励的比重会逐渐降低。

2.数据层诱因:

这是为了吸引数据代理和观测者参与数据传输层。 他们需要先锁定一定数量的代币作为抵押品,然后就可以获得类似年化20%-30%的补贴奖励,激励他们加入维护数据网路。 这部分补贴奖励的数量也会根据参与者的数量动态调整。

3.社区基金(Community Pool)分配:

部分代币会分配到社区基金中,供社区成员提案后决定如何使用,例如资助发布有价值数据的发布者,以吸引更多用户使用 Syntropy 网路;不过这部分支出有一定的年度上限。

目前这些激励机制的金额和年化属于官方文档中的预估数字,仍然可能会根据参与程度动态调整,以确保整体经济模型的平衡性。

代币效用和治理模型

代币经济模型中,$NOIA 代币的设计旨在侧近跨链实时数据的无缝访问,它是推动数据层的燃料,激励可扩展、以用户为中心的数据经济。 它有以下四种效用:

1.链安全:通过质押、委托和 Slashing 机制为链提供安全保障;

2.数据层安全:通过持续质押、证明挑战和 Slashing 机制为数据层提供安全保障;

3.通过提案和投票对链进行治理;

4.在数据层协议中用于付费。

代币治理的方式采用 Cosmos 生态系统中链上治理的一般模型。 任何拥有地址和最低代币数量的人都可以发起提案。 任何有投票权的验证者都可以投票。

这里比较特别的是,如果你是一个委托者,把$NOIA 代币质押给了验证者,那么你无法将质押中的代币拿来投票,意味着验证者能够投票的数量,是由自己持 有的代币和委托给他的所有代币加总而成。 这个设计类似代议政治,鼓励用户慎选验证者,因为他们会代表你行使部分或全部的治理权。

代币市值和流通供应量

$NOIA 目前代币市值排名 #368 左右,在中心化服务中,Syntropy 的竞品是类似 Chainlink 的预言机;在数据可用性网路竞品则是 Celestia,而后者的 FDV 目前超过$12B,从 FDV 和市值的角度看 Syntropy 有一定的成长性。

流通供应量方面,直到 2023 年底 $NOIA 有大约 73.5% 的供应量流通,剩下26.5%的未分配供应,会被用于 Syntropy 数据层和应用链上的各种激励措施以及未来的融资。 主网大概会在6 月于Cosmos 上线,届时项目方也会发行 Cosmos 原生代币,并提供 bridge 来让用户桥接$NOIA 到应用链上,这有可能会为$NOIA 代币带来更多需求, 并进一步减少流通供应。

未来规划与结论

市场叙事

2023年底到2024年初,Syntropy 抓住了不少机会:成功完成战略轮融资,路线图的承诺得到了按时交付,在市场叙事方面也跟上了这波 AI 热潮。

Syntropy 有关的市场叙事包括:

  • DePIN、AI 和实时数据的融合:Web3 项目中的 AI 及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将来会需要更即时、更准确的数据。 目前它们在集中式 SaaS 模型下运营,数据层协议则有助于实现节点到节点的访问,速度更快并更具成本效益。
  • 模组化、可组合性以及链上数据的互操作性:3月,CTO Jonas 和 io.net 的 COO Tory Green 合作制定了互操作性解决方案。

路线图展望

目前 2024 Q1 的 Silverstone 计画在2月27日宣布上线,这个计画发布了数据层协议的 Cosmos 应用链测试网,并让第一批验证者加入网路。 接下来,在2024年 Q2 的 Monaco 计画,将会迎来 Cosmos 原生代币发布、$NOIA 代币 bridge 上线、以及 Syntropy 的品牌重塑。 详细路线图可参考:

来源:官网

团队未来可能采用 ZK 证明技术

通过采用 ZK 证明技术,观察者未来可能从协议层中被排除。 目前,观察者的主要功能是监督数据代理提交的证明是否正确。 他们的收入来源是:

1.确认证明是正确构造的(证明)。

2.第二种是证明链上提交的证明构造不当(挑战)。

如果使用 Merkle 树将交易证明聚合到交付证明中,使数据代理能够构建和提交 ZK 证明,也可以实现同样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ZK 证明的构建将强制执行提交的正确性,就不需要观察者这个角色。

不过,按照目前一些证明市场比如 Succinct 的设计来看,我们仍然需要挑战者,这个解决方案只是把证明外包给去中心市场,来获得更便宜的成本。

Author: Morris
Translator: Paine
Reviewer(s): KOWEI、Edward、Elisa、Ashley、Joyce
* The inform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be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advice or any other recommendation of any sort offered or endorsed by Gate.io.
* This article may not be reproduced, transmitted or copied without referencing Gate.io. Contravention is an infringement of Copyright Act and may be subject to legal action.
Start Now
Sign up and get a
$100
Vouc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