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閃電網絡:實現比特幣即時支付的無銀行之路

中級4/3/2024, 5:51:41 PM
比特幣上的Layer擴容方案,實現快速、低成本的支付。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與以太坊卷層的比較,以及當前網路的動態。發現頂級閃電錢包,並了解閃電網絡如何塑造比特幣的未來。

自2015年提出並於2018年部署以來,閃電網絡作爲一種建立在比特幣之上的第二層(L2)協議,旨在通過轉移比特幣一層(L1)之外的支付活動,爲用戶提供更快速、成本更低的支付解決方案。該技術通過建立用戶間的支付通道,實現交易數據在鏈下緩存,直至通道關閉時才將數據同步至鏈上,從而達到擴容的目的。

閃電網絡如何運作

當兩個用戶計劃通過閃電網絡進行交易時,他們首先會建立一個支付通道,即在比特幣上創建一筆交易,以在共享錢包中鎖定一定數額的加密貨幣。這類似於在酒吧開啓一個帳單,只有當用戶決定結清帳單時,相關信息才會記錄在區塊鏈上。

通道一旦開啓,雙方即可自由進行交易,無需每次交易都依賴比特幣的一層確認。這種方式的交易既快速又經濟,因爲它們無需廣播至整個網路,也無需礦工的逐一驗證,僅在通道內的雙方之間完成。

結束交易時,通過在鏈上進行一次最終交易來關閉通道,該交易反映了通道內部所有交易的最終餘額,相當於結清了之前的“帳單”。在這個過程中,區塊鏈僅記錄最終的餘額,而非每一筆交易的細節。

通過這樣的支付通道網路,即使是沒有直接支付通道的用戶也能通過中繼方實現支付,這些中繼方擁有相互連接的支付通道。閃電網絡依托於比特幣的安全與去中心化特質,實現了交易的快速與高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支付通道能處理的最大交易量受到其底層錢包中托管的比特幣數量的限制。

對比閃電網絡與Rollup

閃電網絡是爲比特幣量身定制的,考慮到比特幣本身並不直接支持智能合約。這一方案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快速且成本低廉的點對點(P2P)支付交易,其通過建立支付通道來實現,類似於兩方之間的私有帳簿。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Rollup作爲基於第二層(L2)的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以太坊生態,得益於其對智能合約的支持而廣受歡迎。不同於P2P,Rollup在所有用戶之間維護一個共享的全局狀態,通過在以太坊之外執行交易,隨後將一批交易數據匯總上鏈。

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降低了成本,特別是相比於以太坊第一層(L1)。得益於對智能合約的支持,Rollup能夠處理各式各樣的交易,不僅限於支付。這包括復雜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交易及鑄造非同質化代幣(NFTs)等更多高級功能。

閃電網絡動態

盡管比特幣不支持智能合約,但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中,它仍然是排名第三的非EVM鏈條。這一成就主要得益於目前閃電網絡中存儲的約2.07億美元比特幣。

目前,閃電網絡共擁有14,627個節點,總容量超過5,015比特幣。根據最新數據,平均每個節點的容量爲0.343比特幣,平均每個節點維護着大約8.34個通道。

頂級閃電網絡錢包

以下是目前可下載的一些最受歡迎的閃電網絡錢包,每個錢包都提供獨特的功能和體驗:

  • Breez Wallet —— “閃電經濟的界面”
  • Electrum —— “提升您的比特幣體驗”
  • Muun —— “一個自主托管的比特幣和閃電網絡錢包”
  • Strike —— “快速、安全支付和比特幣的全球金融應用”
  • Wallet of Satoshi —— “世界上最簡單的閃電網絡錢包”

放眼全局

雖然閃電網絡仍然是基於比特幣的最重要的L2解決方案,提供了目前最便宜的本地BTC交易方式,但它也面臨一些非小問題。這些挑戰包括不太好的用戶體驗、處理高級交易的限制,以及來自更靈活的以太坊虛擬機(EVM)-基礎支付解決方案(如Sablier)的競爭。此外,比特幣生態系統中出現的如有效性證明這樣的復雜擴展解決方案,從長遠來看,可能會使閃電網絡相形見絀。

盡管有這些障礙,但現實是,閃電網絡到目前爲止仍是最大的基於比特幣的L2解決方案,而且它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存在。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bankless],版權歸原作者[bankless]所有。如果對本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Learn團隊,他們將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中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其他語言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未經提及,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深入解析閃電網絡:實現比特幣即時支付的無銀行之路

中級4/3/2024, 5:51:41 PM
比特幣上的Layer擴容方案,實現快速、低成本的支付。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與以太坊卷層的比較,以及當前網路的動態。發現頂級閃電錢包,並了解閃電網絡如何塑造比特幣的未來。

自2015年提出並於2018年部署以來,閃電網絡作爲一種建立在比特幣之上的第二層(L2)協議,旨在通過轉移比特幣一層(L1)之外的支付活動,爲用戶提供更快速、成本更低的支付解決方案。該技術通過建立用戶間的支付通道,實現交易數據在鏈下緩存,直至通道關閉時才將數據同步至鏈上,從而達到擴容的目的。

閃電網絡如何運作

當兩個用戶計劃通過閃電網絡進行交易時,他們首先會建立一個支付通道,即在比特幣上創建一筆交易,以在共享錢包中鎖定一定數額的加密貨幣。這類似於在酒吧開啓一個帳單,只有當用戶決定結清帳單時,相關信息才會記錄在區塊鏈上。

通道一旦開啓,雙方即可自由進行交易,無需每次交易都依賴比特幣的一層確認。這種方式的交易既快速又經濟,因爲它們無需廣播至整個網路,也無需礦工的逐一驗證,僅在通道內的雙方之間完成。

結束交易時,通過在鏈上進行一次最終交易來關閉通道,該交易反映了通道內部所有交易的最終餘額,相當於結清了之前的“帳單”。在這個過程中,區塊鏈僅記錄最終的餘額,而非每一筆交易的細節。

通過這樣的支付通道網路,即使是沒有直接支付通道的用戶也能通過中繼方實現支付,這些中繼方擁有相互連接的支付通道。閃電網絡依托於比特幣的安全與去中心化特質,實現了交易的快速與高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每個支付通道能處理的最大交易量受到其底層錢包中托管的比特幣數量的限制。

對比閃電網絡與Rollup

閃電網絡是爲比特幣量身定制的,考慮到比特幣本身並不直接支持智能合約。這一方案的核心目標是實現快速且成本低廉的點對點(P2P)支付交易,其通過建立支付通道來實現,類似於兩方之間的私有帳簿。

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Rollup作爲基於第二層(L2)的解決方案,主要應用於以太坊生態,得益於其對智能合約的支持而廣受歡迎。不同於P2P,Rollup在所有用戶之間維護一個共享的全局狀態,通過在以太坊之外執行交易,隨後將一批交易數據匯總上鏈。

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交易的速度和降低了成本,特別是相比於以太坊第一層(L1)。得益於對智能合約的支持,Rollup能夠處理各式各樣的交易,不僅限於支付。這包括復雜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交易及鑄造非同質化代幣(NFTs)等更多高級功能。

閃電網絡動態

盡管比特幣不支持智能合約,但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中,它仍然是排名第三的非EVM鏈條。這一成就主要得益於目前閃電網絡中存儲的約2.07億美元比特幣。

目前,閃電網絡共擁有14,627個節點,總容量超過5,015比特幣。根據最新數據,平均每個節點的容量爲0.343比特幣,平均每個節點維護着大約8.34個通道。

頂級閃電網絡錢包

以下是目前可下載的一些最受歡迎的閃電網絡錢包,每個錢包都提供獨特的功能和體驗:

  • Breez Wallet —— “閃電經濟的界面”
  • Electrum —— “提升您的比特幣體驗”
  • Muun —— “一個自主托管的比特幣和閃電網絡錢包”
  • Strike —— “快速、安全支付和比特幣的全球金融應用”
  • Wallet of Satoshi —— “世界上最簡單的閃電網絡錢包”

放眼全局

雖然閃電網絡仍然是基於比特幣的最重要的L2解決方案,提供了目前最便宜的本地BTC交易方式,但它也面臨一些非小問題。這些挑戰包括不太好的用戶體驗、處理高級交易的限制,以及來自更靈活的以太坊虛擬機(EVM)-基礎支付解決方案(如Sablier)的競爭。此外,比特幣生態系統中出現的如有效性證明這樣的復雜擴展解決方案,從長遠來看,可能會使閃電網絡相形見絀。

盡管有這些障礙,但現實是,閃電網絡到目前爲止仍是最大的基於比特幣的L2解決方案,而且它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存在。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bankless],版權歸原作者[bankless]所有。如果對本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Learn團隊,他們將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中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的其他語言翻譯由Gate Learn團隊完成,未經提及,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เริ่มตอนนี้
สมัครและรับรางวัล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