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区块链诞生以来,“去中心化”和“透明”一直是其最核心的精神之一,但这一特性也带来了极大争议:链上交易全程可追溯,意味着用户的资产动态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个体隐私权的基本诉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Tornado Cash 等混币协议相继诞生,通过将资金打乱混合的方式实现“匿名性”。然而,随着 2022 年 Tornado Cash 被美国财政部制裁,监管对链上匿名交易的打击力度大幅增强,也将“隐私 VS 合规”推上风口浪尖。
美国财政部将 Tornado Cash 列入制裁名单(来源:OFAC 官网,2022.08.22)
在这样的背景下,Vitalik Buterin 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机制 —— Privacy Pools,希望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主动隔离非法资金,实现与监管的“和解”。
图源:0xbow 官网
Privacy Pools 是一种融合零知识证明与合规过滤机制的智能合约协议,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细粒度、可控的隐私保护方案。它由 Vitalik Buterin 与多位学者和工程师于 2023 年提出,后由 0xbow 团队负责开发与落地,于 2025 年 4 月正式上线以太坊主网。
相较 Tornado Cash 的“全黑盒”匿名策略,Privacy Pools 的核心创新在于引入关联集(Association Set) 与 ASP(Association Set Providers) 的概念:
这种结构被 Vitalik 称为“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即诚实用户可以证明其资金与非法活动无关,而不良行为者则无法提供相同证明。
2023 年,Vitalik Buterin 与 Chainalysis 首席科学家 Jacob Illum、巴塞尔大学的 Fabian Schär 教授等人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Blockchain Privacy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Towards a Practical Equilibrium》,系统探讨了如何借助 ASP(Association Set Providers)引导链上隐私进入“合规轨道”。
论文指出,隐私协议并非天生就要与监管对立,相反,通过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排除非法行为的发生空间。其核心逻辑如下:
这一理论为 Privacy Pools 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Privacy Pools 的实际部署由 0xbow 团队推进,这是一支聚焦于合规隐私技术的先锋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开发者、研究人员和社区协调者组成,如EIP-6968 作者,corn 项目联合创始人 Zak Cole,Reflexer Finance 联合创始人 Ameen Soleimani 等。团队顾问和支持者还包括 Vitalik Buterin 本人、Number Group、BanklessVC、Public Works 等。
图源:0xbow 官网
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开源和社区参与。代码在 GitHub 完全公开,允许任何人审阅、提出改进,甚至发起自己的前端部署或集成。与传统封闭式开发不同,这种模式鼓励透明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技术和合规方向上的持续创新。
Privacy Pools 的运作基于三个关键步骤:存款、验证与提款,每一步都融合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机制:
Privacy Pools 运行机制流程图(图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Privacy Pools 的整体架构由[2]三层构成:
功能关键词:资产托管、状态记录、交易执行
这是系统的底层基础,部署在以太坊主网上,负责执行所有和资产交互有关的逻辑。可以把它理解成 Privacy Pools 的“账本+执行器”。
核心职责包括:
例如:
用户 A 存入 0.5 ETH,合约记录这个操作,生成一个独立的“匿名币 ID”,加入匿名集合。当 A 准备提款时,他生成一个零知识证明提交给智能合约,合约核验通过后才释放资金。这个层级不处理资金是否合法,只做“执行器”,类似银行后台操作员,不做判断但严格按规矩办事。
功能关键词:隐私保护、去关联性、合规自证
这是整个系统的“隐私核心”。它使用 zk-SNARK 技术,让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身份和交易历史的前提下,证明自己属于一个合法的资金集合。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密码学工具,允许你在不透露数据本身的情况下,证明某个命题是真的。
在 Privacy Pools 中,它允许用户说:
“我从这个池子里提款,且我这笔钱属于某个合法存款集合中的一员”,
“但我不会告诉你我是谁,我存了多少钱,也不会透露和其他人的关系。”
ZKP 的技术流程包括:
可类比的现实场景:员工 A 进公司大楼,需要门禁卡。但 A 不想暴露你是谁。于是 A 出示一个加密证明,前台则知道 A 是公司员工,但看不到其名字、工号、具体部门。
ASP 的运作机制(图源:0xbow.io 官网)
功能关键词:合规判断、集合定义、风险过滤
这是 Privacy Pools 真正实现“监管友好型隐私”的关键所在。
ASP 是一种“中立的链上身份信用系统”,它通过算法、规则或人工审核,为隐私池构建合规集合。ASP 不控制用户资金,也不接触用户身份,仅仅提供可信的存款地址。
通俗理解:ASP 就像是机场的安检系统,不会确认乘客信息,但会根据乘客是否带违禁品,是否有不良记录,而决定是否放行。
三层架构构建隐私与合规桥梁(图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尽管 Privacy Pools 提供了合规框架,但从监管角度来看,以下几个风险仍需重视:
因此,未来隐私协议的治理层设计需要考虑“去中心化 + 可审计 + 可追责”的复合机制。
监管视角流程图(图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Privacy Pools 的推出被业界视为隐私协议的“2.0时代”。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改变了“隐私即违法”的刻板印象。
隐私协议对比表(来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可以看到,Privacy Pools 是目前唯一一个在设计上明确引入“合规模块”的隐私协议,其定位更接近“链上隐私中间件”,而非“混币工具”。
短期内:
长期:
Privacy Pools 是对区块链隐私哲学的一次重构尝试。它不再强调“绝对匿名”,而是建立在“可控隐私 + 合规自证”的思想之上。Vitalik Buterin 对其的投入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对 Web3 长期演进逻辑的判断[3]:“没有隐私,一切都变成了‘其他人(和机器人)会如何看待我正在做的事情’的持续斗争。”
如果说 Tornado Cash 是匿名主义者的堡垒,那么 Privacy Pools 则是现实主义者的试验场。它虽非完美之选,却为隐私协议走出监管困境,提供了一种务实路径 —— 也许这正是区块链隐私协议迈入主流的转折点。
自区块链诞生以来,“去中心化”和“透明”一直是其最核心的精神之一,但这一特性也带来了极大争议:链上交易全程可追溯,意味着用户的资产动态完全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个体隐私权的基本诉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Tornado Cash 等混币协议相继诞生,通过将资金打乱混合的方式实现“匿名性”。然而,随着 2022 年 Tornado Cash 被美国财政部制裁,监管对链上匿名交易的打击力度大幅增强,也将“隐私 VS 合规”推上风口浪尖。
美国财政部将 Tornado Cash 列入制裁名单(来源:OFAC 官网,2022.08.22)
在这样的背景下,Vitalik Buterin 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机制 —— Privacy Pools,希望在不牺牲隐私的前提下,通过技术手段主动隔离非法资金,实现与监管的“和解”。
图源:0xbow 官网
Privacy Pools 是一种融合零知识证明与合规过滤机制的智能合约协议,旨在为用户提供更细粒度、可控的隐私保护方案。它由 Vitalik Buterin 与多位学者和工程师于 2023 年提出,后由 0xbow 团队负责开发与落地,于 2025 年 4 月正式上线以太坊主网。
相较 Tornado Cash 的“全黑盒”匿名策略,Privacy Pools 的核心创新在于引入关联集(Association Set) 与 ASP(Association Set Providers) 的概念:
这种结构被 Vitalik 称为“分离均衡(Separating Equilibrium)”:即诚实用户可以证明其资金与非法活动无关,而不良行为者则无法提供相同证明。
2023 年,Vitalik Buterin 与 Chainalysis 首席科学家 Jacob Illum、巴塞尔大学的 Fabian Schär 教授等人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Blockchain Privacy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Towards a Practical Equilibrium》,系统探讨了如何借助 ASP(Association Set Providers)引导链上隐私进入“合规轨道”。
论文指出,隐私协议并非天生就要与监管对立,相反,通过加密技术,可以实现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排除非法行为的发生空间。其核心逻辑如下:
这一理论为 Privacy Pools 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Privacy Pools 的实际部署由 0xbow 团队推进,这是一支聚焦于合规隐私技术的先锋团队,由经验丰富的开发者、研究人员和社区协调者组成,如EIP-6968 作者,corn 项目联合创始人 Zak Cole,Reflexer Finance 联合创始人 Ameen Soleimani 等。团队顾问和支持者还包括 Vitalik Buterin 本人、Number Group、BanklessVC、Public Works 等。
图源:0xbow 官网
团队在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开源和社区参与。代码在 GitHub 完全公开,允许任何人审阅、提出改进,甚至发起自己的前端部署或集成。与传统封闭式开发不同,这种模式鼓励透明的合作关系,促进了技术和合规方向上的持续创新。
Privacy Pools 的运作基于三个关键步骤:存款、验证与提款,每一步都融合隐私保护与合规性机制:
Privacy Pools 运行机制流程图(图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Privacy Pools 的整体架构由[2]三层构成:
功能关键词:资产托管、状态记录、交易执行
这是系统的底层基础,部署在以太坊主网上,负责执行所有和资产交互有关的逻辑。可以把它理解成 Privacy Pools 的“账本+执行器”。
核心职责包括:
例如:
用户 A 存入 0.5 ETH,合约记录这个操作,生成一个独立的“匿名币 ID”,加入匿名集合。当 A 准备提款时,他生成一个零知识证明提交给智能合约,合约核验通过后才释放资金。这个层级不处理资金是否合法,只做“执行器”,类似银行后台操作员,不做判断但严格按规矩办事。
功能关键词:隐私保护、去关联性、合规自证
这是整个系统的“隐私核心”。它使用 zk-SNARK 技术,让用户可以在不暴露身份和交易历史的前提下,证明自己属于一个合法的资金集合。
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密码学工具,允许你在不透露数据本身的情况下,证明某个命题是真的。
在 Privacy Pools 中,它允许用户说:
“我从这个池子里提款,且我这笔钱属于某个合法存款集合中的一员”,
“但我不会告诉你我是谁,我存了多少钱,也不会透露和其他人的关系。”
ZKP 的技术流程包括:
可类比的现实场景:员工 A 进公司大楼,需要门禁卡。但 A 不想暴露你是谁。于是 A 出示一个加密证明,前台则知道 A 是公司员工,但看不到其名字、工号、具体部门。
ASP 的运作机制(图源:0xbow.io 官网)
功能关键词:合规判断、集合定义、风险过滤
这是 Privacy Pools 真正实现“监管友好型隐私”的关键所在。
ASP 是一种“中立的链上身份信用系统”,它通过算法、规则或人工审核,为隐私池构建合规集合。ASP 不控制用户资金,也不接触用户身份,仅仅提供可信的存款地址。
通俗理解:ASP 就像是机场的安检系统,不会确认乘客信息,但会根据乘客是否带违禁品,是否有不良记录,而决定是否放行。
三层架构构建隐私与合规桥梁(图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尽管 Privacy Pools 提供了合规框架,但从监管角度来看,以下几个风险仍需重视:
因此,未来隐私协议的治理层设计需要考虑“去中心化 + 可审计 + 可追责”的复合机制。
监管视角流程图(图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Privacy Pools 的推出被业界视为隐私协议的“2.0时代”。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突破,更在于改变了“隐私即违法”的刻板印象。
隐私协议对比表(来源:Gate Learn 创作者 Max)
可以看到,Privacy Pools 是目前唯一一个在设计上明确引入“合规模块”的隐私协议,其定位更接近“链上隐私中间件”,而非“混币工具”。
短期内:
长期:
Privacy Pools 是对区块链隐私哲学的一次重构尝试。它不再强调“绝对匿名”,而是建立在“可控隐私 + 合规自证”的思想之上。Vitalik Buterin 对其的投入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对 Web3 长期演进逻辑的判断[3]:“没有隐私,一切都变成了‘其他人(和机器人)会如何看待我正在做的事情’的持续斗争。”
如果说 Tornado Cash 是匿名主义者的堡垒,那么 Privacy Pools 则是现实主义者的试验场。它虽非完美之选,却为隐私协议走出监管困境,提供了一种务实路径 —— 也许这正是区块链隐私协议迈入主流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