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常逛 NFT 社羣、推特或 Discord,應該或多或少看過以下幾句話:
或更常見的,用 meme 搭配那個在角落哭泣的 Pepe,乍看之下可能會想到是不是打錯字了,應該是 sweep 吧?但沒錯,這不是打錯,weep the floor正是 NFT 圈特有的黑色幽默用語,原本是從 sweep the floor 這個術語衍伸出來的諧音梗。
先從最常見的講法開始 Sweep the floor,意思是掃地板,也就是在 NFT 市場中,把一個項目的低價(地板價)NFT 全部買走。這通常代表:
是一個帶有明顯 FOMO 與拉盤意味的操作。
現實總是殘酷的,有時剛進場買完地板,結果幣價崩了、地板價又跌一輪、話題消失、社羣沉寂,看着自己的 NFT 價值腰斬再腰斬,只剩下眼淚陪着過夜,這時候 NFT 玩家就會自嘲說:不是 sweep,是 weep ; 不是掃地板,是對着地板哭。 Weep the floor 就是一種鏈上自嘲式的文化縮影,代表高買低接,悲情套牢。
這個詞雖然是 meme 化的,但它背後反映的是 NFT 生態裏高度情緒化的市場文化,包括:
這樣的狀況,在 NFT 世界非常常見,尤其是在熊市或熱度退燒後,曾經百倍的 JPEG 變成幾塊錢一無是處的圖片,玩家只能用 weeping 來掩飾內心的崩潰。
幾乎每個 NFT 玩家都有一個 weep 的故事,那是錢包裏那些不想打開但又不願丟掉的圖片。
既然這是 NFT 投資裏常見的坑,我們該怎麼減少悲劇發生?
地板價只是表象,要觀察:
如果地板看起來低但流動性極差,那就不是機會,而是陷阱。
別人都在 mint,我不進會錯過嗎?這種心理會在最沒有理性的時候做決定,交易前可以先試問自己即便這張圖我賣不掉,還會喜歡嗎?有沒有人會比我更願意接手?
Weep the floor 是悲劇,但也可以是文化,需要對 NFT 的價值保持懷疑與彈性,也需要在錯誤中找到笑點,而不是自責與恐慌,學會用 meme 看待 meme,是一種鏈上生存的智慧。
Weep the Floor 不只是在虧錢時的嘆息,它更是一種 Web3 玩家共同的文化符號,一種承認錯誤、學會自嘲、也不放棄希望的鏈上語言,我們都會 sweep,也都會 weep,重要的不是哭過幾次,而是還願不願意打開那個錢包、看看那張圖,然後說這是我參與過的證明,畢竟在這個一切都在上鏈的世界裏,笑與哭,都是資產。
如果常逛 NFT 社羣、推特或 Discord,應該或多或少看過以下幾句話:
或更常見的,用 meme 搭配那個在角落哭泣的 Pepe,乍看之下可能會想到是不是打錯字了,應該是 sweep 吧?但沒錯,這不是打錯,weep the floor正是 NFT 圈特有的黑色幽默用語,原本是從 sweep the floor 這個術語衍伸出來的諧音梗。
先從最常見的講法開始 Sweep the floor,意思是掃地板,也就是在 NFT 市場中,把一個項目的低價(地板價)NFT 全部買走。這通常代表:
是一個帶有明顯 FOMO 與拉盤意味的操作。
現實總是殘酷的,有時剛進場買完地板,結果幣價崩了、地板價又跌一輪、話題消失、社羣沉寂,看着自己的 NFT 價值腰斬再腰斬,只剩下眼淚陪着過夜,這時候 NFT 玩家就會自嘲說:不是 sweep,是 weep ; 不是掃地板,是對着地板哭。 Weep the floor 就是一種鏈上自嘲式的文化縮影,代表高買低接,悲情套牢。
這個詞雖然是 meme 化的,但它背後反映的是 NFT 生態裏高度情緒化的市場文化,包括:
這樣的狀況,在 NFT 世界非常常見,尤其是在熊市或熱度退燒後,曾經百倍的 JPEG 變成幾塊錢一無是處的圖片,玩家只能用 weeping 來掩飾內心的崩潰。
幾乎每個 NFT 玩家都有一個 weep 的故事,那是錢包裏那些不想打開但又不願丟掉的圖片。
既然這是 NFT 投資裏常見的坑,我們該怎麼減少悲劇發生?
地板價只是表象,要觀察:
如果地板看起來低但流動性極差,那就不是機會,而是陷阱。
別人都在 mint,我不進會錯過嗎?這種心理會在最沒有理性的時候做決定,交易前可以先試問自己即便這張圖我賣不掉,還會喜歡嗎?有沒有人會比我更願意接手?
Weep the floor 是悲劇,但也可以是文化,需要對 NFT 的價值保持懷疑與彈性,也需要在錯誤中找到笑點,而不是自責與恐慌,學會用 meme 看待 meme,是一種鏈上生存的智慧。
Weep the Floor 不只是在虧錢時的嘆息,它更是一種 Web3 玩家共同的文化符號,一種承認錯誤、學會自嘲、也不放棄希望的鏈上語言,我們都會 sweep,也都會 weep,重要的不是哭過幾次,而是還願不願意打開那個錢包、看看那張圖,然後說這是我參與過的證明,畢竟在這個一切都在上鏈的世界裏,笑與哭,都是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