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0 日,Merlin Chain 創始人 Jeff 在推特發文《很多圈外人覺得 Merlin 的強項是市場,短板是產品技術,這是對 Merlin 最大的誤解》,並表示:Merlin 的營銷能力並沒有外界傳聞的那麼誇張,更多是來自社區自發的力量,所謂的東方神祕怪獸,其實都是社區的信任和愛在驅動。
作爲當下主流敘事,BTC L2 可謂是百花齊放,其中 Merlin Chain 憑着出色的市場表現,常被認爲最有希望與代表西方力量的 ETH L2 抗衡——主網上線 30 天達到驚人的 36 億美金 TVL。同時好奇的聲音也不斷出現,爲何神祕的東方怪獸能在短時間內團結各路人馬,空前的資金、流量和話題度的背後,是否真的存在增長密碼?
Merlin Chain 作爲原生 BTC Layer2,其 36 億美金的 TVL 中,91% 來自比特幣原生資產,包括 58% 的 BTC 和 33% 的 Ordinals 資產,超越了 Solana 和 Blast。這一裏程碑並非僅僅歸功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而是團隊在比特幣生態系統中的長期深耕,從 Recursiverse 到 Bitmap Explorer 再到 BRC420,最終到 Merlin Chain。
Merlin Chain 的崛起過程清晰展現了其在初始如何凝聚比特幣社區的力量,以下整理摘抄自 BCHED Co-founder @BMANLead 的推文《Merlin Chain: 來自東方的神祕力量》
· 2023 年 6 月 17 日:RSCV 發布了第一條推文並推出了 Recursiverse,允許 SVG 拼接創建;可以遞歸引用其他 2D 銘文以生成新作品。
· 2023 年 7 月 17 日:發布 BRC-420 協議,將銘文視爲構建 Ordinals 堆棧的模塊。
· 2023 年 7 月 31 日:發布了基於 Bitmap 的可視面板的 Bitmap Explorer,用於社交、遊戲和交易活動。
· 2023 年 9 月 19 日:推出了 BRC-420 市場和部署了第一個資產 BRC-420,即藍盒子。
· 2023 年 11 月 15 日:宣布了 Bitmap 幣兌換計劃,1 個 Bitmap 可兌換爲 1,000 個 $WMAP,使 Bitmap 的價格翻倍;與此同時,藍盒子的價格漲到 1,000 美元。
· 2023 年 12 月 26 日:更名爲 @BitmapTech;OKX Wallet 宣布支持 BRC-420。
· 2024 年 1 月 19 日:正式宣布比特幣第二層網路 Merlin Chain。
· 2024 年 1 月 26 日:推出了 Merlin Chain 測試網橋接。
· 2024 年 2 月 3 日:藍盒子價格達到 40,000 美元,成爲市場上第三大 10k 系列 NFT,僅次於 BAYC 和 Punks。
· 2024 年 2 月 4 日:BCHDE Labs 宣布對 BitmapTech 的領投投資。
· 2024 年 2 月 5 日:Merlin Chain 在 Particle Network 完成 IDO,並發布 1% 治理代幣 $MERL。
· 2024 年 2 月 8 日:Merlin 的 Seal 質押正式上線,以公平發行 20% 的 $MERL。
· 2024 年 2 月 9 日:OKX Venture 宣布對 Bitmap Tech 的投資。
· 2024 年 2 月 10 日:Merlin Chain IDO 活動結束,參與地址超過 100 萬。
· 2024 年 2 月 23 日:Merlin Chain 的 TVL 超過 20 億美元,超過 Solana 和 Blast,在所有鏈中排名第五。
創始人 Jeff 曾在訪談中透露,其實團隊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做 Layer2,是在持續不斷的建設產品、與開發者和用戶在社羣裏互動的過程中發現,L1 上可以做的交互太有限,很多想法沒有辦法實現,而 Bitmap Tech 團隊正好在所有比特幣 Layer2 裏面,擁最強的原生基礎:BRC-420 爲比特幣資產定義了元宇宙標準和版權標準,在 Merlin Chain 誕生之前就發射了 600+ 銘文資產 和 1000+ 比特幣生態開發者;Bitmap.Tech 籠絡了比特幣一層原生資產 Bitmap 90% 以上的流量,擁有 33500+個獨立地址,是最大的 Ordinals 資產社群。
長期主義成就生態繁榮,Merlin Chain 的誕生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Merlin Chain 另一個增長策略,是「自下而上的發行方式,由社區驅動的資產,從資產到項目的新敘事」,即公平發行資產,由社區來發現資產,圍繞資產建立起社區共識,再通過產品和生態方面的建設賦能資產。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比特幣社區對於 Merlin Chain 的認可在最開始均來源於 BRC-420 幾個龍頭資產——藍盒子的增長奇跡自不必多說,後續的音樂盒、藍水晶、龍珠,在採取自下而上的公平發射後,都有非常亮眼的市場表現,因此對於背後的社區、以及衍生出的產品生態抱有堅定的信心。
成功的資產可以演化爲一個符號,而符號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或許社區團結的核心就是符號本身,而非某種技術或者產品機制——比特幣在誕生之初也沒有實質的「賦能」,但依然被認爲是數字黃金,因爲它構建了一個不設邊界的全球社會系統,並成爲對抗中心化的象徵。
Merlin Chain 並不抗拒與以太系中強大的隊友結盟,從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東方智慧的影子。
3 月 7 日,以太坊 Layer2 項目 Manta 推出「Blast Off to Manta」活動,鼓勵用戶將 ETH 和 USDC 從 Blast 跨鏈至 Manta Pacific,並提供 $MANTA 代幣獎勵。活動一經發出,大量資金從 Blast 向 Manta 轉移,用戶的理由很簡單:Blast 在牛市鎖整整 14 天流動性的機制太不合理,而在 Manta 可以即時提款,還提供大量代幣獎勵。
這種「吸血鬼攻擊」是種典型的加密現象,即通過提供激勵手段將用戶從頭部的競爭平台吸引過來,也是以太坊常見的爭奪流動性的方式。
回顧加密歷史,能載入史冊的「吸血鬼攻擊」就能列舉出:2020 年,SushiSwap 推出了與 Uniswap 相似的 DEX,並用 $SUCHI 代幣獎勵將資金從 Uniswap 轉移到 SushiSwap 的用戶,導致 Uniswap 流動性一度暴跌;2022 年,NFT 交易平台 LooksRare 向 OpenSea 用戶空投 $LOOKS 代幣,並提供更好的年化 APR;在 LooksRare 攻擊過後一個月,另一個後期之秀 X2Y2 也對 OpenSea 發起了吸血鬼攻擊,盡管過程有些波折,但 X2Y2 的用戶仍然在七天內增長了 8 倍。
然而 Merlin 走出了另一條團結的道路。在 Manta 對 Blast 發起攻擊後不到一周,3 月 12 日,Merlin』s Seal 宣布開啓 Manta 鏈的再質押,用戶可以將在 Manta 質押的 $STONE 再次質押到 Merlin Chain,獲取梅林積分進行挖礦。
Merlin Chain 爲什麼能團結 Manta?除了團隊本身的資源之外,這波合作對於雙方皆有好處。(以下分析截取自推特用戶某圈葫蘆娃)
對於 Merlin,鎖倉資金將急劇擴大(之前大戶將天量 ETH 鎖在 Manta),利於估值。
對於 Manta,參加梅林鎖倉的這部分 TVL 還在自己鏈上,避免了 Stone 3 月解鎖帶來的 TVL 銳減風險,利於穩定幣價。
而提供中間服務的 StakeStone 和 Meson 等跨鏈橋,也將迎來大量用戶採用的時刻。
質押 $STONE 的用戶也將獲得梅林的優質代幣,同時也獲得 StakeStone 的積分。
因此,盡管 Merlin Chain 同樣吸收了來自 Manta 生態的資金,卻同時做到了多贏,大家一起把盤子做大,朋友多多,敵人少少,這就是高手之局。
比特幣的優勢在於資金和社區,但以太坊顯然在應用層擁有更具規模的成熟團隊、用戶和生態。作爲新興公鏈,快速建立應用生態尤爲重要。Merlin Chain 在孵化比特幣原生項目的同時,也迅速團結了原先在 EVM 具有豐富經驗的龍頭團隊,涵蓋遊戲、DeFi、基礎設施、交易市場、社交等公鏈必爭的流量位,其中包括:
BTC Layer2 的誕生是爲了解決比特幣網路性能受限的問題,但不得不面對比特幣應用生態暫時匱乏的事實,羅馬並非一日可以建成,Merlin Chain 團結以太坊的龍頭項目,旨在短期內快速建立高質量的應用生態和高活躍用戶,而以太系項目也能夠在比特幣生態獲得新的增長和流動性,不約而同地選擇了 Merlin Chain 開啓建設,可謂又達成了多贏的局面。
更令人驚喜的是,大量原生項目正在從 Merlin Chain 湧現,光是名字裏帶有「Merlin」的項目就數不勝數。這些項目圍繞比特幣原生的用戶和資產展開,針對解決比特幣原生的問題,且在產品和機制設計上始終採取公平發射、社區優先等原則。總體分爲以下幾類:
Merlin Chain 創立初衷即是服務好比特幣的原生用戶,大力支持與原生的用戶、原生的資產一起去探索原生的創新。據創始人 Jeff 在 Twitter Space 透露,Merlin Chain 即將推出開發者激勵計劃,通過豐厚的獎勵大力支持開發者來比特幣進行建設,希望湧現出鏈上表現更優秀、更具有創新性的原生 dApp,以引領比特幣生態的整合與擴張,讓我們拭目以待。
Merlin Chain 創始人 Jeff 是連續創業者,在 Web2 獲得過來自 紅衫資本, IDG 資本, BAI 資本 (貝塔斯曼), 五源資本, 綠洲資本等頂級機構的融資。因此 Merlin Chain 毫不意外地集結了 20 餘家投資機構:OKX Venture, BCHED, Forsight Ventures 和 ArkStream Capital 領投,奠定頭部交易所的想象力;包括 viaBTC 在內的頭部礦池,背後是雄厚的資金支持,帶來安全和技術保障。Merlin Chain 的融資陣容可以是目前華人創業者和華人投資人在 BTC 生態大勢下最強戰力的集結,也不奇怪 Merlin Chain 總被拿來與 Blast 做對比時,被稱爲「神祕的東方力量」。
在 Merlin Chain 已達到 36 億美金如此誇張的質押數據的當下,如何保證資金的安全性?質押和再質押賽道熱火朝天,資金安全關乎公鏈生死存亡。3 月 6 日,Merlin Chain 聯合多家安全公司成立了 Merlin Security Council,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慢霧 Slowmist,創始人餘弦 22 年出版的《區塊鏈黑暗森林自救手冊》在圈內廣爲流傳,以及 BlockSec, Salus, Secure3, ScaleBit, Revoke.Cash 等多家知名安全團隊,委員會用於資助研究、教育和技術開發,並鼓勵更多白帽和 dApp 加入這個去中心化組織,爲 Merlin 後續的生態發展和建設保駕護航。
最後回歸到開頭的問題,Merlin 的快速崛起是否存在所謂增長密碼?其實創始人 Jeff 早在公開的 Space中就將答案公之於衆:
「在大的市場眼光裏,Merlin 剛發布了一個月,剛上線了幾天突然就席卷了整個市場,所有人都在聊。可能就是這種突然性讓大家覺得不合理,需要去解釋這個漲一定是有原因的,這個生態火一定是有說法的。如果我不知道它爲什麼突然火,那它背後肯定有這個神祕力量。
但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團隊在銘文生態從最早最冷的時候就存在了。去年 5、6 月份的時候,這個生態中有正規開發者的團隊在全球可能不超過 10 個,Ordinals 資產幾乎歸零,整個比特幣生態和 Ordinals 受到了外界的嘲笑……在那種情況下,我們發現 Ordinals 每天晚上都有 5 到 10 個 Twitter Space,包括英文和華語的,都是一羣開發者聚在一起抱團取暖,暢想新的東西。其實那個時候學習的壓力比現在大得多,每天都會有新的協議、新的標準、新的創新出現,我能感受到整個生態的生命力,大家對這個事情的信仰和投入是非常高的。這讓我感受到了一個行業早期的純粹,以及圍繞這個生態的用戶和開發者的奉獻和信仰。所以我們在最冷的時候在裏面堅持建設,也不賺錢,也不收錢,做了七八個產品,然後到了現在。
對於沒那麼關注 Bitcoin 生態的人而言,他們可能會覺得是一種橫空出世,從而不理解。對於我們而言,雖然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但是我們本身在 Bitcoin L1 上的長時間開發,給我們積累了非常多的社區生態和用戶流量。在梅林誕生之前,我們已經擁有了比特幣生態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的社區 Bitmap 和 BRC-420,核心的開發也是由我們自己做的,我們了解這部分用戶他們在玩什麼,有什麼資產,以及他們本身對於社區的投入度。在這個基礎下,其實梅林的成果也是能預想到的事情。當然對於外部而言,這可能是一個很快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們而言,這件事偶然中也有一些必然。」
本文轉載自[blockbeat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blockbeat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3 月 10 日,Merlin Chain 創始人 Jeff 在推特發文《很多圈外人覺得 Merlin 的強項是市場,短板是產品技術,這是對 Merlin 最大的誤解》,並表示:Merlin 的營銷能力並沒有外界傳聞的那麼誇張,更多是來自社區自發的力量,所謂的東方神祕怪獸,其實都是社區的信任和愛在驅動。
作爲當下主流敘事,BTC L2 可謂是百花齊放,其中 Merlin Chain 憑着出色的市場表現,常被認爲最有希望與代表西方力量的 ETH L2 抗衡——主網上線 30 天達到驚人的 36 億美金 TVL。同時好奇的聲音也不斷出現,爲何神祕的東方怪獸能在短時間內團結各路人馬,空前的資金、流量和話題度的背後,是否真的存在增長密碼?
Merlin Chain 作爲原生 BTC Layer2,其 36 億美金的 TVL 中,91% 來自比特幣原生資產,包括 58% 的 BTC 和 33% 的 Ordinals 資產,超越了 Solana 和 Blast。這一裏程碑並非僅僅歸功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而是團隊在比特幣生態系統中的長期深耕,從 Recursiverse 到 Bitmap Explorer 再到 BRC420,最終到 Merlin Chain。
Merlin Chain 的崛起過程清晰展現了其在初始如何凝聚比特幣社區的力量,以下整理摘抄自 BCHED Co-founder @BMANLead 的推文《Merlin Chain: 來自東方的神祕力量》
· 2023 年 6 月 17 日:RSCV 發布了第一條推文並推出了 Recursiverse,允許 SVG 拼接創建;可以遞歸引用其他 2D 銘文以生成新作品。
· 2023 年 7 月 17 日:發布 BRC-420 協議,將銘文視爲構建 Ordinals 堆棧的模塊。
· 2023 年 7 月 31 日:發布了基於 Bitmap 的可視面板的 Bitmap Explorer,用於社交、遊戲和交易活動。
· 2023 年 9 月 19 日:推出了 BRC-420 市場和部署了第一個資產 BRC-420,即藍盒子。
· 2023 年 11 月 15 日:宣布了 Bitmap 幣兌換計劃,1 個 Bitmap 可兌換爲 1,000 個 $WMAP,使 Bitmap 的價格翻倍;與此同時,藍盒子的價格漲到 1,000 美元。
· 2023 年 12 月 26 日:更名爲 @BitmapTech;OKX Wallet 宣布支持 BRC-420。
· 2024 年 1 月 19 日:正式宣布比特幣第二層網路 Merlin Chain。
· 2024 年 1 月 26 日:推出了 Merlin Chain 測試網橋接。
· 2024 年 2 月 3 日:藍盒子價格達到 40,000 美元,成爲市場上第三大 10k 系列 NFT,僅次於 BAYC 和 Punks。
· 2024 年 2 月 4 日:BCHDE Labs 宣布對 BitmapTech 的領投投資。
· 2024 年 2 月 5 日:Merlin Chain 在 Particle Network 完成 IDO,並發布 1% 治理代幣 $MERL。
· 2024 年 2 月 8 日:Merlin 的 Seal 質押正式上線,以公平發行 20% 的 $MERL。
· 2024 年 2 月 9 日:OKX Venture 宣布對 Bitmap Tech 的投資。
· 2024 年 2 月 10 日:Merlin Chain IDO 活動結束,參與地址超過 100 萬。
· 2024 年 2 月 23 日:Merlin Chain 的 TVL 超過 20 億美元,超過 Solana 和 Blast,在所有鏈中排名第五。
創始人 Jeff 曾在訪談中透露,其實團隊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做 Layer2,是在持續不斷的建設產品、與開發者和用戶在社羣裏互動的過程中發現,L1 上可以做的交互太有限,很多想法沒有辦法實現,而 Bitmap Tech 團隊正好在所有比特幣 Layer2 裏面,擁最強的原生基礎:BRC-420 爲比特幣資產定義了元宇宙標準和版權標準,在 Merlin Chain 誕生之前就發射了 600+ 銘文資產 和 1000+ 比特幣生態開發者;Bitmap.Tech 籠絡了比特幣一層原生資產 Bitmap 90% 以上的流量,擁有 33500+個獨立地址,是最大的 Ordinals 資產社群。
長期主義成就生態繁榮,Merlin Chain 的誕生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
Merlin Chain 另一個增長策略,是「自下而上的發行方式,由社區驅動的資產,從資產到項目的新敘事」,即公平發行資產,由社區來發現資產,圍繞資產建立起社區共識,再通過產品和生態方面的建設賦能資產。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比特幣社區對於 Merlin Chain 的認可在最開始均來源於 BRC-420 幾個龍頭資產——藍盒子的增長奇跡自不必多說,後續的音樂盒、藍水晶、龍珠,在採取自下而上的公平發射後,都有非常亮眼的市場表現,因此對於背後的社區、以及衍生出的產品生態抱有堅定的信心。
成功的資產可以演化爲一個符號,而符號具有巨大的凝聚力。或許社區團結的核心就是符號本身,而非某種技術或者產品機制——比特幣在誕生之初也沒有實質的「賦能」,但依然被認爲是數字黃金,因爲它構建了一個不設邊界的全球社會系統,並成爲對抗中心化的象徵。
Merlin Chain 並不抗拒與以太系中強大的隊友結盟,從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東方智慧的影子。
3 月 7 日,以太坊 Layer2 項目 Manta 推出「Blast Off to Manta」活動,鼓勵用戶將 ETH 和 USDC 從 Blast 跨鏈至 Manta Pacific,並提供 $MANTA 代幣獎勵。活動一經發出,大量資金從 Blast 向 Manta 轉移,用戶的理由很簡單:Blast 在牛市鎖整整 14 天流動性的機制太不合理,而在 Manta 可以即時提款,還提供大量代幣獎勵。
這種「吸血鬼攻擊」是種典型的加密現象,即通過提供激勵手段將用戶從頭部的競爭平台吸引過來,也是以太坊常見的爭奪流動性的方式。
回顧加密歷史,能載入史冊的「吸血鬼攻擊」就能列舉出:2020 年,SushiSwap 推出了與 Uniswap 相似的 DEX,並用 $SUCHI 代幣獎勵將資金從 Uniswap 轉移到 SushiSwap 的用戶,導致 Uniswap 流動性一度暴跌;2022 年,NFT 交易平台 LooksRare 向 OpenSea 用戶空投 $LOOKS 代幣,並提供更好的年化 APR;在 LooksRare 攻擊過後一個月,另一個後期之秀 X2Y2 也對 OpenSea 發起了吸血鬼攻擊,盡管過程有些波折,但 X2Y2 的用戶仍然在七天內增長了 8 倍。
然而 Merlin 走出了另一條團結的道路。在 Manta 對 Blast 發起攻擊後不到一周,3 月 12 日,Merlin』s Seal 宣布開啓 Manta 鏈的再質押,用戶可以將在 Manta 質押的 $STONE 再次質押到 Merlin Chain,獲取梅林積分進行挖礦。
Merlin Chain 爲什麼能團結 Manta?除了團隊本身的資源之外,這波合作對於雙方皆有好處。(以下分析截取自推特用戶某圈葫蘆娃)
對於 Merlin,鎖倉資金將急劇擴大(之前大戶將天量 ETH 鎖在 Manta),利於估值。
對於 Manta,參加梅林鎖倉的這部分 TVL 還在自己鏈上,避免了 Stone 3 月解鎖帶來的 TVL 銳減風險,利於穩定幣價。
而提供中間服務的 StakeStone 和 Meson 等跨鏈橋,也將迎來大量用戶採用的時刻。
質押 $STONE 的用戶也將獲得梅林的優質代幣,同時也獲得 StakeStone 的積分。
因此,盡管 Merlin Chain 同樣吸收了來自 Manta 生態的資金,卻同時做到了多贏,大家一起把盤子做大,朋友多多,敵人少少,這就是高手之局。
比特幣的優勢在於資金和社區,但以太坊顯然在應用層擁有更具規模的成熟團隊、用戶和生態。作爲新興公鏈,快速建立應用生態尤爲重要。Merlin Chain 在孵化比特幣原生項目的同時,也迅速團結了原先在 EVM 具有豐富經驗的龍頭團隊,涵蓋遊戲、DeFi、基礎設施、交易市場、社交等公鏈必爭的流量位,其中包括:
BTC Layer2 的誕生是爲了解決比特幣網路性能受限的問題,但不得不面對比特幣應用生態暫時匱乏的事實,羅馬並非一日可以建成,Merlin Chain 團結以太坊的龍頭項目,旨在短期內快速建立高質量的應用生態和高活躍用戶,而以太系項目也能夠在比特幣生態獲得新的增長和流動性,不約而同地選擇了 Merlin Chain 開啓建設,可謂又達成了多贏的局面。
更令人驚喜的是,大量原生項目正在從 Merlin Chain 湧現,光是名字裏帶有「Merlin」的項目就數不勝數。這些項目圍繞比特幣原生的用戶和資產展開,針對解決比特幣原生的問題,且在產品和機制設計上始終採取公平發射、社區優先等原則。總體分爲以下幾類:
Merlin Chain 創立初衷即是服務好比特幣的原生用戶,大力支持與原生的用戶、原生的資產一起去探索原生的創新。據創始人 Jeff 在 Twitter Space 透露,Merlin Chain 即將推出開發者激勵計劃,通過豐厚的獎勵大力支持開發者來比特幣進行建設,希望湧現出鏈上表現更優秀、更具有創新性的原生 dApp,以引領比特幣生態的整合與擴張,讓我們拭目以待。
Merlin Chain 創始人 Jeff 是連續創業者,在 Web2 獲得過來自 紅衫資本, IDG 資本, BAI 資本 (貝塔斯曼), 五源資本, 綠洲資本等頂級機構的融資。因此 Merlin Chain 毫不意外地集結了 20 餘家投資機構:OKX Venture, BCHED, Forsight Ventures 和 ArkStream Capital 領投,奠定頭部交易所的想象力;包括 viaBTC 在內的頭部礦池,背後是雄厚的資金支持,帶來安全和技術保障。Merlin Chain 的融資陣容可以是目前華人創業者和華人投資人在 BTC 生態大勢下最強戰力的集結,也不奇怪 Merlin Chain 總被拿來與 Blast 做對比時,被稱爲「神祕的東方力量」。
在 Merlin Chain 已達到 36 億美金如此誇張的質押數據的當下,如何保證資金的安全性?質押和再質押賽道熱火朝天,資金安全關乎公鏈生死存亡。3 月 6 日,Merlin Chain 聯合多家安全公司成立了 Merlin Security Council,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慢霧 Slowmist,創始人餘弦 22 年出版的《區塊鏈黑暗森林自救手冊》在圈內廣爲流傳,以及 BlockSec, Salus, Secure3, ScaleBit, Revoke.Cash 等多家知名安全團隊,委員會用於資助研究、教育和技術開發,並鼓勵更多白帽和 dApp 加入這個去中心化組織,爲 Merlin 後續的生態發展和建設保駕護航。
最後回歸到開頭的問題,Merlin 的快速崛起是否存在所謂增長密碼?其實創始人 Jeff 早在公開的 Space中就將答案公之於衆:
「在大的市場眼光裏,Merlin 剛發布了一個月,剛上線了幾天突然就席卷了整個市場,所有人都在聊。可能就是這種突然性讓大家覺得不合理,需要去解釋這個漲一定是有原因的,這個生態火一定是有說法的。如果我不知道它爲什麼突然火,那它背後肯定有這個神祕力量。
但我想說的是,其實我們團隊在銘文生態從最早最冷的時候就存在了。去年 5、6 月份的時候,這個生態中有正規開發者的團隊在全球可能不超過 10 個,Ordinals 資產幾乎歸零,整個比特幣生態和 Ordinals 受到了外界的嘲笑……在那種情況下,我們發現 Ordinals 每天晚上都有 5 到 10 個 Twitter Space,包括英文和華語的,都是一羣開發者聚在一起抱團取暖,暢想新的東西。其實那個時候學習的壓力比現在大得多,每天都會有新的協議、新的標準、新的創新出現,我能感受到整個生態的生命力,大家對這個事情的信仰和投入是非常高的。這讓我感受到了一個行業早期的純粹,以及圍繞這個生態的用戶和開發者的奉獻和信仰。所以我們在最冷的時候在裏面堅持建設,也不賺錢,也不收錢,做了七八個產品,然後到了現在。
對於沒那麼關注 Bitcoin 生態的人而言,他們可能會覺得是一種橫空出世,從而不理解。對於我們而言,雖然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期,但是我們本身在 Bitcoin L1 上的長時間開發,給我們積累了非常多的社區生態和用戶流量。在梅林誕生之前,我們已經擁有了比特幣生態的第二大和第三大的社區 Bitmap 和 BRC-420,核心的開發也是由我們自己做的,我們了解這部分用戶他們在玩什麼,有什麼資產,以及他們本身對於社區的投入度。在這個基礎下,其實梅林的成果也是能預想到的事情。當然對於外部而言,這可能是一個很快的事情;但是對於我們而言,這件事偶然中也有一些必然。」
本文轉載自[blockbeats],著作權歸屬原作者[blockbeats],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