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HE技術:AI時代的隱私保護盾牌

robot
摘要生成中

全同態加密FHE:AI時代的隱私保護利器

近期加密市場雖然波瀾不驚,但一些新興技術正逐步走向成熟。其中,全同態加密(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簡稱FHE)就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今年5月,以太坊創始人V神還專門發表了一篇關於FHE的文章,引發了業內廣泛討論。

要理解FHE這個復雜概念,我們需要先從基礎開始,了解什麼是"加密"、"同態",以及爲什麼要"全"。

大白話講明白全同態加密FHE的內涵與應用場景

加密的基本概念

最簡單的加密方式我們都很熟悉。比如Alice要給Bob發送一個祕密數字"1314 520",但又不想讓傳信的第三方知道內容。她可以採用一個簡單的加密規則:將每個數字乘以2。這樣,傳遞的信息就變成了"2628 1040"。當Bob收到後,只需要將每個數字除以2,就能解密出原始信息。這就是一個基本的對稱加密過程。

同態加密的特點

同態加密則更進一步。假設Alice只會最基本的乘2和除2運算,但她需要計算一筆復雜的電費:400元每月,欠了12個月。Alice不會這麼復雜的乘法,但又不想讓別人知道具體金額。於是她可以這樣做:將400乘2變成800,12乘2變成24,然後讓一個可靠的計算者幫忙計算800乘24。計算者得出19200這個結果後,Alice再除以2兩次,就得到了正確答案4800元。

這就是一個簡單的乘法同態加密例子。它允許在加密數據上進行計算,而不需要解密。這種方法使得委托不信任的第三方進行計算成爲可能,同時保護了敏感數據的安全。

大白話講明白全同態加密FHE的內涵與應用場景

全同態加密的必要性

然而,簡單的同態加密存在局限性。比如,如果計算者足夠聰明,可能通過窮舉法破解出原始數據。這就需要更復雜的加密方式,即全同態加密。

全同態加密允許在加密數據上進行任意次數的加法和乘法運算,而不僅限於特定的操作。這大大增加了破解難度,使得即使是復雜的多項式運算也能在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完成。

全同態加密直到2009年才取得突破性進展。Gentry等學者提出的新思路爲這一技術開闢了新的可能性。

FHE在AI領域的應用

FHE技術在AI領域有着廣闊的應用前景。衆所周知,強大的AI系統需要海量數據訓練,但很多數據具有高度敏感性。FHE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矛盾:

  1. 用FHE方法加密敏感數據
  2. 用加密後的數據訓練AI模型
  3. AI輸出加密後的結果

非監督式AI模型可以直接處理這些加密數據,因爲對它們來說,輸入本質上就是向量。而數據所有者則可以在本地安全地解密結果。這樣就實現了在保護隱私的同時利用AI強大算力的目標。

大白話講明白全同態加密FHE的內涵與應用場景

FHE項目舉例

目前已有多個項目在探索FHE技術,如Zama、Mind Network、Fhenix等。以某交易平台投資的項目爲例,它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應用場景:人臉識別。通過FHE技術,可以在不接觸原始人臉數據的情況下,判斷是否爲真人。

然而,FHE計算需要龐大的算力支持。因此,該項目提出了一個混合PoW和PoS的網路架構來解決算力問題。最近,他們還推出了專用的挖礦硬件和一種特殊的NFT"工作證",試圖在提供算力激勵的同時規避監管風險。

FHE的重要性

如果AI能大規模應用FHE技術,將極大地緩解當前面臨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壓力。從國家安全到個人隱私,FHE都可能成爲重要的保護手段。

在即將到來的AI時代,FHE技術的成熟可能成爲保護人類隱私的最後一道防線。無論是在商業應用還是科研領域,FHE都有望在未來發揮重要作用。

大白話講明白全同態加密FHE的內涵與應用場景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5
  • 分享
留言
0/400
数据酋长vip
· 13小時前
全同态写着高大上 看不懂
回復0
GateUser-cff9c776vip
· 13小時前
薛定谔的隐私保护 看了都说好
回復0
矿难幸存者vip
· 13小時前
又见新概念割韭菜了 老套路了
回復0
GasFeePhobiavip
· 13小時前
真的有用么 那些大公司会用?
回復0
TokenAlchemistvip
· 13小時前
对FHE非常看好...隐私技术终于有了一些真实的alpha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