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 Pizza日14周年:加密美元崛起挑战比特币霸主地位

robot
摘要生成中

BTC的Pizza与加密美元的野望

时光飞逝,加密世界已经迎来了第十四个Pizza节。这个节日纪念着Laszlo Hanyecz用10000个BTC购买两个Pizza的历史性交易,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式进入全球货币舞台。

然而,14年过去了,BTC虽然价值暴涨,但在应用落地方面却进展缓慢。除了萨尔瓦多和中非共和国,大多数地方仍需通过法币来购买Pizza。中本聪设想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依然只停留在技术可行阶段,尚未实现真正的产品落地。

这种落地迟缓造就了当前局面:BTC被稳定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包围,在跨境汇款等传统领域的份额不断被蚕食。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正试图利用加密支付市场来进一步扩张美元霸权。

近年来,加密组织发工资和空投赠送的习惯从BTC转向了美元稳定币和其他代币。随着加密信仰的松动,币圈的市场流动性逻辑发生了质变。美元稳定币侵占了原本属于BTC和ETH的交易中介功能,削弱了它们的价值捕获能力。

在去中心化交易所,BTC和ETH还能守住主要市场。但在中心化交易所,大量交易对都是以美元稳定币计价,其数量远超BTC和ETH。加密货币的定价权正在被美元稳定币蚕食。

这样一来,原本由BTC和ETH价格支撑的市场变成了美元霸权的附庸。加密货币持有者和交易者的身份,也从自由主义的加密朋克变成了美元流动性的来源和支持者。

BTC的Pizza,加密美元的野望

美国吞噬全球金融的野心

区块链技术带来了一场系统性的科技革命。它创造了低成本的多方信任交易环境,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可能催生全新的组织结构。尽管旧势力在抵制,但精英们从未放弃将区块链融入传统金融体系。

在这种大趋势下,全球各国都在思考如何让本国货币在新环境中立足。中国和欧洲选择引入区块链技术重建支付结算系统,而美国则采取了更开放的态度,不排斥私人公司发行数字美元。目前,各类稳定币规模已超1600亿美元,承担了全球主要的数字加密货币流动性责任。

发行加密法币是对抗原生加密资产的有效途径。未来不仅货币会加密化,资产也会加密化。这将形成一体化的全球金融和商品服务市场。谁能在加密浪潮中占据最大市场份额,谁就能获得最大利益。

对美国而言,加密美元侵蚀加密流动性市场意味着巨大利益。每一枚中心化稳定币背后都有近90%的美国国债。数字加密世界的流动性需求为背后的美债提供了难得的价值支撑。

对华尔街来说,这是一张丰厚的饭票。掌握稳定币发行权就能分享为新兴市场提供信用的铸币税。金融业的代币化是一场革命,它不仅可以将美元资产低成本地销售到全球,还能把美国占优的金融服务推广到世界各地。

BTC的Pizza,加密美元的野望

BTC的四面楚歌

在支付领域,法币仍然死守阵地,而稳定币则争夺BTC的交易媒介地位。美元稳定币既有链上约束,又有链下支付能力,在落地支付方面占据优势。通过Visa等支付网络,数字资产可以便捷地完成全球支付,而加密资产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是储值手段。

在RWA(真实世界资产)赛道,以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建立稳定币交易对更符合用户习惯。华尔街能提供现成的合规金融产品,满足各类需求。相比BTC,美元稳定币为RWA项目提供了更适合的应用场景。

在区块链赛道,为防止BTC一家独大,培养竞争对手成为一种手段。ETH、Solana等后起之秀的崛起分散了BTC的价值共识,有利于华尔街控制原生加密资产的定价,形成有利于自身的产业格局。

在思想层面,美元标价已深入人心。早期用BTC、ETH融资和估值的记忆正在淡去。加密文化的断层已经形成,新入场者对加密主义理念的认同度不断下降。

BTC的Pizza,加密美元的野望

后记

虽然美元通过加密网络席卷全球是各国的噩耗,但从人类角度看也是一种进步。它实现了去信用中介,加速了全球金融融合,打破了地方势力对金融资源的垄断。

然而,真正的加密原住民尚未成长起来。未来二三十年后,在加密文化熏陶下成长的新一代或许能重新点燃去中心化的火种。届时,一个更自由、更大同的世界可能会在美元霸权之中破茧而出。

BTC的Pizza,加密美元的野望

BTC的Pizza,加密美元的野望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分享
评论
0/400
MetaverseHermitvip
· 5小时前
稳定币不过是中心化的新玩法罢了
回复0
MoonMathMagicvip
· 16小时前
btc面子薄了?
回复0
Crypto冒险家vip
· 17小时前
都是纸币的天下 hodl才是王道呐
回复0
瓦斯烧烤大师vip
· 17小时前
老美玩阴的 呵呵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