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平台遭黑客攻擊暴露多重安全漏洞 行業亟需金融風控意識

robot
摘要生成中

近期,一家去中心化金融平台遭遇黑客攻擊,引發了業內對DeFi安全問題的廣泛討論。該平台發布的事件"復盤"報告雖然在技術細節和應急響應方面表現出色,但在解釋攻擊根源時卻顯得有所保留。

報告重點強調了一個外部數學庫中的函數檢查錯誤,將其描述爲"語義誤解"。這種敘述雖然技術上準確,但似乎有意將焦點轉移到外部因素,淡化了平台自身的責任。

然而,深入分析後發現,黑客攻擊的成功需要同時滿足多個條件:錯誤的溢出檢查、大幅位移運算、向上取整規則以及缺乏經濟合理性驗證。平台在每一個關鍵點上都出現了疏忽,包括接受不合理的巨額輸入、採用風險極高的運算方法、過度依賴外部庫的安全性,最關鍵的是,當系統得出明顯不合理的交換比例時,竟然沒有進行任何經濟常識層面的校驗就直接執行了。

這一事件暴露出該平台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嚴重問題:

  1. 供應鏈安全意識不足:雖然使用了開源且廣泛應用的庫,但在管理大量資產時,未能充分了解該庫的安全邊界和潛在風險。

  2. 缺乏有效的邊界控制:允許輸入不合理的天文數字,顯示出團隊缺乏基本的金融風險管理意識。

  3. 過度依賴安全審計:多輪安全審計未能發現問題,反映出項目方可能將安全責任過度外包,忽視了自身的風險管理職責。

這個案例凸顯了DeFi行業普遍存在的系統性安全短板:許多團隊過於注重技術層面,而忽視了金融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要解決這一問題,DeFi項目需要:

  • 引入金融風控專家,彌補技術團隊的知識盲區。
  • 建立多方審計機制,不僅關注代碼審計,還要重視經濟模型審計。
  • 培養"金融嗅覺",模擬各種攻擊場景並制定應對措施。
  • 對異常操作保持高度警惕。

隨着行業的發展,純粹的技術漏洞可能會逐漸減少,但業務邏輯中的"意識漏洞"將成爲更大的挑戰。安全審計公司能夠確保代碼無誤,但如何確定業務邏輯的合理邊界,需要項目團隊對業務本質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控能力。

未來,DeFi行業的成功將屬於那些不僅技術實力強勁,而且對業務邏輯有深刻理解的團隊。這需要跨越傳統的技術思維局限,培養真正的"金融工程師"意識,將技術專長與金融風險管理完美融合。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讚賞
  • 6
  • 分享
留言
0/400
熊市修行僧vip
· 07-12 16:26
又一个被薅的项目 还有谁
回復0
gas费省钱大师vip
· 07-12 16:24
又见大热项目被薅羊毛了 gg
回復0
Gwei Too Highvip
· 07-12 16:23
又是智能合约被薅羊毛?看累了
回復0
Altcoin分析师vip
· 07-12 16:06
TVL数据4小时内下跌63.2%,供应链风险信号明显,开个梯度分析
回復0
TokenRationEatervip
· 07-12 16:04
又双叒挨黑了 早晚玩完
回復0
FunGibleTomvip
· 07-12 15:59
这锅谁背?审计公司白给钱了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