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deBridge 到底是誰,他們又在做什麼?
本文來自 deBridge
“WTF is deBridge?”——這不是一句調侃,而是 deBridge 聯合創始人 @AlexSmirnov_ 在 X 平臺上的一次深度自述。伴隨 deBridge 走過三年、完成超 100 億美元交易量的里程碑之後,Alex 決定重新講清楚一件事:deBridge 到底是誰,我們又在做什麼?
不只是“橋”,而是鏈上新基礎設施
deBridge 從不滿足於做“最好的跨鏈橋”——因為這遠遠不夠。
我們創建 deBridge 的初衷,是因為在 2021 年,我們自己就遭遇了一個現實難題:無法高效地進行跨鏈套利,無法真正自由地使用 DeFi。於是,帶著這個真實的痛點,deBridge 誕生了。
今天,我們仍然圍繞這個核心目標不斷演進:讓用戶、應用和鏈,在鏈上實現真正的實時交互與流動性協同。
我們為誰而建?
為什麼我們要做這件事?
我們找到產品市場契合點的關鍵,在於為用戶創造了一種可以實時遷移到 Solana 的方式。
這件事背後透露了一個更大的洞見:當流動性、應用和用戶能夠實時打通,真正的“鏈上魔法”就會發生。
去掉技術濾鏡,用用戶語言講清楚“鏈上”
我們不熱衷於在宣傳中反覆強調“跨鏈消息通信”“可組合性”“意圖”這些技術術語。因為每當我們陷入這些術語中,其實就是在默認我們只服務一小撮技術用戶。
但現實是,我們要服務的,是更廣泛的用戶群體。他們也許不知道“互操作性”是什麼意思,但他們知道什麼是“好用”、“簡單”、“能賺錢”。這才是我們要打磨的用戶體驗。
我們的目標從來不是炫技,而是解決真實問題,為 DeFi 提供一個真正實用的、易用的基礎設施層。
deBridge 的獨門祕訣:聚焦資產交易,而非資產託管
很多人好奇,為什麼 deBridge 不涉足“跨鏈資產託管”這條大賽道?因為這從根本上就不是我們的方向。
資產託管賽道面臨的挑戰巨大——高風險、高責任,卻難以真正變現。TVL 越大,責任越大。像 BitGo 這樣的平臺,也只能靠收取 15 個基點的費用來維護 WBTC 資產的安全。但很多新興協議卻零費用做 B2B 託管,這就引發一個問題:他們如何實現安全保障和長期可持續?
我們相信,鏈上資產託管應該交給專門做基礎設施的團隊,而 deBridge 更擅長並聚焦於一件事:讓一切 DeFi 資產都能實時交易,打通鏈上所有流動性。
聚焦長期價值,構建鏈上的“星鏈”
我們堅持的是最基本的建設邏輯:
deBridge 正在成為一個實時鏈上操作的引擎,你可以用它做任何事,真的,任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