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的世界裏有一個領域始終在牛熊之間起伏,卻從沒真正退出舞臺,那就是 NFT Game / GameFi。早期的 Axie Infinity 讓大家第一次認真相信玩遊戲是真的可以賺錢的,即使經歷了泡沫與回調,Play-to-Earn(P2E) 的概念仍然留在鏈上玩家的記憶中,也激發出更多元的新玩法。
Play-to-Earn 顧名思義就是透過玩遊戲,產出資源 / NFT / 代幣,將其資源轉換成錢,在 Web2 遊戲中,可能破關賺取了幾百小時的資源,只能換一點遊戲幣或裝備 ; 但在 Web3 遊戲裏,玩家可以把時間投入轉換成具有市場價值的資產:
與其說玩遊戲可以賺錢,更準確地說是,Web3 遊戲是一個玩家擁有資產所有權的經濟系統,意味着整個遊戲設計邏輯的根本變革。
這邊整理幾款目前仍活躍,且具備 P2E 特性或資產化邏輯的 NFT 遊戲,讓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嘗試:
類型:多人動作 RPG + 時間冒險
平台:PC
玩法亮點:打怪、任務掉落 NFT 裝備,可進行交易
代幣經濟:$BIGTIME 作爲遊戲內的主要資源/升級貨幣
玩家觀察:Big Time 不再只靠打金賺幣,而是把 NFT 裝備市場變成生態主軸,玩家不一定得花長時間遊玩,將裝備賣給商人也能賺幣。
(來源:@playbigtime)
類型:開放世界探險 + 怪獸收集對戰
平台:PC / 未來支援手遊
特色:畫面精美、戰略性高,有土地系統與 DAO 管理
代幣:$ILV,土地還能產出資源 NFT
玩家觀察:Illuvium 是目前少數兼具 AAA 級畫面、深度玩法與代幣經濟平衡的項目,被視爲 GameFi 正統進化代表之一。
(來源:@illuviumio)
類型:像素風模擬經營 + 休閒農場
平台:瀏覽器
特色:地產、農作物、家具、NPC 全可資產化
代幣:$PIXEL,遊戲內行爲可產出
玩家觀察:曾因上線知名交易所而引發熱潮,適合輕量級玩家農農田、搞搞生活,代幣經濟正在逐步調整中。
(來源:@pixels_online)
大多數老玩家有經歷過,前幾年有些 GameFi 的運作模式:
進場
買入角色
賺取資源
販售出金
後面進來遊玩的人接盤
這就是典型的 Ponzi P2E 模型,也就是 Play to Exit 的變體,而現在的 NFT 遊戲要能長期生存,就得做到以下幾點:
真正賺錢的玩家,從來都不只是點點打怪,而是看懂市場規則,站對產業邏輯,提早卡位。
從 Play-to-Earn 到 Play-and-Own,越來越多項目開始說:我們不是 P2E,我們是 Play-and-Own。這句話的意思是玩不一定要賺錢,但玩家持有獲得的東西是屬於玩家的,透過努力可以被擁有、交易、傳承,這其實才是 Web3 遊戲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所有權的轉移與用戶的主權,就像以前在 Web2 遊戲裏打 10 小時的裝備是平台的;但在 Web3 裏,那件裝備就是該玩家的 NFT,可以交易、質押、或轉讓。未來的遊戲可能會是這樣發展:
P2E 不只是用遊戲換錢,更是建立一套用戶爲中心的遊戲經濟系統。
NFT Game 不只是遊戲,也不全然是工具,它是 Web3 世界裏最能結合娛樂、創作、經濟與文化的載體,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大戶,但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去中心化的遊戲世界裏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
Partilhar
Web3 的世界裏有一個領域始終在牛熊之間起伏,卻從沒真正退出舞臺,那就是 NFT Game / GameFi。早期的 Axie Infinity 讓大家第一次認真相信玩遊戲是真的可以賺錢的,即使經歷了泡沫與回調,Play-to-Earn(P2E) 的概念仍然留在鏈上玩家的記憶中,也激發出更多元的新玩法。
Play-to-Earn 顧名思義就是透過玩遊戲,產出資源 / NFT / 代幣,將其資源轉換成錢,在 Web2 遊戲中,可能破關賺取了幾百小時的資源,只能換一點遊戲幣或裝備 ; 但在 Web3 遊戲裏,玩家可以把時間投入轉換成具有市場價值的資產:
與其說玩遊戲可以賺錢,更準確地說是,Web3 遊戲是一個玩家擁有資產所有權的經濟系統,意味着整個遊戲設計邏輯的根本變革。
這邊整理幾款目前仍活躍,且具備 P2E 特性或資產化邏輯的 NFT 遊戲,讓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參考嘗試:
類型:多人動作 RPG + 時間冒險
平台:PC
玩法亮點:打怪、任務掉落 NFT 裝備,可進行交易
代幣經濟:$BIGTIME 作爲遊戲內的主要資源/升級貨幣
玩家觀察:Big Time 不再只靠打金賺幣,而是把 NFT 裝備市場變成生態主軸,玩家不一定得花長時間遊玩,將裝備賣給商人也能賺幣。
(來源:@playbigtime)
類型:開放世界探險 + 怪獸收集對戰
平台:PC / 未來支援手遊
特色:畫面精美、戰略性高,有土地系統與 DAO 管理
代幣:$ILV,土地還能產出資源 NFT
玩家觀察:Illuvium 是目前少數兼具 AAA 級畫面、深度玩法與代幣經濟平衡的項目,被視爲 GameFi 正統進化代表之一。
(來源:@illuviumio)
類型:像素風模擬經營 + 休閒農場
平台:瀏覽器
特色:地產、農作物、家具、NPC 全可資產化
代幣:$PIXEL,遊戲內行爲可產出
玩家觀察:曾因上線知名交易所而引發熱潮,適合輕量級玩家農農田、搞搞生活,代幣經濟正在逐步調整中。
(來源:@pixels_online)
大多數老玩家有經歷過,前幾年有些 GameFi 的運作模式:
進場
買入角色
賺取資源
販售出金
後面進來遊玩的人接盤
這就是典型的 Ponzi P2E 模型,也就是 Play to Exit 的變體,而現在的 NFT 遊戲要能長期生存,就得做到以下幾點:
真正賺錢的玩家,從來都不只是點點打怪,而是看懂市場規則,站對產業邏輯,提早卡位。
從 Play-to-Earn 到 Play-and-Own,越來越多項目開始說:我們不是 P2E,我們是 Play-and-Own。這句話的意思是玩不一定要賺錢,但玩家持有獲得的東西是屬於玩家的,透過努力可以被擁有、交易、傳承,這其實才是 Web3 遊戲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所有權的轉移與用戶的主權,就像以前在 Web2 遊戲裏打 10 小時的裝備是平台的;但在 Web3 裏,那件裝備就是該玩家的 NFT,可以交易、質押、或轉讓。未來的遊戲可能會是這樣發展:
P2E 不只是用遊戲換錢,更是建立一套用戶爲中心的遊戲經濟系統。
NFT Game 不只是遊戲,也不全然是工具,它是 Web3 世界裏最能結合娛樂、創作、經濟與文化的載體,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爲大戶,但每個人都能在這個去中心化的遊戲世界裏找到自己適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