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改變,往往是幾個極爲偉大的科學發明與進步實現的。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將直接創造一個更加高效而繁榮的新紀元。
工業革命、電氣革命和信息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極爲偉大的科技進步,它們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現在,我們再也無法回到煤油燈照明,馬車傳遞書信的時代。伴隨着 GPT 的誕生,人類進入了另一個偉大的新紀元。
LLM在一步一步的解放着人類的智能,使人們將有限的精力與智能用於更具創造性的思考與實踐中,人們從此進入了一個更加高效的世界。
我們把 GPT 看作是又一個改變世界的科技突破,不僅是因爲 GPT 在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上的巨大進步,更是因爲人類在 GPT 的進化中摸清了大語言模型能力增長的規律——即通過不斷的擴大模型參數與訓練數據,就能使 LLM 模型的能力得到指數級別的提高,在算力足夠的情況下,這一進程還暫時看不到瓶頸。
source:https://arxiv.org/pdf/2202.05924.pdf,https://developers.io.net/docs/how-we-started
大語言模型的用途不僅僅局限在理解人類語言與對話,相反,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旦機器擁有了理解語言的能力,這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釋放出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人們可以利用 AI 的這種能力,開發出各種顛覆性的功能。
目前,在各種交叉性的科技領域內,LLM 模型已經在施展拳腳。從視頻制作、藝術創作等人文領域,再到藥物研發、生物科技等硬科技領域,必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時代,算力被視爲一種稀缺資源,大型科技巨頭掌握着豐富的資源,而新興開發 者則面臨着算力資源不足的進入壁壘。在 AI 新紀元中,算力即力量,掌握算力的人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GPU 作爲深度學習和科學計算領域的基石,在其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AI)領域,我們必須認識到發展的雙重方面:模型訓練和推理。推理涉及 AI 模型的功能和輸出,而訓練則包括構建智能模型所需的復雜過程,其中包括機器學習算法、數據集和計算能力。
以GPT4 爲例,如果想要獲取高質量的推理,開發者需要獲取全面的基礎數據集和巨大的計算能力,來訓練出有效的 AI 的模型。而這些資源主要集中在英偉達、谷歌、微軟和 AWS 在內的行業巨頭手中。
高昂的計算成本與進入壁壘阻止了更多的開發者進入,也使頭號玩家們強者恆強。他們擁有着大型基礎數據集和大量的計算能力,有着不斷增大自身規模和降低自身成本的能力,這導致行業壁壘更加堅固。
但我們不禁要思考,有沒有通過採用區塊鏈技術的方式,來降低計算成本和行業進入壁壘的方案?答案是肯定的。去中心化分布式雲計算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爲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解決方案。
盡管在當前算力昂貴且稀缺的情況下,GPU 並未得到充分利用。這主要是因爲尚未出現一種現成的方式來整合這些分散的算力,並使它們以商業化的方式運作。以下是不同工作負載的典型 GPU 利用率數字:
大多數帶 GPU 的消費設備屬於前三類,即空閒(剛剛啓動進入 Windows 操作系統):
GPU 利用率爲:0-2%;
一般生產任務(寫作、簡單瀏覽):0-15%;
視頻播放:15 - 35%。
上述數據說明:運算資源利用極爲低下,而在 Web2 的世界中,並沒有有效的措施來收集和整合這些資源。但 Crypto 和區塊鏈經濟,或許正好是解這一挑戰的良藥。加密經濟構造了一個極爲高效的全球市場,由於獨特的代幣經濟,無中心化體系的特點,資源的定價、流轉和市場供需關係的匹配極爲高效。
AI 的發展影響着人類的未來,而算力的進步決定着 AI 的發展。自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第一臺計算機發明後,計算模式經歷了多次變革。從笨重的大型計算機到輕巧的筆記本電腦,從中心化的服務器購買再到算力租賃,算力的獲得門檻在逐步降低。在雲計算出現之前,企業要自己採購服務器,並隨着技術的革新而不斷更新換代,但雲計算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模式。
雲計算的基本概念是需求方租賃服務器,遠程訪問,根據使用的量來進行付費。現在,傳統的企業正在被雲計算所顛覆。在雲計算領域中,虛擬化技術是該領域的核心。虛擬化服務器可以把一個功能強大的服務器分隔爲很小的服務器並進行出租,並可以動態調動各種資源。
這種模式徹底改變了算力行業的商業格局,從前人們需要自己購買算力設施,來實現自己的算力需求;但現在只需要在網站上繳納租金,便可享用優質的算力服務。雲計算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邊緣計算。由於傳統的中心化系統距離用戶距離過遠,這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延遲。雖然延遲可以被優化,但由於光速的限制,延遲始終無法被克服。
然而,元宇宙、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新興行業對延遲要求極低,因此需要將雲計算服務器搬運到離用戶更近的地方,進而越來越多的小型數據中心被布局到用戶周圍,這就是邊緣計算。
相較於中心化的雲算力提供商,去中心化雲計算的優勢主要在於:
可訪問性與靈活性:在雲服務提供商如 AWS、GCP 或 Azure 等平台獲取算力芯片的訪問權限通常需要花費幾周的時間,而且高性能的 GPU 型號,如 A100、H100 等,經常處於缺貨狀態。此外,爲了獲取算力,消費者通常需要與這些大公司籤訂長期、缺乏彈性的合同,這不僅會造成時間上的損失,還會使企業運作變得僵化,失去一定的靈活性。相比之下,分布式算力平台可以隨時獲取算力,並提供靈活的硬件選擇,具有更強的可訪問性。
價格更低:由於利用的是閒置芯片,再疊加網路協議方對芯片和算力供給方的代幣補貼,分布式算力網路可能可以提供更爲低廉的算力。
抗審查性:io.net、Aethir 等 Web3 系統並不將自己定位爲無許可系統。在 GPU 上線、數據加載、數據共享和結果共享階段處理了 GDPR 和 HIPAA 等合規性問題。
伴隨着 AI 的進一步發展與 GPU 持續的供需不平衡,會推動更多的開發者轉向去中心化的雲計算平台。同時,在牛市期間,由於加密代幣價格的漲,GPU 供應商將會賺取更多的收益,這會刺激更多 GPU 提供者進入到這個市場中,形成一個正向的飛輪效應。
技術難題
1. 並行化難題
分布式算力平台通常匯聚了長尾的芯片供給,這意味着單個芯片供給方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復雜的 AI 模型訓練或推理任務。如果雲計算平台想具有競爭性,就必須通過並行化的手段來拆解和分配任務,以縮短總的完成時間,提高平台的計算能力。
然而,並行化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任務如何分解(尤其是對於復雜的深度學習任務)、數據依賴性,以及設備之間額外的通信成本等。
2. 新技術替代風險
隨着大量資本投入 ASIC(專用集成電路)研究以及像張量處理單元(TPU)這樣的新發明,可能會對去中心化計算平台的 GPU 集羣造成衝擊。
如果這些 ASIC 可以提供良好的性能,並且在成本方面有所權衡,那麼目前由大型 AI 組織壟斷的 GPU 市場可能會重新回歸市場。這將導致 GPU 供應增加,從而影響到去中心化雲計算平台的生態系統。
3. 監管風險
由於去中心化雲計算系統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操作,並可能受到不同的法律法規的約束,因此可能存在獨特的法律和監管挑戰。合規要求,如數據保護和隱私法律,也可能復雜且具有挑戰性。
現階段,雲計算平台的用戶主要是專業開發者和機構,他們偏好長期使用一個平台,不會隨意更改。使用去中心化平台還是中心化平台,價格只是考慮因素之一,這些用戶更加重視的是服務的穩定性。因此,去中心化平台若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與穩定充足的計算能力,便更加容易獲得這些客戶的青睞,得到長期的合作關係與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下面我將介紹本輪週期專注於遊戲渲染和 AI 的新分布式算力項目 Aethir,並基於目前市場上的同賽道 AI 項目和分布式算力項目,來測算上市後可能的估值。
Aethir Cloud 是一個基於 Arbitrum 網路上去中心化的實時渲染平台,通過聚合並智能地重新分配來自企業、數據中心、加密貨幣挖礦業務和消費者的新的和閒置的 GPU,來幫助遊戲和人工智能公司將其產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
該項目的關鍵創新之一是資源池,將分散的算力貢獻者聚集在一個統一的界面下,爲全球客戶提供服務。資源池的一大特點是 GPU 提供商可以自由的連接或斷開網路,從而使擁有閒置設備的企業或數據中心能夠在停機時參與網路,提高供應者的靈活性與設備利用率。
Aethir 生態系統的運營在於三個核心的基礎設施上:
Aethir 具有實力強大的團隊和雄厚的資源背景,這體現在 Aethir 已有的成就中:
Aethir 與 io.netT 網路達成合作協議,兩個生態系統將進行整合,爲顧客提供包含集羣和無服務器推理等服務的完美 GPU 計算體驗。同時,Aethir 和 io.net 社區將進行 5,000 萬美元的空投交換,即雙方向對方的社區成員各空投價值 5,000 萬美元的代幣,來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Aethir 正在與首個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雲邊緣計算平台 Theta EdgeCloud 合作,推出全球最大的混合 GPU 市場。
Aethir 與擁有超過 6,400 萬月活躍用戶的最大雲遊戲公司 WellLink 籤訂合同,專注於混合現實元宇宙和遊戲開發。同時與擁有 1.5 億月活躍用戶的全球最大遊戲工作室籤訂合同。
與全球最大的電信公司籤訂合同,年度經常性收入爲 500 萬美元(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上升至 1,390 萬美元)。
與 Meta48 達成合作,成爲其混合現實產品的獨家 GPU 雲計算服務提供商。Meta48 是專注於 Web3.0 元宇宙開發的科技公司,其核心產品是結合了擴展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等 XR 元素的元宇宙世界。
遊戲領域另外 10 份合同正在醞釀之中。
Aethir 在 2024 年一季度出售節點的銷售額達到八千萬美元,創出 Depin 項目和 AI 項目銷售之最。同時 Aethir 已經驗證了 AI 模型訓練、虛擬計算和遊戲領域的企業級 GPUaaS 客戶的市場需求,其中 3 個現有合同預計 2024 年第一季度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超過 2,000 萬美元。自項目上線以來,來自於服務費用的收入已達到 180 萬美元。
相比之下,整個 DePin 行業在去年只產生了 2,400 萬美元的 ARR,這些銷售收入不僅遠超同行業其他領先協議,也展示了 Aethir 在行業中的非凡地位,爲其帶來了巨大的估值空間。同時,其強大的資源,雄厚的實力有助於其擴大自身規模,提升技術實力,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創造出可持續且自我強化的增長循環。
Aethir Edge 是 Aethir 網路推出的爲下一代 GPU 雲計算提供動力的硬件設備。該設備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包括 Qualcomm® Snapdragon 865 芯片和 12GB LPDDR5 內存,用於在邊緣處理數據密集型工作負載。
Aethir Edge 擁有 256GB UFS 3.1 存儲容量,提供高速數據訪問,以及 1000M GE LAN 網路端口和 WIFI6 2T2R + BT5.2 連接。這使得 Aethir Edge 擁有企業級計算能力。
它可以通過 Aethir 網路通過互聯網,匯集各種閒置的 GPU 資源並將其直接傳輸給終端用戶,這種聚沙成塔的行業模式將匯聚大量閒置計算資源,大大提高了算力的供應與可獲得性,對人工智能和遊戲行業具有重大的意義。
Aethir Edge 使得每一名用戶不需要擁有專業的顯卡便可以作爲算力提供商參與到 Aethir 網路中獲取代幣獎勵。用戶可以通過無線連接或有線連接將其連接到網路。連接後,Aethir Edge 將通過專用移動應用程序進行管理,允許用戶優化設備性能並將其設置爲特定任務,例如 GPU 計算。
有了這臺設備,用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設備的帶寬,IP 地址或 GPU 計算資源。不同於專業礦機的高門檻,AethirEgde降低了人們提供計算資源的門檻,人人都可以購買一臺,並利用其未充分利用的計算能力獲利。
同時,Aethir Edge 的輕便性與靈活性使其有能力分布在廣闊的地理區域,這使得 Aethir 的 GPU 雲可以比傳統雲覆蓋到更廣的範圍,同時大大降低網路延遲,使偏遠地區的用戶也可以享受雲計算帶來的便捷。
Aethir 核心團隊背景多元化。Aethir 的創始人是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在人工智能、雲計算、Web3 和遊戲領域都取得了成功的記錄。其團隊主要成員既有前 Web3 機構從業者,傳統金融投資機構從業者,也有來自傳統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可以推斷出無論是在 Web2 還是 Web3 領域,該團隊都有較好的人脈關係與資源整合能力。
Mark Rydon: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曾在 NOTA Platform、Flux Capital、 Gaas LTD、Kulture Athletics, Inc. 和 Bechtel Corporation 擔任關鍵職務。
Daniel Wang: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業務官,此前擔任 IVC(風險合夥人)、YGG SEA(首席信息官)、Riot Games(國際出版管理總監)和 Riot Games 中國(運營總監)等職。
Kyle Okamoto:首席技術官,曾擔任愛立信物聯網、汽車和安全業務的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Edge Gravity 首席執行官以及 Verizon Media 首席網路官。
種子輪(代幣輪,2022 年初),6,000 萬美元估值,未披露融資金額。
Pre-A 輪(代幣輪,2023 年初),融資 900 萬美金,估值 1.5 億美元。
二輪投資由 Hashkey Capital 領投,其他參投方有 Mirana Ventures、Animoca Brands、Maelstrom Capital、Sanctor Capital、Merit Circle、Big Brain Holdings、Builder Capital、Momentum 6、Tess Ventures、CitizenX Crypto Ventures、Lapin Digital。
Aethir 網路中共有五類人羣:
礦工、開發者、用戶、代幣持有者和 Aethir DAO。
其中礦工共有三類:
容器(Container):提供遠程渲染服務;
檢查員(Checker):評估容器的性能與服務質量;
索引器(Indexer):爲用戶匹配合適的容器。
用戶 (user):使用 Aethir Edge 提供閒置的 GPU 算力。
系統的生態代幣爲 $ATH,代幣供應總量爲 420 億。
代幣總量 50% 分配給礦工:即算力提供者與檢查器節點。
其中 35% 分配給算力提供者:
Edge/Enterprise/IDC:即閒置 GPU 算力和專業機構提供的高性能 GPU 算力提供方。其中 23% 的代幣分配給 Edge,剩下 12% 的代幣分配給 Enterprise 和 IDC。
15%的代幣分配給檢查器節點,其中的 10% 分四年期限進行分配,另外的 5% 用於檢查器節點的績效激勵。私募和和團隊成員代幣均有一年及以上的鎖倉期。
$ATH 的三類用途:
交易用途:算力的購買與礦工提供服務的補償;隨着 Aethir 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合並挖礦和集成市場引入到 Aethir 網路中,$ATH 將在不同應用中繼續充當交易媒介角色。
治理用途:ATH 代幣持有者有權在 DAO 中對平台提出治理意見,並參與討論和投票。
質押:節點運營商需要質押 $ATH 代幣來爲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若節點作惡,代幣會被部分或全部削減。同時容器通過質押的方式來獲取更多代幣獎勵,質押數量越多,容器性能越好,獲得的代幣獎勵越多。
同時,獎勵分階段發放,取決於容器完成的工作量與性能。對於以上節點的無效計算,系統將扣除這一部分的獎勵,並將獎勵分三部分來處理:其中的 10% 被銷毀,25% 被用於重新分配給有資格獲得獎勵的節點,剩餘的 75% 分配到 DAO 中,用於以後的重新分配。
Aethir Checker licenses 的購買
礦工需要購買 Aethir Checker licenses 來成爲 Checker node。節點銷售採用金字塔型的分層定價結構,起拍價爲 0.1259wETH,總量爲 100,000 個。節點銷售以白名單和公售兩種方式進行,高等級節點價格低、對應數量少。隨着低價節點的售罄,購買者只能購買價格更高的節點。目前節點銷售額已超過 8,000 萬美元。
同時爲了鼓勵節點買家對節點銷售進行宣傳推廣,Aethir 項目方採取了返佣制度。使用節點銷售推薦碼的買家將獲取 10% 或 5% 的購買返利,推薦碼的提供方將獲得 10% 或 5% 的回扣。從購買的結果來看,推薦碼提供方獲得了一筆不菲的回扣,這種制度的設計將激勵節點買家向更多人宣傳該項目,達到破圈和增加銷售收入的雙重結果。
source:https://www.aethir.com/checkersaleinfo
購買成功後,買家將獲得一個 NFT,代表着 Checker Node 的永久許可證。NFT 擁有者通過自己運行或以托管方式運行節點,以獲取挖礦獎勵。節點 NFT 可以使用類似於永續債券的形式進行估值。當期市場上 NFT 的理論總價值等於 ATH 的總市值乘以 15%,同時簡化資金折現的過程。即:
若幣價過高而 NFT 價格過低,即左式小於右式,則增加 NFT 的需求。若幣價過低導致左式大於右式,則會導致 NFT 的供給增加,直至價格回到均衡水平。同時,NFT 在節點出售的第一年內不可轉讓,確保了網路中檢查器節點的持續穩定。但 NFT 的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對 $ATH 價格產生影響。
由於節點 NFT 的銷售模式是金字塔式的分層定價模型,那麼就決定着一開始那些持有低成本 NFT 的玩家將獲得更低成本的籌碼,換句話說,他們的回本週期更短,持有代幣的動機更弱,相比於回本週期長的玩家來說,他們的拋壓會更重。
Aethir 爲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了 $vATH 方案緩解拋壓。首先,Checker 節點通過挖礦獎勵的方式賺取收益,總代幣供應量的 10% 將按照 4 年時間分配給檢查器節點,另外的 5% 代幣將用於向符合資格的節點提供獎金。其次,這些獎勵以 $vATH 的形式進行分配。當檢查器索取他們的代幣獎勵時,根據不同的條件,這些代幣將會有 30 天或 120 天的代幣鎖倉期。鎖倉期結束後,$vATH 將轉化爲 $ATH,並可以出售。
如果 $vATH 持有者想要提前提出代幣並跳過鎖倉期,則其轉換的 75% 的代幣會作爲罰款,並失去獲得獎金的資格。在 120 天後,默認鎖倉期將被提升至 180 天,也就是說,檢查器再次提取代幣獎勵的時間會被延長,拋壓會被有效緩解。
Aethir Edge 的購買
Aethir Edge 是 Aethir Depin 堆棧的硬件組件,通過 Aethir Edge,普通用戶可以將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算力、帶寬等資源提供給 Aethir 網路,並獲得佔 23% $ATH 總量的代幣獎勵。目前官方並未透露 Aethir Edge 的銷售價格。
我們可以推測,通過Edge挖礦獲取的代幣獎勵或許會和檢查器節點一樣具有一定期限的鎖倉期,且由於 Edge 轉讓較爲困難,用戶退出成本較高,其代幣獎勵的鎖倉期可能會更短,從而激勵更多用戶參與。
綜上,售賣檢查器節點和 Edge 礦機是項目方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檢查器節點已經銷售完成的背景下,如何出售更多的礦機成爲現階段項目運營的重要目標。而提升挖礦預期收益則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在 $ATH 代幣發行時,市場上僅有 5% 左右的流通籌碼。項目方有動力去主動拉升幣價,進而提高項目熱度和年化收益,從而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Aethir 的生態網路建設。
接下來我們來對同賽道其他項目的估值、融資額進行梳理。
io.net:io.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計算網路,其目標是將 100 萬個 GPU 組合在一起,形成世界上最大的 GPU 集羣和 DePIN 基礎設施。兼具雲計算、AI、DePIN 概念,代幣即將上線,A 輪融資 3,000 萬美元,估值 10 億美元,由 Hack VC、OKX Ventures 等著名機構投資。
Grass:Grass 是 Wynd Network 的旗艦產品,它允許用戶通過出售未使用的網路資源來通過互聯網連接獲利。屬於雲計算和 AI 賽道,兩輪共融資 450 萬美元。
Render Network:RNDR 是基於去中心化 GPU 的渲染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渲染網路將執行渲染作業的用戶與擁有空閒 GPU 的用戶連接在一起。屬於雲計算和 AI 賽道,融資 3,000 萬美元,流通市值 35 億美元。
Akash:Akash 網路是用於雲計算的分布式點對點市場,主要利用閒置的 CPU 算力進行出租。屬於雲計算賽道,流通市值 12.5 億美元。
Gensyn:Gensyn 是一個用於訓練 AI 模型的分布式計算網路。屬於雲計算和 AI 賽道,共融資 4,950 萬美元,由 a16z 領投。
GAIMIN :GAIMIN 創建了一個去中心化數據處理網路,利用遊戲 PC 機多餘的算力,將其計算能力貨幣化。屬於雲計算和遊戲賽道,FDV 爲 9 億美元。
Hive:Hive 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存儲和計算平台,用戶可以出租自己的計算資源並進行本地化存儲和處理。屬於雲計算和基礎設施賽道,共融資 2,000 萬美元。
Meson Network:Meson Network 是去中心化存儲、計算和新興 Web3 DApp 生態系統的數據傳輸基礎。以低成本整合和貨幣化來自長尾用戶的閒置帶寬,屬於基礎設施和雲計算賽道,由 OKX venture 等著名風投投資,估值 10 億美元,融資金額未披露。
Flux:Flux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Web3 雲基礎設施,由用戶操作的、具有可擴展性和全球分布式計算節點組成。屬於基礎設施和雲計算賽道,目前流通市值爲 3.4 億美元。
Aleph.im:Aleph.im 是一個去中心化雲計算平台,旨在爲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協議開發提供按需的無服務器計算以及數據庫和存儲基礎設施。屬於雲計算和基礎設施賽道,融資 1,000 萬美元,FDV1.8 億美元。
FormAI:FormAI 正在創建一個主要用於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和推理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計算網路,屬於雲計算,Depin 和 AI 賽道,融資和估值信息未知。
在這裏,我們挑選 io.net、Render、Akash、Gensyn 這四個與 Aethir 投資陣容和估值實力相當的雲計算賽道項目來進行詳細對比與介紹。
io.net
io.net 的去中心化應用構建在 Solana 之上,主要專注於消費者和企業級 AI / ML。截至文章完成時,io.net 共有 648043 張 GPU,94750 張 CPU。其中 H100 和 A100 共有 44398 張,A100-SXM4-80GB 共 21777 張,A100 80GB PCIe 共 18409 張,A100 PCIe 80 GB K8S 共 320 張,且這一款使用率最高,在筆者查閱資料時(2024/4/24),使用率達到 94%;H100 80G PCIe K8S 共 30 張。
Render
Render Network 主要專注於渲染服務,目前網路中共有 23651 張 GPU,1006 張 CPU,H100 PCIe 共有 141 張,H100 80GB HBM3 共有 2 張。
Akash
Akash 共有 2.15 萬張 CPU,374 張 GPU,其中不同型號的 H100 和 A100 顯卡共有 149 張。
Gensyn
Gensyn 的目標是匯集全世界的空閒計算資源,實現低成本和高規模的程序化機器學習訓練。其網路目前處於 Devnet 模式,沒有關於其網路規模的公開統計數據。
io.net 的連接 GPU 數量具有領先優勢,相比之下,Aethir 共有 41756 個 GPU,其中 H100 共 3000 個,在線 H100 數量共 440 個,其企業級高性能顯卡數量相較於 RNDR、Akash 和 Gensyn 更具優勢。
同時,Aethir 可以以每小時 0.33 美元的成本提供最優惠的 A100 設備租賃費率。無論是相較於 Web2 巨頭還是 Web3 競爭對手,這個價格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Source:Messari,io.net,Akash Network,Aethir Network
誰掌握了算力,誰就掌握了世界。在 AI 時代中,我們並不希望算力如同稀有的鑽石,被少數人壟斷,於是人們選擇了去中心化雲計算,以區塊鏈的方式重塑這場革命中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Aethir 作爲身兼 AI+DEPIN+GAMEFI 三重核心敘事的實力玩家,在代幣未上線的情況下便取得了諸多優秀的成績。其強大的團隊實力與資源背景注定着這個項目才剛剛啓航,最終一定可以取得令人驚嘆的戰果。
Aethir Edge 的推出打破了邊緣計算高延遲的瓶頸,使人人可以貢獻算力,人人可以獲得算力,Aethir 雲因 Edge 的便捷可以部署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當下,這場算力革命才剛剛開始。Aethir 將通過彌合高性能計算需求和 Web3 AI 技術之間的差距在衆多項目中脫穎而出。相信在其代幣上線後,其表現一定成爲市場中一顆耀眼的新星!
本文轉載自[Gryphsis Academy],原文標題“Aethir :兼具三重賽道的去中心化雲計算實力玩家”,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adayu34],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改變,往往是幾個極爲偉大的科學發明與進步實現的。每一次科技的突破,都將直接創造一個更加高效而繁榮的新紀元。
工業革命、電氣革命和信息革命是人類歷史上極爲偉大的科技進步,它們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產力和生活方式的轉變。現在,我們再也無法回到煤油燈照明,馬車傳遞書信的時代。伴隨着 GPT 的誕生,人類進入了另一個偉大的新紀元。
LLM在一步一步的解放着人類的智能,使人們將有限的精力與智能用於更具創造性的思考與實踐中,人們從此進入了一個更加高效的世界。
我們把 GPT 看作是又一個改變世界的科技突破,不僅是因爲 GPT 在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上的巨大進步,更是因爲人類在 GPT 的進化中摸清了大語言模型能力增長的規律——即通過不斷的擴大模型參數與訓練數據,就能使 LLM 模型的能力得到指數級別的提高,在算力足夠的情況下,這一進程還暫時看不到瓶頸。
source:https://arxiv.org/pdf/2202.05924.pdf,https://developers.io.net/docs/how-we-started
大語言模型的用途不僅僅局限在理解人類語言與對話,相反,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一旦機器擁有了理解語言的能力,這就像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釋放出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人們可以利用 AI 的這種能力,開發出各種顛覆性的功能。
目前,在各種交叉性的科技領域內,LLM 模型已經在施展拳腳。從視頻制作、藝術創作等人文領域,再到藥物研發、生物科技等硬科技領域,必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這個時代,算力被視爲一種稀缺資源,大型科技巨頭掌握着豐富的資源,而新興開發 者則面臨着算力資源不足的進入壁壘。在 AI 新紀元中,算力即力量,掌握算力的人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GPU 作爲深度學習和科學計算領域的基石,在其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AI)領域,我們必須認識到發展的雙重方面:模型訓練和推理。推理涉及 AI 模型的功能和輸出,而訓練則包括構建智能模型所需的復雜過程,其中包括機器學習算法、數據集和計算能力。
以GPT4 爲例,如果想要獲取高質量的推理,開發者需要獲取全面的基礎數據集和巨大的計算能力,來訓練出有效的 AI 的模型。而這些資源主要集中在英偉達、谷歌、微軟和 AWS 在內的行業巨頭手中。
高昂的計算成本與進入壁壘阻止了更多的開發者進入,也使頭號玩家們強者恆強。他們擁有着大型基礎數據集和大量的計算能力,有着不斷增大自身規模和降低自身成本的能力,這導致行業壁壘更加堅固。
但我們不禁要思考,有沒有通過採用區塊鏈技術的方式,來降低計算成本和行業進入壁壘的方案?答案是肯定的。去中心化分布式雲計算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爲我們提供了這樣的解決方案。
盡管在當前算力昂貴且稀缺的情況下,GPU 並未得到充分利用。這主要是因爲尚未出現一種現成的方式來整合這些分散的算力,並使它們以商業化的方式運作。以下是不同工作負載的典型 GPU 利用率數字:
大多數帶 GPU 的消費設備屬於前三類,即空閒(剛剛啓動進入 Windows 操作系統):
GPU 利用率爲:0-2%;
一般生產任務(寫作、簡單瀏覽):0-15%;
視頻播放:15 - 35%。
上述數據說明:運算資源利用極爲低下,而在 Web2 的世界中,並沒有有效的措施來收集和整合這些資源。但 Crypto 和區塊鏈經濟,或許正好是解這一挑戰的良藥。加密經濟構造了一個極爲高效的全球市場,由於獨特的代幣經濟,無中心化體系的特點,資源的定價、流轉和市場供需關係的匹配極爲高效。
AI 的發展影響着人類的未來,而算力的進步決定着 AI 的發展。自從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第一臺計算機發明後,計算模式經歷了多次變革。從笨重的大型計算機到輕巧的筆記本電腦,從中心化的服務器購買再到算力租賃,算力的獲得門檻在逐步降低。在雲計算出現之前,企業要自己採購服務器,並隨着技術的革新而不斷更新換代,但雲計算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模式。
雲計算的基本概念是需求方租賃服務器,遠程訪問,根據使用的量來進行付費。現在,傳統的企業正在被雲計算所顛覆。在雲計算領域中,虛擬化技術是該領域的核心。虛擬化服務器可以把一個功能強大的服務器分隔爲很小的服務器並進行出租,並可以動態調動各種資源。
這種模式徹底改變了算力行業的商業格局,從前人們需要自己購買算力設施,來實現自己的算力需求;但現在只需要在網站上繳納租金,便可享用優質的算力服務。雲計算的未來發展方向是邊緣計算。由於傳統的中心化系統距離用戶距離過遠,這會導致一定程度的延遲。雖然延遲可以被優化,但由於光速的限制,延遲始終無法被克服。
然而,元宇宙、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新興行業對延遲要求極低,因此需要將雲計算服務器搬運到離用戶更近的地方,進而越來越多的小型數據中心被布局到用戶周圍,這就是邊緣計算。
相較於中心化的雲算力提供商,去中心化雲計算的優勢主要在於:
可訪問性與靈活性:在雲服務提供商如 AWS、GCP 或 Azure 等平台獲取算力芯片的訪問權限通常需要花費幾周的時間,而且高性能的 GPU 型號,如 A100、H100 等,經常處於缺貨狀態。此外,爲了獲取算力,消費者通常需要與這些大公司籤訂長期、缺乏彈性的合同,這不僅會造成時間上的損失,還會使企業運作變得僵化,失去一定的靈活性。相比之下,分布式算力平台可以隨時獲取算力,並提供靈活的硬件選擇,具有更強的可訪問性。
價格更低:由於利用的是閒置芯片,再疊加網路協議方對芯片和算力供給方的代幣補貼,分布式算力網路可能可以提供更爲低廉的算力。
抗審查性:io.net、Aethir 等 Web3 系統並不將自己定位爲無許可系統。在 GPU 上線、數據加載、數據共享和結果共享階段處理了 GDPR 和 HIPAA 等合規性問題。
伴隨着 AI 的進一步發展與 GPU 持續的供需不平衡,會推動更多的開發者轉向去中心化的雲計算平台。同時,在牛市期間,由於加密代幣價格的漲,GPU 供應商將會賺取更多的收益,這會刺激更多 GPU 提供者進入到這個市場中,形成一個正向的飛輪效應。
技術難題
1. 並行化難題
分布式算力平台通常匯聚了長尾的芯片供給,這意味着單個芯片供給方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獨立完成復雜的 AI 模型訓練或推理任務。如果雲計算平台想具有競爭性,就必須通過並行化的手段來拆解和分配任務,以縮短總的完成時間,提高平台的計算能力。
然而,並行化過程中會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任務如何分解(尤其是對於復雜的深度學習任務)、數據依賴性,以及設備之間額外的通信成本等。
2. 新技術替代風險
隨着大量資本投入 ASIC(專用集成電路)研究以及像張量處理單元(TPU)這樣的新發明,可能會對去中心化計算平台的 GPU 集羣造成衝擊。
如果這些 ASIC 可以提供良好的性能,並且在成本方面有所權衡,那麼目前由大型 AI 組織壟斷的 GPU 市場可能會重新回歸市場。這將導致 GPU 供應增加,從而影響到去中心化雲計算平台的生態系統。
3. 監管風險
由於去中心化雲計算系統在多個司法管轄區操作,並可能受到不同的法律法規的約束,因此可能存在獨特的法律和監管挑戰。合規要求,如數據保護和隱私法律,也可能復雜且具有挑戰性。
現階段,雲計算平台的用戶主要是專業開發者和機構,他們偏好長期使用一個平台,不會隨意更改。使用去中心化平台還是中心化平台,價格只是考慮因素之一,這些用戶更加重視的是服務的穩定性。因此,去中心化平台若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與穩定充足的計算能力,便更加容易獲得這些客戶的青睞,得到長期的合作關係與穩定的現金流收入。
下面我將介紹本輪週期專注於遊戲渲染和 AI 的新分布式算力項目 Aethir,並基於目前市場上的同賽道 AI 項目和分布式算力項目,來測算上市後可能的估值。
Aethir Cloud 是一個基於 Arbitrum 網路上去中心化的實時渲染平台,通過聚合並智能地重新分配來自企業、數據中心、加密貨幣挖礦業務和消費者的新的和閒置的 GPU,來幫助遊戲和人工智能公司將其產品直接交付給消費者。
該項目的關鍵創新之一是資源池,將分散的算力貢獻者聚集在一個統一的界面下,爲全球客戶提供服務。資源池的一大特點是 GPU 提供商可以自由的連接或斷開網路,從而使擁有閒置設備的企業或數據中心能夠在停機時參與網路,提高供應者的靈活性與設備利用率。
Aethir 生態系統的運營在於三個核心的基礎設施上:
Aethir 具有實力強大的團隊和雄厚的資源背景,這體現在 Aethir 已有的成就中:
Aethir 與 io.netT 網路達成合作協議,兩個生態系統將進行整合,爲顧客提供包含集羣和無服務器推理等服務的完美 GPU 計算體驗。同時,Aethir 和 io.net 社區將進行 5,000 萬美元的空投交換,即雙方向對方的社區成員各空投價值 5,000 萬美元的代幣,來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Aethir 正在與首個去中心化人工智能雲邊緣計算平台 Theta EdgeCloud 合作,推出全球最大的混合 GPU 市場。
Aethir 與擁有超過 6,400 萬月活躍用戶的最大雲遊戲公司 WellLink 籤訂合同,專注於混合現實元宇宙和遊戲開發。同時與擁有 1.5 億月活躍用戶的全球最大遊戲工作室籤訂合同。
與全球最大的電信公司籤訂合同,年度經常性收入爲 500 萬美元(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上升至 1,390 萬美元)。
與 Meta48 達成合作,成爲其混合現實產品的獨家 GPU 雲計算服務提供商。Meta48 是專注於 Web3.0 元宇宙開發的科技公司,其核心產品是結合了擴展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等 XR 元素的元宇宙世界。
遊戲領域另外 10 份合同正在醞釀之中。
Aethir 在 2024 年一季度出售節點的銷售額達到八千萬美元,創出 Depin 項目和 AI 項目銷售之最。同時 Aethir 已經驗證了 AI 模型訓練、虛擬計算和遊戲領域的企業級 GPUaaS 客戶的市場需求,其中 3 個現有合同預計 2024 年第一季度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超過 2,000 萬美元。自項目上線以來,來自於服務費用的收入已達到 180 萬美元。
相比之下,整個 DePin 行業在去年只產生了 2,400 萬美元的 ARR,這些銷售收入不僅遠超同行業其他領先協議,也展示了 Aethir 在行業中的非凡地位,爲其帶來了巨大的估值空間。同時,其強大的資源,雄厚的實力有助於其擴大自身規模,提升技術實力,形成強大的競爭力,創造出可持續且自我強化的增長循環。
Aethir Edge 是 Aethir 網路推出的爲下一代 GPU 雲計算提供動力的硬件設備。該設備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包括 Qualcomm® Snapdragon 865 芯片和 12GB LPDDR5 內存,用於在邊緣處理數據密集型工作負載。
Aethir Edge 擁有 256GB UFS 3.1 存儲容量,提供高速數據訪問,以及 1000M GE LAN 網路端口和 WIFI6 2T2R + BT5.2 連接。這使得 Aethir Edge 擁有企業級計算能力。
它可以通過 Aethir 網路通過互聯網,匯集各種閒置的 GPU 資源並將其直接傳輸給終端用戶,這種聚沙成塔的行業模式將匯聚大量閒置計算資源,大大提高了算力的供應與可獲得性,對人工智能和遊戲行業具有重大的意義。
Aethir Edge 使得每一名用戶不需要擁有專業的顯卡便可以作爲算力提供商參與到 Aethir 網路中獲取代幣獎勵。用戶可以通過無線連接或有線連接將其連接到網路。連接後,Aethir Edge 將通過專用移動應用程序進行管理,允許用戶優化設備性能並將其設置爲特定任務,例如 GPU 計算。
有了這臺設備,用戶可以充分利用自己設備的帶寬,IP 地址或 GPU 計算資源。不同於專業礦機的高門檻,AethirEgde降低了人們提供計算資源的門檻,人人都可以購買一臺,並利用其未充分利用的計算能力獲利。
同時,Aethir Edge 的輕便性與靈活性使其有能力分布在廣闊的地理區域,這使得 Aethir 的 GPU 雲可以比傳統雲覆蓋到更廣的範圍,同時大大降低網路延遲,使偏遠地區的用戶也可以享受雲計算帶來的便捷。
Aethir 核心團隊背景多元化。Aethir 的創始人是經驗豐富的管理者,在人工智能、雲計算、Web3 和遊戲領域都取得了成功的記錄。其團隊主要成員既有前 Web3 機構從業者,傳統金融投資機構從業者,也有來自傳統科技公司的技術人員。可以推斷出無論是在 Web2 還是 Web3 領域,該團隊都有較好的人脈關係與資源整合能力。
Mark Rydon: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曾在 NOTA Platform、Flux Capital、 Gaas LTD、Kulture Athletics, Inc. 和 Bechtel Corporation 擔任關鍵職務。
Daniel Wang: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業務官,此前擔任 IVC(風險合夥人)、YGG SEA(首席信息官)、Riot Games(國際出版管理總監)和 Riot Games 中國(運營總監)等職。
Kyle Okamoto:首席技術官,曾擔任愛立信物聯網、汽車和安全業務的首席執行官兼總經理,Edge Gravity 首席執行官以及 Verizon Media 首席網路官。
種子輪(代幣輪,2022 年初),6,000 萬美元估值,未披露融資金額。
Pre-A 輪(代幣輪,2023 年初),融資 900 萬美金,估值 1.5 億美元。
二輪投資由 Hashkey Capital 領投,其他參投方有 Mirana Ventures、Animoca Brands、Maelstrom Capital、Sanctor Capital、Merit Circle、Big Brain Holdings、Builder Capital、Momentum 6、Tess Ventures、CitizenX Crypto Ventures、Lapin Digital。
Aethir 網路中共有五類人羣:
礦工、開發者、用戶、代幣持有者和 Aethir DAO。
其中礦工共有三類:
容器(Container):提供遠程渲染服務;
檢查員(Checker):評估容器的性能與服務質量;
索引器(Indexer):爲用戶匹配合適的容器。
用戶 (user):使用 Aethir Edge 提供閒置的 GPU 算力。
系統的生態代幣爲 $ATH,代幣供應總量爲 420 億。
代幣總量 50% 分配給礦工:即算力提供者與檢查器節點。
其中 35% 分配給算力提供者:
Edge/Enterprise/IDC:即閒置 GPU 算力和專業機構提供的高性能 GPU 算力提供方。其中 23% 的代幣分配給 Edge,剩下 12% 的代幣分配給 Enterprise 和 IDC。
15%的代幣分配給檢查器節點,其中的 10% 分四年期限進行分配,另外的 5% 用於檢查器節點的績效激勵。私募和和團隊成員代幣均有一年及以上的鎖倉期。
$ATH 的三類用途:
交易用途:算力的購買與礦工提供服務的補償;隨着 Aethir 生態系統的不斷發展,合並挖礦和集成市場引入到 Aethir 網路中,$ATH 將在不同應用中繼續充當交易媒介角色。
治理用途:ATH 代幣持有者有權在 DAO 中對平台提出治理意見,並參與討論和投票。
質押:節點運營商需要質押 $ATH 代幣來爲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保障。若節點作惡,代幣會被部分或全部削減。同時容器通過質押的方式來獲取更多代幣獎勵,質押數量越多,容器性能越好,獲得的代幣獎勵越多。
同時,獎勵分階段發放,取決於容器完成的工作量與性能。對於以上節點的無效計算,系統將扣除這一部分的獎勵,並將獎勵分三部分來處理:其中的 10% 被銷毀,25% 被用於重新分配給有資格獲得獎勵的節點,剩餘的 75% 分配到 DAO 中,用於以後的重新分配。
Aethir Checker licenses 的購買
礦工需要購買 Aethir Checker licenses 來成爲 Checker node。節點銷售採用金字塔型的分層定價結構,起拍價爲 0.1259wETH,總量爲 100,000 個。節點銷售以白名單和公售兩種方式進行,高等級節點價格低、對應數量少。隨着低價節點的售罄,購買者只能購買價格更高的節點。目前節點銷售額已超過 8,000 萬美元。
同時爲了鼓勵節點買家對節點銷售進行宣傳推廣,Aethir 項目方採取了返佣制度。使用節點銷售推薦碼的買家將獲取 10% 或 5% 的購買返利,推薦碼的提供方將獲得 10% 或 5% 的回扣。從購買的結果來看,推薦碼提供方獲得了一筆不菲的回扣,這種制度的設計將激勵節點買家向更多人宣傳該項目,達到破圈和增加銷售收入的雙重結果。
source:https://www.aethir.com/checkersaleinfo
購買成功後,買家將獲得一個 NFT,代表着 Checker Node 的永久許可證。NFT 擁有者通過自己運行或以托管方式運行節點,以獲取挖礦獎勵。節點 NFT 可以使用類似於永續債券的形式進行估值。當期市場上 NFT 的理論總價值等於 ATH 的總市值乘以 15%,同時簡化資金折現的過程。即:
若幣價過高而 NFT 價格過低,即左式小於右式,則增加 NFT 的需求。若幣價過低導致左式大於右式,則會導致 NFT 的供給增加,直至價格回到均衡水平。同時,NFT 在節點出售的第一年內不可轉讓,確保了網路中檢查器節點的持續穩定。但 NFT 的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對 $ATH 價格產生影響。
由於節點 NFT 的銷售模式是金字塔式的分層定價模型,那麼就決定着一開始那些持有低成本 NFT 的玩家將獲得更低成本的籌碼,換句話說,他們的回本週期更短,持有代幣的動機更弱,相比於回本週期長的玩家來說,他們的拋壓會更重。
Aethir 爲解決這一問題,設計了 $vATH 方案緩解拋壓。首先,Checker 節點通過挖礦獎勵的方式賺取收益,總代幣供應量的 10% 將按照 4 年時間分配給檢查器節點,另外的 5% 代幣將用於向符合資格的節點提供獎金。其次,這些獎勵以 $vATH 的形式進行分配。當檢查器索取他們的代幣獎勵時,根據不同的條件,這些代幣將會有 30 天或 120 天的代幣鎖倉期。鎖倉期結束後,$vATH 將轉化爲 $ATH,並可以出售。
如果 $vATH 持有者想要提前提出代幣並跳過鎖倉期,則其轉換的 75% 的代幣會作爲罰款,並失去獲得獎金的資格。在 120 天後,默認鎖倉期將被提升至 180 天,也就是說,檢查器再次提取代幣獎勵的時間會被延長,拋壓會被有效緩解。
Aethir Edge 的購買
Aethir Edge 是 Aethir Depin 堆棧的硬件組件,通過 Aethir Edge,普通用戶可以將自己未被充分利用的算力、帶寬等資源提供給 Aethir 網路,並獲得佔 23% $ATH 總量的代幣獎勵。目前官方並未透露 Aethir Edge 的銷售價格。
我們可以推測,通過Edge挖礦獲取的代幣獎勵或許會和檢查器節點一樣具有一定期限的鎖倉期,且由於 Edge 轉讓較爲困難,用戶退出成本較高,其代幣獎勵的鎖倉期可能會更短,從而激勵更多用戶參與。
綜上,售賣檢查器節點和 Edge 礦機是項目方盈利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檢查器節點已經銷售完成的背景下,如何出售更多的礦機成爲現階段項目運營的重要目標。而提升挖礦預期收益則是一種重要的手段。在 $ATH 代幣發行時,市場上僅有 5% 左右的流通籌碼。項目方有動力去主動拉升幣價,進而提高項目熱度和年化收益,從而吸引更多用戶參與 Aethir 的生態網路建設。
接下來我們來對同賽道其他項目的估值、融資額進行梳理。
io.net:io.net 是一個去中心化計算網路,其目標是將 100 萬個 GPU 組合在一起,形成世界上最大的 GPU 集羣和 DePIN 基礎設施。兼具雲計算、AI、DePIN 概念,代幣即將上線,A 輪融資 3,000 萬美元,估值 10 億美元,由 Hack VC、OKX Ventures 等著名機構投資。
Grass:Grass 是 Wynd Network 的旗艦產品,它允許用戶通過出售未使用的網路資源來通過互聯網連接獲利。屬於雲計算和 AI 賽道,兩輪共融資 450 萬美元。
Render Network:RNDR 是基於去中心化 GPU 的渲染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渲染網路將執行渲染作業的用戶與擁有空閒 GPU 的用戶連接在一起。屬於雲計算和 AI 賽道,融資 3,000 萬美元,流通市值 35 億美元。
Akash:Akash 網路是用於雲計算的分布式點對點市場,主要利用閒置的 CPU 算力進行出租。屬於雲計算賽道,流通市值 12.5 億美元。
Gensyn:Gensyn 是一個用於訓練 AI 模型的分布式計算網路。屬於雲計算和 AI 賽道,共融資 4,950 萬美元,由 a16z 領投。
GAIMIN :GAIMIN 創建了一個去中心化數據處理網路,利用遊戲 PC 機多餘的算力,將其計算能力貨幣化。屬於雲計算和遊戲賽道,FDV 爲 9 億美元。
Hive:Hive 是一個分布式數據存儲和計算平台,用戶可以出租自己的計算資源並進行本地化存儲和處理。屬於雲計算和基礎設施賽道,共融資 2,000 萬美元。
Meson Network:Meson Network 是去中心化存儲、計算和新興 Web3 DApp 生態系統的數據傳輸基礎。以低成本整合和貨幣化來自長尾用戶的閒置帶寬,屬於基礎設施和雲計算賽道,由 OKX venture 等著名風投投資,估值 10 億美元,融資金額未披露。
Flux:Flux 是一個去中心化的 Web3 雲基礎設施,由用戶操作的、具有可擴展性和全球分布式計算節點組成。屬於基礎設施和雲計算賽道,目前流通市值爲 3.4 億美元。
Aleph.im:Aleph.im 是一個去中心化雲計算平台,旨在爲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和協議開發提供按需的無服務器計算以及數據庫和存儲基礎設施。屬於雲計算和基礎設施賽道,融資 1,000 萬美元,FDV1.8 億美元。
FormAI:FormAI 正在創建一個主要用於人工智能模型的訓練和推理的去中心化和分布式計算網路,屬於雲計算,Depin 和 AI 賽道,融資和估值信息未知。
在這裏,我們挑選 io.net、Render、Akash、Gensyn 這四個與 Aethir 投資陣容和估值實力相當的雲計算賽道項目來進行詳細對比與介紹。
io.net
io.net 的去中心化應用構建在 Solana 之上,主要專注於消費者和企業級 AI / ML。截至文章完成時,io.net 共有 648043 張 GPU,94750 張 CPU。其中 H100 和 A100 共有 44398 張,A100-SXM4-80GB 共 21777 張,A100 80GB PCIe 共 18409 張,A100 PCIe 80 GB K8S 共 320 張,且這一款使用率最高,在筆者查閱資料時(2024/4/24),使用率達到 94%;H100 80G PCIe K8S 共 30 張。
Render
Render Network 主要專注於渲染服務,目前網路中共有 23651 張 GPU,1006 張 CPU,H100 PCIe 共有 141 張,H100 80GB HBM3 共有 2 張。
Akash
Akash 共有 2.15 萬張 CPU,374 張 GPU,其中不同型號的 H100 和 A100 顯卡共有 149 張。
Gensyn
Gensyn 的目標是匯集全世界的空閒計算資源,實現低成本和高規模的程序化機器學習訓練。其網路目前處於 Devnet 模式,沒有關於其網路規模的公開統計數據。
io.net 的連接 GPU 數量具有領先優勢,相比之下,Aethir 共有 41756 個 GPU,其中 H100 共 3000 個,在線 H100 數量共 440 個,其企業級高性能顯卡數量相較於 RNDR、Akash 和 Gensyn 更具優勢。
同時,Aethir 可以以每小時 0.33 美元的成本提供最優惠的 A100 設備租賃費率。無論是相較於 Web2 巨頭還是 Web3 競爭對手,這個價格都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Source:Messari,io.net,Akash Network,Aethir Network
誰掌握了算力,誰就掌握了世界。在 AI 時代中,我們並不希望算力如同稀有的鑽石,被少數人壟斷,於是人們選擇了去中心化雲計算,以區塊鏈的方式重塑這場革命中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Aethir 作爲身兼 AI+DEPIN+GAMEFI 三重核心敘事的實力玩家,在代幣未上線的情況下便取得了諸多優秀的成績。其強大的團隊實力與資源背景注定着這個項目才剛剛啓航,最終一定可以取得令人驚嘆的戰果。
Aethir Edge 的推出打破了邊緣計算高延遲的瓶頸,使人人可以貢獻算力,人人可以獲得算力,Aethir 雲因 Edge 的便捷可以部署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當下,這場算力革命才剛剛開始。Aethir 將通過彌合高性能計算需求和 Web3 AI 技術之間的差距在衆多項目中脫穎而出。相信在其代幣上線後,其表現一定成爲市場中一顆耀眼的新星!
本文轉載自[Gryphsis Academy],原文標題“Aethir :兼具三重賽道的去中心化雲計算實力玩家”,著作權歸屬原作者[@dadayu34],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