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比特幣理解貨幣貶值

新手3/25/2024, 5:19:12 AM
貨幣貶值是降低貨幣價值的過程,可以通過減少貴金屬含量或增加貨幣供應量來實現。這可能帶來短期經濟好處,但長期會導致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比特幣作爲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其供應量由2100萬個硬幣組成,通過工作量證明挖礦和去中心化節點網路保護,具有固有的稀缺性,能夠抵御通脹壓力。比特幣用戶可以通過驗證交易帳本來確保供應量不會超過預定上限,擁有自己的錢,無人能限制其使用。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投資者會轉向比特幣等資產來保值,隨着時間推移,比特幣可能被認爲是貨幣的下一個演變。

轉發原文標題《Bitcoin Has No Top Because Fiat Has No Bottom: Understanding Monetary Debasement》

比特幣被吹捧爲貨幣貶值的解決方案,但貨幣貶值到底是什麼?它從何而來?

貨幣貶值

貶值是指降低某物的質量或價值的行爲或過程。在談及法定貨幣時,貶值傳統上是指在保持名義價值不變的情況下減少硬幣中貴金屬含量的做法,從而稀釋硬幣的內在價值。在現代背景下,貶值已經演變爲貨幣價值或購買力的下降——例如當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在此過程中降低了每個單位的名義價值。

了解貶值

在紙幣和由鎳等廉價金屬制成的硬幣出現之前,貨幣由由金和銀等貴金屬制成的硬幣組成。這些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金屬,其價值超出了政府法令。貶值是一種常見的做法,目的是節省貴金屬並將其與價值較低的金屬混合使用。

這種將貴金屬與低質量金屬混合的做法讓當局可以制造更多具有相同面值的硬幣,與金銀含量更高的硬幣相比,這種方法以一小部分成本擴大了貨幣供應量。

如今,硬幣和紙幣沒有內在價值,它們只是代表價值的代幣。這意味着貶值依賴於供應:即發行機構允許的硬幣或紙幣流通量。隨着時間的推移,貶值的過程和方法也在演變。因此,我們可以將其分爲傳統和現代兩種方法。

傳統方法

在紙幣出現之前,硬幣的剪裁、削薄和填充是最常見的貶值過程。僞造硬幣的惡意行爲者和增加硬幣流通數量的當局都會採用此類方法。

裁剪是指“剃掉”硬幣的邊緣以去除一些金屬。與削薄一樣,所產生的碎片將被收集並用於制造新的假幣。

削薄包括用力搖晃袋子中的硬幣,直到硬幣的邊緣脫落並躺在底部。然後收集這些碎片並用於創造新的硬幣。

填充是一種在硬幣的中間區域打一個洞的方法,然後將硬幣的其餘部分錘在一起以閉合間隙。也可將其鋸成兩半,以從內部提取的金屬。然後,用更便宜的金屬填充孔後,將兩半再次融合成一個硬幣。

現代方法

在現代,增加貨幣供應量是政府貶值貨幣的方法。通過印更多的錢,政府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支出,但這會導致公民的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或實施其他鼓勵通貨膨脹的措施來使貨幣貶值;它們都是降低貨幣價值的“好”方法。

金錢爲何會貶值?

政府貶值貨幣,以便在不進一步提高稅收的情況下進行支出。貶值貨幣來資助戰爭是一種增加貨幣供應量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不影響人們財務的情況下參與代價高昂的衝突——至少人們是這麼認爲的。

無論是通過傳統的貨幣貶值還是現代的印鈔,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對於提振經濟都有無關乎遠見的好處。但從長遠來看,它會導致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社會上那些不持有可以抵消貨幣價值損失的硬資產的人,最能感受到這種影響。

向經濟體引入假幣的惡意行爲者也可能導致貨幣貶值,但在某些國家,被抓到的後果可能會判死刑。

“通貨膨脹是合法的造假,造假是非法的通貨膨脹。” ——羅伯特·布裏德洛夫

政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輕與貨幣貶值相關的風險,防止經濟不穩定和疲軟,例如通過將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控制在特定範圍內、管理支出、避免過度借貸等。

任何提高生產力和吸引外國投資的經濟改革都有助於維持對貨幣的信心並防止貨幣貶值。

現實世界案例

羅馬帝國

第一個貨幣貶值的例子可追溯到公元 60 年左右尼祿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帝國。尼祿在他的任期內將第納爾硬幣的銀含量從100%降低到90%。

維斯帕薌皇帝和他的兒子提圖斯在內戰後的重建項目中投入了大量開支,例如修建羅馬鬥獸場、賠償維蘇威火山噴發的受害者以及公元64年的羅馬大火。爲度過金融危機,它選擇將“第納爾”的銀含量從94%降低到 90%。

提圖斯的兄弟和繼任者圖密善看到了“硬通貨”的足夠價值以及可靠的貨幣供應的穩定性,因此他將第納爾的銀含量提高到98%——當另一場戰爭爆發時,他不得不撤銷這一決定。通貨膨脹再次籠罩整個帝國。

這個過程逐漸持續,直到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銀含量僅爲5%。隨着貨幣持續貶值,帝國開始經歷嚴重的金融危機和通貨膨脹——特別是在公元三世紀,有時被稱爲“三世紀危機”。在此期間,從公元235年到公元284年,羅馬人要求提高工資並提高他們出售的商品的價格,以應對貨幣貶值。這個時代的政治不穩定,有野蠻入侵帶來的外部壓力,並充斥着經濟衰退和瘟疫等內部問題。

直到戴克裏先皇帝和後來的君士坦丁採取引入新幣和實行價格管制等多種措施後,羅馬經濟才開始穩定下來。然而,這些事件凸顯了曾經強大的羅馬經濟體系的脆弱性。

了解更多:硬錢到軟錢:羅馬帝國的惡性通貨膨脹

奧斯曼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奧斯曼帝國的官方貨幣單位 akçe 是一種銀幣,在15世紀,硬幣爲0.85克,到19世紀降爲0.048克。採取這種降低鑄幣內在價值的措施是爲了制造更多的鑄幣並增加貨幣供應量。1688年的庫魯什和1844年的裏拉新貨幣,由於其持續貶值而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官方阿克切貨幣。

亨利八世

在亨利八世的統治下,英格蘭需要更多的錢,因此他的財政大臣開始使用銅等更便宜的金屬來降低硬幣的價格,以便以更實惠的成本制造更多的硬幣。在他統治末期,硬幣的銀含量從92.5%下降到只有25%,以此賺取更多的錢並爲當前歐洲戰爭所需的巨額軍費提供資金。

魏瑪共和國

20年代魏瑪共和國期間,德國政府通過印制更多鈔票來履行其戰爭和戰後財政義務。該措施將馬克的價值從每美元8馬克左右降至184馬克。到1922年,馬克已貶值至每美元7,350馬克,

最終在達到每美元4.2萬億馬克時痛苦地陷入了惡性通貨膨脹,最終崩潰了。

歷史深刻地提醒我們貨幣擴張的危險。這些曾經強大的帝國故事都警示着現代法定制度。隨着這些帝國擴大貨幣供應量,使貨幣貶值,它們在很多方面就像衆所周知的沸水中的龍蝦。氣溫——或者在本例中是貨幣貶值的速度——逐漸上升,以至於他們沒有意識到迫在眉睫的危險,直到醒悟時爲時已晚。就像龍蝦似乎沒有意識到如果水溫緩慢上升,它就會被活活煮一樣,這些帝國直到他們的系統變得無法維持時才充分認識到他們的經濟脆弱性。

它們的貨幣價值逐漸受到侵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是更深層次的系統性問題的徵兆,標志着曾經強大的帝國實力的衰落。

現代的貨幣貶值

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標志着全球經濟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於20世紀中葉,將世界主要貨幣與美元松散地掛鉤,而美元本身又以黃金爲支撐,確保了一定程度的經濟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然而,它的解散實際上使金錢擺脫了它的黃金根源。這一轉變賦予央行行長和政治家在貨幣政策上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裁量權,從而可以對經濟進行更積極的幹預。雖然這種新發現的自由提供了應對短期經濟挑戰的工具,但它也爲濫用和經濟逐漸疲軟打開了大門。 \
\
在這一巨大變化之後,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貨幣供應量發生了重大變化。到2023年,基礎貨幣已飆升至5.6萬億美元,比1971年的812億美元增長約69倍。

當我們反思當今時代和美國貨幣政策的重大變化時,聽取這些歷史教訓至關重要。持續的貶值和不受控制的貨幣擴張只能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系統達到崩潰點。

貶值的影響

貨幣貶值可能對經濟產生多種重大影響,其程度取決於貶值程度和基本經濟狀況。

以下是貨幣貶值長期可能產生的一些最有影響力的後果。

通脹率上升

通貨膨脹率上升是貨幣貶值最直接且最有影響力的影響。隨着貨幣價值的下降,購買相同的商品和服務需要更多的單位,從而削弱了貨幣的購買力。

利率上升

央行可能會通過提高利率來應對貨幣貶值和通脹上升,這可能會影響借貸成本、商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模式。

儲蓄價值惡化

貨幣貶值可能會降低以本國貨幣持有的儲蓄的價值。這對於擁有固定收入資產的個人尤其不利,例如依賴養老金或利息收入的退休人員。

更昂貴的進口產品

貨幣貶值可能會使進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從而可能導致依賴外國商品的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更高。然而,這也可能使出口更具國際競爭力,因爲外國買家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國內商品。

削弱公衆對經濟的信心

貨幣持續貶值可能會削弱公衆對本國貨幣的信心以及政府有效管理經濟的能力。這種信任的喪失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經濟不穩定,甚至帶來惡性通貨膨脹

貶值的解決方案

貨幣貶值的解決辦法在於重新引入健全貨幣——供應量不易被操縱的貨幣。盡管許多人懷舊地渴望回歸金本位制,這可以說優於當代體系,但這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原因在於央行對黃金的中心化控制。如果我們恢復金本位,歷史可能會重演,再次導致押收和貨幣貶值。簡而言之,如果一種貨幣可以貶值,它就會貶值。

比特幣如何避免貶值

比特幣爲這個問​​題提供了永久的解決方案。其供應量上限爲 2100 萬個,這個數字是硬編碼的,並通過工作量證明挖礦和去中心化節點網路進行保護。由於其去中心化的性質,任何單一實體或政府都無法控制比特幣的發行或治理。此外,其固有的稀缺性使其能夠抵御傳統法定貨幣通常出現的通脹壓力。

作爲一個分布式系統,比特幣用戶可以通過運行下載並驗證整個交易帳本的軟件來確保供應永遠不會偏離預定的供應上限。通過驗證比特幣歷史上的每筆交易、每枚硬幣的來源和去向,用戶可以絕對確定供應量沒有被貶值,也沒有創建不應有的硬幣。

像這樣的比特幣全節點軟件本質上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運行的僞造檢測機器。它保證供應完好無損,所花費的硬幣得到適當授權,並且不會發生任何有趣的事情。任何比特幣錢包軟件都可以確保沒有人可以限制您使用自己的錢。

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或者當央行進行大規模印鈔時,投資者通常會轉向黃金和比特幣等資產來獲取其價值儲存屬性。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有可能認識到比特幣不僅僅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也是作爲貨幣的下一個演變。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zerohedge],原文標題《Bitcoin Has No Top Because Fiat Has No Bottom: Understanding Monetary Debasement》,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TYLER DURDEN ],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通過比特幣理解貨幣貶值

新手3/25/2024, 5:19:12 AM
貨幣貶值是降低貨幣價值的過程,可以通過減少貴金屬含量或增加貨幣供應量來實現。這可能帶來短期經濟好處,但長期會導致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比特幣作爲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其供應量由2100萬個硬幣組成,通過工作量證明挖礦和去中心化節點網路保護,具有固有的稀缺性,能夠抵御通脹壓力。比特幣用戶可以通過驗證交易帳本來確保供應量不會超過預定上限,擁有自己的錢,無人能限制其使用。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投資者會轉向比特幣等資產來保值,隨着時間推移,比特幣可能被認爲是貨幣的下一個演變。

轉發原文標題《Bitcoin Has No Top Because Fiat Has No Bottom: Understanding Monetary Debasement》

比特幣被吹捧爲貨幣貶值的解決方案,但貨幣貶值到底是什麼?它從何而來?

貨幣貶值

貶值是指降低某物的質量或價值的行爲或過程。在談及法定貨幣時,貶值傳統上是指在保持名義價值不變的情況下減少硬幣中貴金屬含量的做法,從而稀釋硬幣的內在價值。在現代背景下,貶值已經演變爲貨幣價值或購買力的下降——例如當央行增加貨幣供應量時,在此過程中降低了每個單位的名義價值。

了解貶值

在紙幣和由鎳等廉價金屬制成的硬幣出現之前,貨幣由由金和銀等貴金屬制成的硬幣組成。這些是當時最受歡迎的金屬,其價值超出了政府法令。貶值是一種常見的做法,目的是節省貴金屬並將其與價值較低的金屬混合使用。

這種將貴金屬與低質量金屬混合的做法讓當局可以制造更多具有相同面值的硬幣,與金銀含量更高的硬幣相比,這種方法以一小部分成本擴大了貨幣供應量。

如今,硬幣和紙幣沒有內在價值,它們只是代表價值的代幣。這意味着貶值依賴於供應:即發行機構允許的硬幣或紙幣流通量。隨着時間的推移,貶值的過程和方法也在演變。因此,我們可以將其分爲傳統和現代兩種方法。

傳統方法

在紙幣出現之前,硬幣的剪裁、削薄和填充是最常見的貶值過程。僞造硬幣的惡意行爲者和增加硬幣流通數量的當局都會採用此類方法。

裁剪是指“剃掉”硬幣的邊緣以去除一些金屬。與削薄一樣,所產生的碎片將被收集並用於制造新的假幣。

削薄包括用力搖晃袋子中的硬幣,直到硬幣的邊緣脫落並躺在底部。然後收集這些碎片並用於創造新的硬幣。

填充是一種在硬幣的中間區域打一個洞的方法,然後將硬幣的其餘部分錘在一起以閉合間隙。也可將其鋸成兩半,以從內部提取的金屬。然後,用更便宜的金屬填充孔後,將兩半再次融合成一個硬幣。

現代方法

在現代,增加貨幣供應量是政府貶值貨幣的方法。通過印更多的錢,政府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來支出,但這會導致公民的通貨膨脹。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或實施其他鼓勵通貨膨脹的措施來使貨幣貶值;它們都是降低貨幣價值的“好”方法。

金錢爲何會貶值?

政府貶值貨幣,以便在不進一步提高稅收的情況下進行支出。貶值貨幣來資助戰爭是一種增加貨幣供應量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不影響人們財務的情況下參與代價高昂的衝突——至少人們是這麼認爲的。

無論是通過傳統的貨幣貶值還是現代的印鈔,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對於提振經濟都有無關乎遠見的好處。但從長遠來看,它會導致通貨膨脹和金融危機。社會上那些不持有可以抵消貨幣價值損失的硬資產的人,最能感受到這種影響。

向經濟體引入假幣的惡意行爲者也可能導致貨幣貶值,但在某些國家,被抓到的後果可能會判死刑。

“通貨膨脹是合法的造假,造假是非法的通貨膨脹。” ——羅伯特·布裏德洛夫

政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輕與貨幣貶值相關的風險,防止經濟不穩定和疲軟,例如通過將貨幣供應量和利率控制在特定範圍內、管理支出、避免過度借貸等。

任何提高生產力和吸引外國投資的經濟改革都有助於維持對貨幣的信心並防止貨幣貶值。

現實世界案例

羅馬帝國

第一個貨幣貶值的例子可追溯到公元 60 年左右尼祿皇帝統治下的羅馬帝國。尼祿在他的任期內將第納爾硬幣的銀含量從100%降低到90%。

維斯帕薌皇帝和他的兒子提圖斯在內戰後的重建項目中投入了大量開支,例如修建羅馬鬥獸場、賠償維蘇威火山噴發的受害者以及公元64年的羅馬大火。爲度過金融危機,它選擇將“第納爾”的銀含量從94%降低到 90%。

提圖斯的兄弟和繼任者圖密善看到了“硬通貨”的足夠價值以及可靠的貨幣供應的穩定性,因此他將第納爾的銀含量提高到98%——當另一場戰爭爆發時,他不得不撤銷這一決定。通貨膨脹再次籠罩整個帝國。

這個過程逐漸持續,直到接下來的幾個世紀中銀含量僅爲5%。隨着貨幣持續貶值,帝國開始經歷嚴重的金融危機和通貨膨脹——特別是在公元三世紀,有時被稱爲“三世紀危機”。在此期間,從公元235年到公元284年,羅馬人要求提高工資並提高他們出售的商品的價格,以應對貨幣貶值。這個時代的政治不穩定,有野蠻入侵帶來的外部壓力,並充斥着經濟衰退和瘟疫等內部問題。

直到戴克裏先皇帝和後來的君士坦丁採取引入新幣和實行價格管制等多種措施後,羅馬經濟才開始穩定下來。然而,這些事件凸顯了曾經強大的羅馬經濟體系的脆弱性。

了解更多:硬錢到軟錢:羅馬帝國的惡性通貨膨脹

奧斯曼帝國

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奧斯曼帝國的官方貨幣單位 akçe 是一種銀幣,在15世紀,硬幣爲0.85克,到19世紀降爲0.048克。採取這種降低鑄幣內在價值的措施是爲了制造更多的鑄幣並增加貨幣供應量。1688年的庫魯什和1844年的裏拉新貨幣,由於其持續貶值而逐漸取代了原來的官方阿克切貨幣。

亨利八世

在亨利八世的統治下,英格蘭需要更多的錢,因此他的財政大臣開始使用銅等更便宜的金屬來降低硬幣的價格,以便以更實惠的成本制造更多的硬幣。在他統治末期,硬幣的銀含量從92.5%下降到只有25%,以此賺取更多的錢並爲當前歐洲戰爭所需的巨額軍費提供資金。

魏瑪共和國

20年代魏瑪共和國期間,德國政府通過印制更多鈔票來履行其戰爭和戰後財政義務。該措施將馬克的價值從每美元8馬克左右降至184馬克。到1922年,馬克已貶值至每美元7,350馬克,

最終在達到每美元4.2萬億馬克時痛苦地陷入了惡性通貨膨脹,最終崩潰了。

歷史深刻地提醒我們貨幣擴張的危險。這些曾經強大的帝國故事都警示着現代法定制度。隨着這些帝國擴大貨幣供應量,使貨幣貶值,它們在很多方面就像衆所周知的沸水中的龍蝦。氣溫——或者在本例中是貨幣貶值的速度——逐漸上升,以至於他們沒有意識到迫在眉睫的危險,直到醒悟時爲時已晚。就像龍蝦似乎沒有意識到如果水溫緩慢上升,它就會被活活煮一樣,這些帝國直到他們的系統變得無法維持時才充分認識到他們的經濟脆弱性。

它們的貨幣價值逐漸受到侵蝕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問題,還是更深層次的系統性問題的徵兆,標志着曾經強大的帝國實力的衰落。

現代的貨幣貶值

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標志着全球經濟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於20世紀中葉,將世界主要貨幣與美元松散地掛鉤,而美元本身又以黃金爲支撐,確保了一定程度的經濟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然而,它的解散實際上使金錢擺脫了它的黃金根源。這一轉變賦予央行行長和政治家在貨幣政策上更大的靈活性和自由裁量權,從而可以對經濟進行更積極的幹預。雖然這種新發現的自由提供了應對短期經濟挑戰的工具,但它也爲濫用和經濟逐漸疲軟打開了大門。 \
\
在這一巨大變化之後,美國的貨幣政策和貨幣供應量發生了重大變化。到2023年,基礎貨幣已飆升至5.6萬億美元,比1971年的812億美元增長約69倍。

當我們反思當今時代和美國貨幣政策的重大變化時,聽取這些歷史教訓至關重要。持續的貶值和不受控制的貨幣擴張只能持續一段時間,直到系統達到崩潰點。

貶值的影響

貨幣貶值可能對經濟產生多種重大影響,其程度取決於貶值程度和基本經濟狀況。

以下是貨幣貶值長期可能產生的一些最有影響力的後果。

通脹率上升

通貨膨脹率上升是貨幣貶值最直接且最有影響力的影響。隨着貨幣價值的下降,購買相同的商品和服務需要更多的單位,從而削弱了貨幣的購買力。

利率上升

央行可能會通過提高利率來應對貨幣貶值和通脹上升,這可能會影響借貸成本、商業投資和消費者支出模式。

儲蓄價值惡化

貨幣貶值可能會降低以本國貨幣持有的儲蓄的價值。這對於擁有固定收入資產的個人尤其不利,例如依賴養老金或利息收入的退休人員。

更昂貴的進口產品

貨幣貶值可能會使進口產品變得更加昂貴,從而可能導致依賴外國商品的企業和消費者的成本更高。然而,這也可能使出口更具國際競爭力,因爲外國買家可以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國內商品。

削弱公衆對經濟的信心

貨幣持續貶值可能會削弱公衆對本國貨幣的信心以及政府有效管理經濟的能力。這種信任的喪失可能會進一步加劇經濟不穩定,甚至帶來惡性通貨膨脹

貶值的解決方案

貨幣貶值的解決辦法在於重新引入健全貨幣——供應量不易被操縱的貨幣。盡管許多人懷舊地渴望回歸金本位制,這可以說優於當代體系,但這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原因在於央行對黃金的中心化控制。如果我們恢復金本位,歷史可能會重演,再次導致押收和貨幣貶值。簡而言之,如果一種貨幣可以貶值,它就會貶值。

比特幣如何避免貶值

比特幣爲這個問​​題提供了永久的解決方案。其供應量上限爲 2100 萬個,這個數字是硬編碼的,並通過工作量證明挖礦和去中心化節點網路進行保護。由於其去中心化的性質,任何單一實體或政府都無法控制比特幣的發行或治理。此外,其固有的稀缺性使其能夠抵御傳統法定貨幣通常出現的通脹壓力。

作爲一個分布式系統,比特幣用戶可以通過運行下載並驗證整個交易帳本的軟件來確保供應永遠不會偏離預定的供應上限。通過驗證比特幣歷史上的每筆交易、每枚硬幣的來源和去向,用戶可以絕對確定供應量沒有被貶值,也沒有創建不應有的硬幣。

像這樣的比特幣全節點軟件本質上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運行的僞造檢測機器。它保證供應完好無損,所花費的硬幣得到適當授權,並且不會發生任何有趣的事情。任何比特幣錢包軟件都可以確保沒有人可以限制您使用自己的錢。

在經濟不確定時期,或者當央行進行大規模印鈔時,投資者通常會轉向黃金和比特幣等資產來獲取其價值儲存屬性。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有可能認識到比特幣不僅僅是一種價值儲存手段,也是作爲貨幣的下一個演變。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zerohedge],原文標題《Bitcoin Has No Top Because Fiat Has No Bottom: Understanding Monetary Debasement》,著作權歸屬原作者[ TYLER DURDEN ],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Mulai Sekarang
Daftar dan dapatkan Voucher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