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證明(PoA)是一種基於許可的共識機制,通過質押身分來提供快速交易,且憑藉授權的、信譽良好的驗證者網路添加區塊。
權威證明(PoA)是一種共識算法,爲區塊鏈網路(尤其是私有區塊鏈)提供了一種實用且有效的可行替代方案。在區塊鏈中,PoA使用真實身分實現驗證。由於基於少量的區塊驗證器,該機制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
PoA共識機制重視身分和聲譽,而不是PoS中質押的加密資產或PoW中的能源消耗和巨大的計算能力。PoS和PoW共識機制分別使用質押和挖礦來驗證交易並向區塊鏈添加區塊。在參與者相互信任和了解的網路中,PoA是有效的。
2015年,世界第二大區塊鏈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提出了權威證明機制,此後該機制成爲一種突出的共識機制。提出該機制的動機有兩個:一個是越來越有必要替換耗能的工作量證明 (PoW)的需求,另一個是解決權益證明(PoS)的具體問題的需要。因此,本文將探討的內容有什麼是PoA、PoA的工作原理、PoA如何改進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以及PoA的優勢和劣勢。
PoA非常適合成員之間信任度高的網路,如聯盟鏈和私有鏈。具體如下:
無需許可的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網路。它向公衆開放,讓任何擁有所需設備的人都可參與其中。這種類型的區塊鏈通常用於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雪崩鏈等,因爲它們使用激勵機制,鼓勵用戶操作網路。
相反,許可的區塊鏈是中心化且私有的——所有節點都必須預先驗證,並且授予獲得許可的人訪問網路的權利。Hyperledger、Corda和Ripple都是這種類型的區塊鏈。
雖然是公開的,無需許可的區塊鏈依賴於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等共識機制,但許可的區塊鏈需要使用替代共識算法,如權威證明機制。
PoA使用預先批準的驗證者。這些驗證者冒着真實身分和聲譽被破壞的風險來確保透明度——一個包括隨機選擇此類受信任的驗證者的過程。驗證者即是成員節點,具有驗證交易和將塊添加到區塊鏈的權限,他們遵循下圖中的過程:
來源:VeriDoc Global
驗證者使用該軟件將交易組織成塊。因爲這個過程是自動化的,所以驗證者不需要持續監控他們的設備。也就是說驗證者應始終保持他們的設備(管理站點)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在PoA機制中,每個驗證者擁有自己獨特的身分,也可爲每個身分運行冗餘節點,以保證在一個節點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也能維持共識合作。
PoA共識機制的運行步驟如下:
注意:如果主節點在該輪中未能生成新區塊,則其他誠實節點會將其標記爲“非活動”。一旦生成新塊,非活動節點將被視爲“活動”。此外,若處理惡意或欺詐交易,驗證節點可能會被禁止或從驗證節點列表中刪除,從而會損害運行它的驗證器的聲譽。驗證者必須滿足一套標準才能享有聲譽。
即使設置可能會依據環境而發生變化,要讓PoA算法發揮作用,也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工作量證明(PoW)是一種密碼證明。在此過程中,系統一個節點(稱爲證明者)必須向其他節點(驗證者)證明他們在解決塊哈希時消耗了特定數量的計算能力。PoW基於由加密貨幣礦工運行的大型計算機網路。加密貨幣礦工負責驗證和跟蹤交易並鑄造新貨幣。
PoW耗能巨大、可擴展性有限,這是這一機制的主要缺點。PoW還需要使用專門的設備和硬件,這限制了一部分參與者。相反,PoA在PoW的這些方面具有優勢。
權益證明(PoS)共識算法的工作原理是:驗證者質押其代幣,以便有機會向鏈中添加一個區塊並驗證交易。驗證者是根據質押資產的數量隨機挑選出來的,而不是像礦工在PoW機制中競爭將交易塊添加到區塊鏈那樣進行的。PoS爲參與者提供經濟激勵,而無需強大計算機進行耗能的計算活動,PoS被譽爲PoW的更好替代品。此外,PoS還能使用分片,這提高了區塊鏈網路的可擴展性。
盡管PoS有這麼多優點,但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重大缺點。PoS假設一個人所持的權益越大,他就越有動力促進網路取得成功。但這一假設未能說明這樣一個事實,即雖然相同的權益可能具有同等價值的貨幣,但持有人對其的估值可能不同。如,無論實際質押金額如何,將其全部資產的10%投入網路的用戶可能比將其1%的資產投入網路的用戶更能保證該網路獲得成功。
而這正是PoA做出改進的地方。PoA算法基於參與者質押其身分而不是代幣的概念。這意味着驗證者是知名實體,這些實體冒着名譽會被損害的風險來驗證區塊。對PoS模型的這種改進消除了考慮驗證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貨幣差異的需要,並確保了所有驗證者都受到同等的驅動,爲其網路的成功而努力。
PoA的優勢主要如下:
PoA也不是一個完美的算法。就如PoS和PoW一樣,PoA也有其缺點,主要如下:
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區塊鏈技術在擴展時提供了很多優勢。這讓PoA這樣的許可區塊鏈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受到將身分定義、隱私、安全和快速交易處理等作爲關鍵要求的領域的歡迎。
PoA共識算法可在廣泛的行業和領域中運用,以實現高吞吐量。例如:
每一種共識機制都各有優缺點,沒有完美無缺的共識機制。就PoA而言,其主要缺點是缺乏去中心化,因而它是中心化解決方案的更好選擇。PoA具有良好的效率和較低的功耗特性,這使其成爲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從長遠來看,更強大且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如PoW和PoS)可能仍然難以被替代。
本文屬原創,已經過準確性檢查。一經錄用,本文版權將歸Gate.io所有。
作者:Nwoba Paul
權威證明(PoA)是一種基於許可的共識機制,通過質押身分來提供快速交易,且憑藉授權的、信譽良好的驗證者網路添加區塊。
權威證明(PoA)是一種共識算法,爲區塊鏈網路(尤其是私有區塊鏈)提供了一種實用且有效的可行替代方案。在區塊鏈中,PoA使用真實身分實現驗證。由於基於少量的區塊驗證器,該機制具有較強的可擴展性。
PoA共識機制重視身分和聲譽,而不是PoS中質押的加密資產或PoW中的能源消耗和巨大的計算能力。PoS和PoW共識機制分別使用質押和挖礦來驗證交易並向區塊鏈添加區塊。在參與者相互信任和了解的網路中,PoA是有效的。
2015年,世界第二大區塊鏈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提出了權威證明機制,此後該機制成爲一種突出的共識機制。提出該機制的動機有兩個:一個是越來越有必要替換耗能的工作量證明 (PoW)的需求,另一個是解決權益證明(PoS)的具體問題的需要。因此,本文將探討的內容有什麼是PoA、PoA的工作原理、PoA如何改進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以及PoA的優勢和劣勢。
PoA非常適合成員之間信任度高的網路,如聯盟鏈和私有鏈。具體如下:
無需許可的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網路。它向公衆開放,讓任何擁有所需設備的人都可參與其中。這種類型的區塊鏈通常用於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以太坊、萊特幣、雪崩鏈等,因爲它們使用激勵機制,鼓勵用戶操作網路。
相反,許可的區塊鏈是中心化且私有的——所有節點都必須預先驗證,並且授予獲得許可的人訪問網路的權利。Hyperledger、Corda和Ripple都是這種類型的區塊鏈。
雖然是公開的,無需許可的區塊鏈依賴於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等共識機制,但許可的區塊鏈需要使用替代共識算法,如權威證明機制。
PoA使用預先批準的驗證者。這些驗證者冒着真實身分和聲譽被破壞的風險來確保透明度——一個包括隨機選擇此類受信任的驗證者的過程。驗證者即是成員節點,具有驗證交易和將塊添加到區塊鏈的權限,他們遵循下圖中的過程:
來源:VeriDoc Global
驗證者使用該軟件將交易組織成塊。因爲這個過程是自動化的,所以驗證者不需要持續監控他們的設備。也就是說驗證者應始終保持他們的設備(管理站點)處於良好的工作狀態。
在PoA機制中,每個驗證者擁有自己獨特的身分,也可爲每個身分運行冗餘節點,以保證在一個節點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也能維持共識合作。
PoA共識機制的運行步驟如下:
注意:如果主節點在該輪中未能生成新區塊,則其他誠實節點會將其標記爲“非活動”。一旦生成新塊,非活動節點將被視爲“活動”。此外,若處理惡意或欺詐交易,驗證節點可能會被禁止或從驗證節點列表中刪除,從而會損害運行它的驗證器的聲譽。驗證者必須滿足一套標準才能享有聲譽。
即使設置可能會依據環境而發生變化,要讓PoA算法發揮作用,也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工作量證明(PoW)是一種密碼證明。在此過程中,系統一個節點(稱爲證明者)必須向其他節點(驗證者)證明他們在解決塊哈希時消耗了特定數量的計算能力。PoW基於由加密貨幣礦工運行的大型計算機網路。加密貨幣礦工負責驗證和跟蹤交易並鑄造新貨幣。
PoW耗能巨大、可擴展性有限,這是這一機制的主要缺點。PoW還需要使用專門的設備和硬件,這限制了一部分參與者。相反,PoA在PoW的這些方面具有優勢。
權益證明(PoS)共識算法的工作原理是:驗證者質押其代幣,以便有機會向鏈中添加一個區塊並驗證交易。驗證者是根據質押資產的數量隨機挑選出來的,而不是像礦工在PoW機制中競爭將交易塊添加到區塊鏈那樣進行的。PoS爲參與者提供經濟激勵,而無需強大計算機進行耗能的計算活動,PoS被譽爲PoW的更好替代品。此外,PoS還能使用分片,這提高了區塊鏈網路的可擴展性。
盡管PoS有這麼多優點,但有一個經常被忽視的重大缺點。PoS假設一個人所持的權益越大,他就越有動力促進網路取得成功。但這一假設未能說明這樣一個事實,即雖然相同的權益可能具有同等價值的貨幣,但持有人對其的估值可能不同。如,無論實際質押金額如何,將其全部資產的10%投入網路的用戶可能比將其1%的資產投入網路的用戶更能保證該網路獲得成功。
而這正是PoA做出改進的地方。PoA算法基於參與者質押其身分而不是代幣的概念。這意味着驗證者是知名實體,這些實體冒着名譽會被損害的風險來驗證區塊。對PoS模型的這種改進消除了考慮驗證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貨幣差異的需要,並確保了所有驗證者都受到同等的驅動,爲其網路的成功而努力。
PoA的優勢主要如下:
PoA也不是一個完美的算法。就如PoS和PoW一樣,PoA也有其缺點,主要如下:
有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意識到區塊鏈技術在擴展時提供了很多優勢。這讓PoA這樣的許可區塊鏈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受到將身分定義、隱私、安全和快速交易處理等作爲關鍵要求的領域的歡迎。
PoA共識算法可在廣泛的行業和領域中運用,以實現高吞吐量。例如:
每一種共識機制都各有優缺點,沒有完美無缺的共識機制。就PoA而言,其主要缺點是缺乏去中心化,因而它是中心化解決方案的更好選擇。PoA具有良好的效率和較低的功耗特性,這使其成爲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從長遠來看,更強大且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如PoW和PoS)可能仍然難以被替代。
本文屬原創,已經過準確性檢查。一經錄用,本文版權將歸Gate.io所有。
作者:Nwoba Paul